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30日 星期二

TWA讀經分享: 逆境靠主退敵軍 (士師記11:1-12:15)

基列人耶弗他為妓女所生,出生卑微,按風俗不能承受家業,甚至被同父異母的兄弟逐出家門。由於他有領導才能,綠林好漢聞風依附。

到了亞捫人犯境,同鄉父老 風聞耶弗他的領導才,邀請他作基列地的領袖。耶弗他並沒有因過去被欺壓、鄙視便一蓋拒絕,反之,憑藉耶和華神的帶領,他提出若能打退敵軍,他要求作基列的領袖,爭取他應該有的,同鄉父老也答應了。


耶弗他沒有立刻组織軍隊,反而是與他們先談判,充分發揮他的領導才能及勇士風範。亞捫認為亞嫩河與雅博之間的土地原屬亞捫和摩押,耶弗他與亞捫王談判也很有智慧的提出歷史反證及質詢---1)這地區是以色列人由亞摩利王西宏(而非由亞捫人和摩押人)手上奪來的(民廿一26);2)過去三百年來亞捫人從未提出領土要求,現在始提出,法理上未免難令人接受。


但亞捫人不接受耶弗他打發人說的話。耶弗他祈求耶和華的幫助,耶和華的靈降在耶弗他身上(十一29),於爭戰中,耶和華把他們交在耶弗他手中,攻取了二十座城,這樣亞捫人就被以色列人制服了(十一33)。


耶弗他面對敵軍,先用談判方式,無法和解,才靠著神打敗敵方。

若你面對無理抵擋你的人,是否可憑藉主的引導,先與有關人士談談道理,取回公道,若對方拒絕,才訴諸公正的審議(参太十八15-17),你認為該怎樣決擇?


耶弗他死後,神又先後興起伯利恆人以比讚、西佈倫人以倫、比拉頓人希列的兒子押頓分別先後作以色列人的士師。


以色列人呼求耶和華的時候,耶和華就為他們,興起一位拯救者……(士三15)。


反省
你有沒有於逆境、艱難的時刻呼求神?你經歷了祂的拯救嗎?於別人對你有偏待、不尊重你時,你認為神怎樣看你?你經歷了祂的保護、同在、同行嗎?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4月29日 星期一

TWA經文分享:In His Time(士師記 9:22-10:18)

士師記第9章提及亞比米勒獲示劍人支持,自立為王,他卻不是神所選立的士師 (rk.他的士師身份是存疑的,可參昨天的讀經分享)。我們看到這是基於私慾的、是惡的、是帶著凶殺的,可看到邪惡的靈一直已運行於亞比米勒與示劍人中間,神繼續容許他們行惡,使報應臨到亞比米勒和示劍人身上。


然而,我們看到示劍人迦勒起來背叛亞比米勒時,卻遇到同胞西布勒向當權者通風報訊,迦勒因西布勒行詭詐而失敗,反而亞比米勒卻節節取勝?  那來報應?


若然不報 時辰未到。神的作為,往往是 "In His Time",並有衪的方式。原來神是先報應了示劍人,而亞比米勒呢? 在城樓門口,有一個婦人把一塊上磨石拋在亞比米勒的頭上,打破了他的頭蓋骨。 他急忙呼喊替他拿兵器的少年人,對他說:“拔出你的刀來,把我殺死吧。免得人講論我說:‘他被一個婦人所殺。’”於是那少年人把他刺透,他就死了。 無論是生是死,他都不像一個王,亦顯明是神的報應。


私慾橫流的局面干定之後,有著陀拉與睚珥,都是神所選立的士師,是合神心意的領袖,相繼治理以色列,簡簡單單的記載,卻讓我們體會到以色列所享有約五十年的太平!


然而,以色列一再任意而為,離棄了耶和華而拜林林種種、眼花撩亂的別神。神說:「你們竟離棄了我,服事別的神,因此我不再拯救你們了。」 是合情合理吧! 不過,當以色列人又回過頭來,對耶和華說:「我們犯了罪了,你任意對待我們吧;只求你今日拯救我們。」 當以色列人就從他們中間除去外族人的神,事奉耶和華之時,耶和華的心又再因以色列人所受的患難,就很著急,一再施行拯救。


士師記讓我們認識神,就是一位向衪子民有豐盛的憐愛的神,甚至超過那情與理,對神子民所要的是:「回轉」!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4月28日 星期日

TWA經文分享:有點瑕疵的領袖 (士師記8:18-9:21)

基甸立下功勳,也埋下缺點

士師記第8章18節至35記載基甸如何對待已成為階下囚的米甸西巴和撒慕拿二王,基甸本來要他的兒子益帖拿刀將這二王了斷,有牧者認為這是對二王的差辱。不過最終因益帖年紀太幼,沒有膽量拿刀殺敵,基甸要親自將二王處決。二王也表明希望由基甸將他們處決,說:「因為人如何,力量也是如何」,似乎恐怕童子力量不足,他們不能痛快的死去。


基甸立了大功消滅了以色列人的仇敵,以色列百姓當然希望基甸能作他們的領袖,但基甸斷言不欲作領袖,也不希望他的兒子作領䄂,惟願耶和華親自領導以色列人(8:23)。從他的決定看基甸是一個謙虛,敬畏耶和華的人,但日後他為其中一個兒子起名叫亞比米勒,其意思是「我父親是王」,卻又似乎與他不欲作領袖的決定有矛盾。


此外他也作了一個令人費解的決定,就是要以色列人將他們從米甸人奪過來的金耳環交給他鑄成一個金以弗得(一種以色列祭司的服裝)放在俄弗拉。他的目的為何?經文沒有詳述,卻指出他這個行動使以色列人陷在罪中,「 後來以色列人拜那以弗得行了邪淫;這就作了基甸和他全家的網羅」(8:27)。


士師記描述基甸以前的士師都是一生正直的領䄂,但從基甸開始,士師的品格似乎總有點瑕疵。有牧者認為這種敬畏耶和華 -- 違背耶和華的矛盾從基甸及以後的士師都有出現,其中以參孫最為明顯。


亞比米勒的惡行,他是士師嗎?

之後經文講述一個大壞蛋阿比米勒的事蹟,他所做的壞事真是罄竹難書。他以權謀使自己成為示劍人的王,並將他父親所生的70個兒子盡行殺戮,手段殘忍,不過基甸的小兒子約坦自己躲藏起來,幸免於難(9:5)。之後約坦在基利心山頂上以寓言指控示劍人找了一個不義的人來作領䄂,並指責他們忘恩負義。他的寓言以橄欖樹、無花果樹及葡萄樹比喻正直的人,就如基甸一樣,謙虛地婉拒樹木即以色列人的要求;而以荊棘比喻亞比米勒這等壞心腸的人,最終被樹木揀選為他們的王,以指出他們示劍人作了一個錯誤的決定(9:7-15)。


在寓言之後是一個咒詛,分兩部分:9:16-19 責備示劍人的忘恩負義,在亞比米勒下面決得不到歡樂。9:20節是第二部分,咒詛示劍人被亞比米勒的惡行所負累變壞,而亞比米勒也會被示劍人消滅。之後亞比米勒確如約坦的咒詛所言死於示劍人的手裡(9:53-55)


我們可能會問,士師記為何記載亞比米勒的事蹟,他屬於士師嗎?若「士師」的意思如2:16所言「耶和華興起士師,士師就拯救他們脫離搶奪他們人的手」,亞比米勒應不被列入士師行列,因他作為領䄂的位份是由亞比米勒的私心及示劍人的渴求所促成的,也沒有為以色列人爭戰。但若以其他論及士師的經文比較(撒上8:1, 歷上23:4, 拉7:25),士師可以是以色列民中一般的領䄂,有治理,為民審斷的功能,在這意義上亞比米勒也可被看作為士師,不過是一個不義的士師而已。士師記寫入這事蹟,可能是要告誡後人在選立,確認領䄂時要特別小心。亞比米勒縱然是他們所尊敬的基甸後人,可謂明將之後,但這不能保正他也是一個公義正直的人,從亞比米勒的例子可以史為鑑。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4月27日 星期六

TWA經文分享:自我毀滅的道路 (士師記 7:1-8:17)

士師記7、8章主場景是「戰爭」,不論是「對外」,還是「對內」。在細讀這些戰爭時,謹記它們是置於一個更大的場景——神的子民在應許地的「犯罪 - 遭難 - 拯救」的「循環」之中 —— 起始點就是「犯罪」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於是神就興起敵人,但轉眼神又興起 士師 / 英雄 來拯救他們,最終神期盼祂的子民回到自己的面前。

