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30日 星期一

TWA經文分享: 榮光照耀 (賽60:1-62:5)

以賽亞帕60:1-62:5是充滿著盼望與榮光的篇章,是從以色列延伸至萬國的宏觀應許,所描述的福樂是超越了舊的秩序,甚至聖經學者認為有些地方更超越了基督教會的時代。


然而我們從經文看到當中的描述仍是有關現實的耶路撒冷、以及舊約先知宣講的方式,然而61-62所描述的錫安(即耶路撒冷),那種光輝、公義與榮耀實在是直指「天上的耶路撒冷」(參加4:26)。此外,啟示錄二十一章頗多徵引第六十章,以描述那從天上降下的,滿有榮光的聖城。


感謝主,我們的主是天地的主,以賽亞書的信息不但是對以色列的審判與拯救,也是對列國的判與拯救。當中的預言也指向那一位救主,就是耶穌基督。主耶穌在受洗及經歷了四十天被魔鬼試探後,一開始傳道,就是於拿撒勒的會堂中親自引用 賽61:1-2 作為他的「使命宣言」(路4:18-19),同時亦表明自己就是以賽亞書所預高的拯救的關鍵人物。


其實,賽61:1-3及往後的經文,所描寫的圖畫可能比路4:18-19更美及或仔細,當然可被解釋為分散的以色列人歸回耶路撒冷一事,而作為一個更偉大的圖象,就是普世悔改歸正的人湧進教會;同時,這異象也指向終局與末世,就來那終極榮耀的境況。


願榮耀歸予神,榮光照耀衪所愛的每一個人。在這末日未至而教會仍可作工的時代,唯有光能驅除黑暗,願教會能成為帶來盼望的榮光,因著先知的預言、更因著耶穌的同在與同行,這一定可以!


我們以今天TWA的新約讀經彼此勸勉:「無論作甚麼,都不要發怨言、起爭論,好使你們無可指摘、純真無邪,在這彎曲乖謬的世代中,作 神沒有瑕疵的兒女;你們要在這世代中發光,好像天上的光體一樣,把生命的道顯揚出來」 (腓立比書 2:14-16)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9月29日 星期日

TWA經文分享: 盼望公義與毀掉公義的弔詭 (賽57:1-59:21)

今天這三章聖經都控告猶大國的人各種罪,並且在充滿罪惡的世界中 神會如何施行他對以色列子民的拯救。


57章--在當時充滿罪惡的世界中,義人被輕視,所以縱然死去,對義人而言反倒更好,得平安。惡人又如何呢?他們在樹間,在石上,在高山,在門後背地裡去拜別的偶像,得罪神,又流無辜人的血。他們表面上敬畏耶和華,但心底裡卻依賴各種偶像。他們表裡不一,以賽亞以姦夫、妓女來形容他們。雖然他們心裡背棄 神,但 神卻會寬宏大量地醫治他們,特別對那些有真誠謙卑痛悔的人,更是如此。


58章--當時的猶人不乏有固守宗教傳統的人,以為跟著傳統做足一切,便可以滿足宗教上的要求。神藉先知特別指出禁食這種敬畏 神的行為也要在與人相處時表現出來,神要用這禁止的行為去釋放人被罪惡,物慾的轄制,讓人有自由去行公義與憐憫。神也要用安息日這禁止的行為,讓人回復對 神的尊重,並與 神緊密同行所帶來的喜樂。


59章-- 以賽亞再一次指責猶大國的罪,這一次的重點在公義。整個社會跌入一片深淵之中,神沒有行動,好像祂耳朵不靈,但其實是人的罪使人與 神隔絕。聖經描述當時的情況,人們的腳奔跑行惡,急速流無辜人的血。公平離我們遠,公義追不上我們。人民指望光亮,卻是黑暗,指望光明,卻行幽暗。整個社會「公平轉而退後,公義站在遠處;誠實在街上仆倒,正直也不得進入。誠實少見;離惡的人反成掠物」。


不公不義的源頭,不是那些政權、首領、執法者嗎?不是那些強國人亞述,巴比倫嗎?為何先知以賽亞指出這種情況的原因不是別人做錯,而是「我們」?是「我們」的過犯在 神面前增多,是「我們」的罪作證控告我們(59:12)?縱然「我們都咆哮如熊,悲鳴像鴿子;我們等候公平,卻沒有公平;指望拯救,拯救卻離我們很遠」(59:11),這種追求公義,卻原來因自己的惡行毀掉公義這弔詭的情況,先知以賽亞在這裡生動地描述出來。


可幸往後的經文給我們安慰與盼望,人不能指望自己的努力來成就公義,但 神會親自以公義來扶持我們(59:16),必有一位救贖主來到,來到雅各家中那些轉離過犯的人那裡。


求主幫助我們從歷史中給取敎訓,留意祂在歷史中的作為,好得著智慧。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9月28日 星期六

TWA經文分享:白白的救恩(賽54-57章)

因彌賽亞 - 神的完全僕人 - 之救恩已經完成了,神的百姓不獨要歸向祂,還應繼續拓展彌賽亞的國度,吸引更多人歸向祂。祂離棄悖逆的子民只不過是片時,但祂卻要施大恩將他們救回(54章);而且祂的救恩是不能用任何代價買的,乃是白白賜予的。因此,人應在耶和華可尋找的時候尋找祂,相近的時候便求告祂,神必廣行赦免。他的意念、智慧遠超過我們,我們不應再倚靠自己(55章)。


當神的子民蒙救贖後,他們的生命已被買贖過來,所以他們理應在行事為人上與蒙召的恩相構稱,在各様事上表明自己是得救的人。首先,先知要被救贖者回應的,是改善與神的關係,他們必須謹守安息日,並將神的殿再度高舉為萬民祈禱之所。他們必須避免重蹈那些愚昧守望者(領袖)之覆轍:貪食好飲、好睡懶做(56章)。先知又譴責猶太人悖逆詭詐、淫亂、拜偶像,他們遣様做必自吃苦果,唯獨謙卑與主同行、緊随主旨意的人,必得醫治、平安,並得生命之改變,又承受聖山為業。作悪的人卻必得不到平安(57章)。


反思:
甚麽是“thanksgiving" (感恩)?有人説得好,首先就是"thanks”,然後是“giving” (施捨給有需要的人、奉獻、與别人分享)。基督徒的救恩是白白的,完全是神的憐憫與恩典,絕對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换取這份救恩,因主的寶血是無價之寶。聖經強調,有新生命的人,必須有新生活之表現,與他蒙召的恩相稱。讓我們彼此提醒,一同學習活出「感恩」的生命。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9月27日 星期五

TWA經文分享: 僕人之歌 (賽51-53章)

以賽亞書共有四首僕人之歌,常被新約聖經引用,也是我們甚為熟識的經文:
第一首:賽42:1~9
第二首:賽49:1~6
第三首:賽50:1~11
第四首:賽52:13~53:12


誰是僕人?他的角色又是甚麼?就40-55章這一段經文來說(其時以色列民被擄至巴比倫並等待救贖),有說僕人或指波斯王古列(45:1),因波斯消滅了巴比倫後,他釋放以色列並協助他們回歸耶路撒冷重建家園(40-48章);也有說僕人明顯是指向彌賽亞的預表,他的救贖對象不僅是以色列民,更惠及天下萬國萬民,直到地極(48-55章)。正如49:6所記:「現在他說,你作我的僕人,使雅各眾支派復興,使以色列中得保全的歸回,尚為小事,我還要使你作外邦人的光,叫你施行我的救恩,直到地極。」


第四首僕人之歌可說是以賽亞書的高潮所在,藉著義僕代贖,上帝赦免救恩臨到世人。這首僕人之歌大致分為五個主要信息(或過程):

