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師母
油基堂2012至2014年的教會主題都是:「分齡牧養.生命服侍」,文書部邀請我撰寫一篇文章:「從約翰福音看耶穌的服侍生命」,由於篇幅所限,下文主要是選取約翰福音4:1-42,去細察耶穌在服侍人或事奉神的過程中,到底展現了怎樣的生命。
在不少人心目中,耶穌總是精力充沛,到處去傳道助人的救世主,他彷彿是不用吃、不用睡、不受七情六慾影響的超凡聖人,因為可能有人認為:耶穌畢竟是神的兒子,當然是滿有能力,可以輕而易舉地處理人世間的種種困難吧!然而,若果我們細看福音書的記載,就會發現,耶穌不單是千秋萬代的救贖主,也是道成肉身的平常人;耶穌不單是神的兒子,也是亞當之後,是約瑟的兒子;耶穌是神子,也是人子;耶穌是真神,也是真人。
正如約翰福音第一章起首,就向我們介紹了一位「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的耶穌(約1:14),耶穌不單活出平常人的生命,也同時展現了屬神的氣質,正如Richard Foster 在【禱告真諦】一書中 (第三版, P.226) 所言,耶穌已經將「平凡」和「神聖」永遠聯結在一起。換言之,耶穌沒有刻意分開「聖」或「俗」,平常生活中每一個經歷,包括飲水、食飯、睡覺,都可以是神聖的。耶穌的生命讓我們看見,在平凡中活出神聖是有可能的。因為「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賜他們權柄,作神的兒女,這等人不是從血氣生的,不是從情慾生的,也不是從人意生的,乃是從神生的。」(約1:12-13),我們是從神生的!不單止耶穌是神的兒子,我們也是神的兒女。如此看來,我們這等平凡人,不單是某某人的兒女,更是神的孩子;我們不單擁有「人性」,原來因著耶穌,也擁有「神性」,因為神住在我們裡面(約14:17,20,17:26),我們的生命是有可能活出「神聖」,結出聖靈的果子,皆因「生命在他裡頭」(約1:4),只要我們「常在他裡面,這人就多結果子」(約15:5)。因此,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論是服侍人還是事奉神,只要我們能覺醒耶穌已住在我們裡面,我們就能在平凡中活出神聖了。
約翰福音4:1-42記載了我們耳熟能詳的一個事件,就是耶穌和撒瑪利亞婦人談道的事蹟,在其中,耶穌的一言一行都呈現了好幾方面的生命特質,都是在平凡中活出神聖的事例:
約4:7「有一個撒馬利亞的婦人來打水。耶穌對她說:『請你給我水喝』。」耶穌雖然是一個平常的猶太人,但他當日在雅各井旁對撒馬利亞婦人的舉動,卻完全打破一般猶太男子的做法。耶穌沒有種族歧視,一般猶太人是會仇視屬於雜種的撒馬利亞人的;耶穌沒有性別歧視,一般猶太男人是不屑跟女人說話的;耶穌亦沒有歧視異教者,猶太人更會鄙視沒有在耶路撒冷禮拜的撒馬利亞人。耶穌完全沒有顯出高人一等的姿態。相反,他是主動地、謙虛地、真心地去接觸和請求一個一般猶太人都會看扁的撒馬利亞人,兼且是一個女人。這確實是耶穌所顯出的神聖。
耶穌這種自然的生命流露——謙虛、溫柔、真誠、主動和接納,是一種好不平凡的生命特質,也正是當時的社會所缺乏的,這種從神而來的生命,就是福音------神就是愛與接納。耶穌整個人、整個生命就是一個最好的福音信息,他的生命正在彰顯與他同在的神 (約1:18) ,他亦向這撒馬利亞婦人繪畫出一個信息:神正主動尋找她、關懷她和接納她。
今日我們的生命其實也正在表彰我們裡面的神。有時我們雖然並沒有說什麼,但日常生活裡的行事為人,言談舉止,整個生命都已經在傳福音了,也就是最實在的「生命服侍」,因為傳福音並不單單等於講「三福、四律」,福音本身是一個叫人得「生命」的好消息,當你已經經驗過這個新生命,親眼見過,親耳聽過,親口嚐過,你就好自然地可以告訴別人,信耶穌得生命是一回怎樣的事。由於這個生命已經住在你裡面,你的一言一行,已經是在傳福音了,別人是會被你表現出來的神聖生命所吸引,會好想知道怎樣可以信耶穌得豐盛的生命(約10:10) 。而事實上,「生命」和「見證」都是約翰福音的重要主題信息,當你得著這神聖生命時,你整個人就自然成為一個見證,會吸引人來認識真神。傳福音從來都不應單是在嘴裡說的,更應該是活出來的神聖生命見證。 (待續)
