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8日 星期五

職場工作坊一:工作真要「命」!


文:michelle
2013年伊始,職場工作坊立即出動。Allen Sir以全城年度之歌「年少無知」展開序幕,其中一句歌詞寫道:「如果,命運能選擇……」到底我們有多少人享受他們的職業,又有多少是「無得揀無辦法」之下的選擇?工作真要「命」一題,其實是語帶相關:工作的確很辛苦,同時信徒還應在工作中找到「召命」。第一講由資深職場研究者(名堂待改??)胡仕揚先生分享。
胡仕揚先生先以兩段大家耳熟能詳聖經故事開始,分別是主耶穌呼召稅吏利未(馬太福音作者,路五:27-32、太九:9-13、可二:13-17)和撒該(路十九:1-10)的故事。兩個故事的主角專門承辦羅馬政府收稅合約的包稅人。稅吏這份工,在那時代並不好當,事實有如貪官代名詞,所以民眾都討厭他們。主耶穌卻親自介入他們的人生,對他們作出呼召。二人皆有戲劇性的回應,生命有180度的急劇改變:前者撇下所有的跟從了耶穌,後者把所有的一半給窮人;若訛詐了誰,就還他四倍。講者解釋,路加神學強調主耶穌是人類的一份子(人子),特別關心被社會忽略、排擠的人,毫不避嫌和他們一起。兩個故事中,主耶穌的行為最後是引起宗教領袖或眾人的不滿和非議!
兩個故事結構相似,但講員提醒大家,不同的地方才是重點。譬如利未是稅吏,撒該則是更大權力財力的稅吏長,又是財主。他倆收取的稅款並不一樣,前者是漁獲稅,後者是人頭稅和貨物稅。主耶穌在剛出來傳道時呼召利未,在進入耶路撒冷前、將要結束傳道生涯時呼召撒該,刻意營造的首尾呼應效果。面對主耶穌親自呼召,他們的回應雖然同樣戲劇性,但利未即時離開他的「職場」,全職事奉,撒該似乎仍然停留原職,但信徒可以猜想其工作方式會否有所改變。
胡先生認為,上帝不只「呼召」牧師和傳道人(撒該並沒有全職事奉),沒有高低等級之分,亦不只關於某些行業。對於「召命」,大家傳譯未必一樣。講員則認為人生有「三重呼召」。第一、認識呼召你的那一位:這屬於普遍性呼召(general call),呼召各人成為基督徒(Christian calling),認識上帝,享受與祂同在,在萬事萬物中看見祂的手和工作。第二、締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上帝除了救贖主,更是一位關乎創造的主宰。所以,人類呼召 human calling)是跟隨聖靈在你心中並環境裡的帶領和引導,盡你所能,每一刻,每一日,逐小步使這世界成為一個更好的地方。第三、你的獨特呼召:這屬於個人呼召(personal calling),或者特殊呼召(specific call)運用你最享受、最大的恩賜,在上帝所呼召你去的地方或場景,完成祂在世上最想你成就的目的。
講員還道出《雅各的彩色玻璃》故事,以虛構人物雅各(各聖經人物無關)最終選擇製作彩色玻璃為終人志向,把他的工作生涯分作多個階段:迷茫期,未知個人好惡;試試看,從事多份性質不同的工作;在一份工作上執行不同崗位,終發現所長;面對人生抉擇,是追求理想還是繼續留守穩定的工作;作出最終決定。當然,這些階段,並不一定順序,有時甚至走回頭路。講員除了請大家分享現在處於職場那一站,還有細想自己最享受做甚麼?甚麼是你的「彩色玻璃」?
更多詳盡內容未能盡錄,不過大會已經備有當晚錄音,亦有講員設計的筆記,大家可以到油基Facebook或聯絡「油基全職聖徒聯盟」。聯盟成員袁明慧即場問部分出席會友,回應如下:
1. 還未了解神在現今工作中有何呼召,身邊好多同自己工作性質的基督徒同事,彷彿已有很多人成就這方面的使命,那麼我的存在價值是甚麼呢?2. 未確定自己工作的進一步發展方向,聽到尋找工作召命的七個面向,立刻抄寫下來,覺得是今晚的得著;3. 我的彩繪玻璃是甚麼呢?未必人人都能在工作中從事製作自己的彩繪玻璃,那麼,工作的意義又是甚麼呢?4. 今晚的聚會未有帶來很深刻的共鳴或興趣,期待接續的題目。
工作真面「命」!可能正正困擾不少在職信徒。不過,借用胡先生對將要投入職場的年輕人的勸勉,「工作不是單打獨鬥」。
願我們在主裏彼此守望。誠心所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