第7章,基甸因著信心和順服,帶著本來二萬人出戰到減少為三百人,去迎擊敵人米甸大軍,最終更大大得得勝。

第8章,基甸獲勝後就轉眼忘了戰爭的主要意義(7:2 耶和華對基甸說:跟隨你的人過多,我不能將米甸人交在他們手中,免得以色列人向我誇大,說:是我們自己的手救了我們。),以及自己在神面前的角色。當他面對強大、爭功的反對者——以法蓮支派,他就阿諛奉承;面對弱少的反對者——疏割,他則重刑懲罰。基甸最終將「戰爭」由「神的拯救」變成了自己的「政治工具」。

基甸由一個微小懦弱者,變成一個驕傲的自大者,走上自我毀滅的經歷,成為了每一個信徒在事奉和成長中的鑑戒。讓我們憶起事奉初期自己就是懦弱得謙卑,但在與神同行經驗一個又一個神蹟之後,就把其私有化為自己能力和存在的證明,甚至是「政治工具」。

神啊,求你鑒察我們,知道我們的心思;試煉我們,知道我們的意念,幫助我們互相守望,常行在你的心意中。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4月26日 星期五

TWA經文分享:屬靈領袖的起伏 (士師記6章)

士師記中對基甸的描寫十分詳盡細緻也很複雜,6-8章共三章(第9章有關基甸兒子亞比米勒的記述也應是基甸事蹟的後續)對基甸的刻畫,層層推進地表達一個很不一樣的屬靈領袖的起伏與矛盾,很值得深入細味。


基甸是兒童主日學故事的常客,大概是說以色列人背棄上帝遭到米甸人的迫害,他們哀求時上帝便呼召基甸施行拯救,敢於求證的他向上帝尋找印證,上帝遂其要求以乾的和濕的羊毛顯示上帝大能使他真心相信,於是英勇的基甸帶領三百勇士大敗米甸十多萬敵軍,好一個信服上帝的英雄故事,有如摩西過紅海或小朋友大衛戰勝巨人歌利亞般多麼振奮人心!只是,士師記6-9章對基甸的描述是否真的如此?


六章是基甸蒙召的過程,神呼召基甸做領袖拯救同胞,他極力推卻,說自己的家是至貧窮至微小的(6.15),之後卻可獻上一隻山羊羔、十公斤細面(6.19)、兩頭牛、並挑選十個僕人拆偶像(6.25-27),可見他家境原來不差,卻為何要如此自謙? 基甸向上帝求憑據(6.15),耶和華的使者向他顯現,基甸確認親眼面對面看見了(6.21-22),之後耶和華的靈也降在他身上(6.34),為何再要多求兩次印證(6.36-40)?他奉命拆毀巴力偶像時,因怕父家及本城的人只敢在晚間進行(6.27)。拆毀巴力偶像後,城裡的人來聲討基甸,並稱他為「耶路巴力」,即巴力與他爭論的意思(6.32),也吊詭地暗示這曾經拆毀偶像的人卻是日後設立偶像敬拜的人。聖經如此描述基甸或在表明縱有矛盾掙扎仍能被上帝使用,同時為這位充滿疑慮心計的領袖日後的下墜埋下伏筆。


有說士師記的基甸論述是整個書卷的分水嶺,之前的士師大都正直清心,可是基甸及其後的士師並非如此,如基甸、耶弗他及參孫便記載了各種人性軟弱。之前的士師都有國中太平了多少年的說法,基甸之後便再沒有如此記載了,不但沒有太平,士師記最後更是在姦淫引起的激烈內戰中結束,不是趕出敵人而是自相殘殺以致便雅憫支派幾乎滅絕,最後一節的全書總結「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21:25),有如陷於深淵的無盡黑暗。


耶和華藉摩西(民數記及整卷申命記)及約書亞多番嚴肅教導以色列人不可隨從迦南風俗敬拜別神,只是約書亞死後不久他們便轉眼跌倒了,以色列民背棄上帝我們大概不感意外,只是基甸作為屬靈領袖所呈現的各種軟弱並即將來臨的漫長黑夜似在提醒我們,現實處境總會每下愈況,但絕對不能掉以輕心習非成是,尤其屬靈領袖更當逆流而上,言教身教會眾不可隨從這嚴重扭曲充滿謊言的世界價值,否則一點一點的遷就、讓步和退後,以後便是無盡黑夜。


願上帝憐憫我們,赦免我們!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4月25日 星期四

TWA經文分享: 以色列勝迦南(士師記4-5章)


淺釋
兩章經文記載同一事蹟,第四章用敘事文體,第五章用詩歌體裁,敘述以色列人戰勝迦南人的事蹟,並凱西西拉軍隊非常強大,但也要屈服萬軍之耶和華降下及時的大暴雨,戰車被沖沒陷入泥中,潰不成軍。以色列人就衝下山去摧毁無力還擊的戰車手。

底波拉發揮先知角色,帶領以色列人,並準確預言西西拉必死婦人手中,通過巴拉帶領以色列人作戰相信上帝必將西西拉交在她手中。

巴拉的小信對比底波拉的信心,因以色列的男丁太過無膽懦弱,不敢承擔。雖然有恩賜,卻無信心。

雅億是一個非凡的婦人,重視耶和華勝過一切:在家族上,不順從丈夫帶領;在政治上,違背和約;在禮節上,收留一個男人西西拉進入自己帳棚,並招待西西拉;在軍事規矩上,取代男性戰士殺死西西拉。


反省
上帝使用的人,無性別限制,也無分恩賜的高低而決定是否使用,關鍵在於是否順服上帝的引導。

人的恩賜和才幹,彷彿是信心前行的條件,也像是我們順服上帝的把握。不過,今天的經文卻告訴我們,恩賜能力並非必然產生信心,兩者之間沒有因果關係。

隨著年紀增長,歷練漸豐,判斷力更勝往昔,更深知權勢的利害,反而會將我們嚇倒。我們都會計算得失,做好風險管理,權衡輕重,不敢輕舉妄動。

當然,盲目亂衝亂撞,無視客觀的事實,也不見得是信心的表現。

唯有我們能憑信心,克服內心對權勢的恐懼,降服在上帝的主權下,不被情感掌控我們的行為,我們才能戰勝外在的環境。

雖然我們知道人間一切的權勢,都不足以與上帝抗衡,但我們會否被眼前的權勢蒙蔽眼睛,不敢跟從上帝的帶領呢?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4月24日 星期三

TWA經文分享:新世代的挑戰(士2:10-3:31)

士2:10 已道出了新世代面對怎樣的挑戰:不認識耶和華,也不知道他為以色列所做的事。

另一方面,他們被當時流行敬拜諸巴力及亞斯她錄的影響,離棄了耶和華。

以色列人因離開耶和華及敬拜偶像,而令耶和華忿怒,把他們給仇敵及災害,以色列人在痛苦中發哀聲,耶和華則興起士師拯救他們。士師救了他們之後,他們又再跌入忘恩負義的狀態,步向追隨假神的圈套。如是者,耶和華興起了俄陀聶,以笏及珊迦作士師,拯救被敵人欺壓的以色列民。受罰丶發哀聲、獲救丶忘恩,再受罰,這循環在士師的時代不時出現。

反思:


約書亞的下一代,不認識耶和華,反被世俗的偶像吸引。想到第二代信徒,若沒有好好教導他們認識上帝,而被世界潛移默化地改變了。這是士師時代的特徴,今日高舉自由主義的文化,看重個人主義而定的「真理」,令人容易忘記及離開上帝。
令以色列人忘記耶和華,敬拜假神,是他們住在外邦人中間。值得我們去想一想,我們被什麼文化價值所影響著?香港人如何看財富、生活質素、前途或前景,與聖經所展現的信仰與人生觀,有何不同?有否經歷過上主以災禍來攻擊嗎?士師的出現給我什麼盼望呢?