1. 被高舉 (52:13-15)
我的僕人行事必有智慧,必被高舉上升,且成為至高。

2. 被厭棄 (53:1-3)
祂被藐視,被人厭棄,多受痛苦,常經憂患。祂被藐視,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樣。我們也不尊重祂。

3. 被代罪 (53:4-6)
他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我們卻以為他受責罰,被神擊打苦待了。那知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

4. 被欺壓 (53:7-9)
他被欺壓,在受苦的時候卻不開口。他像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他也是這樣不開口。

5. 贖罪與得勝 (53:10-12)
耶和華卻定意將他壓傷,使他受痛苦。耶和華以他為贖罪祭。他必看見後裔,並且延長年日,耶和華所喜悅的事,必在他手中亨通。他必看見自己勞苦的功效,便心滿意足。有許多人,因認識我的義僕得稱為義。並且他要擔當他們的罪孽。


當以色列民經歷亡國飽受巴比倫殘酷對待之際,先知送來安慰、昐望及拯救信息。至於誰是僕人?僕人為何要負上罪的代價?為何受苦被棄?為何要經歷壓傷痛苦才能贖罪?這一切一切,以色列民和我們大概都無法理解。

今天我們也在經歷困難惶恐,僕人之歌仍會是這時代的安慰、昐望及拯救信息嗎?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9月26日 星期四

TWA經文分享:上帝不會忘記(以賽亞書48:12-50:11)

淺釋
上帝呼籲百姓,既然上帝已經說話,人應當聽從,更重要的是上帝滿有恩典慈愛。上帝關心我們口的選擇及方向,而上帝必帶領百姓從巴比倫歡喜地走出來,走過曠野回家。即使百姓過去不聽命,但上帝沒有因此而失敗,也沒有放棄。假如百姓繼續行惡,就失去應許,但回轉,就能得着將來的喜樂。上帝多次強調沒有丟棄百姓。
肩負起以色列對列國的使命,要幫助以色列重拾自己的使命,更進一步要招聚列國,把世人從罪的捆綁救出來。雖然僕人會受苦,但最終必然會成功。


百姓質疑上帝的拯救,以消極的態度回應上帝對他僕人救贖的宣告,但上帝就反駁百姓,上帝不會忘記他們。當錫安以為自己永無翻身之日,卻將會生出許多兒女,就顯明上帝的愛。上帝必然從列國中帶回失去的兒女。


僕人擔起挑戰,但會面對受苦,但最終會得到申冤,挑戰其他人與他一同站立,而他們聽他的話,就是倚靠上帝,否則就等同拒絕倚靠上帝。


反省
我們被上帝所召,就要懷着堅定的盼望,倚靠上帝,就是要放棄用自己的方法去解決問題。
僕人領受使命,順服上帝,會受到逼迫。我們很容易覺得有人讚賞,我們就是成功,亦以為自己走對了路。不過,聖經提醒我們,實踐上帝的說話,有機會受到逼迫、凌辱,而不一定有掌聲,但我們要堅持忍耐,因為上帝的公義必定會彰顯,否則應許佢就與我們無份。


不要一時的失敗而自暴自棄,也不要以惡人的成功就自怨自艾,我們要堅守真理,咬緊牙關接受逼迫和痛苦,因為我們有上帝的應許和盼望,叫我們走下去。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9月25日 星期三

TWA經文分享:在被擄日子中的自省(賽45:11-48:11)

以色列被擄巴比倫期間,耶和華透過先知以賽亞作以下宣告:


賽45:11-25
將來的事,神的眾子及祂的工作也是上主的創造及命定。
包括政權及民族的命運也由上主決定,除祂以外,並沒有別神。
反省:我們是這樣看今天所面對的處境嗎?祂是獨一真神,在被擄的日子,如何成為盼望。


賽46:1-13
巴比倫的偶像不能與耶和華相比。凡祂所計劃的事,祂必成就。在被擄的日子,神的子民要有此眼界及認定,衪必按應許及公義成就旨意。
反省:在面對專權統治之下,我們顯得無助無能,但仍然謹記,上主的地位無法取代也不能比較!


寒47:1-15
巴比倫的陷落,但以色列人對他們缺乏憐憫,妄自尊大,自以為自己的惡行不被發現,反求其他方法保護自己,這一切自大又自保的表現也是耶和華所恨惡的。
反省:今日的我有這方面的惡嗎?求主憐憫並改變。


賽48:1-11
上主責備以色列的詭詐,他們會提耶和華之名,但卻不行公義,也不誠實。上主清楚以色人的頑梗,不聽勸,仍盡力讓他們知道一切出於上主,不是他們;以色列民沒有操控的能力,乃要學習在主前謙卑。
反省: 你體會上主未懲罰,不是不知道或耽誤時間,乃是給我們悔改及更新的機會。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9月24日 星期二

TWA讀經分享:神的慈愛與主權( 以賽亞書43:14-45:10)

於43章,神預言將差派居魯士擊敗巴比倫,迦勒底人紛紛乘坐他們在宴樂所用的船隻,沿幼發拉底河狼狽逃生。


被擄之民要再次經歷像他們的祖先經歷神分開红海,被神救贖,而追趕他們的埃及軍被溺斃,神要讓他們重返故土。


以色列人自以為受到不合理的懲罰,然而,神卻塗抹原本是惡貫滿盈的以色列民之罪。


神今天仍願意赦免凡來祂面前的人之罪(v.26,约壹一9),你願意求祂赦罪嗎?

於44章,神雖嚴厲懲治以色列民,但將來他們會蒙神賜福,如乾旱之地有水澆灌。耶和華是天上地下一切的主,亦是握著以色列命運的神。


然而,當時的鐵匠木匠憑藉自己的設計,製作雕刻偶像,供人跪拜,與創世紀「神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的啟示成強烈的對比,益顯出「人造神」的幼稚可笑。


這些都是虚空。


憑藉神與雅各立約,神向祂的子民保證,祂已完全赦免他們的過犯,呼籲他們安心歸回;先知遂招呼天地,自然界同來歌頌神救贖的作為。


你認為敬拜真神的人與拜偶像的人,心態上有何不同?


人極惡的罪行是什麼?怎樣於【人造神】的行動中表達出來?


於45:1-10,當時大概有人不滿神為何藉外邦人居魯士來拯救被擄的百姓,於是神藉先知予以駁斥,神在創造世界一事上既有主權,何況是在救贖的事上呢?


反省
你承認主耶穌在你的生命中有主權?你在什麼事上曾掙扎是否順服祂;服膺在祂權能下呢?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9月23日 星期一

TWA經文分享:僕人之歌 (賽41:17-43:13)

以賽亞書40章是救贖信息的開始,我們看到得救不是由於人的作為,而是「耶和華的手所作的,是以色列的聖者所造的。」(40:20) 針對假神,先知指出它們不能宣告那要來的事,也無法降福或降禍,唯一的結論是他們是虛空、虛假的。  現今世代,人仍不斷地製造偶像,也充斥著不少謊言,我們實在要小心辨識。


42:1-9 是一首「僕人之歌」,以「看哪!這是我的僕人,我扶持他;我所揀選的,我的心喜悅他;我已經把我的靈賜給他,他必把公理帶給萬國。2 他不呼喊,也不揚聲,也不叫人在街上聽見他的聲音。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熄滅的燈火,他不吹滅;他忠實地傳出公理。」 揭開神所揀選這僕人的形象,也是常被引用的經文之一,說明這位僕人的柔和與謙卑。然而,42:4-9 也說明這僕人與神的榮耀與能力,並使倚靠假神的人全然蒙羞,不幸的是,當中包括了神的愚昧的選民。


