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1日 星期六

豈不知我應當以我父的事為念嗎?


文:Allen   Sir
  
48 他父母看見就很希奇。他母親對他說:「我兒,為甚麼向我們這樣行呢?看哪,你父親和我傷心來找你!」49 耶穌說:「為甚麼找我呢?豈不知我應當以我父的事為念嗎?」50 他所說的這話,他們不明白。51 他就同他們下去,回到拿撒勒,並且順從他們。他母親把這一切的事都存在心裏。52 耶穌的智慧和身量,並神和人喜愛他的心,都一齊增長。(路二48-52


每逢有機會到兒童崇拜事奉,也會想想少年耶穌與這班小朋友有何分別。原來不是每位小朋友也是喜歡跑跑跳跳,叫叫嚷嚷;也有文靜及愛思考的類型。這些觀察有助我們去理解路二41-52,有關童年耶穌的記載。


馬利亞與約瑟及耶穌一起上耶路撒冷過節,回程在路上與耶穌失去聯絡,父母不斷尋找,終於在殿中找到兒子,經文記載少年耶穌坐在老師中間,邊聽邊問,十二歲的耶穌的確與別不同。當馬利亞帶點責備地問兒子:「我兒,為甚麼向我們這樣行呢?看哪,你父親和我傷心來找你!」而耶穌的回應實在叫人另眼相看,「……豈不知我應當以我父的事為念嗎?」,新漢語譯本的翻譯「難道你們不知道,我應該在我父的家裏嗎?」


細心的馬利亞把這一切的事都存在心裏,孝順的耶穌也跟他們回去。


作為父母,前輩或導師,當青少年向你說「豈不知我應當以我父的事為念嗎?」,你會有何反應呢?「我父的事」是指什麼事呢?傳福音?宣教?牧養?還是渴慕上帝的國在人間呢?就如彌迦先知所指的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上帝同行嗎?當社會出現一些偏離聖經真理的事情時,在地上的聖徒應該如何回應呢?近年的觀察,不同世代的信徒抱著不同觀念,成長於不同時代對社會的變遷也有不同的眼界。上帝在這時代似乎要我們學習這世代同行的功課,上述的經文引發了下列事件的回憶與反思。


2014年香港的政制發展引起了龐大的政治風波,一波又一波推至一個高峰,就是928的警民衝突,警方為驅散數不盡的人群而施放87枚催淚彈及大量胡椒噴霧,79日的佔領行動隨之而來,當中的衝突帶來不少人身心靈的創傷及關係破裂,至今仍未痊癒。筆者在其中遇上不少難忘片段,見證不少教會青少年及導師,世代同行的寶貴經歷及信仰反省。


928的下午,當警方施放催淚彈的消息傳出,電話中聯絡上幾位身在現場的團友,牧者與幾位導師已迅速到達金鐘,途中卻遇上幾位少年團友,導師立刻上前為他們祈禱並力勸他們離開現場,他們含淚禱告的一幕把混亂一片的緊張氣氛凝固起來。晚上在灣仔遇上幾位大專團友,大家冒著催淚彈及橡膠子彈的危險步向金鐘,當時導師與團友帶著許多困惑同行,不時看見警隊在佈防及誓師,謠言四起令心靈動盪,心裏不禁問:「為何市民竟被視為暴徒?為何要如臨大敵般面對手無寸鐵的人?」後來聽聞灣仔有教堂願開放給人休息及禱告,心裏有種說不出的安慰,經歷主賜平安。


沒想過往後數十天,事件愈鬧愈大,除了金鐘,旺角及銅鑼灣也聚集了人群,商討或辯論。看見教會不少青少年在其中,他們不是趁趁熱鬧,不是惹事生非,更不是欣喜不用上課,他們反而罷課不罷學;在整個過程中,筆者欣賞他們認真尋求真理,信仰並非紙上談兵,而是親身經驗反省。還記得團契有一學生,晚上到旺角佔領區逛逛,坐下聽人辯論政治,看見不同見解的人能透過商討去明辨是非,以道理說服對方;體會真正的社會文明,並非科技與財富,而是人生命的內涵,乃寶貴的公民質素。筆者欣賞這位少年人求真的態度,就如十二歲的耶穌,在前輩當中邊聽邊問,為要追求真理。


另一欣賞,是在佔領期間,青年人嘗試建立新的社區文化:知道佔領行動影響別人生計,他們便組織探訪隊關心商店僱主,耐心溝通並解說原因;又發起支持小店行動,打掃街道,環保回收,物資分享,製作街頭展板解說佔領因由,自製手工記念品互相打氣,義務補習彼此幫肋,金鐘夏愨道上的自修室竟成為國際傳媒的採訪焦點,在紛亂的社會氣氛中,他們的服侍猶如一股清泉,但始終城市的氣氛已不再詳和,添了戾氣,尤其撕裂。


