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鈺鈞
回顧這一年半,筆者有幸透過香港基督教協進會訪問了十八位肢體的生命故事,並刊登在基督教週報「天地人和」專欄。顧名思義,內容和上主創造的穹蒼有關,不只是認識天、地、人的科普知識,更重要是三者如何和諧共生。作為受造物之一的人類,如何按照上主的心意照顧祂所創造的世界?這是Creation Care(關愛受造世界)提倡的神學理念:保護環境不是因為世界潮流,而是遵重上主在創世紀中對人類的吩咐。
系列介紹各式「信仰 x 關愛創造」的無限可能,肢體也許是科學家、生態專家;農業生產者、食材加工者;保育者、神學研究生、傳道人;攝影師、時裝店老闆、家庭主婦......說得誇張一點,這些肢體的真誠分享,特別是他們的專業領域上的科普知識,聽著他們分享不論是蝴蝶、蚯蚓、蜘蛛;還是岩石、大氣、海洋的知識,上主的創造透過科學觀察和分析展現出來,引領他們進深認識信仰,震撼之外是滿滿的驚奇和驚嘆。信徒對上主的創造,讚美不止流於情感上的表達,還有理性數據的支持。
神安排人類照顧世界,真是無所不用其極。看見主內弟兄姊妹在不同領域服侍世界,活像大自然物種的多樣性。與此同時,受訪者在訪問中愈發印證一直以來的苦苦堅持和經營,原來是回應上主的召命,充滿喜樂。訪問原來可以彼此服侍,見証更是為了造就更廣闊的信徒群體。每篇訪問除了人物見証,還有相關範疇的科普知識介紹、書籍推介,以及讓肢體實踐關愛受造世界的日常操練建議。大家可以找一個有興趣的範疇看看,品嚐和經驗創造的旅程。
===============
天地系列:
〈蝴蝶守護者〉
鳳園蝴蝶保育區高級項目經理(自然保育)趙玉蓮加入團隊轉眼已經十多年,主要為保育區進行生境管理,種植為蝴蝶幼蟲提供食物的原生「寄主植物」及為蝴蝶成蟲提供花蜜的「蜜源植物」。蝴蝶幼蟲只會吃特定植物,否則「寧願餓死」。所以,蝴蝶可以有效控制保育區內的各科植物的數量,同時植物又孕育了蝴蝶,互相制衡達至平衡,奇妙得很。「聖經中創世記提到各從其類,上帝創造的世界很有系統和規律。從混沌到秩序,一切是那樣細微和精密……」
〈物種命名記〉
嘉道理農場中國保育部高級自然保育主任羅益奎主責保育內地自然生境,同時是中國保育部的生物多樣性調查隊中的蝴蝶專家,期間在海南島發現三個新的蝴蝶「亞種」,例如他第一次命名的「塔麗灰蝶林氏亞種(Talicada nyseus lami)」,用了姑丈的姓氏,為了感激他一家對他在美國留學的悉心照料,令他決定洗禮歸入基督名下。他甚驚嘆生物彼此微妙而平衡的關係,例如蝴蝶幼蟲常被寄生蜂產卵在其身上寄生,寄生蜂幼蟲將其體內組織進食一空再鑽出來(想像一下電影《異形》),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另一些重寄生蜂專門吃這些寄生蜂。
〈生死存亡 為海豚吶喊廿年〉
根據《中華白海豚監察報告》調查,2003年香港有188條,2020年度已餘下37條!曾經被選為「回歸吉祥物」的中華白海豚的悲慘命運早已掀開。香港鯨豚研究計畫總監洪家耀(Samuel)這二十年一直追蹤牠們,替牠們發聲,反對多項政府提出的大型基建項目,提出關注要點。彷彿像聖經中大衞對抗巨人歌利亞,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做一件啱事,為了社會公義,為了所相信的事,不論最終能否達到目標,不管是十年、二十年還是五十年,我也無悔!」他認為,海豚是海裏最聰明的生物,牠們經常對話,只是人類不懂解密。從生物構造來說,牠們的腦部比例上比人類的更大。