但神仍眷顧和愛衪所揀選的子民,在衪眼中非常寶貴和貴重,甚至使別人作他子民的替身,同別的民族交換他子民的性命(43:3-4),這使我們想到代贖我們的主耶穌,今天也成了我們這些外邦人的救贖。其實,賽40-61章 有著一連串的僕人之歌,當中有四、五段經文靜靜地描繪出一位僕人,怎樣為他人而生,就如49:1-13、50:4-9、52:13-53:12,描繪到這僕人的受苦逐漸加深,而在61:1-4 則說明了他的使命與恩典,到最後描述他是為眾人成了代罪羔羊。


在42章這段經文,第1節介紹他是「我的僕人」及「我所揀選的」,是與40:8-10 的「以色列」有緊密連繫。經文中提到所賜下的「靈」及所帶來「公理」(1、3、4節),也是與11:1-5所提及之大衛君王相呼應。


我們看到這些預言都指向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耶穌於 路4:18-19講述到自己的使命「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就是引用了 賽61:1-2。


以賽亞書描述到神對以色列及列國的審判與拯救,並預言到主耶穌這救主,帶給萬國萬民的救贖。我們不但看到神奇妙的計劃,並要配合著這計劃。如何配合? 學像基督、作主僕人、身體力行、熱心傳講、見證「唯有上主,除衪以外,並沒有拯救者」 (參43:11-13),是我們的使命。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9月22日 星期日

TWA經文分享:救贖信息的開始 (賽39:1-41:16)

38章講到希西家在病中的禱告得蒙應允,生命得以延長,心裡充滿喜樂,而且好事隨至,巴比倫王派使臣來送禮問候,其快慰的心情,可想而知。他大喜過望,所以將自己皇宮中最美好的東西都給這朋友觀賞。誰不知先知以賽亞道出巴比倫正是以後會攻打並俘虜他們的敵人,你想希西家會怎樣回應?「吾會掛,他們對我咁好,吾會傷害我掛..」(設計對白)。


但經文記述他「你所說耶和華的話甚好。」因為他想:「在我有生之年必有太平和安穩。」(39:8)。他的回應實在奇怪,不像正常人的回應。看到這裡,作為讀者,你會對這位希西家王有何評價?經文在這裡就完結希西家的故事,似乎為讀者留一個問號。


傳統上認為以賽亞書第1-39章為一個段落,40-66章為另一段落,記述許多有關救贖的經文。第40章裡有我們許多耳熟能詳的經文,如「在曠野預備耶和華的路,在沙漠地修平我們上帝的道」(40:3, 參路3:4),又如「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重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40:31)。這一章以安慰之聲開始,要人預備迎接 神的救贖,要認識清楚祂是一位大有能力者,智慧見識無法測度(40:13-14),萬民於祂只是微塵(40:15)。我們在祂面前雖極為微小,但這偉大的 神竟會把子民如羊抱在懷中(40:11)。總而言之,神子民戰爭日子已夠了,罪已赦免了(40:2),這是一個救贖信息的開始。


先知跟著提醒人要從歷史中認清楚 神是怎樣的,祂召選不同時代的君王來施行祂的公義,祂是歷史之首先,也是末後(41:4)。神的子民是祂親自揀選的,祂會堅固、保護與幫助他們 (41:9-10)。


你可能會說:這些道理我全都知道了,似乎沒有什麼新的亮光,或對 神新的認識。但人總是善忘的,當危難來到,我們可能會迷失在困境中,忘記了所認識的真理。背誦聖經讓我們可將 神的話語植入心坎,我次我們嘗試緊記 神的應許,背誦41:10,經文這樣說:「你不要害怕,因為我與你同在;不要驚惶,因為我是你的上帝。我必堅固你,幫助你,用我公義的右手扶持你」。


這是 神對蒙救贖之人的應許,只要我們不作悖逆祂的子民,祂的應許必會作在我們身上。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9月21日 星期六

TWA經文分享:以禱告經歷神(賽37-38章)

上文提到希西家王在位十四年時,亞述王西拿基立手下大將拉伯沙基帶領大軍入侵猶大,口出狂言,動搖猶大百姓白癡對希西家之信心及對神之信仰。(36章)


希西家面對强敵,第一個反應是求告神,他找先知以賽亞求問神的旨意,又向神發出信心之禱告,認定神是天下萬國的神,是創造天地萬物的主宰,也是審判全地的主。結果,神為猶大解圍,撃殺亞述軍十八萬五千之眾。(37章)


其次,希西家患了必死的頑疾時,再度呼求神,向神禱告求醫治,神又藉以賽亞預言他得延長壽命十五年,並以日影後退十度為證據。希西家再度經歴神蹟,神醫治了他的疾病。為此,他向神獻上感恩的詩歌,描述自己如何因着神的拯救,由悲嘆轉為歡呼讚美。(38章)


反思:
神會自己的榮耀和記念祂對大衛的應許的緣故(賽37:35),來保護耶路撒冷。我們有否為着神的榮耀或按着祂的信實,向祂祈求過什麼事情?


希西家認識到他的禱告带来了解救和赦罪,所以他在詩歌中讚美神(賽38:9-20)。希西家認識到,好的東西來自他的痛苦經歷。如果你也在困难中挣扎,那就向神禱告求神的幫助,從挣扎中經歷神的拯救,並且更深的認識祂。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9月20日 星期五

TWA經文分享:回家路上(賽33-36章)

以賽亞書34-35章可以說是本書卷前半部的小結,主題仍是審判與救贖。34章論到上帝審判, 35章談及上帝施行拯救。34-35章亦位於本書幾個大段落的中間,幾個段落有著緊密的連繫,試述如下:

- 28-33章 耶和華警告各國,人倚靠自已籌算盡是徒然,所有列國包括強如亞述最終將會滅亡。
- 34-35章 論到上帝對猶大的審判與拯救
- 36-39章 記載一段歷史,希西家倚靠上帝神蹟地擊敗亞述,然而危險過後希西家卻向巴比倫使者炫富,先知預言猶大將亡於並被擄至巴比倫
- 40-55章 被擄至巴比倫時期的安慰信息
36-39章的歷史記載,巧妙地將34-35章有關希西家及亞述時期的審判拯救信息,延伸至亡國後巴比倫時期的安慰信息。在此背景下,也許我們能夠多一點了解35章有關上帝的拯救信息。


34章論到上帝的審判,「因耶和華有報仇之日,為錫安的爭辯,有報應之年 (34:8)」,列國將被滅盡。審判之後,整篇35章卻都是安慰拯救的信息,百廢待興,一片新的景象重新出現。 人民將再次堅強穩固,剛強不再懼怕,神必為他們伸冤和拯救(35:3-4)。到那時,瞎子的眼必睜開,聾子的耳必開通,瘸子必跳躍像鹿,啞吧必能歌唱(35:5-6)。


35章的終極信息是歸回,聖經說將來必有一條大道,稱為聖路,必專為贖民行走,行路的人雖愚昧也不至失迷。耶和華救贖的民必歸回,歌唱來到錫安。永樂必歸到他們的頭上,他們必得著歡喜快樂,憂愁歎息盡都逃避。 (35:8-10)


歷史不斷循環自轉:審判、拯救、自滿、跌倒,週而復始,兜兜轉轉。然而35章的信息告訴我們,我們或會落在不同光景之中,仍能仍要相信上帝仍在其中,仍然看顧,叫失望的不致絕望、跌倒卻不致棄絕。


想起此際香港,不少人有家歸不得,看不見前路,找不到出口,深願上帝安慰信息臨到這裡:將來必有一條大道,稱為聖路,路人不至失迷。耶和華救贖必歸回,永樂必歸到他們頭上。
求主安慰!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9月19日 星期四

