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hester
團契是信仰的一環,主內一起生活,一同面對在不同時代的信仰衝擊。在青春歲月一起走的回憶,今天還歷歷在目,這都是在母會的日子。
走進油基家時沒有特定的團契生活,大約有兩年。直至1994年家中添了成員,才開始成立夫婦小組,好像有三至四對夫婦,不定時到各家有活動。內容都是環繞育兒及交流兒女求學的心得,這些日子都有一份深交的感情。
隨著各家的孩子漸長,團契的內容、時間、聚會的地點也有轉變,並不是好與壞的分別,而是隨著歲月、各家庭成長的需要,相信若團契不能吸引同類的信徒,也許是須要微調的時候。
某年某月某日,夫婦小組成為家庭A團,B團也誕生了。
在過去的20年團契生活裏,都有著不同的變化,有嚴謹的內容、有過導師關懷、有過積極參與,但鬆散的日子也不少!有離去的夫婦,也有新加入的團員,這也是自然。近年團契聚會時間、內容及出席也穩定。對我們都有很大得益。當大家走到這年頭,話題自然也有關人到中年的轉變。
升團機制在教會是有一定的需要,但當中引發出的現象又未必盡如人意,面對升團,若在過程中能夠陪團友多走一點路,相信效果會好一些,而家庭A團暫時沒有升團的時間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