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llen
當一切原來不是你預期,小至一場賽果或一份成績單,大至關乎人生或世界的大事,人總有失望時,我們如何在各種失望中走下去?
每當失望時,我總會想起兩齣舊電影,《劫後重生》 (Cast Away) 及《無語問蒼天》(Awakening),甚至重溫它們作心靈治療。
《劫後重生》講述男主角Chuck與女友Kelly道別後便遇上貨機空難,雖然生還,但獨留荒島上求生數年,過著原始生活。曾想過放棄生存,藉著一次機會離開孤島後獲救並返回文明世界,但赫然發現一直支持他繼續活下去的盼望——女友Kelly,已經下嫁別人。Chuck如何面對生命的種種逆境及當中的諷刺,是這電影精彩之處。

《無語問蒼天》是另一個感人故事,男主角Dr. Sayer在腦科醫院盡力醫治很多猶如植物人的腦科病人,他發現某種藥物能令這批已絕望病人陸續恢復腦部知覺及活動能力,令眾醫護及家屬也十分振奮,也因此獲特別撥款支持。
但好景不常,當藥力在試驗階段逐漸失效時,再重的劑量也無補於事,Dr. Sayer看著病人Leonard 由康復至重返植物人的痛苦歷程,看到摰愛親人得而復失的嘆息及無奈。Dr Sayer如何理解這生命的諷刺呢?
兩齣電影也好像滲透著一種天意弄人的苦澀,但兩個結局也讓觀眾有驚喜及盼望。
《劫》的Chuck重遇Kelly後,在萬般不捨中鼓勵所愛的人離開自己,又讓自己重新起步,踏上生命的新里程。你不知道上帝會帶給你什麼新驚喜,就如在荒島上被大風及水流送來輕巧而堅固的纖維物料可築成小艇,令原本打算自殺的他得以乘風破浪開展回家之旅。對《無》的Dr Sayer來說,Leonard的「甦醒期」重要的不是藥到病除,而是在人看為短暫的甦醒中他親嚐了親情,愛情及友情,他經歷了短暫但精彩的人生,令Dr. Sayer體會人生要活得精彩,珍惜活著的機會,就是Chuck所指的「保持呼吸」,記住自己仍是活著,原來活著是享受上帝同行的機會,也靜待祂奇妙的作為,每個呼吸也是機會。
人生可以如電影般戲劇性,但謹記上主才是掌握劇情的那位。當一切完全不像你預期,仍要耐心等候,不放棄現有的機會,仍相信祂能讓另一種可能出現。回看聖經記載的人與事,不論人生起跌與國家興亡,當中也不斷鼓勵我們,天國價值勝過帝國權勢,在重重打擊下難免失望但毋須絕望.仍要記住受苦的原因及顧念受苦中的人,不要忘記但也不要放棄,因上主絕不輕看。
執筆之時,仍在掛念臥在醫院的、困在獄中的、被制度所限制的、流散遠方的…面對荒謬歪理,是非顛倒的世代,留在各樣失望狀態中的你,繼續找緊初心,留意在主內仍有那份困不住的自由及必會成全的應許。
其實明天如何,你我還不知道,留意呼吸,必有驚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