今日城中(包括教會)人際之間的撕裂,以下對話值得大家反省:
成年人問:「……為甚麼向我們這樣行呢?看哪,你父親和我傷心來找你」
少年人答:「……豈不知我應當以我父的事為念嗎?」
馬利亞的反應是「把這一切的事都存在心裏。」,而主耶穌的回應:「就同他們下去,回到拿撒勒,並且順從他們」。兩者的反應把彼此差異拉近了,縱使未能釐清當中的不同觀點(v.50他所說的這話,他們不明白。),但仍可同行歸家,很有意思。


「雨傘運動」畢竟催化了世代之爭,但仍看見不少成年人要守護年輕人,少年人去幫助長者的感人片段,在重重挑戰中,因那終極意義而努力堅持及互相扶持,這本是團契生活的本相。或許我們需學習去聆聽異見,彼此了解想法,同心禱告學習以天父的事為念,學效保羅在<腓立比書>的勸導:


……14凡所行的,都不要發怨言、起爭論,15使你們無可指摘,誠實無偽,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做神無瑕疵的兒女。你們顯在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16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叫我在基督的日子好誇我沒有空跑,也沒有徒勞。……(腓二14-16


今日教會不少成年信徒不認同年輕人那種勇武抗爭,「郁手郁腳」的姿態及暴力傾向;而年輕信徒也深切體會制度中的惡,以權謀私,恃強凌弱的強暴。其實兩種觀點也是求善棄惡的本意,但筆者認為當中有深淺之別,有利益瓜葛,實有偏見的存在。


在追求情理兼備的目標下,有的選擇溝通對話,亦有選擇自我審查及限制言論。在不同傳統文化的教會中傳出不同的故事,有令人沮喪的,亦有帶來鼓舞的。筆者認為當教會強調薪火相傳,承傳一代屬靈傳統的同時,也許我們應學習馬利亞的聆聽及反覆思想,並非把情緒放在心裏,而是把上主給我們的盼望常存心裏,敢於建立交流平台,謙卑去彼此聆聽及交流見解,並同心為對方祈禱。也許「雨傘運動」是坊間世代之爭的序幕,作為基督身體之教會理應可以駕馭俗世的衝擊,活出非「河蟹」的合一見証,年長年輕的信徒也公認基督才是教會之首,在政權威武之下,教會仍能同心頌唱「耶和華坐著為王」,同心以我父的事為念,誠心所願!

書介:讓孩子到我這裏來



文:michelle


說來慚愧,編輯部訂定《青少年牧養》為今期題目,羅列大堆文章清單,都是「導師/成年人VS青少年」的方向。從書櫃抽出唐慕華的著作《讓孩子到我這裏來》,其中一章正好補充筆者的盲點:教養青少年,怎能忘記父母的角色?


青少年人能在教會多少時間?若一心把向孩子傳福音的責任完全外判給教會導師和傳道同工,其實和坊間父母把類似責任卸給學校和Playgroup一樣。結果如何,大家應心中有數。許多育兒書都指出,子女不是教出來,最主要是模仿父母的樣式。若父母返崇拜都遲到,在家中不會抽空靈修、祈禱、默想經文,又或者在家中呼喝傭人下屬或其他人,對貧窮人不聞不問,生活行事為人和非信徒無異,又如何說服子女成為神的百姓?申命記第六章,已經明確提供給父母的指引,這裏只列出19節,已經字字千斤重:


6:1 這是耶和華你們神所吩咐教訓你們的誡命、律例、典章、使你們在所要過去得為業的地上遵行。 6:2 好叫你和你子子孫孫、一生敬畏耶和華你的神、謹守他的一切律例、誡命、就是我所吩咐你的、使你的日子得以長久。 6:3 以色列阿、你要聽、要謹守遵行、使你可以在那流奶與蜜之地、得以享福、人數極其增多、正如耶和華你列祖的神所應許你的。 6:4 以色列阿、你要聽.耶和華我們神是獨一的主。 6:5 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神。 6:6 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 6:7 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 6:8 也要繫在手上為記號、戴在額上為經文。 6:9 又要寫在你房屋的門框上、並你的城門上。


