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5日 星期三

從《團契生活》看我們的團契生活



文:allen sir


「導師,近來比較忙,晚上還要進修,我應該有排都返唔到團契喇!」
「導師,可唔可以減少合團次數,增加小組時間,讓我們可多些分享?」
「導師,我和小組組員唔多夾,我應該轉團契嗎?」
「導師,不如團契少些查經,多些聯誼,以致大家可以彼此熟悉更多。」

…... 有關團契的問題還有很多,也不斷令我們反思團契是什麼。

回望筆者的成長歲月,團契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成長天地」,那裏有屬靈的友伴,有關心及訴心聲的導師,每個週末黃昏也帶著很期待的心情「返團契」;團契實在盛載著太多深刻感人的片段,甚至生離死別的經歷。每年也有一些弟兄姊妹升團,我們也很樂意接待這些靈裏的弟妹,團契人數日漸增長,氣氛也十分熱鬧。當年導師的教導,團契就是「同舟共濟」(fellowship = fellows on the ship),成員是很重要,每位組員(members)也視如寶貝。時日如飛,當年的團友已紛紛成家立室,甚至有些已各散東西,很難得才可一聚。對我來說,「團契」由聚會轉化為關係 (relationship) ;時至今日,不少屬靈的老友也是當年的團友。
團契就是這樣?
當我閱讀德國牧師及神學家潘霍華的著作《團契生活》時,自己不斷反思什麼是真正的「團契生活」,與自己一直所經歷的有何分別,應該如何幫助弟兄姊妹去經歷真正的團契,此書幫助我們重構團契是什麼。
潘霍華撰寫此書之時,正是希特拉統治德國的時代,潘霍華與一班神學生在這紛亂黑暗的處境中,一起過著修院式的生活與群體學習。《團契生活》可說是這小群體的生活指南,卻成為後世反思團契的經典著作。 
筆記嘗試透過書中的一些「金句」,去反省今日我們的團契生活。

  •  上帝子民是分散的,他們惟獨耶穌基督裏才能連結在一起…」 (p.2)

 當中的分散是意味著每人也身處在不同光景,不同經歷塑造著不同的生命氣質,團契是因著一個原因:耶穌基督,信徒才能連結一起。就如耶穌所言:「無論在那裡,祗要有兩三個人奉我名聚會,我就在他們中間。」(太18:20
 「奉我名聚會」是團契的目的及基礎,沒有其他原因。我們各有不同,惟一相同的是同有一位生命的主。以致我們不分年紀、國籍、學歷、背景,地位,傷健也能互相稱呼弟兄姊妹。

值得我們反省的是,在著重管理的時代,分齡分類的牧養氛圍下,我們容易把群體自我歸類,引致疏離,甚至形成小圈子。保羅曾提點哥林多教會的分黨問題,是陷入分裂教會的起點,撕裂基督身體的危機。也許,團契生活正是要我們學習如何在多元的氣質中,因唯一的基督而追求成為「一」。那什麼是「一」? 

  • 「一同讚美上帝,一同聆聽上帝的話語,一同禱告,是何等快樂!」 (p.33)

 此話的背景,是潘霍華與地下神學院同學一起生活的寫照。套用今日的教會處境,我們的團契生活是一起敬拜、一同分享聖經及禱告,在其中經歷喜樂。不少人以一個字來形容教會生活:「悶」。有人認為團契應該多些趣味玩意,才能吸引人出席參與,而現實是那些戶外週及愛筵活動,出席率也較查經與祈禱聚會為高,以致容易把後者定性為「沉悶的週會」,有些信徒更選擇性地參與聚會,視乎內容或講員是誰。當團契趨向娛樂化的同時,也是其喪鐘敲響的時候。
團契另一危機是看重組員是否合得來,以關係為主導,追求共同價值取向;那追求的「一」是「統一」(Uniform) 而非「合一」(Unity) 。曾有小組認為有新成員加入,或合組時,便不能盡情分享或少了「自己人」的感覺,此刻的團契只是私人俱樂部而已。團契當然是追求喜樂,但並非娛樂化及聯誼性,而是同心敬拜、分享聖言及一起祈禱;除了基督並沒有其他「共通」的要求,反而追求多元中的主內合一。

  • 「凡不能獨處的,就當小心團契生活。凡不能在團契中生活,就當小心獨處。」(p.78)

此話十分弔詭,也可算是此書的名言,充份反映不少人抱者不同心態與需要去參與團契,但那不是團契的真正目的。不能獨處的人,團契成為重要的「社交平台」,每週同歡慶,喜相逢,群體生活成為團契核心,大家開開心心,溫馨拖手唱詩,一起分享祈禱,一起查經,十分快樂。但離開群體,信仰便歸零,自己沒有進深追求上帝的動力。熱情溫馨的群體生活是有其吸引力,令人容易投入,但也當小心察驗自己的內心是追求什麼,團契就單是熱哄哄的關係嗎?相反,不願投入群體的信徒,也要留心這心態帶來的影響。信徒的相交,能透過別人去認識自己,從不同意見中嘗試去實踐合一;惟有群體才能挑戰個人的自傲,以服侍去實踐愛別人。真正的團契生活不是社交聚會(social gathering) ,因為上主才是聚會的中心;也不是一個人的信仰,因我們是屬於基督的身體,與弟兄姊妹互為肢體。