窯近工房@ 油基

2019年4月23日 星期二

TWA讀經分享:還需繼續爭戰( 士師記1:1-2:9

【士師】一詞,希伯來原文是【審判官】的意思。這些人為神所選派、有神的靈賜予獨特的能力,奉命作百姓的領䄂,他們的工作不僅是審判案件,最重要的是拯救以色列民脱離外邦仇敵之手。
約書亞生前帶領以色列民攻打迦南,只是攻打頑強的迦南人,各支派抽籤而得之地,仍需各自去佔領。他們也敬畏耶和華,先向神求問【我們中間誰當首先上去攻擊迦南人,與他們爭戰?】(士一1)。



遵從神的吩咐,猶大與西缅二支派合力在以色赢得第一仗,他們更把對待敵人異常殘酷的亞多尼比色,帶返耶路撒冷處決,以收殺一儆百之效。



然而,以色列人並未有照神的吩咐,把敵人完全趕出去,故神差遣使者責備他們,並表明那些敵人(當時大多數被制服成為以色列人服苦之人)【他們必作你們肋下的荆棘,他們的神必作你們的網羅】(士二3)



百姓聽了就放聲大哭,給那地方起名波金(哭的意思)眾人就在那裡向耶和華獻祭。
我們從聖經往後的記載中得知,這些外邦人帶動、影響以色列人拜偶像、行惡背棄耶和華,導致神向以色列人發怒。


反省
你在日常生活中,有否遵神的話而行?或者,你只選擇遵行神部份的吩咐?以色列人聽了神差來使者的責備便大哭,他們是後悔了,但罪果並沒有離開他們。你是否也應該警醒?【不要自欺,神是輕慢不得的。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樣。】(加六7)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4月22日 星期一

TWA經文分享:約書亞與民立約(約書亞記24章)

「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事奉耶和華。」(v.15) 是基督徒家庭的立志,甚至把這經文掛於家中,常作提醒。 「我」和「我家」,這經文不但提醒家庭,也提醒個人。 我們當怎樣事奉耶和華呢?


原來那一天,約書亞就與眾民立約,在示劍為他們訂立律例和典章! (v.25) 約書亞記21章,是耶和華與以色列再一次立約,甚或是一種禮儀與典禮。  立約的高峰,要再一次認定的,是以色列民所要遵行的「律例和典章」,這就是以色列和需要的敬拜與事奉。


這立約的基礎,是由於「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這樣說:‘我把你們的祖先亞伯拉罕......領他走...使他的後裔增多...把以撒賜給他;又把...把西珥山賜給....我差派了摩西和亞倫...我領你們的列祖離開埃及...你們的列祖呼求耶和華,他就...我領你們到了住在約旦河東...我把他們交在你們手裡...我不肯聽巴蘭的話,結果他反而一而再祝福你們...我就救了...我把他們都交在你們手裡...我派了黃蜂飛在你們前面...我賜給你們的土地...給你們的城市...’」(v.1-13)  原來一切都是出於耶和華神,甚至當「古時你們的列祖...他們事奉別的神。」(v.2)的時候,神就揀選了以色列歸自己。今天,基督徒都可見證,是神在屬找人,一步引領我認識衪,歸向衪。信主,就是與神立約,我們亦盼望遵行神的「律例和典章」,敬拜與事奉耶和華。基督徒更明白到,需常常憑著基督的救恩,倚靠著聖靈,我們才能行道。一切都是出於神,衪就是我們的保障與保證!

事奉神,不單單是遵行律法,更重要的是內心,是那一心一意。


「現在你們要敬畏耶和華,真誠地按著真理事奉他,把你們列祖在大河那邊和在埃及事奉的神除掉,去事奉耶和華。 15 如果你們認為事奉耶和華不好,那麼今日你們就可以選擇你們所要事奉的:是你們列祖在大河那邊事奉的神呢,還是你們現在所住亞摩利人之地的神呢?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事奉耶和華。」(v.14-15) 「你們不能事奉耶和華,因為他是聖潔的 神...如果你們離棄耶和華,去事奉外族人的神(v.20-21)現在你們要除掉在你們中間外族人的神,一心歸向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v.23)


「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事奉耶和華。」的重點,是在於單單事奉那獨一、聖潔的主,別無他心。 人心多變,心花意亂,因此我們要警醒,常常把所事奉的別神「除掉」!去事奉耶和華。


我們決志信主,就像眾民回答一樣:“我們絕對不會離棄耶和華,去事奉別的神...我們必事奉耶和華,因為他是我們的 神...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我們必事奉耶和華我們的 神,必聽從他的話。”(v.16-24)  然而,我們明白列以色列民將要跌倒。「這些事以後,耶和華的僕人、嫩的兒子約書亞死了,那時他是一百一十歲。」(v.29) 所留下的是寶貴的律法。然而,以色列人失去了領袖,全然聖潔的耶和華神又像很高很遠,他們跌倒了。


不過,當我們以為無望之時,於二千年前,創造主親自降臨人間,以馬內利,神與人同在、同行、同工,藉著十架救贖與復活的大能,叫我們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靠著聖靈,我們能把律法行出來了!


神這樣的揀選與恩情,我們怎能不好好把握住?
(附錄: 以色列人把約瑟骸骨帶出埃及的原因,參閱創50:24-25。)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4月21日 星期日

TWA經文分享:澄清與證明(約書亞記22:21-23:16)

戰事似乎一觸即發,當時的大祭司以利亞撒的兒子非尼哈與以色列10個支派的代表往基列與住在約但河東邊的呂便、迦得與瑪拿西半支派的領䄂談判,指責他們在靠近約但河的迦南地上另築新祭壇是轉離不跟隨耶和華(22:18)。而這轉離耶和華的後果會連累所有以色列人一同滅亡,所以他們要起來加以制止。


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呂便、迦得與瑪拿西半支派的領䄂有機會來作澄清,他們築這祭壇並不是要「另起爐灶」,反而他們不會在這壇上獻任何燔祭,素祭、平安祭等,這祭壇只用作一個象徵,好讓以色列的後人若對他們說耶和華與他們無份了,他們就可以用這壇作為一個證據,證明他們的祭壇也是「耶和華的樣式」,與在約但河西的以色人的壇一樣(22:28)。他們為這壇起名叫證壇,意思說:這壇在我們中間證明耶和華是上帝(22:34)。


祭司非尼哈與以色列10個支派的代表聽了他們的話後,滿意他們的解說,都以這事為美(22:30, 33),並取消上去攻打約但河東的呂便、迦得與瑪拿西半支派的人,雙方經過誠懇的對話後,誤會最終得以消除。


最後的告誡

23章開頭有一個很特別的說明:「耶和華使以色列人安靜,不與四圍的一切仇敵爭戰,已經多日」,以色列人停止與仍留在迦南地的外族人打仗已有一段時間,在經文上看到是 神使以色列人「安靜」(24:1)。雖然大家好像相安無事,但他們之間的鬥爭仍未止息,「明爭」似乎已過,得享太平,但「暗鬥」仍然持續,若他們被迦南人的信仰影響而背叛耶和華的話,耶和華的眷顧與幫助便會離去,讓他們急速滅亡。


約書亞在這裡留下他的遺言、遺命,有以下內容:

  • 重新認定 神對以色列人得地的應許,
  • 告誡他們要謹守遵行寫在摩西律法書上的一切話(23:3-6)
  • 要與迦南地外族的人所敬拜的神衹畫清界線(23:7)
  • 告誡他們就算只是很輕微的背離耶和華,與外族人結婚,也會引至嚴重的後果。他們不單不能完全獲得迦南地,把外族人驅趕,反而被他們所累,使耶和華降禍,讓他們在地上滅亡(23:12-13)。



從以色列人對亞干在當滅的物上犯了罪記憶猶新(22:20),至約書亞在最後提醒他們「你們若稍微轉去.....」,似乎顯示當時的以色列人很明白只要是一些很個別,看似很小的犯罪,也會引至 神離開他們,讓他們受苦的後果。不過他們的後代都未能謹守遵行,士師記便有記載他們漸漸離棄 神所受的惡果。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4月20日 星期六

TWA經文分享:築壇明志(約書亞記 21:1-22:20)

約書亞記 21章 的末段是一個總結:「這樣,耶和華將從前向他們列祖起誓所應許的全地賜給以色列人,他們就得了為業,住在其中。耶和華照著向他們列祖起誓所應許的一切話,使他們四境平安﹔他們一切仇敵中,沒有一人在他們面前站立得住。耶和華把一切仇敵都交在他們手中。耶和華應許賜福給以色列家的話一句也沒有落空,都應驗了。」神守約、施慈愛,儘管以色列民還未攻佔神所賜予的一寸土地,他們亦總未完全信靠神,但神卻一直實踐祂對子民的應許,並從不落空!神的子民當專心忠於神!