TWA經文分享:心存盼望 (以賽亞書30:12-33:12)

淺釋
這段背景是北國以色列已經滅亡,只餘下猶大國孤立求存,在眾多城邑被亞述國攻佔下,猶大只剩下耶路撒冷。


先知警告假如一再拒絕上帝安息的路,人將會有毁壞與荒廢。不過,上帝必會賜下憐憫及等候上帝救贖的人,應允他們的祈禱,供應人物質、屬靈需要。


以賽亞責備猶大依靠埃及的軍事勢力,來對抗亞述,卻不去尋求上帝。上帝才是真正的盾牌,是與我們同在,一切的勢力不足與上帝相比。


亞述最終會被消滅,而上帝與錫安的人民同在,繁榮會隨之而來。


上帝藉審判列國,帶來拯救、轉化與復興,因此人要有超越當前處境的視野,心存盼望,仰望上帝公義與公平的國度。


這信息是夾雜着拯救與審判,特別曾是審判的工具,反過來要接受審判,而將會有一位公義的王會出現,帶來一個新景象。


反省
在一個看來完全沒有盼望的處境下,我們仍然會選擇倚靠上帝,去渡過危機嗎?


的而且確,現實有很多吸引的選擇,但眾多選擇中,不一定是在倚靠上帝,都可以是依靠人間的勢力。我們對即時的成效難以抵抗,而且將盼望放得太近眼前,妄想今天所做明天就能有收成,不能用一個超越的眼光去看現在的處境。這些勢力實在太有效及吸引,都會叫我們偏離上帝的旨意。


我們要對主心存盼望,將眼光放遠一些,以永恆的眼光看事物,亦深信上帝是按公義審判的主,地上有不義,但上帝不會忘記。我們才能擇善固執,不以一時的得失成敗,去影響我們的選擇。但如果應許成就的時間不一定立竿見影,要等候10年以上,或可能是遙遙無期,在有生之年不一定看得到,我們仍會選擇行善嗎?


求主堅固我們的信心,在動盪的時期,能抓緊穩固永恆的盼望。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9月18日 星期三

TWA經文分享:偽善自保的一代 (賽28:14-30:11)

以為自保安全28:14-22
以賽亞奉耶和華之名去斥責那些䙝慢的人,那些轄管住在耶路撒冷百姓的人。他們以為對權威立約,那災禍便必不臨到自己,以謊言成為避難所,以為能夠自保安全。誰不知上主必以公平及公義去量度他們的行事為人,並懲處他們的惡行。


聆聽主引導 28:23-29
聽耶和華的話及願意遵從的,祂能賜我們謀略與智慧,就如聰明的農夫如果耕作一樣精明。


預告耶路撒冷受災29:1-8
「亞利伊勒」是指耶路撒冷,先知預告她必經歷審判,痛苦與絕望,但耶和華仍會擊打他們的敵人,保護他們。


民眾的愚昧及偽善 29:9-16
先知指責民眾的愚昧心態,乃上主使沉睡的靈在他們中間,以至不能明白上帝的啟示。
另外,百姓衹有嘴唇的敬畏,心卻遠離上帝。


出現不一樣的轉變 29:17-24
當一切也撥亂反正,聾子聽見,瞎子看見,謙卑人歡樂,強暴人歸於無有。他們在爭訟的事,把無罪的定為有罪,上主最終必會追究。


以色列民依靠埃及自尋煩惱 30:1-7
以色列因政治原因打算依靠埃及,而沒有求問耶和華,反而得到羞辱而不是力量。埃及的幫助徒然無益。


叛逆的民不聽主話30:8-11
先知要指上文的信息刻在版上及寫在書上,以便留傳後世,因為這代是一班叛逆的子民。他們要求先知不要向他們講正真的話。


反省:
這是一個既陌生又似曾相識的時代。以賽亞先知正面對一班囗說敬虔話,心裏卻追隨世俗的人。口裏說順服神,心裏卻自保利益的人。他們期待先知説柔和的話,言虛幻的事。依附強勢政權,不理會上主的心意及指示。


認真地在這時代跟隨上主,會發現這樣的人性幽暗是真實的,但不要失望,上主的信實及應許是真實的。


黎巴嫩變為肥田,肥田看如樹林,不是只有一點點時候嗎?(29:17)讓我們在這「一點點時候」中不放棄跟隨主。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9月17日 星期二

TWA讀經分享: 除去心中的偶像(以賽亞書25:1-28:13)

25章是一首讚美詩,讚美神的拯救,又感謝祂為萬民預備筵席。在全地遭審判災難中,屬神的人卻蒙救贖,神才是安全可靠的避難所,祂保護貧窮,受壓迫的人,懲罰殘暴,傲慢的人。那時再沒有眼淚與死亡,神的子民得享永世的恩典與福樂。


感謝神,何等感恩,這不單是一讚美詩,更是將來永恆盼望的根據,神要抹去她子民的眼淚,不再有悲哀與疼痛,神的帳幕在人間(啟廿一1-6)。


26章闡述神是 祂子民的拯救,祂必然得勝,消滅仇敵,賜福與信靠祂的子民,在神審判的時候,惡人隱蔽的暴行必顯露出來,神必追討。

感謝神,神是信實,祂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四7)。你相信神的應許嗎?縱然面對現在環境眾多的挑戰,週遭的人可能在憂愁、迷茫中,你仍然願意堅心倚靠主?


27章中提及神管教祂的百姓,是要他們完全離棄偶像,才可罪得赦免(v7-11)。


28章中除了論述北國的滅亡,警告猶大,南國的命運也是如此。同時亦責備當時不敬虔的先知、祭司,他們嗜酒失職,並藐視、譏笑神藉著以賽亞的教訓,他們因此必陷在敵人手中。


反省
你是否心中仍有偶像?或者,直接或間接信奉一些偶像,又或者以追求名譽、地位、金錢代替主耶穌,神要屬祂的子民單單敬拜祂。

你願意除去心中的偶像,讓主在你心中作王,賜福與你嗎?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9月16日 星期一

TWA經文分享:審判與得救(賽22-24章)

在關於列國的預言之後,以賽亞書22章的異象谷的預言是轉向猶大,指出百姓在災難臨近時仍「死不悔改」(22:13-14),不仰望作這事的主,也不顧念遠古以來計劃這事的神,只倚靠自己的軍備,故要受審判和刑罰。當中,先知提及的舍伯那,曾在高處的磐石鑿墳,大概希望死後獲葬在類似王陵(參代下32:33)的墳墓裏,可見他如何高檯自己,卻必受審判。


23:1-14,推羅是腓尼基的海港,為古代東方世界著名的商業城市,也必因驕傲(23:8-9)而受罰。 人以為可倚靠這些驕人的勢力,然而他們發現這些保障都被毀滅了(23:14),這實在是無用,是倚靠不過的。


我們看到,列國與猶大的罪有著相同之處,就是在於心中的驕傲(參16:6等) 與剛硬,自以為是,死不悔改,到今天,這仍是人要面對的生命最核心的罪,小至個人,大至國家,都一樣。求主教導我們有真正的「謙卑」。


要感恩的是,甚至外邦如推羅於日後也再次復興,與列國經商貿易,甚至將所賺到的錢歸如給耶和華。耶和華是施恩憐憫的主,就如昨天所讀到神怎樣對待埃及一般: 19:22「耶和華必擊打埃及,既擊打、又醫治,他們就回轉歸向耶和華,他必應允他們的禱告,醫治他們」。


罪人實在是連回轉歸向神的能力都無,神不但藉管教引導人、迫使人回轉歸向他,因衪的信實與慈愛,衪更差衪的獨生子耶穌救贖世上任何一個罪人,使人走出困境:「唯有基督在我們還做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5:8)