〈平靜安穩在自然中〉
「我不是專家,我只是愛好者,愛看上帝的創造。」陳燕明雖然是香港觀鳥會助理經理,又替香港電台主持節目《大自然之聲》、《擁抱大自然》,更是《賞雲日誌》和《賞雲日誌II—天空之彩》的作者和攝影師。多年來她喜歡攀山涉水,喜愛「綑邊」探險,藉着鏡頭,把上主的創造之美、對穹蒼的崇敬和愛慕之情呈現出來。她也拍攝數之不盡的繁星,在她分享的照片,不是看到夜空有多黑暗,而是一點點看似微弱的星光頑強柔韌地閃爍着。她曾修讀神學,聖經提醒她,「黑暗白晝同樣是上帝創造,面對猖狂的黑暗,信徒別忘記邪惡背後還有上主作王,」
〈地球呀!請給我們多一點時間〉
香港中文大學地球系統科學課程副教授戴沛權直指,全球因富裕國家的經濟發展與生活模式帶來的氣候改變,直接衝擊全球最窮困的階層,「信徒既然要說行公義,我們便有責任去解決環境問題!」他曾獲中大醫學院取錄,但在尋求神的指引下,決定走上既陌生又虛無的科學研究之路,成為大氣學家,「當時內心有一個很清晰聲音:世界有許多醫生。偏偏因環境毒素、空氣與水污染令更多人飽受各種疾病煎熬,單靠醫學難以從根本解決問題,反而應從環境問題着手。」他認為環境科學家也是醫人,香港不差他一個醫生,但更需要有人委身科學的領域。
〈走進田間 進深信仰〉
聖經中的許多故事埸景是在農業社會的脈絡下寫成的。「信二代」農夫簡學榮在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完成神學課程,形容「落田」成為他進深信仰的修練之旅,處身阡陌之間,大多時十分安靜,落田變成靈修、默觀和冥想之旅,藉着它反省、聯繫信仰,是一個埋身的老師。務農經驗同時帶他來到聖經作者的語境,明白他們的比喻和所面對的問題。譬如聖經常提到牧羊人,他看過附近的牧羊人,先是領頭羊,羊跟着前行。牧羊人走在最後,手執掃帚,羊走過馬路後,還要幫牠們清理糞便。從此,他看聖經時更立體,亦希望藉着田野帶領信徒經驗和進深信仰。
〈萬古盤石 靜默述穹蒼〉
「你知道石頭是有生命嗎?」「石」一字經常出現在聖經各書卷中。聖經時代出現的各種地貌,到了今日,不少依然屹立不倒,還有經歷風化侵蝕作用以「百萬」為年月單位的小石頭,依然向我們見證着上主的創造奇工。香港地貌岩石保育協會主席蔡慕貞娓娓道來石頭與我們的故事。譬如吉澳漁民文化、大埔養珠業等,風雨氣候雕琢了自然生境,自然生境影響人類活動,人類生活文化的介入又重塑地貌,補充了天、地、人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我們無法在幾億年前存活,卻透過岩石得悉當時的世界,例如馬鞍山底層是香港最古老的沉積岩,已經三億五千萬年。」
〈低調的耕耘者們〉
你想過泥土藏着甚麼嗎?漆黑的地底會發生甚麼事情?生物學家達爾文形容蚯蚓看似卑微,卻是地球上最有價值的生物,無數的牠們改變了陸地。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講師羅文雪同樣好奇地下的世界,修讀博士時萌生鑽研泥土生態的研究,對象正是毫不起眼的蚯蚓,「牠們雖不會帶給人驚天動地的感覺,但是很可愛,很善良,也不像螞蟻和蜈蚣會咬人。」她解剖看起來沒有特徵的蚯蚓時,作為環節動物其結構排列非常工整,牠們雌雄同體,交配時要找到彼此相對的雄孔和授精囊孔,令她對創造震撼不已!
