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的傳道很困難,群眾「聽是聽見,卻不明白」,法利賽人甚至要殺害耶穌,耶穌在十三章講了七個比喻,今天的經文是向群眾講的第二、三、四個,然後向門徙講的了第五、六個。
第二個比喻稗子與麥子同在田間生長,僕人要除去無用的稗子,主人卻要等到收割。耶穌解釋田就是世界,有屬神和屬那惡者的人,他們會擠在一起,表面看來沒有分別,但到了收割時,麥子會吐出穗,便能把麥子和稗子分辨出來。
我們一般會用性別、年齡去形容不同的人,傳講天國的耶穌形容天國只有兩種人,是屬神和屬那惡者的人,那些是屬神的人?耶穌在上一章說:「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姊妹和母親了。」(太12:50) ,這些人並要「結出果子來,與悔改的心相稱」(太3:8) ,就如麥子吐穗。但未到收割時,我們又不能除去稗子,耶穌教導「不可論斷人」(太7:1) ,因為人子到了末世會差使者,把惡人從天國拔掉。
耶穌論及末世,惡人要哀哭切齒,義人要如日中天,這些景象跟群眾眼前的又不一樣。耶穌接著講了第三「芥菜種」和第四「麵酵」的比喻,說明今天隱藏看似微不足道的要在末後變為最大。耶穌回頭又向門徙講了第五「藏寶」和第六「尋珠」的比喻。
十三章是個轉捩點,像流程圖(flowchart) 的選擇框(decision box) ,耶穌叫群眾不要剝花生,是時候選擇了。
反省:
耶穌要群眾選擇,天國只有屬神和屬那惡者的,這信息一點不含糊,或者我們以為已經選擇了,但是我們會用耶穌天國的眼光看我們今天身處的麥田嗎?
在田間,義人和惡人被擠在一起,有時表面沒有分別,我們能像麥子吐穗被分辨出來嗎?
在田間,福音的影響看似微不足道,但我們旣知道天國寶貴今天會不惜「變賣一切」去爭取嗎?
窯匠工房@油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