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0日 星期五

從萬千個導師,到屬靈的父親 ——哥林多前書四14-21


文:Paul Sir
整理:鏜


引言:
牧養是藝術過於技術,意會重於言傳,學習有待個人的揣摩參悟,有耳者才能聽。[1] 牧養所涉的範圍廣闊而抽象,可能不知所夸,而集中探討「關係」這課題則相對可行。


一.關係的牧養
初到教會,牧養或發展事工前,先要跟弟兄姊妹彼此認識,建立關係,這個論調亙古不變。談及青少年牧養,則不得不提「大手佈道」、「埋身牧養」、「門徒訓練」。這都是青少年牧養的方法和要訣,在香港教會青少年佈道和牧養的策略中相當盛行。由人數到質素的增長,基礎都是關係。畢業生營就是其中一個與少年人接觸並建立關係的重要場境。幾天營會,大手佈道,三個主題:與自己、身邊的人、耶穌建立關係。及後,帶他們回到教會,埋身牧養和教導。這成為油基歷世歷代眾多新生命得到造就和成長的故事。

假如彼此沒有關係,牧者、導師在青少年生命中沒絲毫份量,憑什麼要少年人聽你話。所以牧養教導依附於關係,關係是牧養的先決條件,亦是一切策略的建構基礎。因而,長久亦師亦友的導師關係是少年事工的「殺手鐧」。[2]

導師在教會內外安排大量時間心力與少年人生活相處,讓他們經歷導師的愛護,感受被愛而願意參與教會不同活動。而「食玩Hea瞓」和「蛇齋餅粽」仍然無得輸,這並非收買人心,而是將信仰帶進共同生活,製造場境,建立關係,打成一片。

少年人在教會結交不同肢體,建立生活圈子,對教會產生歸屬感。有成為知心朋友,更有成為生命導師。牧者導師繼而以三至五年時間,挑選願意繼續成長的少年人,作門徒訓練。承先啟後,薪火相傳,達致牧養的效果。正如耶穌呼召門徒後,也常與他們同在,在生活中展現言教身教。

筆者稱這樣為「關係的牧養」——藉彼此關係的深淺,作出適當的教導。所謂:「關係未到,不能說這些,不能這樣教導。」其基礎正是「關係」。


二.牧養的關係
不過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先建立關係,後傳福音作教導」,這「關係」究竟是否存在?還是自己空想出來?假如根本不存在,今天我們在建立甚麼關係呢?

牧養的關係,分別有「牧養」與「被牧養」,即是「牧者」和「羊」關係。在約翰福音廿一章15-17節,耶穌恢復彼得的事奉,提到「牧養我的羊」、「餵養我的小羊」,都指出耶穌是「羊」的真正擁有者,祂才是我們真正的牧人。彼得前書五章1-4節,彼得形容自己為「同作長老的」,勸勉交託其他長老牧養神的羊羣,並「監督」、「作羊羣的榜樣」。[3]

專職牧者或導師往往將自己當作那真正的牧羊人,能令羊群不至缺乏,更危險是僭越了上帝的位置。這是對自己身份錯誤的瞭解,因而帶來種種壓力。青少年牧養中,只有主耶穌基督擁有牧者的身份。[4] 我們都是受托作教導、看顧屬神的羊,而受托的責任,並非憑一己之力,而是上帝的工作。我們不曾擁有這些羊,假如我們擁有,我們則只是偷羊賊,不是牧羊人。我們在本質上都是羊,都需要「被牧養」。

問題是,今天費盡心機所換取的關係,很多時完全跟「牧養」、「餵養」無關;所做的也不是「受托」的範圍。這樣,我們的少年事工在做甚麼呢?而這關係的本質又是甚麼呢?


三.甚麼樣的關係?

導師:帶領孩童者
我們只是羊?流通管子,純粹上帝的傳聲筒?這就是我們的身份嗎?以上我們辛苦建立的關係,究竟是否存在?哥林多前書四章14-21節讓我獲得一些啟發。

「導師」只在新約出現三次:兩次在加拉太書和一次在即將探討的經文。七十士譯本並無「導師」這個字,而和合本則譯作「師傅」。在希羅文獻裡,這字直譯爲「帶領孩童者」,指羅馬社會中一些受主人信任的奴隸,專責陪伴家中少主上學和放學,並監管其行爲。孩童監管期大概是由六、七歲到十六、十七歲約十二年時間。這位「孩童的侍從」負責管理孩童從起床到就寢的日常活動,包括他的衛生和學習,但他不是教師,只需陪同孩童往返學校,替他攜帶書本和書寫用具。他亦負責教導孩童禮貌和正當的行爲舉止,是項工作使責備和懲罰成爲必要。因此,侍從有時獲得嚴苛的名聲,又常被描繪爲拿著籐條、鞭子或木桿。另一方面,許多侍從和善地完成他們的任務,有時與曾經照顧的孩童建立一生的友誼。孩童長大後,侍從的工作便告結束。[5] 只要孩童不出亂子,他已屬稱職了。