猶太人認為「母親是一個尊貴的身份」。子女是上帝的產業,父母只是「管家」。教養孩童,把上帝子民的生活方式和信念傳遞給後代,乃上帝的命令,是每一位父母的「主要職事的呼召」。我們傳遞的,並不只是孔孟的道德倫理哲學。我們把孩子帶到這一團糟的世界,便同時有責任向孩子宣告在上帝裡有盼望。這裏順便介紹《猶太人的親子教育》一書,內容就和書名同出一轍。雖然筆者不大同意它以許多猶太人是成功的商人、學者為賣點,所以要學習他們的育兒方式的論調。不過此書的確提供許多生活事例,讓我們一窺猶太社會的父母親,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教授妥拉。他們認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間學校,父母肩負教導的角式,沒有懶惰妥協的餘地。


「父母的心」只是全書14章的其中一章。若抱著看「雞精書」心態讀此書,以為會學懂應對青少年的簡易程式,可能會失望。全書分兩部分:「學習神的心」和「在一個相反的世界中懷有神對孩童的心」。作者教我們別太急想知道如何教養孩童。先停下來,從上帝的角度出法,甚至先從正確的崇拜觀念開始,明白神的心腸,理解教會作為另類社會、平行社會的重要後,才逐漸進入大家心目中的「正題」。


唐慕華有許多和青少年接觸相處的機會,丈夫又是教師。她十分明白,在後基督教社會作父母真的很難。她形容,這是「與執政和掌權者進行的生死搏鬥」,即是我們面對一些對抗神旨意的社會力量、文化方向和社會制度。不過,她不認為,教養真正的基督徒兒童是注定失敗。正正因為任重而道遠,這不單是父母的責任,更是全教會會眾的共同責任,彼此承擔這份重擔。基督教在華人社會從來不是主流,我們便更刻意培養信仰和生活方式,不管是成年人還是青少年。

第二部分,作者透徹剖析與神「相反世界」的一些特徵,如享樂和安舒主義、物質消費主義,娛樂文化、謊言文化、暴力文化、性暴力文化等,喚醒我們去正視,並以信仰作為解毒劑。本書雖厚,但每章大概二十多頁,並不難讀,並附有數題思想、討論、轉化和實踐的題目,適合群體閱讀或聚會時用。




書名:讓孩子到我這裡來
原著:Is it a lost cause? : having the heart of God for the church's children
出版社: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FES)
作者:唐慕華 (Marva J. Dawn)
譯者:陳永財

第12期:牧養新世代

耶和華以勒!明道堂事奉分享


文:葉太

耶和華以勒祂口中一切言語說 「成了!」 事就這樣成了全是  神奇妙的作為

日子過得真快明道堂快 「1歲了 詩篇127:1節這樣說:「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儆醒。雖然日子短短,卻是見到    神讓明道堂經由一砄一砄的小雲彩砌圖一般,拼湊成一幅美麗動人圖畫,你與我都同聲說心存感恩!讚美主恩典太美麗!

本自覺自己年紀都已老了,但每當看著這幅圖畫,他們正是一班活力爆棚的少年人,我心和行為就覺都年輕十多年至廿年了感謝   和華神的大愛和大能的恩助。他們由起初對信仰還未知是甚麼,除了有一位好牧者李孟常傳道悉心牧養,還有一班好好的導師們陪伴下,他們踴躍地參加成長班、聖經班、門徒訓練……等,到今天已成為一班對聖經認真熱切追求的渴慕者,我相信屬靈真理已在他們的生命裏不斷健壯成長。他們亦認真樂意地投入明道堂的各樣事奉崗位,如製作主日祟拜的程序表和投影片、音響控制、詩歌敬拜、司事員工作,九月份更有少年人成為詩琴新力軍呢。

今年暑期,他們參加了一連七日之「Teen兵」 訓練,看見他們滿足甜蜜的樣子,相信在當中獲益良多。透過「Teen兵」 中的學習,他們本是一班含蓄的少年人,今天更能勇敢地將    神這份的愛向他們的同學並其他人傳講福音,並在八月二十二日與其他教會合辦話劇佈道會。所以,你們真的要來看看那「拿撒勒人的耶穌」在明道堂 - 這班的少年人身上作的妙事!其實他們來自的家庭背景極不相同,差異很大,有些是基層家庭,有些來自國內不同省份的,但當看到這班少年人臉上所流露的喜樂笑容,真是叫人非向這位獨行奇事的   上帝說:「讚美祢的恩!祢的愛!」不可了。

另外家長事工亦進行了半年多,雖然離成功還很遙遠,但是每次在Joyful Parents 看到每位家長對教育班期待並熱誠投入;又看見他們在夏日甜品制作班時,為自己所製成品之那份成功感,那面容上充滿著喜悅與滿足。我相信   神一定會賜給我們在明道堂未來家長事工並屬靈生命上有豐盛寶貴的收穫啊!