正如,約書亞記 21章 的首段,提及沒有土地的利未人——他們是事奉神的人,是最蒙福的,神就是他們的產業 (申命記 1:2) —— 神要利未人分散在十二支派中,教導百姓忠於神,並成為他們的祝福。雖然如此,神的豐盛和慈愛遠超過人所想:「從前耶和華借著摩西吩咐給我們城邑居住,並城邑的郊野可以牧養我們的牲畜。於是,以色列人照耶和華所吩咐的,從自己的地業中,將以下所記的城邑和城邑的郊野給了利未人。」專心一意,忠心服事神,不要貪求世界,慈愛的神絕不會忘記和虧待他們!

甚至,約書亞記 22章 提及 兩支派半的人要求住在河東地的時候,因而與其他支派起紛爭,認為他們自私。但神要其他支派看清楚他們也是一群緊緊跟隨神的人,當中他們築壇是要表明他們自己屬於神,也要後代屬於神。神守約、施慈愛,將人與人緊緊連繫於祂。

當然,人很善忘,尤其在勝利之後,順境之中。築壇是要時時提醒自己和下一代,要與神同行。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4月19日 星期五

TWA經文分享:忠誠低調的約書亞(約書亞記 19-20章)

書十四章開始分地,首先為迦勒分地,然後猶大、以法蓮、瑪拿西支派,還有早已在約旦河東分了地的流便、迦得及瑪拿西半支派(民32章, 書18:7)。18-19章分別為餘下支派,包括便雅憫、西緬、西布倫、以薩迦、亞設、拿弗他利、但共七個支派分地。約書亞責備七個支派沒有努力參與得地,因此分地方式有別(18:3-9),佔地也較少。


其中記述便雅憫支派的分地相對較為詳細(18:11-28),19章是其餘六個支派的分地,記述比較簡單,甚至西緬支派連明顯地界也沒有(14:2-7),其中一些佔地需要從猶大已獲分派的城邑中重新分配(19:8-9);但支派也是如此,獲分配的城邑甚至是南北兩端(除西緬及但外,其餘支派均有境界或東南西北地界)。無論是佔地多少,各支派日後仍需努力趕出當地的人。


十二支派分地完成,最後是為約書亞分地。約書亞屬以法蓮支派,按其意願獲分配以法蓮山地城邑。四十年前願意信靠耶和華的兩位探子,迦勒為第一個分地者(14:6-15),約書亞作結,首尾呼應,為多年冀昐的得地大業劃上完美句號。


二十章約書亞按上主藉摩西所吩咐設立逃城(民35;申19),保護那些無心誤殺人者,他們可在這裏暫住等候公平審判,免得死者家屬因報血仇之切,作出不必要錯誤判決,禍及無辜。


約書亞記來到尾聲,從過河、攻佔、分地、設立逃城(還有21章為利未人分城),他都一一遵從上主藉摩西的一切吩咐,沒有増多,更沒減少。在摩西的光環下,約書亞一生的記載並不那麼悅目,沒有那種起伏跌蕩及英雄事蹟。也許約書亞並不是那種令人記憶深刻的人物(今天仍很流行那些所謂魅力領袖!!),就算是分地也沒有他的老伙伴迦勒般的豪言壯語(14:6-15),卻是忠誠低調地默默耕耘,不求別人讚賞和肯定。在今天講求別人肯定,有人知道有人見到有人like的自媒體時代,約書亞會否成為我們的另一個可能?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4月18日 星期四

TWA經文分享:信仰是一場冒險之旅(約書亞記16-18章)

16-17章
以法蓮和瑪拿西的分地

經文無提到以法蓮境內有以法蓮城,但以法蓮城卻在瑪拿西境內;經文無提到瑪拿西境內有瑪拿西城,但瑪拿西城在以薩迦和亞設境內。
一方面,以法蓮和瑪拿西不住在自己境內。第二方面,他們無趕走迦南人離開自己的城鎮。
可是,兩個支派埋怨地太小,而約書亞卻責備他們信心太小,因為只要將迦南人趕出去,山地都歸他們所有,但他們卻不敢行動。


18章
將會幕遷到到以法蓮和迦南中心的示羅,並分地,在上帝面前分地,表示土地是屬於耶和華,要分別為聖歸給上帝。

約書亞催逼其餘七個支派奪取領地,因為他們像以法蓮和瑪拿西一樣,信心小以致拖延。
首先是便雅憫,完整清晰地劃分了疆界及城鎮。


反省
人的心常常充滿矛盾,一方面想獲得上帝的應許,另外一方面就懼怕不敢前行。我們不想付代價,但又想得到成果。

我們對未來充滿憂慮,這是人的天性,因為我們對不能掌握和預測的事,都會有不安。面對不安的方法,人會選擇不作任何決定,拖延到最後,無可奈何才行動。

我們想做一些新事,但跟隨舊有的做法;我們想做一些改變,但卻是維持原狀。做同樣的事,但想有不同的結果,是很少會發生的,甚至乎永不出現。

我們空談多於行動,因為行動就有冒風險,就有機會損失。對於新的事,是無先例可遁、無經驗參照,又如何做風險評估呢?既然不能評估,又如何作決定呢?我們都要承認,我們都是小信的人,有強烈的保守心態。

信仰是一場冒險之旅,要憑信心去行,不要只想得到好處,但又不願意冒險。當等待很耐都沒有結果時,就轉頭埋怨上帝,但其實自己不願行動。

我不是在鼓吹成功神學,但我們深信上帝一定會給我們好處。上帝不是要糟質我們,而憑信冒險前行,才能得着真正的生命。

有什麼阻礙你跟隨上帝呢?你願意勇敢前行嗎?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4月17日 星期三

TWA讀經分享:回望(書十五章)


這章是關乎猶大人分地的情況。除了展示彊界的分佈之外。當中提了三件事,值得去思想一下。

一、迦勒得地
猶大人是按佔䰗(抽籤)而得地,但耶孚尼的兒子迦勒是毋須抽籤而獲得他指定的山地,就是希伯崙。當時住著高大的阿納族人,地勢險要及對手強大,也難不到是八十五歲高齡的戰士,聖經告訴我們「因為他專心跟從耶和華以色列的神」(書十四14),他戰勝了三位阿納族領袖。

反思:
不論外在環境及自身有數不盡的限制,迦勒見証了得勝的關鍵,此記載我們不會陌生,但我們在何事上實踐專心跟從主則值得深思。

二、提拔下一代領䄂
迦勒以攻取基列西弗來招親,把女兒許配給這名勇士。結果俄陀聶(將來的士師)成功攻取那地,迦勒也把女兒押撒許配給他。

反思:
今天我們的事奉,不要單單為自己,更為教會好好預備新一代領袖。今日我們與下一代的溝通如何,有否給他們參與的機會?如何薪火相傳?

三、未能趕出耶布斯人
這章最後記載猶大人未能趕走耶布斯人,以致他們留下來又影響著猶大人的信仰。最終有待四百年後才被大衛打敗,更定都耶路撒冷。猶大人與迦勒不同的結果反映了什麼?

反思:
回望自己,有多少影響著我們的意念及想法,成為我們信仰成長的絆腳石?單靠己力是不能克服,但努力堅持卻不可缺。仰望上帝的時候來到,應許必會成全。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4月16日 星期二

TWA讀經分享:緊握神的應許 (約書亞記:13:1-14:15)


書亞年紀老邁,還有許多未得之地,然而,神應許約書亞必在以色列人面前趕出他們去,囑咐約書亞只管將這地拈鬭分给以色列人為業。

神是守約施慈愛的神,縱然一代一代的人都會過去,但神仍然兑現祂的承諾,事實上至約書亞記第十二章,以色列人已立下不少戰績,但仍然有未完成的部份要繼續爭戰。然而,只要他們继續跟隨、順服神,祂最後要成就祂的工。

你有否經歷了神所賜的福氣,但仍有未得的部分(彼後一4-11)?

