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0日 星期五

進入他的星球


整理:Philip

編按:內容為蔡元雲醫生一次的青少年講座。

耶穌問彼得:「你愛我嗎?」彼得支吾以對,耶穌說:「你餵養我的小羊。」(2115) 。蔡元雲醫生對青少年工作特別有抱負,所以他演繹小羊就是青少年人。他在第九天的港九培靈研經大會上,以「榮耀的牧人」為題,勉勵作父母的、作青少年牧養的導師,要因着耶穌基督大牧人的捨命,去捨命牧養青少年人。

成為好牧人,首先要認識你的羊。蔡醫為了深入了解羊的特性,他在新西蘭時就跟隨牧人走進羊圈,羊群沒有因為他手上的草而靠近,卻是因為認得牧人的聲音而跟隨;蔡醫於是明白牧養是建基在長遠的關係上,做牧人不僅要撒種,更要成為那顆種子,進入人的心裡。

蔡醫兒孫成群,為了進入隔代世界,他不惜一起打機、一起運動、一起看動畫。他感謝孫兒教曉他領略Minions戲中Kevin的目標人生,反過來他教訓孫兒不要玩「打老師」的電子遊戲,這些真誠的交往只有建立在長遠的關係上,而不單是三言兩語或者重重覆覆的言教。他不相信與孩子相處所謂「優質時間」quality time ,因為建立關係從來沒有捷徑。

蔡醫領養過不少孩子,其中有一位有厭食症的,蔡醫非常着急但又無補於事,後來遇上孩子的父母,孩子馬上質問父母從來沒有關心。父親回答:「對不起,對不起,那時你的弟弟剛出世,妹妹又病重,你一向是家中最乖的,所以....對不起。」大家都哭了。孩子的厭食症從此也好了,不要借助長袖衫隱藏瘦弱的身軀。蔡醫說種子撒在不同的土壤結果會不一樣,撒種的不單要撒種,更要明白石頭代表什麽?荊棘又是什麼?各人處境都不一樣,做牧養的要多用心了解各人的狀態,陪着一起走第二里路,才可以成為他心裡面的種子,這才是為羊捨命。

蔡醫有一位商人朋友,因在美國犯事而坐監,在獄中只有看聖經,又跟西班牙人唱詩敬拜神,原來耶和華是我們的大牧人,他叫我們在「患難生忍耐….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53-5) 神是愛,衪是榮耀的大牧人,祂就在這人身上親自動工。以西結書記載當時的牧人沒有盡責去牧養,神要親自出手去尋找失喪的、醫治包紮受傷的,衪的榮耀就是十字架。我們因着大牧人的牧養,都懂得同樣捨己去牧養祂的羊。

蔡醫對香港充滿盼望,他說牧養要從家庭開始,父母要好好「認識」兒女,走進他們的星球,明白什麽是他們的「石頭」,那裏有他們的「荊棘」,帶頭做好榜樣。入大學的非常艱苦,我們要進入校園處境去牧養他們。初入職的多不穩定,要在職場處境服侍他們。總的,我們要更新牧養,正如今年主題「榮耀三一神,祂更新、革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