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31日 星期六

TWA經文分享:旋風中的回應(伯37-39章)

在第37章,以利戶繼續他的陳述,他勸約伯將榮耀歸給神,因祂的智慧、能力、作為均無可比擬。所以,約伯應將榮耀歸給神,不可再受批評、論斷和刑罰的捆綁。若人作惡,神便不會護庇他。以利戶又以神的無可比擬作總结。


38-39章開始描述神在旋風中向約伯啟示,回應他。神在過去三十七章經文中似乎置身於約伯之經歴以外,祂是否已經離棄約伯?祂是否聽不見約伯的呼求?不是,是時候末到,祂就是在靜默中,也是向人説「要忍耐」,「等候神」。現在,祂一口氣將約伯心中的結解開。


在這兩章裡,神是用挑戰、質問的方式:「是誰 . . . 是誰 . . . ?」「你曾 . . . 你能 . . . 你怎能 . . . ?」「誰用 . . . 誰為 . . . 誰把 . . . ?」祂用了十個物質和十個自然世界的主題,讓約伯在面對面、單獨與神對話中,瞭解到祂的偉大和奥妙,叫他知道神不願人用無知的言語使祂的旨意暗昧不明,他不願見到人的狂傲,用質問和審判的態度對待祂。約伯面對如此偉大、威嚴、智慧的造物主,不禁讚嘆,承認:「我是卑賤的!(40:4) 他不再說話,乃是敬拜神了,於是神繼續祂的啟示,神的祝福便臨到約伯身上了。


反思:
• 神行事,人說不能測透,但祂的屬性卻是人所認識的(伯37:23)。當我們在困苦、迷惘中,這對我們有什麼安慰和提醒?


• 神以「問題」回應約伯的「問題」。神用約伯忽略祂在自然界中創造的秩序,啟示約伯他忽視了祂在道德上定的秩序。如果約伯不明白神創造的工作,又怎能明白神的心意和特性呢?沒有比神更高的判斷標準,神自己就是標準。我們唯一的選擇就是順從祂,並信賴祂的看顧。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8月30日 星期五

TWA經文分享:諫果回甘(伯 34-36)

約伯與三位朋友三個回合的漫長對話於31章正式落幕,31章最後一節經文以「約伯的話說完了」作結。緊隨其後是以利戶的出埸及言論(32-37章),最後是上帝向約伯親自顯現與回應(38-42章)。


以利戶的言論跟三位朋友對話的形式有所不同,約伯從頭到尾都沒有回應以利戶,直至上帝向約伯親自顯現時,他才再次有所反應並大徹大悟,承認了上帝的主權,放棄了自我為義的想法。在這之後,「耶和華對約伯說話以後,就對提幔人以利法說,我的怒氣向你,和你兩個朋友發作,因為你們議論我,不如我的僕人約伯說的是 (42:7) 。」上帝挽回了自以為義的約伯,卻否定了三位朋友透過對話所帶出的種種觀念,那以利戶呢?

以利戶向約伯發怒,指他自以為義,不以神為義 (32:2)。說明上帝並非無故攻擊約伯(33:8-33),駁回他自覺公義有理、上帝對他不公等指控(34:5-9; 10-30)。又請約伯向天觀看,瞻望穹蒼,要他明白上帝不單不受人的善行惡行所影響,更能給人智慧勝過苦難(有別於走獸飛烏)(35:5-11)。惡人的求援是虛妄和驕傲的,因此沒有功效,然而上帝沒有忘記約伯的案件,請他需耐心等候(35:12-14)。


以利戶言論特別之處也許是在36章,他嘗試指出苦難的正面意義(36:5-14)。因為神大有能力智慧,衪對付惡人、卻看顧義人及困苦人。若義人受苦,或是神透過苦難使人得以反思自己的驕傲,得以聽從教訓轉離罪惡(36:5-10)。


人若能從中學習聽從事奉上帝,就必亨通度日,福樂年年,否則必遭殺身之禍。因此,全能的神可以藉著苦難救拔世人,藉著欺壓開通他們得以覺醒,並引領困苦者離開患難,進入更寬闊的境界(36:11-16)。


反思:
1. 三位朋友及以利戶都強調約伯自以為義,覺得自己無錯。是否正正因為這份自視,限制了約伯對自己對上帝的認知呢?

2. 同上,是否正正因為這份自視(或是經文所謂的驕傲),若非藉著苦難,人是無法得知及衝破自己的盲點呢?

3. 你可曾經歷過上帝藉著苦難對自己的提醒、釋放、拓寬及提升呢?如有的話,你又如何評價這些經歷呢?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8月29日 星期四

TWA分享:旁觀者清?﹙伯31-33﹚

約伯列舉了許多特殊的罪名,而約伯一一否認。約伯將每一件事都交托給神,而並非世間上的法庭,因此沒有苦求任何人的見證,因為神監察每一件事。

以利户兩篇講論,為自己插嘴辯護,因為朋友不能反駁約伯,所以他要說話,是神的靈在他心中催逼。接著為神的恩慈辯護,神的警告及管教都帶來拯救。以利户堅稱自己所說的是誠實話,所以要約伯聽他的。

年輕的一代的以利户,自覺能修正長輩的錯誤,但只不過用另外一個手法,來重複長輩的說話,其實都是舊酒新瓶。


反省
以利户覺得自己是旁觀者清,將3-31章的對話簡單歸納下來,所以自覺能洞悉一切,是可以作出判決的人,因不是局內的人。不過,他對約伯朋友的評論,依然是用人的角度,並沒有能力用一個更高層次去論證整件事情(約伯記末段,恰好是相反)。

社會上很容易標籤不同年代的想法,覺得年青必然是激進,年老就是保守。我們都會覺得自己能洞悉一切,年長的有人生經驗,年青的有新穎想法,但其實雙方的想法,可以是毫無分別的(當然不一定是相同)。

今天對社會局面的看法,我們需要放下自以為有足夠知識/經驗去判斷,謙卑等候,並一同尋求真智慧。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8月28日 星期三

TWA經文分享:在痛苦中遇見智慧

今日讀的三章經文,可簡單分為三段:
28 章 智慧之詩
30 章 過去昌盛
31 章 生命哀歌


上述的鋪排是有其弔詭之處,就是痛苦中令你得超越痛苦的智慧,要留在當中去經歷其奧妙。約伯深深體會智慧的寶貴及指出智慧就是敬畏主,而遠離惡事就是聰明,然而惡事與痛苦卻沒有離開他。

當約伯審視自己的人生,似乎明白智慧就是生命的寶藏,遠勝一切知識理論,更勝科學原理,但他仍體會不能靠己力及悟性得到,這些乃上主所賜,更要在患難中才能嚐到。所以約伯過去的昌盛是真實的,今日的痛苦哀聲也是真實的,能在煎熬中領受苦難的智慧,叫人陷入兩難,又能超越困難。

反省:
1.我們是活在痛苦中嗎?那是什麼痛苦?在看似上帝掩面不看你的時候,約伯的經驗及當中的智慧對你有何提醒?

2.這時代常強調無痛的生活,所謂的聰明才智與上述約伯所指的生命智慧有何不同?

3.當付出最大努力而在收成期間卻遇上重大打擊及失敗,或得不到如期後果,有什麼功課值得我們去學呢?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8月27日 星期二

TWA經文分享:神的公義,聖潔與大能﹙約伯記23:1-27:23﹚

於23章中,約伯再次強調他的清白,哀嘆神與他有隔閡。以法庭為背景,重申約伯渴想見神,與祂辯明自己的無辜,約伯自問未曾偏離神的道,確信神必證明他純全無疵。


約伯說:「……我看重祂(神)口中的言語,過於我需用的飲食」(廿三12),這與主耶穌四十日禁食禱告,藉著經上記著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太四4)相呼應,最後擊退撒旦。


旣然神的話如此重要,你缺乏有什麼基本需要呢?你認為比神的話語更重要麼?