這和我們作導師的經歷有點類似:大部分時間都在陪伴小羊成長。保羅並無質疑作「導師」的貢獻。按照這裡所說,大部分人都屬稱職。不過值得我們思想的是,聖經確實並不在乎「導師」這個職分,難怪在整本聖經只出現三次。而保羅說:「但有萬千個導師」。我們花時間與少年人「食玩Hea瞓」、「蛇齋餅粽」,都不過是建立「導師」這個身份。然而,這個身份並非一個重要的關係(不是一無事處)——並非關於「牧養」的關係。


先福音,後關係.父子關係
縱然亞波羅、彼得等也曾在哥林多信徒中服侍過,並作出不少貢獻,卻比不上保羅從無到有把教會建立起來。單憑這段豐功偉績,保羅已可自封在哥林多教會擁有無上權威,將其私有化:哥林多是屬於他的。不過保羅避免讓人誤會是他主導了他們信主,好像有甚麼神奇能力,所以保羅強調是在基督耶穌裏藉着福音生了他們。[6] 筆者想指出,雖然神是我們真正的牧者,但保羅是將福音帶給他們的第一人,牧養關係是無可取替,更稱自己是他們的父,而這關係始於福音。

關係的牧養:先以關係為手段,達致傳福音為目的,即雙方認識為基礎,先關係,後福音。然而,孩子未出生,何來父親呢?建立了父親的形象,但無孩子,可算是父親嗎?從哥林多教會看到,保羅「父親」的身份,並非刻意建立,這段父子關係藉著福音產生出來,因此次序是相反的:先福音,後關係。


效法保羅,效忠福音
這樣,作父親是甚麼意思?這裡是否表示,做導師只有數年,而保羅做父親卻是承包一輩子呢?導師和父親的分別,只在於時間性?前者有期限,後者是一生?

保羅寫道:「所以我勸你們要效法我。」(林前四16)。在第一世紀,兒子應當「效法」父親。在職業上,如果父親是麵包師,兒子也會成為麵包師;如果父親是牧羊人,兒子也如是。家庭期望兒子延續家庭的姓氏、價值和傳統。在這種文化期望上,如果保羅成為哥林多人的「父親」,他們就應當效法他。[7]

一直而來,我們都因為傳福音和牧養,才去建立關係。不過保羅是先確立福音,傳給哥林多教會後,再以父親的身份去教導和牧養他們。保羅與哥林多教會的關係始於福音,並以為父的心和責任,將其「手藝」傳給他們。因而是福音產生關係,有別於關係產生福音。

牧養是承擔責任,不是更不能隨自己喜好選擇,因為藉福音生出的,自然成為了他們的父,就必須餵養牧養他們,更要做榜樣讓他們效法,因此是關係帶出責任,而牧養教導的責任是由為父的身份所賦予。

為父與作導師的分別,不是時間性,更無永恆牧養人這回事,因為我們不是上帝,但不表示不能牧養。問題在於:今天,我們有什麼手藝傳給下一代呢?我們的價值觀裡,期望對信仰有深度,我們憑著甚麼讓少年人效法呢?這統統都不是少年事工秘訣所能解答。


父親的楷模,羊群的榜樣
效法保羅甚麼呢?17節,保羅派了提摩太到你們那裏去,為要提醒你們我在基督耶穌裏是怎樣行事為人,正如我在各地各教會所教導的一樣。傳道者怎能與所傳的道分割呢?在11-13節一系列的描述中,保羅表明自己的生活和事工,和被釘十字架的彌賽亞所傳的福音一致。[8]

今天當父親,以福音生他們,不只叫他們舉手決志,更重要是他們回到教會,是否看到你們的生活言行,在基督耶穌裡怎樣行事為人。牧者、導師或領袖,被要求在生活言行上作楷模,對信仰忠貞不貳,於道德良心無虧;不管作牧養的是否願意,都已命定要把信仰人格化地表理出來。並把自己推薦給神所牧養的小羊或弟兄姊妹,而不光是抽離地推薦一個學說或理論。[9]

只能說,不能做,絲毫沒有影響力,亦只淪為口號(出大Dee)。相反,為父的心,一言一行,影響他們,正是「群羊的榜樣」。


華麗言語VS愚拙言語(一17, 18
保羅在四章18-21節以「父」的身份說話。一般父的性情比母溫和,但有時也會用杖管教,而在羅馬的政治修辭中,為父的形像是嚴厲而毫不妥協。[10]

有些人自高自大,令保羅擔心,通常這些人都有大的影響力,不論任何地方,甚至在教會更是如此。不過保羅受制於客觀因素,以致他不能到哥林多教會,但他仍然希望主開路,可以很快到他們那裏去,看看他們生活如何。

