TWA經文分享: 倚靠的是誰? (亞4-5)
撒迦利亞書第4章是第五異象,第1-3節描寫了七盞燈和兩棵橄欖樹的異象,撒迦利亞於第4節提問:「這是甚麼意思?」,但要到了第10節下,他才得到「耶和華的這七眼,遍察全地」這答案。可見第4節的提問是有關「七盞燈和七個燈嘴」的。
因此,中間第6-9節的一段,是天使刻意加插,從而帶出重建聖殿的所羅巴伯,他從神所領受的指示:「不是倚靠權勢,不是倚靠能力,而是倚靠我的靈」,今天也成為我們成就神事工的法則。經文所帶出的,是倚靠聖靈的所羅巴伯,與「兩個受膏者」的關係。
整個比喻是說明黑暗的地方要被照亮,無一物能逃避耶和華的眼目。兩棵橄欖樹代表兩個受膏者「站在普天下主的旁邊」。從當時來看,這兩人是祭司和省長:約書亞與所羅巴伯。第8-10節應許所羅巴伯一定有能力完成聖殿的重建工程,不會像以前從巴比倫回歸時那樣,開始了又被擾停工(拉4:4-5,24)。先知的目的,是鼓勵神的子民,並於聖殿工程得以完竣後,使神的法則得到引證。神是那遍察全地、光照黑暗、賜下能力的靈。
今天,教會亦需要反思,在作主的工時,所倚靠的究竟是甚麼? 甚麼是「靠權勢」? 甚麼是「靠能力」? 怎樣才是「倚靠神的靈」?
撒迦利亞書第5章是第六異象,第1-4節是飛行的書卷,「飛行」的意思就是說它不是捲起,而是打開讓所有人可以閱讀的。正因為如此才可看到它的這尺碼甚大,目的是強調它的信息。飛卷所代表的昆一個遍行全地的咒詛,一方面是針對神的子民的聖潔而發出的,但也審判行惡的人。下一個異象(5:5-11)以一婦人代表「罪惡」,她被遠遠挪往「示拿」(即巴比倫,像徵敵對神的邪惡勢力)。
「偷竊的」是代表一切得罪鄰舍的人;「起假誓的」是妄稱耶和華的名,是褻瀆神的(參利十九11-12)。「除滅」一詞的字根有「潔淨」和「清除」的意思,表示從約民中挪開,所以是指被棄於神的救恩之外 (被拿去示拿)。在「說謊」、「靠惡」已是司空見慣的日子裏,牢記這預言和其他類似的經文,是於我們有益的,因為惡人若不回轉,後果十分堪虞,神會把惡人交給那惡者 (他們所倚靠的)。
窯匠工房@油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