油基堂2012至2014年的教會主題都是:「分齡牧養.生命服侍」,文書部邀請我撰寫一篇文章:「從約翰福音看耶穌的服侍生命」,由於篇幅所限,下文主要是選取約翰福音4:1-42,去細察耶穌在服侍人或事奉神的過程中,到底展現了怎樣的生命。
在不少人心目中,耶穌總是精力充沛,到處去傳道助人的救世主,他彷彿是不用吃、不用睡、不受七情六慾影響的超凡聖人,因為可能有人認為:耶穌畢竟是神的兒子,當然是滿有能力,可以輕而易舉地處理人世間的種種困難吧!然而,若果我們細看福音書的記載,就會發現,耶穌不單是千秋萬代的救贖主,也是道成肉身的平常人;耶穌不單是神的兒子,也是亞當之後,是約瑟的兒子;耶穌是神子,也是人子;耶穌是真神,也是真人。
正如約翰福音第一章起首,就向我們介紹了一位「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的耶穌(約1:14),耶穌不單活出平常人的生命,也同時展現了屬神的氣質,正如Richard Foster 在【禱告真諦】一書中 (第三版, P.226) 所言,耶穌已經將「平凡」和「神聖」永遠聯結在一起。換言之,耶穌沒有刻意分開「聖」或「俗」,平常生活中每一個經歷,包括飲水、食飯、睡覺,都可以是神聖的。耶穌的生命讓我們看見,在平凡中活出神聖是有可能的。因為「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賜他們權柄,作神的兒女,這等人不是從血氣生的,不是從情慾生的,也不是從人意生的,乃是從神生的。」(約1:12-13),我們是從神生的!不單止耶穌是神的兒子,我們也是神的兒女。如此看來,我們這等平凡人,不單是某某人的兒女,更是神的孩子;我們不單擁有「人性」,原來因著耶穌,也擁有「神性」,因為神住在我們裡面(約14:17,20,17:26),我們的生命是有可能活出「神聖」,結出聖靈的果子,皆因「生命在他裡頭」(約1:4),只要我們「常在他裡面,這人就多結果子」(約15:5)。因此,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論是服侍人還是事奉神,只要我們能覺醒耶穌已住在我們裡面,我們就能在平凡中活出神聖了。
約翰福音4:1-42記載了我們耳熟能詳的一個事件,就是耶穌和撒瑪利亞婦人談道的事蹟,在其中,耶穌的一言一行都呈現了好幾方面的生命特質,都是在平凡中活出神聖的事例:
(一)願意豁達地隨時放下
約4:1-4「主知道法利賽人聽見他收門徒、施洗,比約翰還多,〔其實不是耶穌親自施洗,乃是他的門徒施洗〕,他就離了猶太,又往加利利去,必須經過撒馬利亞。」這幾節經文不但交待了耶穌突然離開猶太往加利利和必須要經過撒馬利亞這條捷徑的原因,而且更反映出耶穌在事奉過程中的「豁達」胸襟。
經文似乎暗示,法利賽人可能對於耶穌「收門徒和施洗,比施洗約翰還要多」甚有微言,甚至因妒忌而批評也未可知;耶穌極有可能為免法利賽人進一步打擾和干預,就決定暫時「離開」猶太,再次「進入」加利利(參新漢語譯本)。「離開」,原文可解作「放下」,耶穌跟我們一樣,都是一個平常人,在事奉神的過程當中,有時都要面對別人的議論或批評,耶穌的做法是「放下」,然後「進入」另一個新階段。
在傳道的過程中,耶穌非常「看得開和放得低」,他願意隨時放下成功的業績,不再眷戀依附;他願意放下一己的榮辱,不去怨天尤人;也放下別人無理的批評,不去追討計較;最後,他甚至暫時放下猶太省這個禾塲,再次進入另一個工塲加利利。耶穌本是加利利人,他也曾被本鄉的人拒絕,以致要暫時離開家鄉,往別處去傳道,現在,他又再次返回加利利了。
在服侍人的過程當中,我們實在也無需太過執著或強求,因為若沒有放下,就沒有空間去領受新的可能性。假如有些人還未準備好去接受我們服侍的話,那我們就要暫時放下,然後進入另一個機遇。或許到了適當的時候,我們又可以再次進入以前接觸過的群體,就像耶穌一樣,經常往返加利利和猶太地。我相信,耶穌這份豁達的心懷,是當時宗教領袖所欠奉的,亦是一種「捨己放下」的神聖生命。