進入 24:1-27:13,經文描述到「末日的審判」,可視為13-23章有關列國受審的總結,預言神對普世的審判及對選民的救贖。本段流露出啟示文學中濃厚的末世色彩,因此有學者稱它為「以賽亞書的啟示錄」。


沒有地上的方法可以帶人走出這末後的困境與災難,唯有靠著主耶穌。耶穌說:「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約14:6)  神的子民必須告訴人這一事實,叫神得榮耀,人得拯救。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9月15日 星期日

TWA經文分享: 當那日 (賽19-21)

今天的經文論到了幾個以色列週邊的強國:埃及、古實、亞述、巴比倫,並以東與阿拉伯這兩個地區的默示。總的來說,所有強國強權終會有倒下的一日,唯有「當那日」無論是埃及、亞述,都會和以色列人一同敬拜讚美耶和華獨一真神。「當那日,必有從埃及通亞述去的大道。亞述人要進入埃及,埃及人也進入亞述;埃及人要與亞述人一同敬拜耶和華。」(19:23)


在當時猶大受到亞述的威嚇與侵擾,非常煩惱,夾在埃及與亞述這兩個強權中間,以色列及猶大常常成為東西兩方擴展疆土的犠牲品,於是有些猶大君王傾向依賴埃及來扺抗亞述或巴比倫的侵擾。19以賽亞得的默示中表達埃及並不可靠,一方面他們內部有自相殘殺,而 神也咒詛他們,使他們謀略失敗(19:3,11),也會有另一個強暴王轄制他們(19:4)。


20章 神用另一種手法來表達埃及必敗在亞述手中,祂要以賽亞以一個戰敗人赤露下體及赤足來形象來告訴猶太人埃及不足以成為他們的依靠,「以色列人必因所仰望的古實,所誇耀的埃及,驚惶羞愧」(20:5)


21章卻超越時空地論到巴比倫的下場,神要傾倒巴比倫,把他們的偶像打碎於地(21:9)。以賽亞以第一身的身份來形容默示於他的恐怖情況。


這三章聖經中最吸引我的一段為「當那日」的描述(19:16-25),代表邪惡的埃及與亞述因敗落而認識到以色列/猶大國的 神的大能,埃及向耶和華神哀求, 神就賜他們一位護衛者拯救他們(19:20),最後埃及人就歸向耶和華(19:21)。當那日「埃及人要與亞述人一同敬拜耶和華」,而以色列「必與埃及、亞述三國一律,使地上的人得福」(19:23-24),好一幅天下大同的圖畫。


我們在以賽亞的默示中看見神的拯救計畫,祂對以色列及列國的懲罰,只是要他們謙卑下來,承認耶和華為獨一的真神,並要他們止息干戈,一同領受 神所給予的福氣。所以一切美好事物出現之先,都必會先經歷苦楚,我們主耶穌降生拯求我們,也何嘗不是要經過種種苦難?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9月14日 星期六

TWA經文分享:對摩押、大馬士革和古實的審判(賽15-18章)

從第13章開始,以賽亞便將神大有能力的審判信息轉到列國身上,神要藉著他宣告:地上沒有任何一個棄公義就邪悪的國家、種族可以逃避神的審判。來到第15-16章,先知提及摩押之命運,她一夜之間將要變成廢墟,財物全被掠走,國民會被殺,民亦被獅子追撃,主要是因他們的狂傲自大,淫亂和虚假,惹神之怒。當先知想到摩押未來之遭遇時,他也禁不住為她哀慟難過。


以賽亞在論完摩押命運以後,矛頭便指向大馬士革,她將被廢棄,城變成廢墟,亞蘭的命運亦一様。但是,以色列將來卻有遺民歸主,敵以色列者必被審判,神會報應他們(17章)。古實人雖然英男可畏,形體高大,皮膚光滑,但神將要修剪她蔓延的枝條,直到有一天,他們回歸錫安,尊崇神,承認她才是古實的主宰(18章)。


反思:
神對列國之審判顯然還未是最終結局,祂的心意不是毁滅,乃是拯救。祂對任何人都一視同仁,所有人都是祂手所造的,祂對他們的期望是一致的 - 歸向祂、作祂的子民,以致能享受神的救恩。有沒有一些在上位者是你憎惡、不喜歡的,希望見其遭神審判、懲罰的呢?讓我們可嘗試作另一種禱告:求主給他/她們出路,有機會認識真神,得著救恩,也得着神的光照,按神的心意治理國家社會。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9月13日 星期五

TWA經文分享:耶和華的定意(賽12-14章)

以賽亞書1-12章論到猶大和耶路撒冷的審判與救贖,12章以讚美稱謝為本段高潮,明白上帝有責備也有醫治,以色列民終能體會上帝管教的愛,才能心悅誠服地唱出讚美的歌。


 「到那日,你必說,耶和華阿,我要稱謝你因為你雖然向我發怒,你的怒氣卻已轉消,你又安慰了我。在那日,你們要說,當稱謝耶和華,求告他的名,將他所行的傳揚在萬民中,題說他的名已被尊崇。」(12:1,4)


第一大段落論到猶大和耶路撒冷(1:1),第二大段落12-23章將論到列國如巴比倫、大馬色、亞蘭、摩押、古實、埃及、亞實突、以東和推羅等列國,指出上帝不單是猶大的王,更是萬邦的主。人在困難中有著許多籌算,例如亞哈斯雖沒聽從亞蘭王利汛反對亞述,但他卻轉向亞述求助。希西家相信耶和華能戰勝亞述,卻聽從了巴比倫反對亞述的提議。12-23章嘗試說明這些反對亞述的計算都是徒然的,所有參與的列國甚至亞述都將被擊敗。


13-14章首先論到巴比倫,並預言其淪落及傾覆。「明亮之星,早晨之子阿,你何竟從天墜落。你這攻敗列國的,何竟被砍倒在地上。(14:12)」生動地描述了上帝對巴比倫的懲罰。14章常被解讀為終末時撒旦墮落的終局,這也許是超出了本來的意思了。


14:25繼而預示亞述的消失:「我將在我地上打折亞述人,在我山上將他踐踏。」上帝子民飽受亞述迫害將告一段落,「因為耶和華要憐恤雅各,必再撿選以色列,將他們安置在本地。(14.1)」


反思 :
想到巴比倫、亞述這些異邦中的超級大國,渺小的猶大跟本無可抵禦,可是經文卻說上帝是列邦的主,一切都是在祂的掌控之中,人的籌算和思慮都是徒然的。在患難之時,以色列需要反思的是上帝為何出手管教的原因(因),而不是如何處理拆解所面臨的困難(果),人往往容易倒果為因。或者諷刺的是,若果人稍微懂得反思,也許上帝就不必如此管教了。


無論今天時局如何風雨飄搖、水深火熱,求主教導我們不要灰心喪志,仍能相信你在其中的定意,有如你曾在猶大身上、及在歷史中所施行的救贖。


「這是向全地所定的旨意。這是向萬國所伸出的手。萬軍之耶和華既然定意,誰能廢棄呢。他的手已經伸出,誰能轉回呢。(14:26-27) 」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9月12日 星期四

TWA經文分享:找緊真盼望 (以賽亞書10至11章)