  •  「團契應以服事他人為首要」(p.100)
此話顛覆了不少人對團契的觀點,潘霍華提及團契中的四重服事:聆聽、助人、擔當重擔及宣揚聖道。筆者特別想提及第一及三的服事。聆聽,對今日的團契尤其重要,當面對不同意見時,我們普遍也努力去說服對方,認同自己的想法,而甚少努力去放下自己的執著而聆聽別人的觀點。原來用心去聆聽也是一種服事,放下自己所抱持的,才有空間去接收上帝的說話,深信上帝要在群體中說話。建立耐性去用心聆聽,也能造就你的弟兄,這是今日十分寶貴的服事。另外,擔重擔的服事,要與人共同承擔重擔,談何容易。這承擔特別是指去包容別人的軟弱,缺乏與不足。為了個別團友的不足,整個群體願意為他承擔。想起一例子:教會詩班調動了練習時間,大部分原因是其中一名詩班員所屬的團契轉了新聚會時間,與詩班練詩時間相撞,以致她二者只可選其一。有見及此,詩班沒有打算「放棄」她,而經多番商討最後決定調動詩班練習作相就,也有些詩班員因此調動而自願「犠牲」自己參加詩班的服事,是實踐真正的承擔。此外,我看見不少弟兄姊妹努力去接待一些不同文化及階層的朋友,有些更信了主並受洗加入教會。承擔別人重擔,實在要付上代價,我為教會有此「承擔別人擔子」的質素而感恩,但仍需努力不斷學習去要接納那些「不投契」、「不咬弦」、「跟不上」、「講不明」的人。方舟團體的創辦人范尼雲 (Jean Vanier )對群體中的「異己」有重要的提醒:
「我們不應該只是因為某個人會帶來混亂、有很難處理的人格特質、與周遭格格不入、處處找麻煩,就要他離開一個群體。只有那種很確定他們的心早已遠離群體、切斷關係,真的影響到其他人對抗群體的權柄,動搖成員對權柄的信任時,才應該請人離開。」[1]
 「所以在信徒的團契中,我們要彼此認罪和赦罪,就是為了在教會得到上帝的大恩」 (p.123)
認罪與赦罪,好像是難以在團契裏發生的事。有人認為團契是溫馨快樂的地方,並非審判別人及處理罪惡的地方。但真正的團契正是一個罪人的群體,因基督的寶血遮蓋我們才能被稱為義;簡而言之,團契「無個好人」,按本性是會惹來不少問題,加上常常相聚又關係密切,人際帶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與傷痕,有理說不清。而潘霍華所指的彼此認罪和赦罪,是同心向上帝認罪,讓基督的身體得以連合及復和。就如身體所遇上最厲害的疾病是原有的抗體失調,以致體內細胞「自己打自己」,因此復和是這身體復元的關鍵,惟有透過基督拯救這關係,才能經歷真正的復和。在我們的群體中,仍要不斷學習「認罪」及「赦罪」的功課,因基督的原故我們敢於向肢體認罪及赦免別人得罪我們之處。前者是需要有行動,後者是需要有忍耐與包容,我們容易錯置應有的態度,要求別人去認錯,而忽略檢視自己的錯,眼中的刺與樑木的比喻,實在一針見血。
正是如此,每月的聖餐正是體現復和的實踐機會,一個餅和一個杯,基督在我們中間以致我們成為一個身體,要與別人復和才能實踐真正的「一」。因著基督,沒有一段分割的關係是不能復和的。

「油基家」是屬基督的教會,今日我們的團契生活正實踐「活出基督身體」的真理。保羅說得好:「就如身子是一個,卻有許多肢體;而且肢體雖多,仍是一個身子。」(林前12:12)。當我們彼此稱呼弟兄姊妹時,我們就是表達著:「你和我是主內一體的,求你原諒我得罪你的地方,我已寬恕了你得罪我的過犯,完全不是我的謙卑與大量,全因為基督在我們中間。」

盼望我們能經驗團契的真正意義,在這個充滿張力與矛盾,關係破裂的大時代中,因著有「團契」此恩典而衷心感激上主,也珍惜每位弟兄姊妹,誠心所願!



[1] 《活出群體的美好》,范尼雲著,校園,2013p.190



書名:團契生活(Life Together)
出版社:基督教文藝
作者:潘霍華 (Dietrich Bonhoeffer)
譯者:鄧肇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