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michelle
2012年12月7日晚上,油基新堂首次舉辦「職場嘉年華」,由「油基職場聖徒聯盟」策劃,為身處不同工作階段的信徒提供平台交流和經驗分享。這次別開生面的聚會匯集逾60位來自不同團契和分區祈禱會的會友,場面熱鬧。
聚會開始前,所有參加者必須從榴槤雪條、蘋果、鴨梨和柑中作出選擇。起初,大家還不當一回事,想不到榴槤雪條銷情最好。後來,聚會開始時大會才告知這些是「分組」的記號,並且有象徵義意。榴槤和柑代表兩類不同的職場人際關係,前者的獨特氣味代表攻擊性,後者則擁有圓圓討好的外表,表示容易相處;蘋果既是創世之初善惡樹上的果子,於是象徵工作上的灰色地帶;鴨梨只要用普通話唸便很易明白──就是「壓力」的諧音。
分組後,大家要在組內以圖畫介紹自己的工作還有感覺。有人就畫了一個柑,表示自己像一個柑,「日日被人剝到一瓣瓣」;又有一畫了許多時間,代表工作要不停追「死線」。最特別是有人分享「那些年」有人情味的老闆,員工可以因為「準時返夜學」而不用加班;生兒育女後,更問老闆可否提早下班接兒子回家。那些年不是洪荒遠古年代,大抵是十多廿年前的光景,兩代之間的工作環境變化卻翻天覆地。每組又被分派不同處境題,如瘋狂加班、被同事針對、上司要求向客戶「俾著數」(行賄)等,讓大家討論。
育有一子一女既要打工又擔任堂委的媽媽Zoe緊接真誠分享多年工作體會,「mark清楚」行事曆和「唔怕蝕底」的心態可以幫她安排工作。不過,她也不是單純照單全收老闆要求,例如她會緊守出席周日崇拜的底線。若在非辦公時間工作,她更會反建議帶同囝囝開會(場所附設兒童室)。最後,Allen Sir簡單以電影《Pi少年的奇幻旅程》,總結職場就像少年Pi與猛虎在大海流浪的劇情,既要一起生活,又怕被對方吃掉,當中的困難和掙扎毫不簡單。
「油基全職聖徒聯盟」由Allen Sir帶領,聯同各職青團契代表,定期開會,討論關顧快要踏入及已經進入職場的信徒,本年已計劃活動有3場職場工作坊及退修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