北國以色列及亞蘭聯手,迫南國猶大一同反抗亞述,否則他們用軍事力量威脅推翻猶大並另立傀儡政府,因此耶路撒冷的百姓都十分懼怕,猶大王甚至想向亞述求助。


不過,亞述只不過是上帝的工具。雖然,亞述滅了亞蘭、以色列及其他國家,但亞述與他們一樣充滿驕傲,最終只會沉淪滅亡,而以色列必能脫離亞述的統治。


彌賽亞會建立一個新的群體,有和平、繁榮與公義的新世代,神的應許會成就,並保證新時代的領導。未來是屬於餘民,他們效法以賽亞,向上帝心存盼望,成為一個聖潔、更新的群體,而上帝的自理下,會為祂的子民帶來的更新。

反省
不以得失成敗來衡量對與錯,今天的成功或優勢,可以是上帝的工具,而不是進行上帝旨意的標準。假如我們的內心是充滿驕傲和黑暗,最終也會沉淪。


我們內心動盪不安,我們會偏向抓緊假的盼望,只想得到即時的好處,卻忘了上帝喜愛公正、公義與和平。


究竟我們內心的盼望,是建基在什麼地方呢?我們在只靠什麼的勢力?我們是不是活出上帝喜悅的生命呢?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9月11日 星期三

TEA經文分享:罪與罰(賽八至九章)

8:1-4 用兒子的名字向以色列作警告
8:5-10 亞述大軍成為他們的懲罰
8:11-22 耶和華警告以賽亞不可隨從百姓所行的道。以色列嘗試以自己方法去解決,但難逃劫數。
9:1-7 在黑暗中,上主預備了君王, 他是以公平公義去管治。
9:8-21 因以色列驕傲自大,刑罰仍要臨到。


反省:今天讀這段經文有不少反省。若以現今香港處境去讀這段,以色列將被亞述所亡的日子,他們仍然行惡、籌算、不敬畏上帝、絆倒人、求問偶像。一切以效果及成就作衡量,甚至是非不分。


在不斷失去經濟優勢,國際優秀地位的同時,有否想過這城有什麼需要回轉悔改,我們又如何回應?上主也在人看為黑暗的日子裏,已經預備了世人意想不到的「一個嬰孩」。不能計劃的恩典。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9月10日 星期二

TWA讀經分享:神的審判與召命( 以賽亞書4:1-7:25)

於第四章,神要審判錫安,要潔淨她,與她同在及引導她,給她盼望,可能讓她五榖豐收、或保守那些敬虔的生還者,又可能是指给大衞的應許,預言將來彌賽亞的降臨,耶和華必保護鍚安的子民。


於第五章,先知以赛賽亞責備猶大忘恩負義,必遭神的刑罰,他們的葡萄園不會結好葡萄,反結出野葡萄(果子小,味道酸澀)。猶大的大财主因貪婪地把窮人的祖業買過來,以致許多百姓失去家園,淪為奴隸。因此,神宣告這些富人终必受罰:房產必見荒涼,田地出產稀少。


神仍顧念鍚安,錫安被潔淨後,神讓她有劫後餘生的盼望,預言祂要保守那些敬虔的生還者。
神是輕慢不得的,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但神亦是守約施慈愛者,祂對跟隨祂的人,縱然可能是少數,也必施恩拯救。


縱然很多人都退去,追求世界的價值觀,你是否仍選擇了跟隨主?

於第六章,記載烏西雅王把國家帶進了繁盛時期,當他駕崩時,百姓都十分悲傷,但以賽亞先知卻看見天上的君王仍坐在寶座上,滿有能力和威嚴。於這時,先知被召,見到異象,撒拉弗讚美神,全然聖潔,先知發現自己的【嘴唇不潔,又住在不潔的民中】(v.5),神讓炭沾以賽亞的口,象徵他的罪得赦免,並差派以賽亞到人民中間傳主的真道,雖然,主已告知他,人民都是心蒙脂油、耳朵發沉、眼睛昏迷,都不願聽先知的話,然而,先知領受神的召命,堅定傳揚。


於第七章,以賽亞先知奉神諭旨勸猶大王亞哈斯保持中立,不可向以色列與亞蘭軍屈服,也不可向亞述求助,單單仰賴神。


然而,亞哈斯王可以求任何一樣東西作兆頭,證明先知所言非虛,表面上看來是十分敬虔,但實際上是逃避神的指引,因他已立心向亞述求助,完全違反神的心意。


最後,神號召敵人(埃及、亞述)到來猶大,如蠅群、蜂群一般,肆行殺掠,無一處倖免(v18-20)。


反省
你是否像以赛亞先知,願意被神潔淨,應上神的呼召,作個忠心傳真道的人?無論對方的反應如何,你仍不偏不倚的忠實傅講?

你是否以猶大亞哈斯王為尷尬,遵主道行,避免神的審判臨到?

今天你是否已作出抉擇?主的日子將臨,不要遲疑了。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9月9日 星期一

TWA經文分享: 審判與應許 (以賽亞書3-5章)

書第3章的信息,讓我們看到在歪理成風、不潔、作惡、孤兒寡婦和貧窮人受欺壓的處境中,神要奪去百姓所倚恃的領袖,包括保衛猶大國安全及維持社會秩序者,使百姓陷入困境,整個社會一片混亂,呈現無政府狀態,淪落至羞愧的地步。


神除去一切能幹、可倚賴的領袖,引起嚴重的後果:國家由無知、無經驗的人作首領,於是秩序一片混亂。這情景與當時猶大繁榮安定的狀況成強烈的對比,益發顯出預言的可怕。以往在安定的日子,高位為人垂涎,但當情況惡劣時,一般人都不敢居高位。「不作醫治你們的人」顯示國運一蹶不振,要復興猶大也不知從何入手。(3:4-7)


國家衰弱不但是因百姓犯罪所致(3:8-9),也是當時國中領袖誤導百姓和壓制他們(3:12-15),因此先知宣告神要審判這些領袖。還有,當中提及一些驕奢女子的下場,這些上流女子之所以受罰,並非因為她們穿著華衣、修飾自己,乃因她們驕傲自大、只顧自己,甚至間接壓制別人(3:16-4:1),沒有承擔約民之間應有的責任。當耶京受戰火蹂躪時,這些婦女也會遭殃。以賽亞預言,當城中男子戰死沙場,國家兵力驟減,剩下她們於城門獨自悲傷。


不過,第4章帶出耶路撒冷劫後餘生的盼望,神雖然審判錫安(猶大),但卻是要潔淨她,與她同在和引導她。耶和華必保護祂的錫安子民,就如昔日在曠野,藉雲柱和火柱眷顧引領以色列人一般。「在一切榮耀之上,必有遮蓋」顯示錫安將充滿神的榮耀,這是帶來盼望與安慰的應許。


5:1-7是「葡萄園之歌」,以賽亞把猶大比喻為葡萄園,雖蒙神親手栽種護理,可惜卻令神大失所望,結出野葡萄──頑梗悖逆、行各樣罪惡,終難免受神嚴厲責罰。5:8-23描述「猶大的六個禍」,是針對有權有勢者一些嚴重惡行而發的。5:24-30 更提及神向猶大的怒氣會傾倒而出,審判之日天昏地暗,十分無望。


反省: 以賽亞先知的信息,亳不留情地揭示領袖與人民雙方罪惡與宣告審判,雖然常常帶來沉重與無望,但最終卻是盼望的信息與應許,正如我們從第4章所看到的。比較現今社會的情況,這可給我們甚麼提醒? 教會應否充任先知去指斥這些罪?葡萄園的比喻,對現今不冷不熱的信徒和教會又有甚麼警告?你自己又如何?