於25-26章中,比勒達歌颂神的權能和聖潔,以此反映出人的卑微和不潔,約伯並非反對,而他譏諷比勒達的話空洞,根本不能幫助他。


是的,我們在神面前真的卑微與不潔,感謝神,祂願意俯就卑微的人,「就是神的義,因信耶穌基督加給一切相信的人,並沒有分別」(羅三22)。我們可在神面前稱義,就是靠著主耶穌基督。


然而,跟隨主耶穌的人,因著為主作見證,仍會受苦受難,正如約伯反駁比勒達,不一定因為不潔與犯罪,行為良善的人亦會受苦。


當談及神創造的奇工,還有祂的威榮,叫人不住讚美,古人雖然對天文地理知識有限,解釋大自然的運作時,往往加上幻想的色彩,但他們承認神在肯後掌權。


然而,現代不少科學家學問比前先進了不少,卻只自我讚賞,並没有把榮耀歸给神!


反省
今天人類科技一日千里,不單止已登陸月球多次,亦發射了不同的衞星,幫助了地球的資訊網絡,人類更進軍研究太陽系中的不同星體,但始終未能知道整個宇宙有多大,有多少個銀河系,知道越多,只感覺自身是何等渺小,你同意嗎?


    「我觀看你指頭所造的天,並你所陳設的月亮星宿,便說,人算什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什麼,你竟眷顧他」(詩八3-4)。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8月26日 星期一

TWA經文分享:善惡與苦難? (約伯記 20-22)

舊約先知反覆強調「上帝立約」的重要性,在面對百性的罪惡時,先知替上帝發言,不斷重伸上帝所要求的公義。先知探究並指出人生與社群問題的真正核心,迫使人去面對及回應上帝。約伯面對他的朋友,與他們對話,他檢視他的生命,再與他們議論。在這過程當中,一種「先知的語言」卻正在形成。


約伯三友都有著同一的假設 : 義人亨通,惡人遭殃。(以利法 eg.伯4:7-8; 比勒達 eg.伯8:4; 瑣法eg. 伯11:1-6) 值得留意的是,這種觀念在教會中常以不同的形式出現,似乎人都認為要靠行善去得到上帝的愛及賞賜,然而這可是對的嗎?
直至今天所讀的經文,約伯三友仍不斷重覆類似的主題,作者似乎要表達出他們的神學系統已經枯竭,不能容納、解釋到約伯的體驗,所以言談一直都了無新意,並從開始時的勸慰變成責備及審判。情況由以利法、比勒達及瑣法越催變本加厲。


事實上,約伯在他體驗苦難的開始,骨子裡也有著與三友同樣的假設,而這正正是他覺得苦的根源! 他所經歷的苦難,使他體會到的是「惡人亨通,義人受苦」,他大惑不解 (伯1:5 ; 伯9:13-24 ; 9:20) 。約伯的體驗正在否認他們的假設 (伯6:2-10)。約伯並非想要有惡人那種亨通(伯21:16),他只是想指出:「為何容許這種事發生?」(伯21:7)。約伯指出,惡人只有很少時間會受苦,與瑣法所講的截然相反(伯20:5)。


約伯正不斷擴大他思考判斷的視野,開始放棄一般的賞善罰惡的想法,更進一步的,他開始認識到他個人的境遇是與其他受苦者、窮人適適相關的。最後他也了解到,與上帝的關係蘊含著與困苦者的關係。約伯體會到,其實他的朋友只要聽他一次,已是給他最好的「安慰」,勝過萬語千言(伯21:2)。


約伯成為困苦人的一份子,他清楚知道,困苦人可以是無辜的。從伯20-31章,我們將看到約伯對困苦人、窮人的認同促使約伯替困苦人向上帝發言,以及替上帝發言。為困苦人伸冤,並表明上帝對困苦人的關愛。重要的是,人願意成就上帝的要求。


反省:
1. 我們事奉上帝的原因是甚麼? 若不是要賺取上帝的愛及恩典,可有甚麼原因?
2. 參 羅12:1-2,你認為重要的字眼有那一些,為甚麼?
3. 我們身邊有那些困苦人? 盧雲神父曾把拉丁美洲的人(窮人)與北美的人(富有的人)拉上關係,認為他們都一樣是困苦的,你同意嗎? 為甚麼?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8月25日 星期日

TWA經文分享:理智有限?(伯16:1-19:29﹚

這段經文記述了約伯與他三位朋友第二輪的對話,看來他們之間的火氣已越來越大,開始彼此責罵。他三位朋友都一致認為是約伯犯了些罪,所以才招來這種懲罰,而約伯在極痛苦中還要花氣力作三次回應,心裡的厭煩與不被諒解使他冒火三丈,可以看出第二輪的對話雙方火氣越來越重。


在16章中約伯再一次認定他所遭遇的禍患是從 神而來,「主發怒撕裂我,逼迫我,向我切齒」(16:9),「將我破裂又破裂,如同勇士向我直闖」(16:14)。雖然他不明白,但他仍會「手中卻無強暴;我的祈禱也是清潔」(16:17)。他嘆息被人譏笑,誤解,沒有一人同情他的痛苦(17:2-6),而他也沒有了盼望與指望(17:11,15)。


這一次書亞人比勒達也憤怒了,第二次回應約伯,惱恨他對他們的指責(因他罵他們是牲畜),並認為約伯已離開了 神,不再認識祂,與祂有關係了(18:21)。聽了比勒達的說話後約伯更加光火,回罵他們的講話其實對他而言是一種侮辱(19:3)。他再一次認定他的不合理遭遇是來自 神自己,他希望朋友們可憐他,因為 神已出手攻擊他,使他去到這個田地(19:21-22)。約伯也期望他死後將可親眼看見 神,已認定他的痛苦唯有經過死亡才能得到解脫(19:25-27)。


三位朋友來本要安慰支持約伯,但情況竟發展到互想指罵,互不了解,似乎要拍枱離開,不歡而散,不過他們都沒有這樣做。三位朋友所表達的是他們對 神一貫的了解與認識,而約伯也和他們一樣有這種認識,也沒有犯過,但竟然有這種懲罰與痛苦發生在他身上,他實在不明白,用盡了他所有的思想也不明所以,我想這就是約伯最痛苦的地方。以理性來理解 神在這裡似乎要止步了。


反省:
一個小故事:有一個人要認識他的朋友,於是很認真地讀他的履歷,甚至讀他的檔案,傳記,所有他寫的東西,仔細分析他所寫的文章語法結構,推考他文字背後的意思,努力完成了一些考核,認為自己已對他朋友有一定認識了,與他的關係進深了。


你認為他朋友會有何感想?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8月24日 星期六

TWA經文分享:只向神尋問答案(伯12-15章)

在伯11章出場的是第一回合辯論最後一位約伯的朋友 - 瑣法。他跟前二位朋友不同,他直截了當,十分不客氣地指控約伯放棄神無限的智慧,而依從自己無知的法則去做,又勸約伯坦誠認罪,離開不義。


伯12-14章記載約伯對瑣法的回應,他直言自己智慧及所知的,絕不亞於他的朋友們,他强調神有主權,並非活於人思想之極限中。其次,他又力言自己的見識絕不遜於他們,他不需要人回答他的問題,他不需要人瞎猜他的罪過,他要神直接回答他,譲他知道一切,他希望朋友閉口不言,他深信唯有神才能回答他的哭喊哀告。他深感人生在世的短暫,一切在神手中。


在第15章,當第一回合的辩論完結後,以利法即發動了第二輪攻勢,他責約伯言辭空洞ヽ貧乏、無益,又辯稱他們没有定他的罪,乃是約伯自己的口指證自己的不是。他否定約伯對神有真正的認識,甚至指出約伯身上有邪悪,對約伯的靈命作了一番苛刻且令人嫌悪的誹謗。以利法又説約伯自大、自義,神定了悪人的命運,絕不對罪妥協。


反思:
• 約伯肯定,隨神以外沒有一位領袖有真正的智慧。沒有任何研究結果可以超出神的意念,也沒有任何科學發現能令神吃驚。在我們尋求指點來作決定時,必須認識到世上任何智慧都無法與神的智慧相提並論。