〈成為公民科學的橋樑〉
資深生態班導師黃志俊十五年來致力推廣生態科普知識,一年四季帶着學員穿梭潮間帶和叢林,一直費盡心思如何讓人發現大自然,有時甚至非常「瞓身」和「貼地」,尋找起眼和不起眼的生物,「如果人不能謙卑俯伏在地,單以人類高高在上的角度,有些生物是觀察不到的。」他系統性整理十年來拍攝的蜘蛛相片,出版第一本屬於本地的《香港蜘蛛圖鑑》,「如果連本地有名稱的物種都不認識,如何還能談保護?」未來,他希望有機會為本地海洋物種存留記錄,「即使是不起眼不漂亮的生物,但牠們都應該被看見。」
人和系列:
〈使命媽媽 帶著孩子覓藍天〉
「媽媽的角色帶着使命感,像公司的行政總裁,支援着孩子、爸爸和整個地球,不只是『煮飯婆』咁簡單。我們要教育孩子生命的價值觀和原則,知道神希望我們如何生活。若她能教導孩子成為環保的人,明白地球發生甚麼事,想辦法對地球好一點,以至孩子長大時也可以影響其他人,那就很厲害了!」致力帶領家庭實踐綠色低碳生活,以二手物品取代新商品的黑豚媽媽如是說。
〈Reconnect ! 你我祂他它〉
古往今來,基督教有大量詩歌透過大自然,只是有多少人從心底被歌詞觸動,並立志保護環境?開設facebook專頁「大便妹,學環保」的Yeungs,就是看到兩者的失聯(disconnect),心中帶着這一份呼召,透過插畫和行動記錄把人、自然和日常生活連繫起來。她和朋友定期到偏遠地區淨灘,把收集得來的垃圾分類和數點數量,豐富香港海洋垃圾的數據庫,同時把令人心痛的景像活現眼前。Yeungs甘願「攞苦嚟辛」,過着簡樸生活,在日常中實踐「走塑」和「裸買」。只因她深信基督信仰連繫於苦難,與主流社會追求的安逸生活相反,是信徒必須經歷的操練。
〈生命之道——釋經與踐行〉
余永恆是行山和露營的常客,又愛聖經研究,於是展開了一條長達十年、專研「生態詮釋學(Ecological Hermeneutics)」的神學道路。期望藉此深化知識,有更多時間思考如何生活,如何才能更好地對待大自然(創造)和環境。簡來說,它是「處境釋經」的一種:理解經文在昔日處境的意義下,思考如何合理地應用它,回應當下現況。他解釋,神學的出現都是帶領信徒思考如何在信仰上回應處境中遇到的挑戰和困難。譬如「生態神學」誕生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有殺草劑、殺蟲水等環境問題,探索人與非人類(即自然界)的信仰關係。
〈為本土注入特別的甜〉
「謝飯禱」對基督徒來說並不陌生。除了感謝神每天賜下日用的飲食,信徒有沒有想過還可為食材本身而感恩?「食物生產過程很珍貴,農產品本身充滿創意,我希望充分利用,目標是經驗和感覺上主創造。」在北角經營的輕食店的Fish和丈夫異想天開,把本地木瓜、苦瓜、粟米、芫荽及洛神花等化作純天然無添加的手工製雪糕,替本地農產注入非人工化學式的甜。她認為,只有把農產品烹調得當,方能對得起食材本身。若遇上不好吃的食物,看着被糟蹋的珍貴食材,她還會生起悶氣來。把店舖命名「野草」,它雖是大眾眼中的「低等植物」,卻是生態學上的概念:在一遍經歷遭受重創毀壞的土地上,最先重現新機、最易生存的便是野草、苔蘚等「先鋒植物(pioneer)」,同時喻意「野火燒不盡」。
〈人樹共生記〉
「前人植樹,後人乘涼」,栽種樹木絕不是為了今天,而是更遠的將來。近年科學研究讓我們愈發認識樹木的神奇,它會和周遭的樹木羣落對話。一棵樹若遇到蟲害,會透過地下生長的根互相傳遞消息,產生化學物質,或令樹葉變得難吃來驅蟲。長春社保育經理許淑君指出,「樹木一直努力回應生長環境的轉變,只是它們的生長步伐和人類不同。」樹木不止按既有生長機制運作,還會適者生存,自行調節,大自然的神祕令她謙恭崇敬,「它們每天都在努力求生,一旦滅絕,人類也不能幸免。」
〈活着,就要好好的〉
《創世紀》一章記載神造男造女後就賜福給他們。然而,你,活得好嗎?