當我們談論青少年牧養,我們不知道在談論甚麼


文:manki

當我們分析青少年何故出走教會,人數何解比舊時驟降。是我們的活動不合青少年口味?還是外面世界太多誘惑?抑或是導師不夠靚仔斯文?啊!可能只是牧養的方法錯了。

然後,我們談論如何牧養青少年,怎樣建立關係,怎樣以身作則傳福音,怎樣為師為父,中間穿插很多經文,關於牧人和羊、父和子……只可惜本文純粹分享另一個角度,並不打算釋經。

先問一個問題︰當我們想起「牧養」這個動詞時,後面何解總是拖著「青少年」?容我自問自答︰青少年和羊很相似,尤其剛踏進社會,容易迷失方向,拜在世界之下,所以,就需要被牧養。

牧養與被牧養,這種說法,令人生厭。絕非說這不重要,而是我們不知道我們所說的是甚麼。很多人會說,牧養青少年的最後都是基督,導師傳道只是中介,同時也是被牧養的一群。這個說法當然無敵,但背後的台詞還是要牧養青少年,施者一時是基督,一時是導師傳道,但受者一樣無變,青少年也。我想問的是,是誰在牧養誰,關係能分得這樣清楚嗎?若不能,倒不如乾脆承認,基督才是永遠的施者︰「基督透過導師傳道牧養青少年。」這樣說,也耳熟能詳。那麼換句說法,「基督也能透過青少年牧養導師傳道。」關係變得模糊了嗎?好,再引郭sir在訪問談到做導師的心路歷程,當中有一句話︰「你要先俾佢(青少年)帶領。」留意!這不是說「如果你想帶領佢,就先俾佢帶領」,沒有誰先帶領誰,後帶領誰,先後次序、方法、目的……不存在了,而是就這麼一句,「你要先俾佢帶領」,因為潛台詞是「然後同行」,再沒有誰在帶領誰,又或者可以說,誰都在帶領著誰。

身為青少年,我不覺得教會需要特別為這個群體做些甚麼。如果所謂「牧養青少年」,只是顧及人數的增長遞減,抑或覺得「青少年容易迷失,成年人就頭腦清醒」,又或者覺得「認信了的成年人就不再需要甚麼改變,未歸信的青少年就好多問題」……誰敢說誰自己絕對正確?沒有誰,那麼以上想法,只是將自己、將別人歸了邊,忘記我們其實都仍在山羊和綿羊之間,上帝面前。

舉一例,今年筆者有幸成為畢業生營助導,硬要說的話,算是半個導師。一開始,很怕自己做得不好,只因自問也是個粗皮男生,直腸直肚,易發脾氣,不懂與少年人相處……但無可奈何,被揀了,總要頂硬上。本來以為自己可以把他們帶到基督面前,誰知剛剛相反,他們把我再帶到基督面前。緣於,在途中有很多沒有料到的事,例如時間、場地、營地導師等等的安排都出了點意外,大部分的事情沒有好轉,沒有解決,然而讓我依然走到基督面前的,是因為一班少年人依然在營裡與我同行,我們會分享關於死亡的傷痛,然之後哭一大餐,但就這樣,我成了他們,他們成了我。當然,同行的不只他們,還有導師團隊。

試問有誰不需要被牧養呢?青少年渴望的不是你、你、你又或者你成為他的明燈,點一條正確的路讓他走,而是想你、你、你同你同佢一齊洗濕個頭,容他伴你們走這條艱辛難行的窄路。


2015年11月20日 星期五

830短宣分享直擊


文:michelle


今年盛夏,油基亦瀰漫一遍熊熊熱火。教會首次派出三隊短宣隊前往日本、澳門和柬埔寨三地,直接關心教會差出的宣教士和工場,跟以往參加其他機構舉辦的短宣團意義大不同。成員來自不同團契,年齡層由未成年到年過半百,各人於八月三十日齊集恆裕閣,分享旅程所見所聞和領受,出席會友逾百人,新堂、Allen Sir房和副堂均人山人海。惟願這股熱情繼續燃燒,聖靈的感動不息,一直守望他方的宣教士和不曾認識的國族與人民。明年短宣,會有你的身影嗎?


日本


日本仙台短宣隊由李牧師率領,探訪j宣教士牧養的教會,到訪石卷市依舊居於臨時房屋區的災民,還到災難現場憑弔。隊中有曾家一家大小,包括兩位分別只有11歲和9歲的小隊員。成年隊員大讚他們「很有用」,可以幫手照顧宣教士的兩個孩子,讓他們帶領崇拜時可以輕鬆下。

隊員分享,最深刻是服侍的教會仍未找到安定的聚會場所。他們暫時只能在一間夜間是酒吧,日間把它佈置成教會的場所舉行崇拜。目睹Taka看似輕鬆地把成年人高度相若的十字架搬到那裏時,心裏感觸落淚:「其實很重的,很辛苦」,為何他們崇拜的地方是這樣?