• 約伯的三位朋友對神的想法有很多是對的,卻不適用於約伯的情況。他們說神是公義的、說神賞善罰都是對的;但他們卻錯誤地推斷約伯的苦難是神對他犯罪的懲罰。他們將正確的原則錯誤地引伸,完全忽視了人生中的不同情況。我們應用聖經去責備弟兄姊妹時,必須先小心聆聽,又要帶着憐憫的心,免得成了「約伯三友」。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8月23日 星期五

TWA經文分享:善惡分明?好心好報?(伯 8-11)

約伯記4-31章為約伯與三位朋友以利法、比勒達及瑣法的對話,經文記述了三人、分三回合、每人三次與約伯的對話或對質(共9次)。如此的提問與回應,從約伯個人經歷引申出苦難的多層次思考,例如苦難的來源、義人為何受苦、公義的上帝與苦難的關係等。這大段落佔了全書三分之二篇幅共28章經文,似乎是在幫助我們進入和反思苦難這個不想提起又無法迴避的人生難題。
第一回合對話(4-14章)
第二回合對話(15-21章)
第三回合對話(22-31章)

8-10章是比勒達與約伯的首次對話:他責備約伯言論放肆偏激有如狂風,認定上帝公義善惡分明,約伯受苦應源於他或其家人犯罪之故,勸勉他若能潔淨、正直,必蒙上帝憐憫。

9-10章,約伯回應比勒達,他明白上帝權能無限,人跟本不配也不能作出任何挑戰或質疑。
他所行的大事無法測度,所行的奇事不可勝數。他行過我身邊,我卻看不見;
他奪取,誰能攔阻他?誰敢問他:「你幹甚麼?」 (9:10-12)

約伯承認神是公義的,只是神人地位懸殊,人若有冤屈苦情跟本無法向上帝申訴。「他不像我是個人,使我可以答他,讓我們一起對簿公堂。我倆之間並沒有仲裁者。(9:32-33)」他感到無奈厭煩,要向上帝盡吐苦水,傾訴心中痛苦。(10:1) 他一方面知道上帝全能無誤,另一方面他也認為自己正直無過,作為一個義人不應受到如此苦待。在此心情下他不斷發問、控訴、詛咒…

面對苦難的傷痛、面對朋友的「指正」,約伯認為他根本不需要更不應承受這些困難,因為他是一個義人,義人不應遭害。他的朋友也是如此理解禍福,不過剛好倒轉,認為約伯遭害定因犯罪之故,要求他認罪悔改。

約伯記透過對話,鋪陳了許多從人性角度對苦難及罪惡問題的假設,例如善惡應該分明、好心必有好報等等。透過這些對話或提問,也讓我們檢視一下這些觀念是否站得住腳,如:善惡、公義、苦難、得福、遭禍…等等

約伯和他的朋友將繼續對話,提出種種問題。直至上帝最終親自向約伯顯現,向他解說這一切一切,撫平他的苦痛。到時的他將明白到,人的義(自義)在上帝面前,並非如他原先所想的一樣。到那時,他可以不再一樣了。

也讓上帝向我們說話,透過約伯的遭遇、提問、控訴及日後的醒悟,讓我們更深明白上帝心意。更祈求祂的安慰和撫平,因為今天正在發生的許多事情,我們也同樣無法明白啊!

求主臨在,改變人心!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8月22日 星期四

TWA經文分享:咬緊牙關﹙伯4-7章﹚

淺釋
以利發嘗試分析約伯的遭遇,並按傳統教訓,就是人生苦短且有罪,因此遲早滅亡。引用箴言指出愚昧人的結局,並以自己個人的見證,擁有確據與盼望,最後給予約伯勸告,要重視全能者的管教,靠着上帝的恩典必有更新及復興,因此要聽教並虔誠,就會為自己帶來益處。

約伯不服辯論,指出對方的偏見及偽善,接着就向上帝發出哀嘆。


反省
約伯經歷的苦難,並非全因犯罪。約伯的朋友見證上帝是全能公義並充滿智慧的上帝,卻不容上帝隨自己心意用禍患來成就上帝的旨意。

約伯的朋友為了證明自己是對,卻不體恤約伯所受的痛苦,甚至乎用謊言為上帝的恩賜和公平辯護,其實是與上帝的真理產生對立。

對於周遭的環境,我們很想為生活作出解說,但現實上卻充滿很多非理性的元素,人沒有能力完全正確解讀。

既然現實的處境不合理,何苦勉強作出合理的解釋呢?恐怕越想合理,就越不合理,就像約伯的朋友一般。

今天香港遭遇的環境,我們很想探究如何理解並解決,究竟如何解決。

今天的經文提醒我們,我們只能咬緊牙關去面對,呼求上帝的憐憫,耐心等候。不妄自解說,只努力解決。

不管生命多麼荒謬,對主的信心必得勝。人並非在風調雨順的日子中堅持,而是在逆境中不屈不撓撐下去。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8月21日 星期三

TWA經文分享:反常的生命階段﹙ 伯1-3 章﹚

分段:
一1-5 介紹
一6-12 天庭第一幕
一13-22 降禍失人財仍信心堅定
二1-8 天庭第二幕及約伯患病
二9-10 太太忍不住罵怨但約伯嘴唇仍沒有咒詛
二11-13 約伯三位朋友與他同悲
三1-26 約伯在痛苦中詛咒自己生日


分享:
閲讀這三章時,我們處身於明白與不明白之間,明白約伯是一個怎樣的人,他前半生的富裕及敬虔,此人完全正直,敬畏神也不作惡事。也明白他所遭遇的不幸,是耶和華允許撒但降災打擊他,令他失去兒女、財富及健康。


這些也是約伯不明白的。而不明白的是:讀者難想像約伯傾刻失去這一切的痛,就連他太太也不明白為何他仍可堅持不咒詛地活下去。三位朋友的親臨關心,與哀哭的人同哭,實在是美事,不明白他咒詛自己的痛苦。

一至二章可以說這是十分「政治正確」的信仰,但也可說是非人化的信仰。

第三章正式開始漫長的苦難辯解,先由約伯咒詛自己的生日,「曲線」咒罵創造此生命的主。他的咒詛充滿了人在痛苦軟弱及不明白。顯出他是有血有肉的人,活在反常的人生當中。

寫下苦難神學的「序曲」。


在苦難的日子應如何自處?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8月20日 星期二

TWA讀經分享:轉憂為喜﹙ 以斯帖記:8:1-10:3﹚

於第八章記載,哈吳的產業改為以斯帖所有,而末底改得了哈曼先前所擁有的地位和權柄。按照波斯的規矩,哈曼奉王名用王印章所發的諭旨是不能廢除的(斯三12),唯一辦法是另發諭旨,准猶太人及可能包括信奉猶太教的人,武裝自衞,使他們不致被滅絕。

    事情實在緊急,【抄錄這諭旨,頒行各省……在仇敵身上報仇】(八13),從敵人哈曼的角度看,亞達月十三日原是吉日,對猶太人卻是凶日,但事情卻因著以斯帖、末底改及猶太人禁食祷告,神赐以斯帖勇敢與智慧,又剛強末底改的心志,讓王的心與以斯帖等人呼應,叫事情化凶成吉。


你在信靠主耶穌的日子,有沒有遇著不公平、又危難的事?你有沒有像以斯帖,憑藉主赐你的智慧及崗位,經歷了轉憂為喜,特別在見證主基督的事件上,【……焉知你得了皇后的位分,不是為現今的機會嗎?】(斯四14下),又以斯帖的立志【……然後我違規見王,我若死就死吧】(四16下)。


於第九章記載,各省的領袖因末底改的地位,便轉而幫助猶太人,執行第二道諭旨。 另一方面,以斯帖要求將哈曼的十個兒子掛起,以警戒書珊城居民,可能考慮及猶太人的仇敵要在翌日反擊,故以斯帖欲加以防範。


