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31日 星期六

約伯,拒絕簡單的妥協

文:某信徒


聖經書卷內有一個角色。常被認為可能是我們遇上生命苦難時的參考。

 「你們聽見過約伯的忍耐,也知道主給他的結局,明顯主是滿心憐憫,大有慈悲。」(雅5:11下)

 

在約伯記一至二章及最後第四十二章經文中,所反映的,的確是在一而再,再而三的無端禍患困苦中,以完全正直及非比尋常的忍耐,克服所面對一切不合理的苦難。由原先擁有豐厚的財富和兒女滿堂的安定狀況,剎那之間,搶掠的軍兵,從天降下的火焰及龍捲風的颳來把一切取走了。比較容易的甚至連他自己身上也長滿毒瘡,痛楚不止的狀況時,妻子向他主張離棄上帝時,他還是以絕對的信仰回應:

 「難道我們從神手裏得福、不也受禍麼?」

 

但是在約伯記第三章至三十一章中所見到的約伯,卻不是一般認知、簡單地信靠上帝,忍耐到底的形象。與為了安慰他的朋友一起靜坐七日七夜後,痛苦在他裡頭蕩漾,滿是煩躁,詛咒自己的出生,並在與朋友來回對談回合之中,愈來愈帶著情緒,歇斯底里地要求一場知道所受痛苦真相的審判,甚至後來還帶有指控上帝欠缺公平的意思。


苦難的見証者

 

朋友安慰指教的説話,勸說他要轉向思考,重回單純肯定上帝公義的作為,回歸他們所表達穩定的信仰邏輯,接受現況及悔改而得醫治。然而約伯始終不肯受安慰,拒絕簡單的妥協、接受和認罪作為他難受和信仰上帝的出路,繞過了麻目認知的敬虔,他質疑上帝行動的同時亦矛盾地信靠上帝是他的見證者。

 

約伯在對朋友的回應中表達,對上帝敬虔、離開真誠,可能只成蒙祝福的手段。我們知道約伯的遭遇不是因為作了甚麼惡,而是源於「人敬畏神豈是無故」的控訴。而約伯受苦的反應是搖擺於兩極之中,一方面堅持自己不應受這些苦,另一方面又爭辯願意接受懲罰,可前題是讓他知道做錯了什麼。縱觀整個故事,我們可以知道約伯敬畏神的確不是為了自己得著甚麼好處,而根本的目的就是行公義敬畏神。因為如果行義只是手段,他大可為著重新蒙祝福而聽從朋友們的勸喻而妥協,作為返回蒙祝福,穩定的信仰系統路徑。

 

約伯後期與朋友對話時,雖然場景上是回應朋友的說話,但內容彷彿只是呼喚上帝來回應他。認定上帝掌管他的狀況,是他遇禍害的始作俑者,是見證他是無辜的見證者,亦是當中的審判官。持續在對上帝的認知的矛盾中掙扎。雖然找不到受苦的意義,但他沒有陷入沒有神沒有意義的理解之中。

 

與神相遇


最後上帝在旋風中現身回應約伯,究竟當中有沒有確實回應約伯的問題,眾說紛紜。但確切知道的是約伯在當中釋然,表達棄絕與朋友對話時所說的討論,並在與上帝相遇當中,體會到沒有被上帝遺棄而得安慰。

 

「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是他在苦難中得到安慰後的回應。約伯面對切身的苦痛,既不是不動情感的接受現實,也不是純粹的憤怒爆發。世界上總有苦難,不論自己遇上的,或是其他人遇上的。當中未必可以弄出個道理來,盲目接受或放棄信仰可能是其中的選擇。但在理性中沒有清楚的答案不必然只有無奈,在疑惑和矛盾之中繼續掙扎,呼求上帝也是一種忍耐和堅持,或許能重新並更深體會上帝,亦是在世間經歷苦難中,可能是必須通過的路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