摩西沒有把產業分給利未人,因為他們的產業乃是獻與以色列人的火祭;耶和華是他們的產業(書十三1433),但願他們倚靠主,透過其他支派的供應,可以專事奉耶和華。

耶孚尼的兒子迦勒,曾與約書亞及另外十位探子,到迦南地查究,回到摩西那裡,十位探子都怯於迦南地的亞纳族人高大威猛,反對進攻迦南地,惟獨约書亞和迦勒堅信神的應許,深信憑藉主耶和華,他們必得迦南地,迦勒當時是四十歲。

於纷亂的争拗中,最後神親自說話,除了約書亞和迦勒,他們那一代人沒有一個能進入迦南地。迦勒持守神的應許,他已八十五歲的時候,向約書亞要求准他攻佔神给他的應許地,他表示他雖是年過八十,但力量仍像壯年時一樣,約書亞容許他攻佔亞纳族人住的希伯崙地。


反省
迦勒年青時滿有信心,深信以色列人可憑藉神的應許攻佔流奶與蜜之地,但因他其餘十位夥伴的不信,連累他流浪等待至八十五歲,然而,迦勒沒有因種種難處而失去信心,反而要進攻高大威猛、令人畏懼的亞纳族人之地。

你是否願意學效迦勒的信心,憑藉神的應許,不埋怨、不退後,迎難而上,為要得著神的祝福!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4月15日 星期一

TWA讀經分享: 領軍的神 (約書亞記 11-12章)

以色列人在攻佔迦南南部之後,北面夏瑣王耶賓縱然聯合北部諸王來抵擋,人數眾多,好像海邊的沙,還有很多馬匹和車輛,但以色列軍所向披靡,按耶和華的吩咐用刀擊殺夏瑣城所有的人,把他們完全毀滅,以色列人乘勝北上,征服加利利地區的城邑。聖經清楚描述:「耶和華怎樣吩咐他的僕人摩西,摩西就怎樣吩咐約書亞,約書亞也照樣行了;耶和華吩咐摩西的一切,約書亞沒有一樣不辦妥的。」(11:15)「約書亞照著耶和華吩咐摩西的一切話,奪取了那全地;於是,約書亞按著以色列的支派把地分給他們作產業。全地也就止息了戰爭。」(11:23)


因迦南人的罪惡,耶和華神決意毀滅眾城,戰事在所難免,然而以色列人的勝利勢如破竹、速戰速決,是要邁向全地止息了戰爭,這都是出於耶和華。神揀選以色列,是要表明衪公義與聖潔,並且是義無反顧的。神吩咐約書亞將敵人的馬匹和車輛盡行毀壞(11:6),可能是由於神要以色列人要單單依靠神,而不靠任何其他力量。


第12章提醒讀者,耶和華的僕人摩西和以色列人已經把河東兩個王擊殺了。耶和華的僕人摩西把地分給流本人、迦得人和瑪拿西半個支派的人作產業。約書亞和以色列人在約旦河西,從黎巴嫩谷的巴力.迦得,直到延伸至西珥的哈拉山等地,把三十一個王和諸城毀滅了,雖然還有很多未得之地,但神已吩咐約書亞要先為十二支派分地(第13章),實現神的應許。


自耶利哥之役開始,以色列人的爭戰一次比一次厲害,但神在每次爭戰中都幫助祂的百姓。信徒在生活中遇到的挑戰與考驗,或許也會愈來愈難應付,但教會既被神所揀選,於這世代成就衪的心意與拯救,神豈會不幫助我們呢?  約書亞對神的吩咐沒有一樣不去遵行,而是憑著信心找緊應許,勇於作戰,願我們作主精兵,踐行主道。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4月14日 星期日

TWA經文分享:拓展神國 (約書亞記9:1-10:43)

基遍人畏懼耶和華,最終免於滅亡(9:3-27)

這段經文詳細記述了基遍人如何設詭計來欺騙以色列人與他們立約以避免被滅族的危險。 他們用舊皮袋,舊衣服,發霉的食物等讓以色列人以為他們是從遠方而來,騙取以色列人的信任。 約書亞與他們講和,與他們立約,讓他們可以存活。過了三天後以色列人才發現他們的詭計,於是向他們的領袖發怨言,但因為約書亞已經與他們立約,所以不能消滅他們。 約書亞唯有咒詛他們,讓他們為以色列人劈柴挑水,成為以色列人的奴隸。


為何會有這件事情發生?經文講到原來以色列人「受了他們些食物,並沒有求問耶和華」(9:14)。他們在這事上沒有尋求 神的指引,以致他們未能完全將外族人趕出基遍。


迦南地的人都曾聽聞耶和華怎樣領以色列人攻取耶利哥城與艾城,將其中的人滅絕,在約書亞記中我們可看到當時迦南地的王都依靠自己的神明來與以色列人爭戰,但基遍人聽聞耶和華的大名後「我們為你們的緣故甚怕喪命,就行了這事」(9:24),甚至願意以作為以色列的奴隸來換取和平。最終他們沒有被殺滅,這裏可見他們對 神對敬畏之心也拯救了他們全族。


日頭停住,月亮止住(10:1-15)

在第10章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耶和華神垂聽約書亞的請求,將日頭停住,好讓他們有足夠時間在基遍打敗五個亞摩利王的集團軍。昔日 神藉摩西的手以十災及分隔紅海等作為來顯出祂的大能,現在同讓藉祂僕人約書亞的祈禱將日頭停住,並以大冰雹來擊殺敵人來,顯明祂是昔在、今在、永活的神。


消滅不義,拓展神國(10:28-43)

之後記述約書亞如何攻取迦南地餘下的城,其中有瑪基大、立拿、拉吉、伊磯倫、 希伯崙、 底璧等。教父俄利根(Origen of Alexandria)認為細心看這些城的名字的意思時,我們可以用兩種角度:壞的方面與好的方面,之前及之後來理解。就如立拿,它的意思是「白」,我們可理解它在不義的王統治下它的白如麻瘋病人皮膚的白色,是不好的。但它經過約書亞及以色列人消滅淨化,成為以色列人的城以後,立拿城的意思就變為如光的潔白。另外如希伯崙,它的意思是「聯合」或「婚盟」,在舊有的不義的王統治下它與罪惡聯合,但成為以色列的城後惡人被剷除,與善良聯合一起。約書亞滅絶各城的王與他們的人民,為要推翻舊有的,將它歸回 神的國度內,建立正義的王國。這就如新約的耶穌基督,將我們舊有的驕傲與自我滅絕,將我們遷到祂的國度中。約書亞記在這段記載最後的結論是「因為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為以色列爭戰」(10:42),在新約時代,因為我們是「神所耕種的田地,所建造的房屋」(林前3:9),耶穌基督會幫助我們消滅不義、驕傲的舊我,在祂與使徒的根基上建立公義的新我。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4月13日 星期六

TWA經文分享:不起眼的事 (約書亞記 7:16-9:2)

約書亞記的主要場景在應許之地——神賜與的園子——迦南地上發生,這也是神的子民的轉捩點、成長的階梯。約書亞記 5:12:「他們吃了那地的出產,第二日嗎哪就止住了,以色列人也不再有嗎哪了。那一年,他們卻吃迦南地的出產。」這個轉變也叫神的子民想起,創世之初,神歇了他一切的工,立了一個園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裡。耶和華神使各樣的樹從地裏長出來,可以悅人的眼目,其上的果子好作食物」,與此同時,神亦考驗子民的忠誠,就如「園子當中又有生命樹和分別善惡的樹...園中各樣樹上的果子,你可以隨意吃,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

約書亞記7-8章,「艾」城是約書亞帶領神的子民攻取的第二座城。「耶和華與約書亞同在,約書亞的聲名傳揚遍地」,在剛剛獲得大勝、意氣昂揚的以色民眼中,「艾」只是小小的城。探子回報:「眾民不必都上去,只要二三千人上去,就能攻取艾城;不必勞累眾民都去,因為那裡的人少。」

然而,當中以色列民在當滅的物上犯了罪,耶和華的怒氣就向以色列民發作,使大們大敗。「艾」意思是「荒場、廢墟」,與「耶利哥」(意思是「月亮」或「新月」,與崇拜月亮和農業的習俗有關聯) 不同。「艾」、「荒場、廢墟」就如叫人看不起眼的事,然而我們偏偏會失敗於此。

願神憐憫我們,幫助我們忠心事主,互相守望!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4月12日 星期五

TWA經文分享:香港與耶利哥 (約書亞記 5:1-7:15)


約旦河西諸王聽見耶和華使約旦河水乾了,他們的心因以色列人的緣故就消化了,不再有膽氣。(書5:1)

正月十四日晚,以色列人在耶利哥平原守逾越節,次日吃無酵餅和烘的穀,第二日嗎哪就止住了。那一年,他們吃迦南地的出產。(書5:10-12)


約書亞靠近耶利哥時,看見一人持刀,問是何人。這人回答說是耶和華軍隊的元帥,並叫約書亞把鞋脫下,因所站是聖地,約書亞照著行了。(書5:13-15)

以色列人在曠野一直走到如今,四十年前他們先輩所恐懼的迦南偉人們,現在聽到耶和華使約旦河乾了讓以色列人走過,他們的心倒消化了,不再有膽氣了。過河後第一個逾越節,以色列人吃了那地的出產,嗎哪也就止住了。回想四十年前第一個逾越節準備出埃及入迦南,如今才真正離開埃及,嗎哪的日子結束,一個新的時代已然來臨。

