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伯列舉了許多特殊的罪名,而約伯一一否認。約伯將每一件事都交托給神,而並非世間上的法庭,因此沒有苦求任何人的見證,因為神監察每一件事。
以利户兩篇講論,為自己插嘴辯護,因為朋友不能反駁約伯,所以他要說話,是神的靈在他心中催逼。接著為神的恩慈辯護,神的警告及管教都帶來拯救。以利户堅稱自己所說的是誠實話,所以要約伯聽他的。
年輕的一代的以利户,自覺能修正長輩的錯誤,但只不過用另外一個手法,來重複長輩的說話,其實都是舊酒新瓶。
反省
以利户覺得自己是旁觀者清,將3-31章的對話簡單歸納下來,所以自覺能洞悉一切,是可以作出判決的人,因不是局內的人。不過,他對約伯朋友的評論,依然是用人的角度,並沒有能力用一個更高層次去論證整件事情(約伯記末段,恰好是相反)。
社會上很容易標籤不同年代的想法,覺得年青必然是激進,年老就是保守。我們都會覺得自己能洞悉一切,年長的有人生經驗,年青的有新穎想法,但其實雙方的想法,可以是毫無分別的(當然不一定是相同)。
今天對社會局面的看法,我們需要放下自以為有足夠知識/經驗去判斷,謙卑等候,並一同尋求真智慧。
窯匠工房@油基
以利户兩篇講論,為自己插嘴辯護,因為朋友不能反駁約伯,所以他要說話,是神的靈在他心中催逼。接著為神的恩慈辯護,神的警告及管教都帶來拯救。以利户堅稱自己所說的是誠實話,所以要約伯聽他的。
年輕的一代的以利户,自覺能修正長輩的錯誤,但只不過用另外一個手法,來重複長輩的說話,其實都是舊酒新瓶。
反省
以利户覺得自己是旁觀者清,將3-31章的對話簡單歸納下來,所以自覺能洞悉一切,是可以作出判決的人,因不是局內的人。不過,他對約伯朋友的評論,依然是用人的角度,並沒有能力用一個更高層次去論證整件事情(約伯記末段,恰好是相反)。
社會上很容易標籤不同年代的想法,覺得年青必然是激進,年老就是保守。我們都會覺得自己能洞悉一切,年長的有人生經驗,年青的有新穎想法,但其實雙方的想法,可以是毫無分別的(當然不一定是相同)。
今天對社會局面的看法,我們需要放下自以為有足夠知識/經驗去判斷,謙卑等候,並一同尋求真智慧。
窯匠工房@油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