至第十章,是記載猶太人的歡呼聲,末底改作了亞哈隨鲁王的宰相,在猶太人中為大,為本族求好處,向他們說和平的話(十3)。


反省
以斯帖憑藉神賜的位份,倚靠神,為她的民族求生存努力,不畏死亡。末底改亦奮不顧身力諫其姪女以斯帖,又為著拯救自己的民族猶太人,置生死於度外。最後得著神大大的拯救。
    今天,你是否相信神愛世人,也愛你及你的家人,你的親朋,或許,我們努力為他們禱告,傳福音给他們,也沒有正面的回應,什或,以取笑你作回應,但你是否相信【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8月19日 星期一

TWA經文分享:行作萬事的神 (斯4-7章)

我們今天讀到峰廻路轉的四章經文,讓我們看到猶大人的神正掌管一切,縱然整卷以斯帖記沒有一個“神”字或提及耶和華的名。


斯4:14-17是重要的段落,不但時以斯帖蒙揀選,更是神的猶大人的眷顧,因她 “若是緘默不言,猶大人必會從別的地方得著解救!”  就如 “誰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了挽救現今的危機嗎?“,都表達出背後有著行作萬事的神。


以斯帖吩咐人回覆末底改說: “你要去,把書珊城所有的猶大人都召集起來,為我禁食三天,就是三日三夜不吃不喝;我和我的婢女也要這樣禁食。然後我就違例進去見王;我若是死,就死吧。”  不但是信心、更是順服。


事情的成就,是神與人的配搭。不但是由於以斯帖的委身、勇敢、族人的配合與人的智慧,也是神的安排 (6:1-3)。猶大人的禁食禱告,也是重點之一。


哈曼的計謀,反自陷其中,最終反成了自己的滅亡與猶大人的得勝,而忠信的末底改也得著尊榮。


當中,我們也不要忽略一些小人物如外邦太監哈他革和哈波拿,他們忠誠的配合,使事情得以成就。這也讓我們看到,耶和華神的安排一切。


耶和華是行作萬事的神,是眷顧屬衪的子民,並且是得勝和拯救的主,這是以色列普珥節背後所記念的實質。


今天,我們怎樣經歷這位神?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8月18日 星期日

TWA經文分享:危機變成轉機 (斯1:1-3:15)

終於來到了歷史書的最後一卷--以斯帖記,記載了一個以色列人粉碎敵人計謀,及普珥節背後歷史的故事。


以色列人被擄回歸是從巴比倫國時代開始,之後波斯取代了巴比倫成為新的統治者,也釋放了一些以色列人回歸故土。以斯拉記中的所羅巴伯是從巴比倫國回歸,而以斯帖記的故事發生在以斯拉記6-7章之間,那時已是波斯王亞哈隨魯王執政,故事涵蓋了主前483-473年間的歷史。之後主前458年以斯拉帶領第二批,並尼希米領第三批以色列人回國。以斯拉,尼希米記寫回歸的以色列人在耶路撒冷所發生的事,以斯帖記則記述了留在波斯的猶太人所遭遇的危險與解救。


故事開端詳細描述了波斯國的奢華,並交代歷史背景,原來因為亞哈隨魯王在得意之間,欲炫耀自己皇后的美貎,卻被皇后拒絕,在盛怒下將她皇后的位份廢掉。之後當然要另立皇后,於是他下旨,在國中的各省招聚美貌的處女到書珊城給他挑選。以斯帖被選召入宮,而他養父末底改要求他隱藏自己猶太人的身份,似乎是要保護她不受歧視。但她不單沒被歧視,還被亞哈隨魯王看中選立為皇后,一朝飛上枝頭變鳳凰。


然而好事來時,壞事也隨之而來,亞哈隨魯王的重臣哈曼因為得到王的信任,日漸囂張,竟要其他臣僕都跪拜他。末底改不從,惹他忌恨,因他知末底改是猶太人,是外族被擄的人,所以更起殺人滅族的心。於是在皇上面前誣告猶太人不守王命,要求王下旨在亞達月(12月)滅絕所有猶太人,並將這旨意詔告全國,於是全城告慌。


我們對以斯帖的引象通常是「很漂亮」,「有智慧」的女士,其實她的年紀可能是20歲左右,聖經形容她「沒有父母」,「容貌俊美」,而且所有看見以斯帖的人都喜歡她。雖然每位佳麗入王宮前,「凡她所要的都必給她」(2:13),但以斯帖卻是「除了掌管女子的太監希該所派定給她的,她別無所求」(2:15),可能她非常有自信,也可能表達她道德高尚,並不貪心。之後她冒著生命危險要求見亞哈隨魯王,也看出她是一位勇敢,負責任,熱愛自己民族,及敬畏耶和華 神的人。這令我想起聖經裡另一位年輕,但偉大的女姓--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喇合、路德、以斯帖、馬利亞, 神不單藉許多男性的士師,先知等領導以色列人,也藉敬畏忠心的婦女(或少女)來施行他的救贖計劃。
另外我們也看見,以色列人縱然身處在一個比他們強大10倍以上的波斯大國下被統治,但 神偏偏藉一位少女及他義父倆人敬畏而又勇敢的決定,將以色列人從厄運中扭轉過來,並將他們民族被殺之日變成復仇之日,將以色列人在異國中被高舉,真不得不讚嘆 神奇妙的作為。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8月17日 星期六

TWA經文分享:重建信仰群體(尼12:27-13:31)

尼12章下半部,記述百姓為新城牆的建成,舉行正式的奉獻感恩典禮,眾人為此極其歡樂。百姓也為祭司和利未人提供所需用的,使他們可以各按其職,帶領全國的敬拜禮儀。


尼13章的開始,提到一切都安排妥當了,尼希米便回波斯覆告波斯王。經過差不多12年時間(參尼2:1及13:6),尼希米再回耶路撒冷時,卻發現面目全非,以前一切所建立的好像白費了。首先,管庫房的祭司以利亞實與亞捫人多比雅結親,更為他預備了一所大房子,本來是用來收藏神殿之器具、素祭、乳香的。尼希米憤怒地將多比雅的家具擲出,將神殿所用的一切搬回原處。(尼13:4-9)


其次,百姓不奉獻,導致利未人和其他聖職人員要為着生計耕種度日。百姓還犯了安息日,在安息日作買賣,看守城門的也不盡心盡力。更有猶太人與外族女子通婚,受她們引誘而犯罪,甚至大祭司以利亞實的孫子也是如此,娶了敵人參巴拉之女兒為妻,玷污祭司職責,違背與神所立的約。尼希米於是將他逐出,重新分派祭司和利未人的職責,重建敬拜與奉獻的生活。(尼13:10-31)


由此可見,尼希米的角色不僅是統建城牆,而且重建猶太群體,恢復宗教事宜 – 使祭司和利未人領導猶太人的信仰禮儀。


反思:
• 百姓的罪行多發生於尼希米不在耶路撒冷的期間,這顯示當時的領袖有否盡上他們的責任?這與尼希米返回耶路撒冷後,處理這些問題的方式和態度,有何對比?我們有否為教會的牧者和領袖警醒禱告,求神幫助他們帶領整個群體按着神的心意而行?