耶和華軍隊的元帥領軍攻打耶利哥(6章),一個看似牢不可破的大城,卻以一種難以理解、相當天真、甚至離地的宗教禮儀進行攻佔,連續圍城七天後不費一兵一卒耶利哥便倒下來了。不過話說回來,倘若我是當天有份參與圍城的一員,會不會覺得很無聊反智呢? 第一天可以,第二天都算,第三天極限,還有四、五、六、七天,天啊!完全不可能啊!反對啊!要檢討啊!要求換成我所能理解的攻佔模式啊 ⋯⋯可幸的是,當天沒有我這種人。

回來今天香港,面對著許多看似牢不可破的耶利哥,我們的心或早已消化了、不再有膽氣了、灰心了、放棄了、犬儒了、花生了⋯⋯這幾天舖天蓋地佔中九子判處的新聞或在提醒我們,令人動容的朱牧陳詞也在勉勵我們 (按此閱讀朱牧師陳詞),堅守正確但未必看得到成果的事情及信念是值得的,尤其是身為基督徒的一群,在這段預苦期的日子,思念主耶穌基督如何走上十架、如何承擔那世人不能理解的、如何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一切都是多麼不按常理出牌、難以理解、相當天真,然而慶幸的是,領軍的是耶和華,不是你,更不是我。

耶和華軍隊的元帥向約書亞的顯現有如當年向摩西顯現時一般(書5:13-15),雖然原來計劃變了,摩西也離開了,四十年溜走了,然而耶和華的同在未變,祂的恩典惠及新的一代,直到千代,也臨到了這大時代。


「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願上帝恩澤大地,賜福萬民,有如當年,直到如今,並世世代代。阿門!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4月11日 星期四

TWA經文分享:走進新一頁 (約書亞記3-4章)

淺釋
以色列人過約旦河,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里程碑,因為他們擺脫曠野的危機和混亂,開展新的一頁。

耶和華對約書亞發出一個令人費解的命令,但應許百姓會成功,上帝在適當的時候彰顯神蹟。

以色列人渡過約旦河之時,耶和華並祭司留在極險之地,為百姓開闢道路。拾約櫃的祭司十分重要,讓百姓跟着他們。耶和華的神蹟,立起成壘,除去一切的障礙,讓百姓可以進入迦南地。

過約旦河有兩重意義:
第一,耶和華是掌管眾水之真神,因為迦南神話中巴力勝過海神河神的諸神之王,所以過河展示出誰是真神。

第二,上帝和百姓在河中得勝,顯示他們對地主權的有效性,因為近東文化的裁決,會將被告投入河中,以他的生死去判有罪與否,所以過約旦河顯示了耶和華神的主權。


反省
信仰是信心,也是行動,抽離行動難以討論信心。

在一個彎曲悖謬的世代中,堅持信仰,擇善固執,彷彿是一件蠢事,而且過去也可能吃過一些苦頭,所以我們就轉移行動的模式,用把口去實踐信仰,去避開受苦和為主作見證。

我們以言說取代了行動,淘空了生命的內涵。
以色列人過去曠野的經歷學習到信心的功課,以致因著信走進新的一頁。

我們在環境不利的處境,仍然為主作見證嗎?我們確信上帝的主權嗎?

我們的行動就是最真實的反映,求主光照並引領。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4月10日 星期三

TWA經文分享:薪火傳承(申34章至書二章)

申24章是摩西離世的記載。細讀這段經文會更體會他是一位偉大的領䄂,又蒙耶和華所愛的僕人。雖然他一生的志業就是領以色列民入迦南地,但最終他自己沒有機會踏足此地,卻死在摩押地。然而他在臨終前,上主領他上山觀賞整遍迦南美地的全景,並述説這是耶和華曾向列祖起誓的應許之地,我陪你一起觀看。到摩西死了,耶和華埋葬了他。這場面是溫馨的,他完成了上主給他的使命,進入迦南這一步便要交捧給約書亞了。今日閲讀《約書亞記》1-2 章,我們已經知道這承繼人的心情是忐忑的,上帝囑咐了他這非簡單的仼務,但耶和華必與他同在,他也要努力謹記律法書的教訓。

至於摩西,作者記載這120 歲的老人家,離世之時仍有好的視力及充沛的精力,比大衛的晚年更精壯,以色列人不捨得他,也為他哀哭30 日。


反思:
 今日所讀的經文是關乎使命的承傳。值得反省今天油基家帶著什麼使命,最終的美善的是在於完成了,還是看重主的同在及願去交棒的心。也許我們走盡一生也未曾看見黃金一般的時代𦲷臨,但重要的並非是完我所願,也許我們在下一代面前作了怎樣的見證?又如何裝備他們成為接棒的新一代領導?更值得好好反思。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4月9日 星期二

TWA經文分享: 耶書崙—愛的䁥稱 (申命記33:1-29)

摩西臨終前為以色列各支派祝福,作出一些預言,正如雅各臨終前的祝福一樣(創四十九),摩西特別提及「耶和華從西奈而來……從祂右手傳出烈火的律法」(申三十三2)「……耶和華在耶書崙中為王」(申三十三5)


「耶書崙」:是一種䁥愛的稱語,以色列的别號,這裡用耶書崙來稱呼以色列。(申三十二15),神疼愛以色列,但以色列人卻多方悖逆祂,惹耶和華的怒氣,然而,神仍持守祂的约,又把律法透過摩西傳给他們,作為以色列人的產業。


今天你用什麼作為你的產業?神的話在你生命中佔什麼位置?你如何回應對你守約施慈愛的神?


神透過摩西祝福亞設,你的日子如何,你的力量也必如何(申三十三25下),這句話也在保羅的信心生活上體認「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4:13)。


你是否也遇著生命中的挑戰,有時是好像有苦自己知?你相信聖靈常在我們的生活中與我們同行共話,祂在你最需要祂的幫助時,祂就是剛剛好的助你一把?


神稱以色列為「耶書崙」,是表達神親愛以色列,就是以色列常令愛他們的主失望,但神的愛始終不改變。

以色列因有耶和華保護,雖面對仇敵的威脅仍能安然居住(申三十三28)。


反省
你是否堅心相信神是愛,並且愛你到底?有時生命中經歷不如意的事,或者,堅持在生活中見證,努力做個神國精兵,壓力與困難卻接踵而來,你仍相信愛你的主,是你的磐石、高臺、是你的詩歌、拯救,並且祂永不離棄你,最後要叫你得著祂的祝福?


主啊,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幫助。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4月8日 星期一

TWA經文分享:摩西之歌(申命記 32:28-52)

申命記32章的「摩西之歌」,是「里弗模式」的文體(希伯來文「里弗」rîḇ是訴訟之意),這是以呼召被告聆聽宣布作為開始,天地都被召來作為控訴的見證。接下來的段落,是原告(或其代表)發出一連串的詰問,間接作出譴責。跟著宣告叛盟藩屬昔日受過宗主不少好處,現今卻忘恩負義。這時也提到和別國聯盟背叛,是徒勞無功。藩屬最後被宣判有罪,不是要面臨審判,就是警告要立刻悔過。


  這種模式不少成分都在申命記32章出現,可以如此分析︰(一)序言︰呼召天地,並宣告神的本性(1-4節);(二)詰問和間接的譴責(5、6節);(三)憶述神昔日為以色列所施行的大能作為(7-14節);(四)直接控訴(15-18節);(五)判決(19-25節)。接著引進的,是世俗「里弗模式」所沒有的新主題︰盼望的話。本章餘下部分的分析是︰(六)以色列得拯救的保證(26-38節);(七)耶和華拯救的應許(39-42節);(八)呼召以色列敬拜神(43節)。全章以敘述摩西登上尼波山,眺望他永不能進之地作結。 (J.A. Thompson)


以上的鑑定,加上我們已看到申命記中的濃烈盟約意味(例如30-43節是對神救恩表示仰望信靠),「摩西之歌」並不是一般的叛盟控訴的文件,而是運用叛盟控訴方式寫成的訓誨詩。