另一組員憶述,他們到訪一處曾經有74位小孩等待救援的空地,結果是無一幸免。她當時心裏聽到有聲音叫她祈禱,是信主以來未曾試過的,感受特別深刻。便即時和隊員一起祈禱,祝福安撫這地方。利太說,旅程帶來個人成長,求神幫教會建立異像,帶領屬靈軍裝起動。「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這金句可算是他們最佳註腳。


 柬埔寨


柬埔寨之旅則由Allen Sir和青年部部長帶隊,大部分隊員是職青會友。他們真是能文能舞,把創意、藝術、娛樂注入阿東的宣教工場:扭波波、砌卡紙、摺紙、遊戲、跳舞……足以讓當地小朋友笑聲不絶。同時又擔當速遞員,把數百斤書籍帶去給華傳聖工學院。

他們分享新光事工,由同樣是基督徒的木廠老板盧先生感動而生。他看見工廠灰燼處處,工人的孩子沒受教育,隨便用手摸地,便會被燒傷。四歲孩子通山走,兩歲則綑綁在家以免受傷走失,但看來「似隻狗」。盧先生覺得心痛,於是撥地建校。短宣隊員覺得,他們帶來的感動更多,「我們帶去的(東西)很少」,例如當中有個患有唐氏綜合症的小朋友在新光學習,竟然衝過來向他們講「Good Morning Teachers(老師早晨)」,又會邀請其他小朋友前來禱告。若沒有新光,他的父母大概待他如垃圾吧。他們又提到阿東的感激:只有短宣隊出現,才有人手幫小朋友清潔。「對我們也是好大挑戰」,他們徒手幫小朋友捉頭蝨,逐粒梳出來,還洗頭呢。

他們提起探訪當地一個使命團契,使命是恢復女性在基督裏的形象和生命,服侍女性教牧和同工,協助受欺壓的女性。單是2013年,每日有5000名柬國兒童和婦女被賣去泰國邊境做性奴,受性欺壓。原因可以是幫補家計,包括買電視機、還債、貧窮。當地認為,「男人是金,女人是布」。這團契其中一項目是成立女子學校,絕對是一大挑戰。的確,主耶穌豈不是一次又一次挑戰這世界的價值觀嗎?


澳門


一群油基的「信二代」和未成年少男少女則隨著Paul Sir出發,往澳門支援宣教服侍。澳門港人去得多,但心態轉換,看的東西便不一樣。他們感受到聲色犬馬的澳門,內裏不似表面風光,看著賭場門外似在尋找丈夫的焦心婦人,心裏「好難過」,又覺得當地人可憐。

他們還獻出自己許多的第一次:街頭唱詩、派聖經(看著聖經被丟在地)、路過賭場門口、跳舞,帶兒童主日學……隊員分享,更了解宣教士面對的衝擊和生活,「看看有沒有機會成為宣教士」。聽罷這未成年少男的心聲,當然全場掌聲鼓勵。

唯一有幸出席現場短宣隊分享的海外宣教士聽罷分享,由衷表示好感動。她坦言,「離開」教會時間愈長,和新會友距離愈來愈遠。透過短宣,他們可以重建關係,「現在人人都認識誰是愛蓮」。又因為是母會的短宣隊,關係較能持續下去。又特別感動他們看到澳門的問題,明白宣教士的艱辛,更對愛當地人付出愛。



從萬千個導師,到屬靈的父親 ——哥林多前書四14-21


文:Paul Sir
整理:鏜


引言:
牧養是藝術過於技術,意會重於言傳,學習有待個人的揣摩參悟,有耳者才能聽。[1] 牧養所涉的範圍廣闊而抽象,可能不知所夸,而集中探討「關係」這課題則相對可行。


一.關係的牧養
初到教會,牧養或發展事工前,先要跟弟兄姊妹彼此認識,建立關係,這個論調亙古不變。談及青少年牧養,則不得不提「大手佈道」、「埋身牧養」、「門徒訓練」。這都是青少年牧養的方法和要訣,在香港教會青少年佈道和牧養的策略中相當盛行。由人數到質素的增長,基礎都是關係。畢業生營就是其中一個與少年人接觸並建立關係的重要場境。幾天營會,大手佈道,三個主題:與自己、身邊的人、耶穌建立關係。及後,帶他們回到教會,埋身牧養和教導。這成為油基歷世歷代眾多新生命得到造就和成長的故事。