• 尼希米作出撥亂反正的行動後,都求神紀念他(尼13:14,22,31),我們有否帶着同樣謙卑敬畏的心來服侍神?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8月16日 星期五

TWA經文分享:失而復得(尼 11:1-12:26)

8-10章以斯拉在住棚節恭讀上帝律法,與百姓重新立約,可謂整卷民希米記的高潮所在。11-12章尼希米分配入住耶路撒冷城內以及住在城外的分地,並安排祭司和利未人的住處。這有點像約書亞進入迦南後為十二支派及利未人分配領土的記載 (書14-22章),縱使經過亡國被擄歸回後的十二支派如今雖只剩下猶大支派,然而昔日進入迦南美地的重要記憶與傳承,似遠還近、失而復得,深信重返舊地的百姓定必百般滋味在心頭。


反思:
亡國多年後重返故地重建信仰群體,談何容易?面對外敵勢力阻攔,百姓軟弱崩壞,以斯拉民希米迎難而上,重建聖殿、重建聖城、重建聖民、重申律法、重述上帝子民的傳承和記憶,猶太民族雖然失去了他們所看重的一切,如人世間的國家和君主,卻抓緊了上帝的原來的應許,也煉淨了他們的信心。

今天香港面對史無前例的嚴峻考驗,來得不易的百年基業,原來可以變得如此脆弱,實實在在超出每一個香港人的可以想像。在百年一遇的歷史當下,作為信徒的我們看重的是甚麼?抓緊的是甚麼?擔憂的是甚麼?萬一真的會失去一些我們看以為重的東西,可相信這是對我們的煉淨嗎?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8月15日 星期四

TWA經文分享:認罪和立志(尼希米記9:22-10:39)


淺釋
回顧征服迦南、 士師時代、先知時代的三個歷史。上帝賜與應許地,但人只是接受恩典,卻沒有完全聽從上帝的話。以色列人不斷重蹈覆轍,但上帝仍然是因拯救他們。可是以色列人仍然類似離棄上帝,但上帝仍然以恩賜待他們,沒有丟棄他們。以色列人今時今日的困境,就是與叛逆的歷史有密切的關係。

公開認罪後,他們立誓要遵行上帝的律法,記下細節,並蓋印簽名。記下遵行誓約的成員,由祭司、利未及領袖。 條例為:不將子女與外族通婚、重申安息條例、聖殿捐銀、按時奉獻木柴、奉獻制度。

反省
在上帝面前認罪後,就在眾人面前立志遵行律法。尼希米呼籲以色列人離開過去世俗思想及生活方式,接着將自己奉獻給上帝。

捨棄舊有才能建立,接受福音既加且減,建立同時也是丟棄,並不只是加添新的知識,而是徹底扭轉我們的想法和生活。
你還記得昔日向神立志嗎?今天有沒有偏離上帝的旨意?以上帝的是為念,還是在享受世俗呢?你願意再次認罪悔改奉獻自己給上帝嗎?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8月14日 星期三

TWA經文分享:重創復元歷程﹙尼7:61-9:21﹚

今日的讀經可以分為三個段落
 1.回歸者中未能證實父系屬以色列民的名單(7:61-73)
 2. 以斯拉向百姓宣讀律法書並守住棚節(8:1-18)
 3. 以色列人的認罪宣言第一部份(9:1-21)

分享
那時全會眾共有四萬多人,及不少人力及物資。文士以斯拉及高官尼希米同心推動重建以色列民信仰的「軟硬件」,指城牆,聖殿及律法。以色列民聽到律法上的話便哭了,但明白過來便有大喜樂。領䄂們渴慕上主的話,重啟住棚節,之後在七月廿四日聚集禁食,披麻蒙灰,承認自己的罪及祖先的孽。那天用上半天來同心宣讀律法書、認罪及敬拜。

在被擄回歸的日子,以色列人的復興並非必然,上主感動人心去努力重建,也喚醒人重讀律法書及守節,而當他們明白後,便認罪及敬拜。

反省
今天我們所見的光景,能喚起我們對上帝話語的追求嗎?認真反省為什麼要認罪嗎?由結構性至個人的罪,又認真地敬拜我們的主,作祂喜悅的事,而並非滿足個人。這三點可説是上主叫子民靈性甦醒的關鍵,也值得我們好好反省。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8月13日 星期二

TWA讀經分享:忠心又良善的僕人﹙尼希米記5:14-7:60﹚

尼希米記五14-19    是尼希米的自白,是12年後加上去的。第五章開始時是記載到尼希米斥責當時的官長們剝削百姓,向弟兄借貸取利,是違反神的吩咐的。

至14-19節尼希米表示自己是清正廉潔,他於十二年的時間沒有吃省長的俸祿,兼且,他亦沒有向百姓索取糧食、酒、銀子,因尼希米敬畏神,不單如此,他更用大量的金錢購入公牛、肥羊、飛禽請一百五十猶太人、官長吃飯。
尼希米為神修造城牆,他以敬畏神、體恤、愛護百姓的態度服侍,不怕吃虧,成為美好的見證。


保羅傳福音给哥林多教會,他本可靠福音養生,接受哥林教會對他的奉獻,但他不使用這權柄,為的是不令教會誤會他貪財,佔教會便宜,令他們懷疑保羅所傳的福音!(林前九14-15)


為了令人得著主耶穌基督救贖人的福音,你是否也抱持敬畏神,不計較是否得著別人的讚賞,仍努力傳揚主道?


於往後第六章中記載了有人要破壞尼希米為神修造城牆的工作,1)包括揑造謊話,說尼希米作此工是要作王(六6),2)隨後又多次透過示瑪亞(可能是祭司)要尼希米到聖殿會面,為要陷害他要尼希米懼怕,但尼希米表現剛強,一一都拒絕了。


尼希米為神作工,雖遇上重重困難,他都靠著主的恩典,一一勝過,最终更完成修建城牆工作。雖然如此,他未有鬆懈,他吩咐耶路撒冷的居民各按班次看守自己房屋對面之處(七3)。


反省
尼希米帶領百姓,排除萬難最後完成修造城牆,不單如此,往後,他更揀選有生命見證(是忠信,又敬畏神過於眾人);哈拿尼和營楼的宰官哈拿尼雅管理耶路撒冷(七2)。

這裡很常強調兩位弟兄的生命見證,非他們的恩賜有多少,如主耶穌曾用按才授職的比喻來教導門徒,祂要的服侍者是【忠心、良善的僕人】(太廿五22-23)。


你是否一位對主忠心、又良善的僕人?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8月12日 星期一

TWA經文分享: 領導者的榜樣 (尼3:15-5:13)

尼3:1-32描述重建城牆,是以逆時針方向,沿著城門和舊城牆來興建,由東北角的羊門開始,最後再返回羊門建造起來(1-32節)。 從第16節始,描述的性質有了一些改變,自這一點開始,為了節省時間,他們便把城牆向後移至山坡的較高處,從舊城東面,建在斜坡上,並那些築城牆者,是在自己房屋的旁邊來修築城牆的(23-30節)。 我們看到耶利米的「應變」、智慧與規劃,使目標可以快速完成。此外,我們看到眾民的同心,差不多有40個部分在同時進行,若沒有良好的監督與緊密的合作,這是不可能做到的。


尼4:1-23 我們再次看到敵擋勢力,尼希米在每個階段都遇到一些對抗,而每次都以「某某人聽見了」介紹出來(比較1、7節,2:10-19,6:1、16)。工程一面進展,敵擋勢力則一面愈來愈激烈,他們以嗤笑(4:1-5)和威嚇(4:6-23)出現。尼希米再次作出彈性處理,使工程暫停下來,然後召集眾民,宣佈一個為安全理由而實行新措施(4:16-20)。其後他按著傳統去鼓勵眾民,使用一些在過往以色列歷史中證實有效的方法和言詞,把他們從恐懼和無力感,變成一個信心的基礎。最後,他以身作則地帶領猶太人繼續作工。


我們從 尼5:1-19,更看到當時遇到社會與經濟危機,文中提到「他們的妻」,其中講述她們最關心那即將來臨的災難。雖然典當、賣身等做法並不是違法的,卻只容許人用作權宜之計,所發生的事,正與尼希米欲達致的整體民族精神相反(6-8節)。因此,他在公眾面前與這些債主對質,並直率地承認他自己在此事上的疏忽(10節),藉以把道德壓力加在他們身上。這樣,他便直接避過任何法律上的爭議,卻是高舉律法背後的道德精神。


尼希米是我們學習做領袖的借鏡,不但有著智慧、規劃與應變,而更重要的,不僅在於技能上,而是他帶領民眾同心、以身作則、並著重道德精神過於律法主義。求主帶領教會和社會上的領袖,使他們有尼希米的恩賜,叫民眾得福。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8月11日 星期日

TWA經文分享: 等待機會的敬虔人 (尼1:1-3:14)

