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8日 星期五

「城市人.城市心」──專訪鄧達強牧師


訪問:聲、albany、蔡sir、鏜
文:鏜


基道堂(中華基督教會)現位於長沙灣,又簡稱長基,於1968年創立,一直以基道小學下午校作為佈道禾場,及後基道小學下午校發展為全日制,並於2005年遷校至九龍城。長基頓失小學畢業生事工。期間接觸新會商會小學(九龍學校),又因殺校而再度失去學生事工。然而,「得著年青一代」仍是長基的使命。近年,長基開展社區事工,接觸新移民,透過功課輔導,並與區內機構合作,接觸一群青少年人,至今這批青少年人已經長大,受洗加入教會,於教會事奉,服侍新一代社區青少年人,可謂完成了一次牧養循環。

於長基牧會超過二十年的堂主任鄧達強牧師就認為,即使青少年事工是教會的命脈,我們仍不可忽略社區的人。鄧牧師於1998年修讀城市宣教課程,領受城市不單代表人口多,還代表著一種「鄰舍關係」,因此教會不能忽視所在的社區與鄰舍。

鄧牧師坦言當初長基擴堂,由旺角遷入深水埗的長沙灣,全因為地點方便,又價錢合宜,而鮮有考慮深水埗區內的人口狀況。加上,長基會友來自深水埗區的,不足百分之十,其餘的會友,只在主日及週末參與教會崇拜和聚會,這樣,他們如何去愛區內的鄰舍呢?鄧牧師認為他們缺乏內在動因去愛社區的鄰舍,因此,動因必須藉教導與社區服務行動啟發他們。長基不算是社區教會,只能是一間願意接受挑戰,關懷社區鄰舍的教會。

長基適逢於1997年,聘請了一位幹事具有社會工作背景,這位幹事一半時間處理堂務,一半時間協助長基開展的社區事工計劃。除了開拓社區青少年事工,長基亦加入了工業福音團契(工福)的「深水埗貧窮家庭宣教關注組」(深關組),服侍社區新移民及基層朋友,建立鄰里間的支援網絡、並推動區內福音工作。其中包括:定期與節期探訪家庭及派食物,實踐社關全人理念:佈道與社關是分不開的。而一年一度的長沙灣遊樂場嘉年華會,長基今年(2012)便派出社區少年團契:《週六創世記》和失聰團契《提摩太團》參與攤位遊戲。鄧牧師認為社區服侍十分需要有一個聯繫機構而工業福音團契多年來在深水埗區擔當這個角色,讓區內教會能夠溝通協調、合作無間。


說起長基失聰團契的由來,鄧牧師娓娓道來:「90年代初,長基已有兩三位失聰人士恆常聚會,一直由一位懂手語的姊妹照顧,後來這位姊妹要出嫁轉教會,便教授手語,教會一群關心失聰群體的信徒積極回應,學習手語,組成導師團,互相配搭牧養,效果不錯。及後越來越多失聰人士加入群體,查考聖經、學習真道,並要求受洗加入教會。這個問題上升到堂會討論:教會擔心日後牧養所出現的問題,例如:與教會健聽信徒的融合、慕道及主日學等信仰栽培教材、手語承接等,都談何容易。堂會最終通過讓他們在長基洗禮,並成立《提摩太團》。」《提摩太團》至今已14歲,有廿多位失聰弟兄姊妹;長基亦算是多手語翻譯員的教會,鄧牧師自言這全是上帝賜下的恩典,碩果纍纍。


長基的社區事工除了參與工福活動外,亦有自行開拓的:青少年功課輔導、街市事工、婦女初信及栽培小組(隨後成立了《多加團契》);也有明愛醫院院牧事工,鄧牧師笑言自己在明愛醫院院牧事工裡,擔當長期病友的角色。


教會事工眾多,如何整合教會每部資源?鄧牧師說道:「邊到來邊到去,最緊要有心人做野!」鄧牧師以「自由經濟」作比喻:「你檔野有市場(屬靈一點是上帝心意),而不是「概念股」,人力問題便會自動協調,號召力看發起同工/信徒,而決定因素是當事人的心志,教會事工眾多,要求教會所有人都做你號召的事工是不可能的,教會事工大部份都不是「全教會性」的。」如果說:教會主要將資源投放在青少年事工,其實不過是說,青少年事工相對花費較多,在財政預算方面,往往是萬元或以上;而其他事工相對沒有太多康樂及戶外活動,因而花費較少,只要付出愛心和時間便可。