假如彼此沒有關係,牧者、導師在青少年生命中沒絲毫份量,憑什麼要少年人聽你話。所以牧養教導依附於關係,關係是牧養的先決條件,亦是一切策略的建構基礎。因而,長久亦師亦友的導師關係是少年事工的「殺手鐧」。[2]

導師在教會內外安排大量時間心力與少年人生活相處,讓他們經歷導師的愛護,感受被愛而願意參與教會不同活動。而「食玩Hea瞓」和「蛇齋餅粽」仍然無得輸,這並非收買人心,而是將信仰帶進共同生活,製造場境,建立關係,打成一片。

少年人在教會結交不同肢體,建立生活圈子,對教會產生歸屬感。有成為知心朋友,更有成為生命導師。牧者導師繼而以三至五年時間,挑選願意繼續成長的少年人,作門徒訓練。承先啟後,薪火相傳,達致牧養的效果。正如耶穌呼召門徒後,也常與他們同在,在生活中展現言教身教。

筆者稱這樣為「關係的牧養」——藉彼此關係的深淺,作出適當的教導。所謂:「關係未到,不能說這些,不能這樣教導。」其基礎正是「關係」。


二.牧養的關係
不過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先建立關係,後傳福音作教導」,這「關係」究竟是否存在?還是自己空想出來?假如根本不存在,今天我們在建立甚麼關係呢?

牧養的關係,分別有「牧養」與「被牧養」,即是「牧者」和「羊」關係。在約翰福音廿一章15-17節,耶穌恢復彼得的事奉,提到「牧養我的羊」、「餵養我的小羊」,都指出耶穌是「羊」的真正擁有者,祂才是我們真正的牧人。彼得前書五章1-4節,彼得形容自己為「同作長老的」,勸勉交託其他長老牧養神的羊羣,並「監督」、「作羊羣的榜樣」。[3]

專職牧者或導師往往將自己當作那真正的牧羊人,能令羊群不至缺乏,更危險是僭越了上帝的位置。這是對自己身份錯誤的瞭解,因而帶來種種壓力。青少年牧養中,只有主耶穌基督擁有牧者的身份。[4] 我們都是受托作教導、看顧屬神的羊,而受托的責任,並非憑一己之力,而是上帝的工作。我們不曾擁有這些羊,假如我們擁有,我們則只是偷羊賊,不是牧羊人。我們在本質上都是羊,都需要「被牧養」。

問題是,今天費盡心機所換取的關係,很多時完全跟「牧養」、「餵養」無關;所做的也不是「受托」的範圍。這樣,我們的少年事工在做甚麼呢?而這關係的本質又是甚麼呢?


三.甚麼樣的關係?

導師:帶領孩童者
我們只是羊?流通管子,純粹上帝的傳聲筒?這就是我們的身份嗎?以上我們辛苦建立的關係,究竟是否存在?哥林多前書四章14-21節讓我獲得一些啟發。

「導師」只在新約出現三次:兩次在加拉太書和一次在即將探討的經文。七十士譯本並無「導師」這個字,而和合本則譯作「師傅」。在希羅文獻裡,這字直譯爲「帶領孩童者」,指羅馬社會中一些受主人信任的奴隸,專責陪伴家中少主上學和放學,並監管其行爲。孩童監管期大概是由六、七歲到十六、十七歲約十二年時間。這位「孩童的侍從」負責管理孩童從起床到就寢的日常活動,包括他的衛生和學習,但他不是教師,只需陪同孩童往返學校,替他攜帶書本和書寫用具。他亦負責教導孩童禮貌和正當的行爲舉止,是項工作使責備和懲罰成爲必要。因此,侍從有時獲得嚴苛的名聲,又常被描繪爲拿著籐條、鞭子或木桿。另一方面,許多侍從和善地完成他們的任務,有時與曾經照顧的孩童建立一生的友誼。孩童長大後,侍從的工作便告結束。[5] 只要孩童不出亂子,他已屬稱職了。

這和我們作導師的經歷有點類似:大部分時間都在陪伴小羊成長。保羅並無質疑作「導師」的貢獻。按照這裡所說,大部分人都屬稱職。不過值得我們思想的是,聖經確實並不在乎「導師」這個職分,難怪在整本聖經只出現三次。而保羅說:「但有萬千個導師」。我們花時間與少年人「食玩Hea瞓」、「蛇齋餅粽」,都不過是建立「導師」這個身份。然而,這個身份並非一個重要的關係(不是一無事處)——並非關於「牧養」的關係。