「這首詩歌就必在他們面前作證,因為這首詩歌必不會從他們後裔的口中忘記。其實,我還未領他們進入我起誓應許之地以先,他們今日心裡所懷的意念,我都知道了。」(申31:21) 我們看到神對衪的子民的認識,摩西能夠預期以色列民終有一日會叛盟,向他們提出控訴,並警告他們的後裔要立刻悔改,而神仍是守約的,要救贖他的地和他的子民。基督教會也有軟弱、甚至有墜出於神恩典的時候,然而因著神的揀選與約定,衪仍對教會不離不棄,使用教會實踐衪的大使命。因此,我們不要因著教會正面對著時代的挑戰和發展停滯而灰心,我們仍勇於尋求神、實踐衪的使命。


我們看到摩西也有他的軟弱,甚至失去了進迦南地的資格,因為他「在尋的曠野,在加低斯米利巴水邊,在以色列人中間悖逆我,在以色列人中間沒有尊我為聖。」其實,這是「誰在領導?」的問題,而不單是一時之氣的問題。


「尊神為聖」是教會領袖當學習的,這不單是神的榮耀,更是清清楚楚地知道,是神在領導,而領袖的態度是順服於主。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4月7日 星期日

TWA經文分享:交棒 (申命記31:1-32:27)


交棒

摩西自知已不能與以色列人一同進入迦南地,今後領導以色列人的責任將交給約書亞。摩西在這處鼓勵他「你當剛強壯膽」、「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只要捉緊 神的應許,「他必與你同在,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這就正如摩西當日領伯姓從埃及出來時他的心情,並他對 神的信靠,現在他將這種心情寄託於約書亞身上。當日 神怎樣在埃及與他同在,今日亦如是與約書亞同在。


之後 神在會幕內召見摩西及約書亞,更親自鼓勵約書亞不要懼怕,並應許必與他同在。「同在」實在是一個有力的幫助,所以摩西可放心將領導的棒交與約書亞。

反省:
神會在我們為他爭戰的時候與我們同在,我們有否察驗祂的同在嗎?在平順的日子中,祂會怎樣與我們「同在」?


誦讀
摩西要求以色列民及其子孫每七年要在住棚節期間誦讀律法一次,有兩個目的:
1. 使他們聽,學習,好敬畏耶和華,謹守遵行律法(v.12),
2. 也使他們未曾曉得這律法的兒女得以聽見,學習敬畏耶和華
反省:所以敬畏 神是需要學習的,要透過留心聽誦讀來學習,我們經常聽道,但是否有刻意學習敬畏 神?


預言與指控
神對之後「他們所懷的意念我都知道了。」(v.21),於是要摩西寫一首詩歌,預言以色列人將來會墮落,背棄 神的教導,這引來嚴重的後果,就是 神嚴厲的懲罰,但懲罰的目的只是要以色列人悔改回轉。這詩歌的內容有:

  • 以天地為証(32:1)
  • 他的証言如雨露,滋潤人心(v.2)
  • 宣告耶和華為公義,正直的磐石(v.3-4)
  • 這世代的人竟以愚昧及邪僻的行徑來回報公義的 神(v.5-6)
  • 所以要回想以往 神怎樣對待我們(v.7)
  • 神一早已認識我們,視我們為他的產業(v.8-9)
  • 祂保護及引導我們,又供給我們食糧(v.9-14)
  • 但我們富足肥壯以後卻返過來背棄祂,拜不認識的神也不敬拜耶和華(v.15-18)
  • 神很憤怒,就厭惡他們(v.19-21)
  • 神要用火燒、禍患、飢餓、刀劍、分散來懲罰他們(v.22-27)
  • 但耶和華願「他們有智慧,能明白這事,肯思念他們的結局。」(v.28-29)
  • 只要他們後悔,就會為他們伸冤(v.30- )



反省:
富足的生活是每一個人都嚮往的,但以色列人的歷史讓我們看到富足之時往往是自我敗壞的開始(31:20; 32:15-18),我們應如何提防?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4月6日 星期六

TWA經文分享:謹記神的恩情(申命記29:1-30:20)

29-30 章是申命記中第3篇講章,29章起始是重申要神的子民謹記神的恩情——出埃及離開為奴之地,曠野地四十年的眷顧。及後的篇幅則是神與他們立約的內容。


29章起始摩西向神的子民說:「耶和華在埃及地、在你們眼前向法老和他眾臣僕、並他全地所行的一切事、你們都看見了.就是你親眼看見的大試驗、和神蹟、並那些大奇事」


但是「...耶和華到今日沒有使你們心能明白、眼能看見、耳能聽見。」經歷如此浩大的恩情,神的子民仍然不明白、看不見、聽不見?他們理應清楚明白、看見、聽見耶和華是位慈愛、公義、守約、賜福、管教的神。然而,他們的卻一次又一次背棄神。


甚至,再看一看當下,「你們身上的衣服並沒有穿破、腳上的鞋也沒有穿壞」,並且就算「你們沒有喫餅、也沒有喝清酒、濃酒」但神依然,供應他們足夠的水和食物,甚至使他們能得勝強敵!他們卻依然對神不明白、看不見、聽不見!


神的子民如此不濟,真叫人失望!不過,撫心自問,我們與他們其實也不遑多讓。神的慈憐吸引我們甘心樂意去跟隨。


30章9-10 節:「你若聽從耶和華你神的話,謹守這律法書上所寫的誡命、律例,又盡心盡性歸向耶和華你的神,他必使你手裏所辦的一切事,並你身所生的,牲畜所下的,地土所產的,都綽綽有餘,因為耶和華必再喜悅你,降福與你,像從前喜悅你列祖一樣。」


求神憐憫我們,我叫我們時常記起祂的慈愛和恩惠,使我們甘心樂意去跟隨祂的話,謹守祂的誡命,愛神、愛人如己。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4月5日 星期五

TWA經文分享:祝福與詛咒 (申28章)

27-28章是申命記典型的祝福與詛咒,正好是對12-26談及無數律例典章這一段落的總結。

28:1-14 節:祝福

若以色列民留意聽從耶和華的話,謹守遵行上帝吩咐的一切誡命,就會超乎天下萬民,並有許多福分追隨及臨到,包括在城裡、在田間、身所生及地所產的、出和入等等一切生活所需,都蒙上帝賜福。(3-6節)

28:15-68節: 詛咒
可是,以色列民若不聽從耶和華的話,不謹守遵行他吩咐的一切誡命律例,各種的咒詛就必追隨及臨到,包括上述3-6節的祝福的完全相反:在城裡、在田間、身所生及地所產的、出和入等等一切生活所需,都會受到咒詛(16-19節)。 此外還有很多瘟疫、癆病、熱病、火症、瘧疾、刀劍、黴爛、癲狂、眼瞎、心驚等千奇百怪的攻擊 (21-28節)。這些咒詛必在他們並後裔身上,直到永遠(46節) 。更甚的是,以色列將遭滅絕:他們必在飢餓、乾渴、赤露、缺乏之中事奉仇敵,直到滅絕為止。(48節)

還不止,若他們不謹守遵行,最後會重回埃及,耶和華必將奇災、重病,加在他們身上,也必使埃及人的病都臨到。耶和華必使他們坐船回埃及去,走曾告訴他們不得再見的路(60-68)。以色列出了埃及再返回埃及,回歸原點,可說是最黑色、最悲涼的諷刺。

本章出現了大量而且異常殘酷的咒詛,今天讀來甚難理解。原來申命記結構按著當時近東世俗條約格式而寫,其特點是在詳細條款(即12-26章)之後列出祝福和詛咒,以增加條款的約束力。本章記載的許多詛咒,也常見於世俗條約的詛咒文(註1) 。然而,以色列進入迦南後,這些詛咒有如預言般一一實現:擊打、亡國、四散。早已知悉這一切福與禍的以色列人,最終仍走不出黑暗。


反思 :

「看哪,我今日將祝福與咒詛的話,都陳明在你們面前。」(申11:26)

最終,跟隨上帝還是倚靠其他? 這是以色列民及我們必須作出的回應,這不是曾於某年某月已經完成了的行動,而是每時每刻都要認真地回應。今天我們的偶像也許不是本命年或星座運程的趨吉避凶,而是上帝以外其他世界方法的信靠:金錢、地位、人脈、能力、知識、經驗等等。上帝讓我們學習除祂以外沒有其他,確信「唯獨耶和華我們神是獨一的主。」(申6:4)

面對上帝非常嚴肅的命題,聽從與祝福、不聽與咒詛。也許我們不必太快說出早已習以為常的標準答案,而是讓上帝話語再次進入我們內心,讓我們更清心地確認「唯獨上帝」。



註1:萊特《上帝子民的倫理學-重現申命記的恩典社會》,266頁。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4月4日 星期四