之前的分享曾說過,以斯拉記與尼希米記在希伯來文聖經中原來是一卷書的兩部分,所以應看為一卷完整的書卷來讀。加上以斯帖記,構成了一套以色列人被擄回歸後的歷史書。以斯拉記與尼希米記主要講述了回歸的以色列民如何重建有形的建築物--聖殿與耶路撒冷城牆,也重建了敬拜生活,這包括清除被外族人所汚染的宗教生活,重新宣讀律法,向神認罪,重建公平公義的生活,向 神重新立約。


尼希米本身不是祭司,不是宗教領䄂,但他在 神眼前蒙恩,竟能進入皇宮工作,更有機會每天侍奉波斯國最高統治者亞達薛西王,與他對話,這機會與在他之前的但以理先知及以斯帖皇后十分相似。


能進入皇宫裡工作,並能靠近皇帝的,應不是泛泛之輩,而是有見識,有能力的人,相信尼希米也是有聰明智慧的人。從經文看出他也很有民族感情,很關心同胞,為同胞所處的困境憂心忡忡的人(1:2-4)。他也是一位敬畏神的人,禁食向 神禱告,為他自己的民族以色列人向 神承認所犯的錯,並求 神幫助他在外邦人皇帝眼前蒙恩(1:11),表達出他欲藉這能與皇帝對話的機會,為他的族人做一點事。


終於機會來了,亞達薛西王留意到他的心情,竟然意外地願意差他回鄉,重新建造耶路撒冷城。尼希米認為王允准他所求,是因為 神施恩的手幫助他(2:8)。請留意當王問他說:「你要求什麼?」,尼希米第一反應不是花心思討王帝歡心,或以自己的智慧說服王,而是在內心向 神默禱(2:4),求祂指引。另外很值得留意的是整本尼希米記都是以第一身來寫的,所以經文常用「我」為主詞,如「我默禱天上的上帝」(2:4)、「當夜,我出了谷門」(2:13),而且更常有以第一身直接與 神對話。當你讀下去的時候,你會發現這些直接與 神的對話經常出現,就如「我們的 神啊,求你垂聽」(4:4)、「我的 神啊,求你記念我為這百姓所行的一切事,施恩與我」(5:19)、「神啊,求你堅固我的手」(6:9)。


面對民族的困境,尼希米所作的可成為一個榜樣:
- 關心自己民族的境況,懇切向 神祈禱
- 與敬畏 神的弟兄姊妹一同為自己民族所犯的罪,向 神承認,尋求饒恕
- 重新認定 神對真誠懊悔,回轉歸向 神的人的憐憫應許
- 繼續忠心跟隨主,作好自己的崗位,並等候 從神而來的機會,幫助自己同胞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8月10日 星期六

TWA經文分享:真·悔改(拉10章)

以斯拉因着以色列人與異族通婚向神認罪祈禱,陳明以色列民族過去和現在的罪;他並沒有直接祈求神的赦免,卻把自己也列在罪人中間。領袖的復興,也帶來會眾的復興。百姓重新與神立約,終止與異族通婚。(拉10:1-5)
然後,百姓在耶路撒冷聚集,擬定辦理休妻的具體安排,包括委任首領,查清娶外邦女子的人數和時限。(拉10:6-17)以斯拉的堅決行動,對整個民族能遵守向神所立的約是必須的。有些在北方被擄的以色列人,早以因與外族通婚的緣故,失去了靈性上和身體上的特徵,隨從異族配偶膜拜偶像。


他們還記錄了如外族通婚者的名單,先知祭司、利未人,然後百姓。當中包括17位祭司、六位利未人、一位歌唱者和三位守門者,其餘86人為百姓。(拉10:18-24)


反思:
• 為什麼神重視他的子民之婚姻?靈性強於所羅門,當與不信者結合後,也會受影響而跌倒。我們不能不在婚姻上謹慎。猶太君王大部份人婚姻對神順從,以致拜偶像離開神。有多少信徒與不信者結婚後,仍然可以熱心、忠心事奉神?


• 以色列民除了認罪悔改,還有詳細具體的糾正行動。你的真誠的悔改不單是口頭上的認罪,更要在態度上有所改變,在行為上有所改過。當我們真心悔過時,求神施恩憐憫,更新復興我們的生命,也為我們的小組/團契,以及教會帶來復興。


• 曾經娶下外邦女子為妻的,除了百姓之外,還有祭司、利未人,及其他事奉者。由此看來,屬靈領袖和事奉神的人,對罪惡的引誘並沒有免疫力。所以,我們要時刻警醒謹守,保守我們的心勝過保守一切。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8月9日 星期五

TWA經文分享:守護我城?(拉 8:21-9:15)

以斯拉記1-6章記述了所羅巴佰於波斯王古列年間,帶領第一批以色列人從被擄的身份歸回耶路撒冷(約主前536年),並開始重建聖殿工作,經歷了重重困難,聖殿於大利烏王第六年修成(約主前516年),歷時約二十年。

7-10章記述了祭司以斯拉於亞達薛西王年間(約主前456年,距第一次歸回約80年後),帶領了以色列人第二次歸回。聖經形容以斯拉定志考究遵行耶和華律法,又將律例典章教訓以色列人(拉 7:10),兩次歸回的記述有著相當不同的重點。

以斯拉及以色列人回到耶路撒冷,得悉當地以色列民和祭司並利未人跟隨迦南風俗,效法異族行可憎的事,又娶外邦女子為妻,首領及官長更是罪魁禍首(拉 9:1,2)。

第一代歸回的以色列人,有許多祭司、利未人等見過舊殿的老年人,親眼見到重建第二聖殿根基時,有的大聲哭號,有的高聲歡呼(拉 3:12)。可是感動過後、歡呼過後,他們便遺忘了歸回故土的根本意義,重蹈了列祖覆撤,輕看上帝子民身份,無視亡國被擄的核心問題。辛辛苦苦、兜兜轉轉了一圈又一圈、一代又一代,又再返回原點。

以斯拉心中愁苦、撕裂衣袍,向耶和華代求認罪。他知道這罪甚重,列祖因此招致亡國,君王祭司被擄外邦,經歷了殺害、擄掠、搶奪。因著以斯拉的教訓和悔罪,以色列百姓子民終於覺醒,向上帝認罪自潔。


反思:
經歷了亡國被擄,並巴比倫及波斯洗禮多年,以色列不單沒有消散,卻奇蹟地被保存下來,更能重建家園。只是,重歸故土的以色列人是甚麼身份?新一代以色列人怎樣理解自己?有甚麼期望?何謂家?何謂國?何謂上帝子民?
還記得撒母耳記的以色列長老要求立王,主要原因是要像當時列國一樣,有王治理他們(撒上 8:5)。以色列民期望的是一個國家、一個政治實體所帶來的身份。當國家不再,以色列民可以倚靠甚麼?

以斯拉記的回歸兩步曲好像在告訴我們,重歸故土重建聖殿只是第一步,重返上帝重申律法才是更核心的一步。在上帝心意和律法的光照下,流落異邦的以色列雖然弱小但仍可堅定,不需迎合甚至乞求外邦認同。以色列民無論過去、當下、或將來,需要面對的只有上帝,僅此而已。

為此,定志考究遵行並向以色列人訓誡耶和華律法的祭司以斯拉,正一步一步建構著這信仰群體的身份,他們需要衡量的,不是像列國一樣向他們體齊,而是定志考究遵行上帝心意。

經歷過97回歸的香港人,大概不難明白身份的重要性。我們如何建構這大時代的基督徒身份,如何定志考究遵行上帝心意於此刻的意義,願上帝賜予我們以斯拉的心志、勇氣和承擔。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8月8日 星期四

TWA經文分享:重整群體的信仰生活﹙拉七至八章﹚

以斯拉帶領歸回耶路撒冷,並敬拜神,即使在外邦統治底下,以色列仍享有與神立約的關係,以斯拉重整以色列人的生活。

焦點由以斯拉記本人,轉移以斯拉與整群人。
改革者以斯拉專心尋求神的律法,教導摩西的律例典章,而復興的火是從被擄者開始。而以斯拉得到波斯政權的授權,委派作王的官方代表前往耶路撒冷,為聖殿奉獻金銀,招聚領袖,而這些人的決策,都堅固了以斯拉的信心。啟程前往耶路撒冷,沿途神的手都保護他們。


反省
在講究權術、組織、關係、金錢、人力的世界中,人往往倚靠了自己,忘記了上帝的說話才是復興的最重要元素。這段落多次先提到上帝的話,後才是處理人和金錢。

在今天充滿撕裂,人與人的關係嚴重的破壞,我們又如何去作出修補呢?我們正用什麼方法和依靠什麼的力量呢?復興的火點燃了你的內心嗎?