「言語」和「能力」:當了解哥林多教會的情況,便知道這裡說的言語,不是我們一般的言語,而是他們言語的智慧(一17對自高自大的人來說,言語的智慧比福音更為合情合理。事實上,言語的智慧稀釋了福音,與福音和神的能力對立,水火不容,是虛假的言語。自高自大的哥林多信徒的智慧言語,使「基督的十字架落了空」(一17)。而能力是指福音的大能,就是赦免、改變和召人們脫離黑暗,進入奇妙光明的權能。口才、言語不能改變人,只有福音才能改變人。

保羅用慈父的心腸,帶著糾正的「杖」(棍棒)到哥林多教會,處理他們中間的問題。父親自然不忍心刑罰他的兒女,而是存慈愛溫柔的心,不過先決條件是哥林多信徒的思想行為改變。

保羅在這裡並不是建立關係來爭取牧養權,而是他已經肯定了自己的身份,以父之名來教訓哥林多人,縱使嚴厲,但他也沒閉口不言,或擔心關係未到,因為本質上父親這關係及責任,足已說明一切因由。

筆者絕不懷疑事工活動背後的作用是一個場境,讓我們與少年人相處。問題在於我們如何由導師「升格」為父親,取決於對方有否領受福音,而不在於我們花多少力氣建立「關係」。作為牧者導師或教會領袖,是帶領神的子民過著與福音相稱的生活,因此,「父親」這個身份,是由福音賜予,不過有沒有為父的心,就取決於我們願不願意盡這身份的責任及信仰的內涵,來牧養群羊。


結語:立好根基,在上面建造
保羅希望他們效法的是,依照十字架來生活的熱心。保羅期望哥林多人效法他的價值觀、對世界的看法和他的優先順序。他唯獨效忠被釘十字架的彌賽亞的福音這種價值觀。[11]

「即使有萬千個導師,卻沒有很多父親」,因為我們還未準備好將我們的傳統、所有的去傳給他們!保羅作為哥林多教會的屬靈父親,是以福音的內容成為他們的榜樣。今天,我們仍然要咬定,我們讓他們學到的,由始至終都是福音,沒有別的。[12]

以耶穌基督為那已經立好的根基,在上面建造,拒絕用木草禾稭等劣等材料和技術來建造他的工程,因為這些材料經不起火的試驗,建造的工程會被火燒毀,一燒就沒有了(三10-15)。效法保羅,為福音而活,為福音而死,以福音作生活的標準,以生命作羊群的榜樣,建造他們。深信這顆為父的心,正是牧養羊群所具備的條件。但有萬千個導師,卻沒有很多父親。

說了這麼久,究竟怎樣做呢?關係的牧養,還是牧養的關係?先後次序怎樣?中間的關係又怎樣?我只可以這樣說:牧養是藝術,講了你也不明白!


參考書目
  1. Gordon D. Fee. “The First Epistle to The Corinthians”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87.
  2. 梁家麟。《今日哥林多教會——哥林多前書註釋》。香港:天道,1992
  3. 葉松茂。《101間香港教會經驗分析》。香港:基道,2004
  4. 卡森著。張晨歌。《十架與事奉》。台北:麥種,2005
  5. 季納著。劉良淑譯。《新約聖經背景註釋》。台北:校園,2006
  6. 卡森著。潘秋松譯。《約翰福音註釋》。台北:麥種,2007
  7. 馮蔭坤。《加拉太書註釋(卷下)》。台北:校園,2008
  8. 梁家麟。《傳統、傳承、傳揚不順應潮流的神學教育》。香港:建道,2014
  9. 盧龍光。〈牧養神學的起點:誰是牧者?誰是被牧養者?〉《神學院通訊》第45期(201510月),頁1-3


本文原為20150528日畢業生營前分享會講道,題目為《為父的心》,現反省和整理後成文。經文引用摘錄自新漢語譯本。



[1] 梁家麟:《傳統、傳承、傳揚不順應潮流的神學教育》(香港:建道,2014),頁70
[2] 葉松茂:《101間香港教會經驗分析》(香港:基道,2004),頁147
[3] 卡森著,潘秋松譯:《約翰福音註釋》(台北:麥種,2007),頁1060
[4] 盧龍光:〈牧養神學的起點:誰是牧者?誰是被牧養者?〉,《神學院通訊》第45期(201510月),頁1
[5] 馮蔭坤:《加拉太書註釋(卷下)》(台北:校園,2008),頁859-861
[6] 梁家麟:《今日哥林多教會——哥林多前書註釋》(香港:天道,1992),頁119
[7] 卡森著,張晨歌:《十架與事奉》(台北:麥種,2005),頁 150
[8]  Fee Gordon D., “The First Epistle to The Corinthians”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87), 186.
[9] 梁家麟:《今日哥林多教會——哥林多前書註釋》(香港:天道,1992),頁121
[10] 季納著,劉良淑譯:《新約聖經背景註釋》(台北:校園,2006),頁524
[11]卡森著,張晨歌:《十架與事奉》(台北:麥種,2005),頁 150-151
[12] Fee Gordon D., “The First Epistle to The Corinthians”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87), 18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