(參考資料: 中神《串珠.註釋本聖經》)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9月8日 星期日

TWA經文分享: 兩個默示 (賽1:1-2:22)

今天我們來到以賽亞書,全書共有66章,這數字恰巧如整本聖經所有經書的數目。有人說以賽亞書是一本「小聖經」,前39章包括歷史,詩歌、預言,有若舊約;之後27章經文,以曠野人聲開始,以新天新地作結,與新約聖經相似。


以賽亞書也是被新約經常引用的書卷之一,其中最出名的如路加福音第4章耶穌在迦百農會堂所讀的,就是賽61:1-2。此外,第53章1-12「僕人之歌」也多處被福音書所引用(例如太8:17),正正是耶穌基督受苦的寫照。


以賽亞是南國猶大的先知,書中的歷史背景橫跨了四位猶大君王(約坦,阿哈斯,希西家,瑪拿西),時期約為主前740-681。約坦與希西家作 神眼中看為正的事,阿哈斯與瑪拿西則相反。在約坦王朝時北國以色列與亞蘭結盟,迫猶大國一同對抗亞述;至阿哈斯時期,北國被滅,南國也岌?可說壞事做盡。以賽亞是在國家動盪時期作先知,可謂歷盡外憂內患。


第1及2章分別描述以賽亞的兩個默示,都論到猶大與耶路撒冷。第一個默示是對猶太人的指責,以忤逆子來形容他們,說他們是敗壞的兒女。縱然他們已被打傷,土地已經荒涼,卻仍然行惡,不知悔改。神更以極惡的代號:所多瑪、蛾摩拉來形容他們,縱然他們向 神獻成千上萬的祭物,祂都不喜悅、舉手祈禱也不蒙垂聽。


然而在猶大的悖逆中,神又為他們留下許多希望,有些是 神親自預備了的,就如「復還你的審判官,像起初一樣,復還你的謀士,像起先一般。然後,你必稱為公義之城,忠信之邑」(1:26)。或者如「主必將他的道教訓我們;我們也要行他的路。因為訓誨必出於錫安;耶和華的言語必出於耶路撒冷」(2:3)。另外有些是只要他們肯離惡行善,就得以關係復和,如1:16-17所言「你們要洗濯、自潔,從我眼前除掉你們的惡行,要止住作惡,學習行善,尋求公平,解救受欺壓的;給孤兒伸冤,為寡婦辨屈」。1:19-20也說「你們若甘心聽從,必吃地上的美物,若不聽從,反倒悖逆,必被刀劍吞滅」。


許多教父,牧者都認這些對猶大及耶路撒冷的說話,也可適用到現今 神在地上的國----教會身上,你認為可以嗎?今日的教會與當日的猶大國及耶路撒冷,在神國的處境上是否有區別?在那些地方有區別?


在以賽亞的默示中, 神道出了他對未來的計劃與心意,就如2:2-4所說,他會施行公義的審斷,改變戰爭成為和平,我們相信嗎?先知在這裡道出他的邀請:來吧!我們在耶和華的光明中行走(2:5),在歪理成風的世代中,我們願意嗎?願 神恩助。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9月7日 星期六

TWA經文分享:在愛中成長(歌5-8章)

故事發展到第五章,所羅門一次夜間突訪書拉密女,但因已夜深,她已換了衣服休息,故不肯開門(5:2-3),所羅門從門孔伸手進來求她,她一時心軟,便下床開門,然而,在她開門時所羅門已走了(5:4-6上)。於是書拉密女立刻去尋找他,可惜,不獨尋不著,還給人誤會打傷了(5:6下-7)。此後她思念成疾,懷念他可愛之處(5:8-16),她的朋友來安慰她,願與她同去找所羅門(6:1-3)。最後一幕記所羅門亦十分掛念其愛侶,極渴望其愛侶回到他的懷抱裹(6:4-13)。終於,有情人終成眷屬,所羅門迎娶書拉密女。


在洞房之夜,二人互吐欣賞戀慕之語(7:1-八3),又彼此立約,表明愛情如火不能熄滅,婚姻不獨是二人成為一體,因著彼此的結合,對雙方家人亦有承擔。直到早晨,書拉密女仍在享受愛的安眠(8:4)。結束時,本書補序了書拉密女的一些家事·因著他們二人的結合,她的家事亦成為他們的家事了。


反思:
從所羅門與書拉密女的關係之増長,有一些夫妻或愛侶相處的秘訣,值得我們學習:
重視關係,彼此委身,不譲任何東西阻礙相方發展關係。
互相欣賞、戀慕,常常表達愛大意。
花時間去溝通,有嫌隙時,用諒解、愛去包容,以溝通去澄清誤會,又以行動去建立信任。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9月6日 星期五

TWA經文分享:情是何物(歌1-4章)

雅歌看似是一本歌頌人間情愛的詩集,但人間情愛主題為何列入正典?聖經學者沒有一致看法,因此有很多不同的解釋,例如:

 1. 寓意解釋:雅歌的男女主角象徵神和世人,表達耶和華對以色列子民的情感。
 2. 字面解釋:認為雅歌是愛情歌集,描寫男女戀愛及婚姻。書中描寫的兩性親密接觸,是神賜給人的禮物。神藉雅歌教化世人,使人對男女情愛有正確理解。


雅歌的主要結構是男女主角的二人對唱、並耶路撒冷眾女子組成的女聲部、以及牧羊人和巡城看守組成的男聲部,他們此唱彼和,交織出一部美麗動人的樂章。經文中不乏綺麗纏綿、令人心動的細緻描繪,如:


願你吸引我,我們就快跑跟隨你。我們要稱讚你的愛情,勝似稱讚美酒。他們愛你是理所當然的。(1:4)
良人屬我,我也屬他。(2:6)
我妹子,我新婦,你的愛情何其美。你的愛情比酒更美。你膏油的香氣勝過一切香品。(4:10)
北風阿,興起。南風阿,吹來。吹在我的園內,使其中的香氣發出來。願我的良人進入自己園裡,吃他佳美的果子。(4:16)


若說雅歌是聖經中最難讀的一卷書,它至少有兩種可能性:
1. 如上所言,經文是在歌頌人間情愛、或藉此頌揚上帝對世人的愛?這是一大困擾。
2. 若是後者的話,即以人世間最親密的愛情寓意上帝對世人的愛,我們會否更加困惑?我們可曾與上帝如此親密、兩情相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若然我們對如此親密關係感到陌生、不安、恐懼,那可能我們的信仰已經變得太抽離,已成為了責任和習慣,沒有了生命的滋潤,更沒有了心中最重要的那一位。


如此看來,這本難讀的書,還是很值得用心去讀的啊!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9月5日 星期四

TWA經文分享:政治混亂:一個錯誤能破壞許多好事(傳道書10-12章)

淺釋:

社會顛倒:當一個愚昧人升至高位,對社會來說是一個悲劇。


生活意外:世事難料,變幻無常。


雖然人的智慧有限,但仍然有其價值,智慧仍好過愚昧。愚昧人的言語、行為都是一塌糊塗,而不同質素的王,會帶來不同的結果,而王應該維護社會秩序。人生應當勤奮積極,享受人生,還要小心有權勢的人。


人生無常,有必然,也有偶然,而最終掌權的是上帝。我們要警醒,要有充分的預備,才能化險為夷。


年輕身體強健,要趁機享受人生,但同時要記着人生要面對死亡,都要向上帝交賬。


反省
政局動盪,生命無常,在幻變的世界中,究竟我們在依靠什麼呢?傳道書的作者述說生命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在上位的政策牽連甚廣,怎樣計算也不能充分掌握。不過,傳道書卻沒有否定智慧的價值,但提醒我們年輕時要享受,但同時不要只顧享受生活,也要去反省今日我們為誰而活,否則面對上帝的審問時,也不知怎樣交代。
你怎樣活出你的人生呢?你的人生有永恆的價值嗎?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9月4日 星期三

TWA經文分享:智慧的寶貴之處(傳七至九章)