願神恩待我們。


窯匠工房@油基

TWA經文分享:重建的又豈止聖殿?﹙拉五至六章﹚

《以斯拉記》五章記載了重建聖殿停止後再度復工並完成的經過。先知哈該及撒迦利亞代表上帝說話,所羅巴伯及耶書亞起來動手建造耶和華的殿。

他們的行動引起波斯帝國的注意,並質疑:「是誰降旨給猶太人重殿聖殿與城牆」,官員及君主也翻查這意旨的起源,也復述了以色列被擄回歸,重建聖殿的一段歷史。

最終由波斯王大流士完成重建聖殿的工程,並隆重地舉行奉獻禮及重守逾越節。為以斯拉及尼希米的故事建構了背景。


反省:
 1. 猶太人的聖殿及節期是他們信仰的核心,敬拜及記念與耶和華關係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份。有否想過敬拜與節期如何成為生活去展現信仰的核心?

 2. 重建聖殿由開始至完成,超過20 年,經歷外邦不同朝代的統治。信徒群體能成為外顯的見証,在未信帝國的統治下,仍能復興整個信仰體系,全是上帝的工作及恩典。對今日的香港有何啟示?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8月6日 星期二

TWA讀經分享:重建敬拜祭壇﹙以斯拉記3:1-4:24﹚

以斯拉記三1-3 記載以色列人於回歸第一年,在聖殿舊址築壇,又在其上向耶和華早晚獻燔祭。已經是很多個年頭因被擄、在外邦地失去自由,原本的聖殿也被毁壞,没有正式的敬拜、獻祭,能夠回歸建殿,是神浩大的恩典,透敬拜、獻祭與神恢復關係,為得著神的祝福,就是聖殿還需時間建造,但能夠盡快築神的壇是何等重要。

另一方面,【因懼怕鄰國的民】;就是撒瑪利亞居民,亞述滅了北國後將各處人民徙置於此。以色列民懼怕他們,故早晚獻祭,大有可能亦是求神保護。

他們慎而重之,就是祭司、利未人,並一切被擄歸回耶路撒冷的人都興工建造,又派利未人,從二十歲以外的,督理建造耶和華殿的工作。

特別是當匠人立殿的根基時,他們都讚美稱謝耶和華,還有那些見過舊殿的老年人更加喜極而泣。


感謝神,我們今天可以憑藉主耶穌基督的救恩,於神的殿中與弟兄姊妹一齊敬拜主,這是何等的恩典。多年前,我們油基家的前輩帶領教會購入恒裕閣,讓肢體可以有地方聚會、又可服侍友鄰,又可讓有需要的教內/外團體借用,能夠分享,真是主的恩典。

不單如此,我們借用基小崇拜,就是因學校裝修,我們也有主賜的地方作後援,主耶穌真的很愛我們,見證今天神使用油基家的圖畫,不禁喜極而泣!


以斯拉記4:1-23   記載猶太領袖其中因拒絕撒瑪利亞人(信仰是混合宗教,不是真正敬拜耶和華)一同建殿,遭到敵人攻擊,使猶太人士氣低落,以致工程陷於癱瘓。

其中還有波斯官員請求王制止猶太人建造城牆(當時他們築牆可能是為了自衛);王若不制止,他將會失去一筆税收(v13)和部分國土(v15-16)。

猶太人因著這眾多的壓迫,終於停止了在耶路撒冷建造神殿的工程。

直停到波斯王大流士第二年。


反省
猶太人以敬畏神、一腔熱誠為主建殿,卻遭到種種的打擊,更於亞達薜西王諭旨下停止建造聖殿。當時猶太人是否認為神的旨意就此完結?

非也,【直停到波斯王大流士第二年】(v24)。


能夠憑藉神的恩典購入恒裕閣成為油基家的堂址,回望過來,也是經歷多年的艱難,當時,幾乎是10年換10位傳道人,單薄的人力,足襟見肘的經濟……

這都叫服侍者沮喪,然而,恩典就是恩典,主說:【我的恩典是夠你用的】,终於1995年舉行獻堂禮。

感謝神!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8月5日 星期一

TWA經文分享: 回歸與重建 (以斯拉記1-2章)

雖然以斯拉記和尼希米記在中文聖經中,是兩卷不同的書卷,但它們原來是一卷書的兩部分,應看為一卷完整的書卷來讀。以斯拉記重信仰與聖殿的重建,尼希米記較重城牆與社群制度的重建。


從歷史觀點看,以斯拉記首六章涉及猶大人被擄歸回與重建聖殿的事情,期間約有23年的時期(主前538至515年),即約在聖殿被毀的50年後 (接續代下36:22-23),因「耶和華感動波斯王古列的心」,讓許多猶太人從巴比倫返回故土,並把耶路撒冷的聖殿重建。歷代志下和以斯拉也表明這是「耶和華為要應驗他藉耶利米的口所說的話」,我們看到事情的發生,是因為歷史的主、我們的神,衪掌管歷史,衪帶領衪的子民,這提醒我們,面對香港當前的處境,神的子民不可無望,而是心存盼望信靠主。在社會動盪的時候,基督徒要學習超越表面上的變動,去看見神可能賜予的更新工作,教會要作光明之子帶給人盼望。


以斯拉記第一至二章,是回歸的人、名錄與物資的預備,這些都是十分具體的人與物(當中包括耶和華殿裡原有的器皿),這提醒教會,重建盼望之時,要很具體地作出服侍和見證。以斯拉記亦把焦點放於信仰上的重建 (首兩章就突出了祭司、利未人、歌唱者、守門的、殿役等角式,而身份不明的人不可吃至聖之物),在現今信徒皆祭司的時代,我們的目標是把人帶到基督跟前,熱心服侍、一起禱告、讓人經歷主的拯救。我們禱告,香港回歸於真理的主,生命與城市得著重建。今天讀TWA,還有以下經文帶來提醒:「使所有的人在 神面前都不能自誇。 你們因著 神得以在基督耶穌裡,他使基督成了我們的智慧;就是公義、聖潔和救贖」(林前1:29-30) 「你不要說:“我要以惡報惡”;要等候耶和華,他必拯救你。」(箴2:22)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8月4日 星期日

TWA經文分享: 神藉外邦人說話 (代下35:1-36:23)

昨天的分享講到約西亞是一個不可叫人小看的年輕君王,帶領猶太人靈性及屬靈生命的復興,這一章講到他如何恢復逾越節的敬拜。這次逾越節的規模,所用的祭牲,利未祭司的參與,禮儀音樂等,都令人想起所羅門在奉獻聖殿的輝煌,作者這樣描寫:「在以色列中沒有守過這樣的逾越節,以色列諸王也沒有守過」(35:18)。此外經文似乎刻意讓人聯想起所羅門奉獻聖殿時利未人的角色:


35:3 你們將聖約櫃安放在以色列王大衛兒子所羅門建造的殿裏... 現在要事奉耶和華-你們的上帝,服事他的民以色列。


35:4 你們應當按著宗族,照著班次,遵以色列王大衛和他兒子所羅門所寫的,自己預備。


雖然約西亞王行 神眼中看為好的事,振興了猶太人的敬拜生活,但最後卻死在埃及王的弓箭手下,原因是約西亞要抵擋埃及人經過他們的地,與亞述人匯合去抵抗巴比倫人的勢力擴張,於是與埃及軍在米吉多平原爭戰。相信約西亞這樣做是經過政治上的考慮,但經文這樣評論說「約西亞卻不肯轉去離開他,改裝(有的譯作"堅持")要與他打仗,不聽從 神藉尼哥(埃及王)之口所說的」。然而在王下23:28-30的記載中卻沒有這個解釋,我們可能會問:為何這裡沒有記載先知向約西亞王的講話?神要藉埃及王尼哥的口說預言,那約西亞王又如何從一個敬拜外邦假神的人的口中認出 神的心意?這似乎令讀者有點費解。


或者,讓我們回想一下以往 神如何向你說話?祂除了透過祂的話語--聖經,或祂所創造的自然物以外,有否透過不信的人來向你說話,或提醒你,或讓你記起祂的教導?