「我覺得自己好廢」,到底是怎樣的家庭和社會環境,令年輕人這樣想?二手服裝店創辦人傅家欣也曾在三十歲時用同一句話形容自己,這話卻成為她突破自我的起點,人到三十才燃起運動魂。再加上實踐「斷捨離」生活,內在生命更顯豐富。從擁有過千件衣服的花花世界變為教人過簡樸而不簡陋的生活。她開設小店和Youtube頻道,讓別人感受自己也是「well being」的存在,與自己和世界和好,回到造物主創造的初衷。
〈陶造於天地之間 〉
如何牧養下一代是教會永恆的挑戰。剛提早退休的傳道人陳建榮,少年時首次露營,讓他一生愛上野外和大自然。四十多年來,他透過野外遠征和探索,把一代又一代的生命帶到天地之間,接近上帝的創造。「當年走到山上的多不是信徒,因為他們週末要返教會。」他是少數一早認定以野外訓練作為事奉方向的信徒。每逢假期,他總是帶年輕人和孩子在戶外過夜或進行訓練。曾有多年時間,他和友人合資擁有一艘帆船,帶少年揚帆出海,乘風破浪。他深信,野外探索可以啟發隊員思考,孕育生命成長,有助回應現實處境。
〈環境守門人 無忘初心〉
香港法例規定,重大發展項目要先過「環諮會」這關,牽涉的工程可高達千億。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客席教授林健枝十六年來擔任該會委員及主席,從來不受各方壓力左右判斷,那怕是新機埸還是落馬洲支線,他依舊敢言說不。只因他深信,既然上帝讓他有位置替環境發聲,便貫徹信仰公正公平的原則,每個決定都基於科學和專業知識,透過公權力保護香港環境。環境學探討地球系統循環不息的運作,使人類和受造物能生生不息。他深明這些精細設計難以是偶然出現,透過了解自然,就能認識那創造者。
〈尋見創造的隱密處〉
科學源於人類對上主創造的好奇,透過觀察和分析,找尋背後的運作法則。自然科學及環境教育工作者林慧琪正正被這些隱藏規律吸引,她毅然辭去工作六年的穩定工作,到A Rocha Canada——以「關愛受造世界」為核心的基督教保育組織做一年義工,作為安息年。期間她保育三文魚、整理封塵的動物標本骸骨、製作短片推動環境教育等。回到香港,即使是疫情的艱難時期,她卻蒙主庇佑相繼成立自然科學教育基構及以基督教價值運作的環保團體,期望把科普知識變得更「貼地」,讓人更懂得順應上主的設計而活,更好管理自己和大地,使寄居的日子也能覓得上主所賜的平靜安穩。
受訪肢體推薦書單(部分):
1. 包衡 (Richard Bauckham):聖經生態學:重探人與萬物的關係(The Bible and Ecology: Rediscovering the Community of Creation)
2. 布克雷(Dave Bookless):耶穌的環保學 ─ 活出聖經中的神、人、土地的好關係( Planetwise: Dare To Care For God's World )
3. 禤浩榮:創造神學
4. 傅士德:簡樸生活真締(Freedom of Simplicity)、返璞歸自由:複雜世代中的和諧(增修本)
5. 楊腓力 (Philip Yancey):無語問上帝(Disappointment with God)
6. 孫寶玲:佇候榮光:羅馬書品讀
7. 珍古德 (Jane Goodall):Reasons for Hope
8. Anne Marie Dalton & Henry C Simmons, Ecotheology and the Practice of Hope
9. Norman Habel, An Inconvenient Text: Is a Green Reading of the Bible Possible?
10. Thomas Dixon, Science and Religion: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