7:1-4 智慧人的心不在乎環境
7:5-10 智慧人的心不存在外在的和諧及歡笑。
7:11-18 智慧能護庇人,保全智慧人的生命,能面對生命的順逆。
7:19-29 智慧是寶貴的,是源於上帝造人原是正直,但後來卻被罪扭曲。
8:1-9 傳道者勸人遵守王的命令,智慧人心能辨明審判。
8:10-17 敬畏上帝的人,能享上帝賜他一生年日勞碌所得的享受。人生是體會知道他不會知道。
9:1-10 善人惡人在日光之下所遭遇的都是一樣,但活著比死了好,他仍在地上有份。
9:11-12 人有智慧但未必亨通
9:13-18 智慧人勝過勇力,但無人記念。


反省:傳道者的一番偉論真的不容易消化,但似乎他在強調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事,智慧似乎並不實用。然而在日光之上,智慧就是人的寶貴,是上主所喜悅的人有的本質。智慧並不能叫我們逢空化吉,事事亨通,致富安逸,及被欣賞認定,但傳道者指出其寶貴之處,乃在日光之上,是從上主的眼界看為好的。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9月3日 星期二

TWA讀經 分享: 人生的滿足(傳道書4:1-6:12)

於第四章,提及人往往陷入無意義的競爭中,彼此嫉妒,懼怕别人勝利,心裡總得不到滿足;以為錢財可帶來滿足,但錢財不能充當伴侶,给人帶來滿足……


其實,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提前六6),能夠經歷互相分享的生活,便更可以得到滿足。


於第五章,傳道者又提醒我們,面對現實的矛盾與不公,人很容易發出怨言和批判,反之,人應當敬畏神,存著一個受教的態度來到神面前,细心聆聽及遵從神的命令,不可以口犯罪,不可心急發言。


另一方面,傳道者繼續提醒人,生命和財富都神賜的,若神沒有賜给他享受的能力,人連自己應得的報酬也没法享用,能夠認定及相信神,他可經歷在神裡享受一切。


今天神仍是那位賜人喜樂與滿足的神,你願意接受及相信嗎?你現在處於什麼境況?你願意經歷神嗎?


【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秘訣】(腓四12)。


於第六章,傳道者提醒人若離開神,便不能從神所賜的物質中,得到應有的享受及歡愉。另外,有昌盛或順利也未必一定好,例如,有人蒙神赐下眾多後裔和長壽,卻無人記念,如未見天日,連名字也沒有的胎兒一樣。


反省
你是否仍在你的生活環境競爭著,你期望得著什麼,是錢財、名譽?得著這些,是否得著滿足?你認為你會重新接受神给你滿足的途徑嗎?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9月2日 星期一

TWA經文分享:把握生命(傳道書 1-3)

「傳道者」的希伯來文是Qoheleth,是一個假名,是一個希伯來的分詞,其動詞的字根表示「往集會去」,NIV的旁註表示這字可解釋為「集會的領袖」。這位「傳道者」於1:1被描述為「耶路撒冷作王、大衛的兒子」,雖然可以指到大衛家系的任何一位君王),但1:16說到「我得了極大的智慧,勝過所有在我以前統治耶路撒冷的人;我見識了許多智慧與知識」、2:7說到他擁有甚多「勝過任何比我先在耶路撒冷的人所擁有的」,都清楚表明這人就是所羅門。猶太傳統認為書中的教導是屬於所羅門,只是編輯成書的工作則屬於較後期的。

1:2-2:23是對人生問題的連串探求,但結果卻是一幅失敗和絕望的圖畫(2:23)。轉捩點出現在2:24-3:22,傳道者看到人能夠「自得其樂」(2:24; 3:22),並且看到「這也是出於 神的手」,縱然「這也是虛空,也是捕風」(2:26),我們看到傳道者反省人生,已悲觀中帶著樂觀、而樂觀中又帶著悲觀,在這當中,去把握生命。

雖然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一切都是虛空。」(1:2)、「我恨惡生命,因為在日光之下所發生的事,都使我厭煩。一切都是虛空,都是捕風。」(2:17),但傳道書並不「悲觀」,因「悲觀者」總是沉鬱、感性,毫無盼望可言,但傳道書有著一條重要的脈絡,表達出獲得喜樂和信心的可能性,以及相信神的美善,因此傳道者並非悲觀,而是帶著和嘗試說明人生的智慧。

其中很為人所知的智慧,出現於3:1-15,是人要明白到「萬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3:1),其背後的重心,是要我們認識「神的主權」,這除了可以使我們恢復信心,更可以提醒我們認真地面對人生。能使我們恢復信心,是因為神正在掌管;能使我們認真面對人生,是因為神的掌管始終是人所不能識透的。

在面對大是大非和公義的事上,「神必審判義人和惡人,因為各樣事務、各樣工作都有定時」(3:16),In His time 神必審判,這給經歷不義受苦者帶來安慰與期許。 在面對個人所經歷的不平與掙扎,「人最好是在自己所作的事上自得其樂,因為這也是他的分」(3:22),人要認清、擁抱、享受自己「那一份」,不要與人比較,自得其樂。這不但是安守本份,而是要享受和盡情發揮自己的那一份,這就是把握生命。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9月1日 星期日

TWA經文分享:沒有答案的答案 (伯40:1-42:17)

終於來到約伯記最後3章經文,約伯在耶和華 神說話後有一小段回應,看來他是無言以對,無話可說。神似乎沒有給他答案,只是說「你豈可與我爭拗?」(40:2)。接著 神第再次回應約伯,更直接指出他的錯:「你豈可定我有罪,好顯自己為義嗎?」(40:8),之後以兩種獸來比喻人無論在知識與能力上都有限制; 因為 神所設計,所創造出來的萬物,他們本身就與創造者捷然不同,都是有限的,而人也不能越過已設定的限制,就如人不能將鱷魚當雀鳥來玩耍,將鱷魚拴住,給兒女們取樂(41:5)。


究竟 神有沒有回答約伯最關心的疑問:「為何義人會受如此大的痛苦?」,讓我們再一次看看 神的回應(節錄):
39:4 我立大地根基的時候,你在哪裏呢?你若有聰明,只管說吧!(39章之後 神用一連串問題回應約伯)
40:2 強辯的豈可與全能者爭論嗎?
40:8b 你怎能廢棄我所審斷的?豈可定我有罪?
41:11 誰先給我甚麼,使我償還呢?天下萬物都是我的。


約伯有沒有說他明白了義人受苦的因由?且看他的回應:
42:2 我知道,你萬事都能做,你的旨意不能攔阻
42:3b 所以我說了我所不明白的,這些事太奇妙了,是我不知道的
42:5 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


要知道我們作為故事讀者一早就知道原因,但為何 神兩次回應約伯,卻不將他受苦的原諉,祂與撒但的協定告訴他?


你認為神是否給了答案?


約伯記屬於智慧文學的一種,東方人的智慧與希臘羅哲學有許多不同之處。希羅哲學著重理性思辯,尋根究底;東方人的智慧在於對現實事情的「悟」,是一種醒覺,一種更深層次的體會。智慧文學會用較多設問來讓人用更多角度來思考,而不是直接提供答案。所以,如果我們用了一副不合適的眼鏡來看約伯記,就不太能夠看出約伯記的用意與心思,約伯記沒有給我們一個清清晰便捷,放諸四海皆準的答案。


約伯記以一種智慧文學的方式去回應一個無論在過去,現在,與將來都會發生的現實情況,就是「義人為何受苦?」。這情況常發生在我們親友、朋友,弟兄姊妹身上,有時甚至發生在自己身上。感謝 神給我們約伯記,幫助我們跳出故有的思想框架,以另一種方式,與祂相通。


窯匠工房@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