先福音,後關係.父子關係
縱然亞波羅、彼得等也曾在哥林多信徒中服侍過,並作出不少貢獻,卻比不上保羅從無到有把教會建立起來。單憑這段豐功偉績,保羅已可自封在哥林多教會擁有無上權威,將其私有化:哥林多是屬於他的。不過保羅避免讓人誤會是他主導了他們信主,好像有甚麼神奇能力,所以保羅強調是在基督耶穌裏藉着福音生了他們。[6] 筆者想指出,雖然神是我們真正的牧者,但保羅是將福音帶給他們的第一人,牧養關係是無可取替,更稱自己是他們的父,而這關係始於福音。

關係的牧養:先以關係為手段,達致傳福音為目的,即雙方認識為基礎,先關係,後福音。然而,孩子未出生,何來父親呢?建立了父親的形象,但無孩子,可算是父親嗎?從哥林多教會看到,保羅「父親」的身份,並非刻意建立,這段父子關係藉著福音產生出來,因此次序是相反的:先福音,後關係。


效法保羅,效忠福音
這樣,作父親是甚麼意思?這裡是否表示,做導師只有數年,而保羅做父親卻是承包一輩子呢?導師和父親的分別,只在於時間性?前者有期限,後者是一生?

保羅寫道:「所以我勸你們要效法我。」(林前四16)。在第一世紀,兒子應當「效法」父親。在職業上,如果父親是麵包師,兒子也會成為麵包師;如果父親是牧羊人,兒子也如是。家庭期望兒子延續家庭的姓氏、價值和傳統。在這種文化期望上,如果保羅成為哥林多人的「父親」,他們就應當效法他。[7]

一直而來,我們都因為傳福音和牧養,才去建立關係。不過保羅是先確立福音,傳給哥林多教會後,再以父親的身份去教導和牧養他們。保羅與哥林多教會的關係始於福音,並以為父的心和責任,將其「手藝」傳給他們。因而是福音產生關係,有別於關係產生福音。

牧養是承擔責任,不是更不能隨自己喜好選擇,因為藉福音生出的,自然成為了他們的父,就必須餵養牧養他們,更要做榜樣讓他們效法,因此是關係帶出責任,而牧養教導的責任是由為父的身份所賦予。

為父與作導師的分別,不是時間性,更無永恆牧養人這回事,因為我們不是上帝,但不表示不能牧養。問題在於:今天,我們有什麼手藝傳給下一代呢?我們的價值觀裡,期望對信仰有深度,我們憑著甚麼讓少年人效法呢?這統統都不是少年事工秘訣所能解答。


父親的楷模,羊群的榜樣
效法保羅甚麼呢?17節,保羅派了提摩太到你們那裏去,為要提醒你們我在基督耶穌裏是怎樣行事為人,正如我在各地各教會所教導的一樣。傳道者怎能與所傳的道分割呢?在11-13節一系列的描述中,保羅表明自己的生活和事工,和被釘十字架的彌賽亞所傳的福音一致。[8]

今天當父親,以福音生他們,不只叫他們舉手決志,更重要是他們回到教會,是否看到你們的生活言行,在基督耶穌裡怎樣行事為人。牧者、導師或領袖,被要求在生活言行上作楷模,對信仰忠貞不貳,於道德良心無虧;不管作牧養的是否願意,都已命定要把信仰人格化地表理出來。並把自己推薦給神所牧養的小羊或弟兄姊妹,而不光是抽離地推薦一個學說或理論。[9]

只能說,不能做,絲毫沒有影響力,亦只淪為口號(出大Dee)。相反,為父的心,一言一行,影響他們,正是「群羊的榜樣」。


華麗言語VS愚拙言語(一17, 18
保羅在四章18-21節以「父」的身份說話。一般父的性情比母溫和,但有時也會用杖管教,而在羅馬的政治修辭中,為父的形像是嚴厲而毫不妥協。[10]

有些人自高自大,令保羅擔心,通常這些人都有大的影響力,不論任何地方,甚至在教會更是如此。不過保羅受制於客觀因素,以致他不能到哥林多教會,但他仍然希望主開路,可以很快到他們那裏去,看看他們生活如何。

「言語」和「能力」:當了解哥林多教會的情況,便知道這裡說的言語,不是我們一般的言語,而是他們言語的智慧(一17對自高自大的人來說,言語的智慧比福音更為合情合理。事實上,言語的智慧稀釋了福音,與福音和神的能力對立,水火不容,是虛假的言語。自高自大的哥林多信徒的智慧言語,使「基督的十字架落了空」(一17)。而能力是指福音的大能,就是赦免、改變和召人們脫離黑暗,進入奇妙光明的權能。口才、言語不能改變人,只有福音才能改變人。

