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8日 星期五

教會與社區


文:孔sir

一、初期教會與社區關係

   世上無一套絕對正確的社區與教會關係(下稱社教關係)模式供後世教會使用。因為不同年代的社教關係,都受當代思潮、文化、政治及經濟等影響,繼而引出截然不同模式。所謂探本溯源,我們最好還是參考聖經中的新約,以第一世紀的社教關係為討論起點。

  聖經怎樣定義社區呢?新約聖經似乎沒有「社區」一詞。這詞起源要追溯至十九世紀社會學家,他們將「社區」定為一個範疇來研究。篇幅所限,筆者只能簡單歸納近代社會學學者對社區的見解。社區包含「社」和「區」,前者注重社區中人與人之間的生活互動,後者則有地區或環境的意涵,並非硬性的規定或劃分。若跟隨以上簡單的「社區」定義,即一群人在一個地方以共同價值一起生活,彼此互有交流,新時時代應該有「社區」的存在,例子太多,不能盡錄。
  
  明白了什麼是社區,我們轉談什麼是教會?在聖經中,教會(Ekklesia) 一詞合共出現123。舊約出現70次,常用於一群人在會幕前「集會或敬拜」。新約出現123次,也有群眾聚集之意。綜合新舊約的用法,教會都不是指一座有形的「建築物」(Building),而是指一群「被神呼召出來」的會眾,在社區內某地方「聚集」。那麼教會在第一世紀的功能又是什麼?
  
  初期信徒聚集,施行聖餐和洗禮,成為了教會。教會不像聖殿只限一個地方,通常在家中舉行,所以教會可同時在多個地方出現,教會是「多」非「一」,(當然不同教會同是「一個」主的教會)。當信徒聚集,向那位死而復活的主耶穌基督敬拜,漸意識到教會自身的獨特身分與使命。如教會被形容為「神國度的子民」(彼前二9),他們會宣告「耶穌是主」,拒絕敬拜當時羅馬皇帝。教會的存在,就是代表耶穌,延續及完成耶穌未完成的工作,幫助和釋放當時弱勢邊緣的群體,傳講天國來臨,並賙濟窮人等。因此,教會的出現,絕對有別於當時學術團體,猶太宗親會,以及聖殿,在社區上可說是非常「另類」的群體。

  就以上簡單分析,筆者試建立新約時期社教關係的模式:
一、若以教會為中心,圍繞教會以外有人群共同生活的地方,也可稱為「社區」。至於社區涉及多少範圍,則在乎地方教會決定,每教會應有自己的社區。二、社區的人數應比教會(群體)多,即教會在社區屬少數派。三、社區佔的地方面積範圍比教會多,社區範圍可稱為公共空間。四、教會應分佈在不同的社區內,因為教會有多間。五、教會置身於社區內,有自身獨特的身分和使命,有別於其他學術和宗教群體,社教關係非互不相關,教會存在就是要延續耶穌的工作,「必須進入社區 關懷弱勢,傳揚福音。」 

二、從初期教會的社教關係再思今日社教狀況

  筆者歸納出三類香港的社教關係模式:一是社區教會、二是教會有限地進入社區、三是教會抽離社區。並試從上述初期教會的社教模式評估各類教會的利弊。
  
  第一類名為「社區教會」,這類教會嘗試把社區納入教會發展的一部分。因此,教會會開設社區關懷部,甚至開設社區中心,回應社區實際需要。這類教會優點是非常擁抱社區,絕對有代表耶穌進到社區關懷和服侍,相信祝福到不少的社區的街坊。但引伸兩種危機。一是教會因回應社區需要有機會輪為社福中心,失去了教會自身身分和使命。二是就上述提及,教會在人數上遠比社區人少,社區教會的信徒往往為回應寵大的社區需,會出現疲於奔命的狀態,耗盡狀態(Burn out)。

  第三類教會選擇完全抽離社召,把耶穌的工作局限在四壁之內,天國工作只能在教內實現。這類教會的問題,是將世界和教會「二分化」,屬靈與屬世的分開,「靈魂」得救比「肉身需要」重要等。這類教會沒有太多把耶穌的工作延伸到社區,可能是教會將聖經教導和靈修多放在「個人與神的親密關係」上,甚少把屬靈生命轉化為行動,應用到社區服侍。因此,信徒回教會可以很快樂,進到社會可以很冷漠。

  相對第一和三類教會,第二類教會的社教關係應該較為平衡,一方面保持教會本質的獨特性,同時兼固到社區關懷。可是香港教會以中產人士居多,一種「消費主義」卻埋藏在教會服侍裡面,這類教會的信徒,在服侍時可能以自己方便和利益行先,不是以受助者為中心,如以捐款代替親身進入社區參與服侍,若遇上太艱辛的社區工作,信徒寧可會選擇不幹,所以根本談不上有使命的教會。說到尾這類教會對社區施予的是「小恩小惠」。
  
社教關係,我們該做什麼?

  教會可考慮成立「社區關懷」小組,從小撮有心人做起。小組使命就是以「耶穌精神進入和關心社區」。小組先要認識和了解社區真正需要,規劃出教會可在社區服侍的範圍,尋找合適本教會服侍對象,然後把收集了的資料整理,為他們祈禱,並在教會內傳遞和分享社區關懷的異象,最後設計出一個可落實的方式,持之以行。

  在這裡想分享筆者參與福臨堂「派飯給露宿者」的經驗。福臨堂主力以服侍基層為本的教會,他們逢周二會派飯給露宿者,已有十年經驗。他們形容探訪就是「教會代表耶穌進到社區」,所以,探訪時很自然反思耶穌是怎樣關懷社區。從這點出發,探訪者心態和行動也被挑戰。分享兩點較深刻的體會。他們強調服侍不是救濟和施捨,而是「平等」地分享我們所「有」的。所以,探訪時最好與露宿者平起平坐。二是飯盒對露宿絕對重要,但用心聆聽他們的分享更重要,所以他們要求探訪者記得他們的名字,認識他們的故事,這是還他們生命一份尊嚴。最後,教會透過經過進入社區服侍,與社區「連結起來」。

總結

  從初期教會的社教關係來看,教會進入社區關懷服侍是必要的。教會進入社區的過程可能被社區種種情況挑戰,關懷行動會刺痛教會的「舒適者」,但安慰社區的「無助者」。無論是那一方,「施」與「受」同樣是福。施者因通過認識受助者生命的故事,觸動僵化已久的心靈,淨化那斤斤計較的思想,使整個施予行動變成純為他人,不再功利。這絕對是生命的喚醒。受者之福當然是學懂「接受」的勇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