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8日 星期日

TWA經文分享:有點瑕疵的領袖 (士師記8:18-9:21)

基甸立下功勳,也埋下缺點

士師記第8章18節至35記載基甸如何對待已成為階下囚的米甸西巴和撒慕拿二王,基甸本來要他的兒子益帖拿刀將這二王了斷,有牧者認為這是對二王的差辱。不過最終因益帖年紀太幼,沒有膽量拿刀殺敵,基甸要親自將二王處決。二王也表明希望由基甸將他們處決,說:「因為人如何,力量也是如何」,似乎恐怕童子力量不足,他們不能痛快的死去。


基甸立了大功消滅了以色列人的仇敵,以色列百姓當然希望基甸能作他們的領袖,但基甸斷言不欲作領袖,也不希望他的兒子作領䄂,惟願耶和華親自領導以色列人(8:23)。從他的決定看基甸是一個謙虛,敬畏耶和華的人,但日後他為其中一個兒子起名叫亞比米勒,其意思是「我父親是王」,卻又似乎與他不欲作領袖的決定有矛盾。


此外他也作了一個令人費解的決定,就是要以色列人將他們從米甸人奪過來的金耳環交給他鑄成一個金以弗得(一種以色列祭司的服裝)放在俄弗拉。他的目的為何?經文沒有詳述,卻指出他這個行動使以色列人陷在罪中,「 後來以色列人拜那以弗得行了邪淫;這就作了基甸和他全家的網羅」(8:27)。


士師記描述基甸以前的士師都是一生正直的領䄂,但從基甸開始,士師的品格似乎總有點瑕疵。有牧者認為這種敬畏耶和華 -- 違背耶和華的矛盾從基甸及以後的士師都有出現,其中以參孫最為明顯。


亞比米勒的惡行,他是士師嗎?

之後經文講述一個大壞蛋阿比米勒的事蹟,他所做的壞事真是罄竹難書。他以權謀使自己成為示劍人的王,並將他父親所生的70個兒子盡行殺戮,手段殘忍,不過基甸的小兒子約坦自己躲藏起來,幸免於難(9:5)。之後約坦在基利心山頂上以寓言指控示劍人找了一個不義的人來作領䄂,並指責他們忘恩負義。他的寓言以橄欖樹、無花果樹及葡萄樹比喻正直的人,就如基甸一樣,謙虛地婉拒樹木即以色列人的要求;而以荊棘比喻亞比米勒這等壞心腸的人,最終被樹木揀選為他們的王,以指出他們示劍人作了一個錯誤的決定(9:7-15)。


在寓言之後是一個咒詛,分兩部分:9:16-19 責備示劍人的忘恩負義,在亞比米勒下面決得不到歡樂。9:20節是第二部分,咒詛示劍人被亞比米勒的惡行所負累變壞,而亞比米勒也會被示劍人消滅。之後亞比米勒確如約坦的咒詛所言死於示劍人的手裡(9:53-55)


我們可能會問,士師記為何記載亞比米勒的事蹟,他屬於士師嗎?若「士師」的意思如2:16所言「耶和華興起士師,士師就拯救他們脫離搶奪他們人的手」,亞比米勒應不被列入士師行列,因他作為領䄂的位份是由亞比米勒的私心及示劍人的渴求所促成的,也沒有為以色列人爭戰。但若以其他論及士師的經文比較(撒上8:1, 歷上23:4, 拉7:25),士師可以是以色列民中一般的領䄂,有治理,為民審斷的功能,在這意義上亞比米勒也可被看作為士師,不過是一個不義的士師而已。士師記寫入這事蹟,可能是要告誡後人在選立,確認領䄂時要特別小心。亞比米勒縱然是他們所尊敬的基甸後人,可謂明將之後,但這不能保正他也是一個公義正直的人,從亞比米勒的例子可以史為鑑。


窯匠工房@油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