TWA經文分享:感恩的人 (申命記 26-27章)

淺釋

26章
26章前的經文提到不可貪戀,而藉着這裏的經文就提出對抗貪戀方法,就是付出,提醒以色列人要奉獻給上帝,並且幫助窮人。

要將初熟的土產獻給上帝,並教導以色列人奉獻的時候要說什麼話,並且要有一個感恩的心去回憶上帝的拯救及將地賜給以色列人,宣告上帝對以色列的美善。

一切都是恩典,令以色列人能獻初熟果子。
每三年,要將農產品的10分之給有需要的人。
最後,摩西勸勉以色列人要遵守律法,並提醒他們的身份。


27章
號召以色列人聚集,並向他們宣告祝福和咒詛。

以色列要在以巴路山把律法寫在那裏的石壇上,立誓遵守律法,六個支派在基利心山上宣告約的祝福,另六個支派在以巴路山上詛咒違反的人。

兩山之間就是示劍,就是以色列的祖先亞伯拉罕及雅各築壇之地,因此來到這裏宣告神的應許成就,是有其歷史意義。

利未人宣告對12種暗暗地犯罪的詛咒。


反省
兩章的經文都提到上帝的厚恩,上帝如何拯救他們,賜土地給他們,而他們要遵守律法得蒙祝福。不過往後的日子,以色列人違反上帝的律例多,遵行上帝的律例少。

人往往很容易忘記上帝的恩典,視恩典為理所當然,自以為對上帝好有信心,濫用恩典,甚至乎不遵守律法,胡作非為,惹上帝生氣。

一個蒙恩的人,不會隨便傷害自己的生命和靈性;一個感恩的人,不會任意妄為,違背施恩的主的命令;一個守約的人,不會辜負上帝的期望,暗暗做一些破壞關係的行為。

我們獻上自己,不是去換取上帝的恩典,而是上帝已經施恩,我們只不過是回應祂的恩典。一切都是恩典,沒有上帝,我們什麼也不是。
你認清自己的身份嗎?你有沒有暗暗做一些違背上帝的事?你過去的生命中,上帝如何施恩在你身上呢?

願我們都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遵守上帝的吩咐,按祂的旨意行。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4月3日 星期三

TWA經文分享:打破控制的律法 (申23至25章)

《申命記》23至25章也是一連串的生活規條。從中我們可了解上帝的喜惡與世俗的觀點有所不同。

23:1-7 誰有資格敬拜祂?不是所有人也能進入耶和華聖會。亞捫及摩押人永不能進耶和華的聖會,以色列人一生一世也不可求他們的平安與益處。


23:9-14 軍營要維持潔淨,免得救護你的主離開你。


23:15-25 :19面對不同處境當盡的義。二十多條的律例中,涉及倫理對錯,反映上主的性情,也建立以色列人與眾不同的民族特性。


耶和華也在25:17-19 吩咐以色列人要除滅亞瑪力人,因為他們並趁機謀害以色列人。


未有逐條規例硏究有否與當代文化法律有所衝突。但可概括地推算對奴僕,婦儒及弱勢群體是有特別的保障,為要使他們得到保護及維生的保障,對邪惡勢力也不會啞忍及包容。


反省:
今日當聽到「依法辦事,對違法的事零容忍」的說法,另一邊廂又強調修改法例,以致掌權的能按其目的立法,又依法辦事,使法律成為操控別人的工具。耶和華的律法打破任何控制的手段,而強調看顧處於弱勢的性別、階級與身份,也管制富有可賺到盡的優勢。

今日我們可否看到聖經有超越世界法律的標準,以致看事物不單是有否違法的層次,更要踐行上主對我們的期望,並對世俗文化的批評力,竭力保護今日的弱勢及孤兒寡婦。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4月2日 星期二

TWA經文分享: 社會秩序與家庭法規 (申命記21:1-22:30)

於昔日以色列人的社會中,若有人在荒野被殺,卻不知兇手是誰,最近兇殺現場之城,城中的長老連同祭司就要帶一隻未曾負軛的母牛犢到川流不息卻未曾耕種過的山谷,在溪水旁打折母牛的頸項,以表示城中百姓與那人被謀殺的罪過無關,以表清白。


昔日成為敵人的戰俘,可謂沒有什麼權利可爭取,但神指教以色列人,他們若選擇女戰俘作自己的妻子,先讓那女子潔淨後,脱去被擄時所穿的衣服,表示該女子已從外部社會中移居以色列家。可見神對不同種族、階層的人,都尊重他/她們的權利。


神賜父母有治家的權威,「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廿二6),兒女乃天父给父母的產業,父母若不好好管教自己的兒女,就愧對天父交予的重任。


神提醒以色列人對鄰舍要互相幫助。不可以滅絕神在自然界中所造之物,須保護自然資源。另一方面,就是家居安全,也需留意,不單是保護自己,也要為到訪的朋友著想,如: 房頂必須加上欄杆,以免客人由房頂墮下。
我們真的要聽主的教訓,「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别人的事」(腓二4))


神對性道德及婚姻忠誠非常看重。貞潔的妻子受到保障,而犯姦淫的妻子則會被處死。昔日的以色列人若取了妻子,懷疑她不忠;没有貞潔的憑據,(指洞房之夜染有血跡的布),控告他的妻子,若那女子的父母就把那貞潔的憑據舖在那城的長老面前,長老要捉拿那人懲治他,罰他一百舍客勒銀子给女子的父親,以那女子為妻,終身不可休她。

 但若發現那女子沒有貞潔的憑據,就要用石頭把她打死。若有男子與已許配丈夫的女子行淫,他們都要被石頭打死。


反省
保羅林前六15-20,提及信徒的身子乃是主用重價買來的,應該在身子上榮耀神,無論什麼罪都在身子以外,惟有行淫,是得罪自己的身子。

你有否立志一生榮耀神,遵從祂的話,離開有可能令自己跌倒的場景?你有否邀請同性别禱伴,為自己能追求聖潔生活,逃避少年人的私慾禱告?


窯匠工房@油基

2019年4月1日 星期一

TWA經文分享:祭司的份 (申命記18-20)

祭司在以色列中,通常是無分無業的,然而這句話的意思是指沒有一個地區,可稱為利未支派的屬地,像以法蓮地、猶大地一般。其實,利未人是有自己的城邑(民35:6-7),祭司家族有時似乎也有自己的土地,耶利米便是一個例子(耶32:7)。申命記這個段落雖然意義有點隱晦,卻表示祭司能夠藉出售祖業得到一些利益(申46:8)。然而整體來說,祭司賴以維生的因素,始終是耶和華的火祭,以及祂的產業。不論如何,祭司和利未人應以事奉神為重、為自己的份,而放輕其他所得的,這正是他們最大的福份!


申命記第18章,把耶和華的祭司、利未人、先知,與異族的施邪術的人和假先知對立起來,人固然而聽從神所選立的先知、僕人,因為背後所順從的是神而不是順從人; 聽從算命的和占卜的,其實是聽從了那惡者,聽從假先知其實是受了蒙騙,這些事情當然是對人的傷害,耶和華神豈能不提醒和禁止呢?  申命記在申述神的誡命,背後都是神對他子民的愛眷,衪是守約施慈愛的神。


申命記第19章中提及的設立逃城,也是神對人的眷顧,讓誤殺人的可以逃到那裡去。「誤殺」本身已是悲劇,因神是珍惜生命的,設立逃城就是保護沒有該死的罪的人,免得再損失多條性命。然而,神是公義的,若是出於謀殺,則需要以命償命,處死殺人犯。可見神是愛眷與公義並存(神的公義、公平亦彰顯於地界與證人的條例中),而這亦是父神差耶穌救贖罪人,為罪人釘十架的原因。十字架,彰顯神最大的愛與公義,讓我們在預苦期中,記念這愛與公義,並成為我們每天生活實踐的指引。


申命記第20章,從戰爭的條例中,我們看到若有懼怕膽怯或有別事未完的,可不出戰,無需勉強,因為爭戰的是耶和華(申20:1-2),人是配合神的工作,有份於此,是經歷神自己,在教會的事奉中,我們也應存著這種心態。


神還提供了攻城的策略(申20:10-20),先是關於「和議」,若敵人硬著心不投降,則要滅城,免得以色列人學習一切可憎的事,得罪耶和華你們的神。我們再次看到神顧惜生命,然而卻因神的聖潔,不能容許罪的存在。這給我們提醒,要勇於對抗罪惡,尋求聖潔,而不止於表面的和諧。


窯匠工房@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