保羅用慈父的心腸,帶著糾正的「杖」(棍棒)到哥林多教會,處理他們中間的問題。父親自然不忍心刑罰他的兒女,而是存慈愛溫柔的心,不過先決條件是哥林多信徒的思想行為改變。

保羅在這裡並不是建立關係來爭取牧養權,而是他已經肯定了自己的身份,以父之名來教訓哥林多人,縱使嚴厲,但他也沒閉口不言,或擔心關係未到,因為本質上父親這關係及責任,足已說明一切因由。

筆者絕不懷疑事工活動背後的作用是一個場境,讓我們與少年人相處。問題在於我們如何由導師「升格」為父親,取決於對方有否領受福音,而不在於我們花多少力氣建立「關係」。作為牧者導師或教會領袖,是帶領神的子民過著與福音相稱的生活,因此,「父親」這個身份,是由福音賜予,不過有沒有為父的心,就取決於我們願不願意盡這身份的責任及信仰的內涵,來牧養群羊。


結語:立好根基,在上面建造
保羅希望他們效法的是,依照十字架來生活的熱心。保羅期望哥林多人效法他的價值觀、對世界的看法和他的優先順序。他唯獨效忠被釘十字架的彌賽亞的福音這種價值觀。[11]

「即使有萬千個導師,卻沒有很多父親」,因為我們還未準備好將我們的傳統、所有的去傳給他們!保羅作為哥林多教會的屬靈父親,是以福音的內容成為他們的榜樣。今天,我們仍然要咬定,我們讓他們學到的,由始至終都是福音,沒有別的。[12]

以耶穌基督為那已經立好的根基,在上面建造,拒絕用木草禾稭等劣等材料和技術來建造他的工程,因為這些材料經不起火的試驗,建造的工程會被火燒毀,一燒就沒有了(三10-15)。效法保羅,為福音而活,為福音而死,以福音作生活的標準,以生命作羊群的榜樣,建造他們。深信這顆為父的心,正是牧養羊群所具備的條件。但有萬千個導師,卻沒有很多父親。

說了這麼久,究竟怎樣做呢?關係的牧養,還是牧養的關係?先後次序怎樣?中間的關係又怎樣?我只可以這樣說:牧養是藝術,講了你也不明白!


參考書目
  1. Gordon D. Fee. “The First Epistle to The Corinthians”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87.
  2. 梁家麟。《今日哥林多教會——哥林多前書註釋》。香港:天道,1992
  3. 葉松茂。《101間香港教會經驗分析》。香港:基道,2004
  4. 卡森著。張晨歌。《十架與事奉》。台北:麥種,2005
  5. 季納著。劉良淑譯。《新約聖經背景註釋》。台北:校園,2006
  6. 卡森著。潘秋松譯。《約翰福音註釋》。台北:麥種,2007
  7. 馮蔭坤。《加拉太書註釋(卷下)》。台北:校園,2008
  8. 梁家麟。《傳統、傳承、傳揚不順應潮流的神學教育》。香港:建道,2014
  9. 盧龍光。〈牧養神學的起點:誰是牧者?誰是被牧養者?〉《神學院通訊》第45期(201510月),頁1-3


本文原為20150528日畢業生營前分享會講道,題目為《為父的心》,現反省和整理後成文。經文引用摘錄自新漢語譯本。



[1] 梁家麟:《傳統、傳承、傳揚不順應潮流的神學教育》(香港:建道,2014),頁70
[2] 葉松茂:《101間香港教會經驗分析》(香港:基道,2004),頁147
[3] 卡森著,潘秋松譯:《約翰福音註釋》(台北:麥種,2007),頁1060
[4] 盧龍光:〈牧養神學的起點:誰是牧者?誰是被牧養者?〉,《神學院通訊》第45期(201510月),頁1
[5] 馮蔭坤:《加拉太書註釋(卷下)》(台北:校園,2008),頁859-861
[6] 梁家麟:《今日哥林多教會——哥林多前書註釋》(香港:天道,1992),頁119
[7] 卡森著,張晨歌:《十架與事奉》(台北:麥種,2005),頁 150
[8]  Fee Gordon D., “The First Epistle to The Corinthians”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87), 186.
[9] 梁家麟:《今日哥林多教會——哥林多前書註釋》(香港:天道,1992),頁121
[10] 季納著,劉良淑譯:《新約聖經背景註釋》(台北:校園,2006),頁524
[11]卡森著,張晨歌:《十架與事奉》(台北:麥種,2005),頁 150-151
[12] Fee Gordon D., “The First Epistle to The Corinthians”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87), 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