長基堂會組織以團契為基礎,因為每部人力均來自團契。現時只有聯誼部(處理婚喪及慈惠工作),差傳部(處理海外宣教事宜),和社區部,是由堂會部門處理,昔日的宗教教育部及傳道部取消了,向下分權(decentralization)給分齡牧養的部門和團契,並有傳道同工跟進,因此大大省卻開會時間。鄧牧師比喻部門事工就像維基百科或google平台一樣,讓有心人自由進出,並塗上色彩。而執事會的角色如董事會,討論教會方向/理念/人事/架構四方面,例如:討論開設分堂事宜。

論到基道小學學生、來自社區的學生和會友子女之間的分別時,鄧牧師認為基道小學學生和會友子女都有一定的宗教知識底子,教授主日學時,他們比較容易明白;而來自社區的學生則沒有根底,而且他們都不容易坐下來好好學習(鄧牧師形容他們為「Pat Pat尖」,因此要為他們「拔尖」)。

另一方面,會友兄姊帶來的新朋友和來自社區的新移民之間亦有一定文化差異,因此會友兄姊的新朋友便由他們的團契吸收成長。而來自社區的新移民便要另設團契牧養,例如:牧養新移民婦女的《多加團》,早期是由活動接觸點開始,然後以三福佈道;接著初信者進入教會牧養系統,如初信栽培班及慕道班,建立信仰基礎;並成立聚會小組,建立團契生活;小組逐漸成長,並陸續有成員受洗加入教會,小組升格為團契,團契成員自行安排週會內容,導師加入查經、祈禱、靈修等原素。

然而,鄧牧師總括牧養模式其實大同小異,從佈道到教導,每項細節都環環緊扣,按照他們的人生經驗,關心著他們的屬靈狀況與成長需要,建立生命關係。鄧牧師認為,由初信到「長大成人」,完成一代牧養,大約需要七年時間。而一代長大成人也不一定在教會擔崗領袖角色,例如:崇拜主席/領唱、各部負責人、團契導師等。能否擔崗教會領袖看他是否積極參與教會事務,增加曝光,讓人認識,從而在年度堂委選舉被提名和投票選出,所謂教會領袖由教會制度培養出來。

信徒會否成為教會領袖,上帝會為教會預備,然而,更關鍵的,卻是信徒是否最終從上帝領受獨特召命,在教會成為互相配搭的肢體,例如:《多加團》婦女廚藝了得,常為教會活動預備美味茶點。未來日子,長基將參加福音證主協會舉辦的S.H.A.P.E.培訓課程[1],幫助信徒尋找上帝在他身上的獨特召命。

現時長基以主禱文頭四句,作為教會牧養成長藍圖,提供一幅清晰的圖畫,讓信徒在每個星期背誦主禱文時,明白自己正在哪一個信仰階段:

我父在天:讓慕道朋友,透過福音站及初信栽培系統,跟上帝建立關係。願爾名聖:參加洗禮班,加入教會,投入敬拜事奉。爾國臨格:建立上帝的國度觀,學習事奉,分享見證。爾旨得成.在地若天:進深認識自我,從上帝領受獨一無二的召命。

訪問尾聲,鄧牧師簡單分享職青信徒的牧養模式。鄧牧師分享到信徒年紀漸長,團契聚會頻率漸漸減少至一個月兩次;部份聚會點由教會轉為家聚;內容亦回歸平淡:查經、祈禱、分享、愛筵。信徒間的工作與生活經驗漸趨多樣,成家立室的信徒與仍舊單身的信徒之間、傳道同工和一直牧養該團契的導師都要彼此適應,探索不同的關顧牧養模式。

最後,鄧牧師以未來六年長基三大目標作結:
  • 長基發展成為500人的教會,而得著年青一代,仍是長基的重要使命。
  •  差派海外宣教的同工由現時四位增至十位。
  • 在屯門譚李麗芬紀念中學開設分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