歷代誌下來到了最後一章(36章),交代了猶大國最後四個王的下場,並猶大國的滅亡,但不以此為終結,卻將一個復國的機會放在最後一段𥚃(36:22-23)。歷史雖有令人唏噓的日子與事情,但 神的憐憫與祂對大衞的應許仍在,祂不只會按人的過犯待我們,也會按祂自己的旨意來成就對萬民的救贖計劃。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8月3日 星期六

TWA經文分享: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代下33:14-34:33)

代下33:1-13提到馬拿西接續希是西家作王,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崇拜巴力,重陷全國於不義,結果遭神審判,藉着亞述的入侵被擄到亞述。直到他自卑悔改,神才讓他恢復自由。他返國後確實有所改變,除掉偶像,恢復對耶和華的敬拜。然而,他兒子亞們犯的罪比他更大,結果被臣僕所殺,他的兒子約西亞被擁立為王。(代下33:14-25)


約西亞年少登基,在位時國家已敗壞不堪。他決意重建百姓的信仰,進行宗教改革,清除偶像。(代下34:1-7)重修聖殿時,發現了律法書。當書記沙番把律法書上的話讀給約西亞聽的時候,他立時站起來,撕裂衣服,表示哀慟。因為他知道百姓若不遵守耶和華的誡命,神的咒俎和災禍必臨到他們。他的真誠反應,打動了耶和華的心,藉着女先知戶勒大宣告神的憐憫。(代下34:8-28)這大大鼓勵了約西亞加倍努力,直到完成改革大業。他吩咐恢復宗教教育,向百姓宣讀律法,並與神立約,要盡心盡性地順從神,遵守他的誡命,也使百姓都服從這約。(代下34:29-33)


反思:
• 約西亞作王第八年時只有16歲,卻懂得離棄先王拜偶像的歪風,專心尋求耶和華。你是否因為自己年幼或缺乏「屬靈師傅」的榜樣,而失落了尋求神的心?敬虔的事奉,也不在於年紀的長幼、信主年日的長短。


• 約西亞讀到希勒家所發現耶和華的律法書,就悔改、自卑、定意照着書中所說的神的命令去行。聖經藏在聖殿裏和放在書架上沒有什麼分別。沒有人讀的聖經和遺失的聖經一樣。我們有沒有認真研讀神的說話,並在職場和生活中踐行祂的吩咐?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8月2日 星期五

TWA經文分享:上帝臨在(代下 32:1-33:13)

 「這虔誠的事以後,亞述王西拿基立侵入猶大,圍困一切堅固城,想要攻破佔據。」(代下 32:1)

代下29-31章記載的希西家,是一個虔誠並行耶和華看為正事的君王,他潔淨聖殿、耶路撒冷及猶大全家,復興律法、節期、及祭司利未人制度等,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明君。

虔誠的事帶來了國家太平盛世,只是好景不常,亞述王西拿基立於希西家十四年間舉兵攻擊猶大(北國以色列被滅8年後)。歷代志描述希西家王與群臣商議,力圖自強,修築城牆,製造軍器,招聚軍長,勉勵他們靠神剛強壯膽,百姓就安然無懼了 (32:1-8) 。列王紀的平衡記載(王下18-20章)更詳盡深入,包括希西家王的懼怕並向亞述求和、先知以賽亞的安慰及堅固信息,也許歷代志的重點是前三章所記的虔誠事並所帶來的拯救,並不是人的軟弱及瑕疵。

亞述王西拿基立對百姓出言恐嚇,挑戰他們對上帝的信心,質疑他們所倚靠的上帝為何置耶路撒冷被重重圍困於不理,揚言神不能救百姓脫離亞述的手,還有許多毀謗耶和華神和希西家的說話。希西家王和先知以賽亞因此禱告呼求,耶和華差遣使者進入亞述營中,滅盡所有大能勇士和官長將帥。耶和華救了希西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脫離亞述,又賜他們四境平安。

反思:
基督徒的虔誠是否可免我們於災難?兩者有否必然關係?虔誠能帶來順境,不然便是逆境?還是無關環境際遇,仍要向上帝忠心?

亞述王西拿基立對猶大百姓出言恐嚇,震懾了希西家及百姓,列王紀記述了希西家的驚恐並主動向亞述求和,及後由以賽亞撥亂反正並帶來安慰及堅固的信息,讓人民在困難時刻仍要對準上帝,最終上帝親自工作,帶來拯救。

將上述經文置於今天香港,我們一定會有許多聯想與困惑。我們感到威嚇及暴力嗎?我們恐懼和灰心嗎?我們仍能對準上帝嗎?上帝會帶領此刻的香港走出困局嗎?上帝的公義會彰顯嗎?人民可以免於恐懼嗎?

帶著這份沉重思考猶大當年的困局,也許我們才能稍微領略到那麼一點點上帝的信實。願上帝藉今天的先知帶來堅定和安慰,如何在不可能時,仍對上帝抱持信心。

願上帝親自臨在,帶來平安!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8月1日 星期四

TWA經文分享:在耶路撒冷守逾越節﹙代下30-31章﹚

承接昨天,今日的經文也是關於猶大王希西家, 雖然希西家與亞撒一樣是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歷代志的作者這次詳述了希西家如何改革國家的信仰。


要重新在耶路撒冷守逾越節需要很多準備。 於各城召集人到耶路撒冷,又因祭司和利未人覺得慚愧,就潔淨自己, 知識有足夠的事奉人員獻祭和為百姓潔淨。可見,有祭司和利未人身份是一回事,但在任何時候都「配作」祭司或利未人卻是另一回事。因為亞哈斯不行神看為正的事,國家的信仰陷入了黑暗, 相信甚至連祭司和利未人都散慢下來,不再準備自己事奉耶和華。今日,我們有很多事奉機會,甚至在事奉崗位中已經習以為常,這裏提醒我們不單是有這樣的身份和崗位,更要有那種對自己生命慚愧,願意潔淨自己的心。


18至19節希西家作為君王和屬靈領袖,發現有人不合定例未自己的時候吃了逾越節的羊羔,不是立刻責備他們,乃是為他們禱告求神的憐憫和饒恕,神也垂聽了他。 可見他不但忠心守神的誡命,同時對人民也有憐憫之心。所以,作為領袖除了能動員、策劃的能幹之外,有願意跟隨、忠心於上帝的心志之餘,也需要有憐憫他人和禱告代求的心。


眾人一同守節,又有筵席慶祝,充滿喜樂。但這並不是終結,守節的歡慶以後 ,他們到猶大的城邑,打碎當中的祭壇和偶像,又開始實踐十分一的奉獻,供應祭司和利未人的職事。這裏提醒我們,在營會、奮興、敬拜中我們經歷喜樂、神的寬恕和更新,但聚會完結不等如完成任務,反而是一個開始:差遣我們回到家中、在生命裏,開始打破過往罪的習慣、學習奉獻與委身。我也相信在會中希西家和眾首領賜會眾牛羊為祭物、祭司利未人潔淨自己,又為民眾祝福和禱告都成為了人民的榜樣。


反思:
- 作為信徒群體的一份子、在事奉中我們有否看重自己的身份和崗位,對自己生命有反省、會慚愧,願意潔淨自己的心嗎?
- 求主幫助和賜予在我們生命中(特別作領袖的),不但有做事的能力、忠於上帝的心志,也有憐憫他人和禱告代求的心。
- 在聚會中經歷喜樂、神的寬恕和更新後,願意我們回到家中、在生命裏,都開始打破過往罪的習慣、學習奉獻與委身。求主光照和加力。


窯匠工房@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