(二)不怕顯露自身的軟弱
你會選擇什麼時候去事奉神呢?是身體狀態最好的時候?是無災無病的日子?你可有想過,神都用得著你困乏的身軀,用得著你認為是最軟弱的時刻,用得著你平凡的際遇去服侍人?耶穌就是這樣。
約4:6提及「耶穌因走路困乏,就坐在井旁。」耶穌向我們展示的,是十足的一個平常人,他跟你和我都一樣,當面對挫折、被人仇視、議論、批評時,他可能都會感到心靈沉重和困累的,正如希伯來書說:「耶穌親自成了血肉之體……也曾凡事受過試探。」(來2:14, 4:15)耶穌從來沒有用神蹟來幫助自己去逃避人世間的一切困坷。耶穌由猶太省步行至撒馬利亞省的長途旅程,也會令他身體困乏,需要坐在水泉旁休息;他亦會感到飢餓,需要門徒去買食物(約4:8);他會口渴,需要向撒馬利亞婦人取水喝。耶穌是一個會經驗到缺乏和困頓的平常人。
然而,作為一個猶太男人,耶穌卻不懼怕,也不介意向一個撒瑪利亞女人顯露自己的軟弱和缺乏。他似乎相信,神會用得著他的「軟弱」。正正因為耶穌的疲憊無力,需要坐在井旁休息,祂才可以好自然地跟撒馬利亞婦人打開話匣子:「請你給我水喝」(約4:7)。
今日當我們去服侍人的時候,會否也不經意地常常懷著高姿態,認為我們是要「幫」某人認識真理,我們要「給」某人一些他缺乏的東西?我們可有想過,或許一個可行的接觸點是,我們不介意去顯露自己的平凡、掙扎、甚至缺乏,然後好自然地跟別人展開話題,告知基督徒都需要面對生活的困難,不是高高在上的,不是神神秘秘的,不是不吃人間煙火的,反而是跟常人一樣,可能喜歡做運動、看世界杯,閒時會看一齣好電影,要買餸燒飯,要交租供樓,養兒育女的過程也會有擔心和激心的時候。基督徒都是常人一個,會經歷其他人一切的困厄。
一位著名的靈修學者Joyce Huggett (【主啊,請說】P.147),她相信:「假如我生病,我的疾病可以事奉神,假如我憂愁,我的憂愁可以事奉神!」是的,耶穌的困乏可以事奉神。你可有想過,神都可以用得著你人生中「低谷、憂愁」的經驗去幫助有需要的人?耶穌所展現的困乏告訴我們,當我們服侍時,是無需要扮堅強的,也不一定要自己在狀態最健壯的時候,或許這種平凡兼軟弱的生命流露,才是最有血有肉、動人心弦的生命服侍,是神成為肉身的神聖時刻。
(三)整個人就是福音信息
約4:1-4「主知道法利賽人聽見他收門徒、施洗,比約翰還多,〔其實不是耶穌親自施洗,乃是他的門徒施洗〕,他就離了猶太,又往加利利去,必須經過撒馬利亞。」這幾節經文不但交待了耶穌突然離開猶太往加利利和必須要經過撒馬利亞這條捷徑的原因,而且更反映出耶穌在事奉過程中的「豁達」胸襟。
經文似乎暗示,法利賽人可能對於耶穌「收門徒和施洗,比施洗約翰還要多」甚有微言,甚至因妒忌而批評也未可知;耶穌極有可能為免法利賽人進一步打擾和干預,就決定暫時「離開」猶太,再次「進入」加利利(參新漢語譯本)。「離開」,原文可解作「放下」,耶穌跟我們一樣,都是一個平常人,在事奉神的過程當中,有時都要面對別人的議論或批評,耶穌的做法是「放下」,然後「進入」另一個新階段。
在傳道的過程中,耶穌非常「看得開和放得低」,他願意隨時放下成功的業績,不再眷戀依附;他願意放下一己的榮辱,不去怨天尤人;也放下別人無理的批評,不去追討計較;最後,他甚至暫時放下猶太省這個禾塲,再次進入另一個工塲加利利。耶穌本是加利利人,他也曾被本鄉的人拒絕,以致要暫時離開家鄉,往別處去傳道,現在,他又再次返回加利利了。
在服侍人的過程當中,我們實在也無需太過執著或強求,因為若沒有放下,就沒有空間去領受新的可能性。假如有些人還未準備好去接受我們服侍的話,那我們就要暫時放下,然後進入另一個機遇。或許到了適當的時候,我們又可以再次進入以前接觸過的群體,就像耶穌一樣,經常往返加利利和猶太地。我相信,耶穌這份豁達的心懷,是當時宗教領袖所欠奉的,亦是一種「捨己放下」的神聖生命。
(二)不怕顯露自身的軟弱
你會選擇什麼時候去事奉神呢?是身體狀態最好的時候?是無災無病的日子?你可有想過,神都用得著你困乏的身軀,用得著你認為是最軟弱的時刻,用得著你平凡的際遇去服侍人?耶穌就是這樣。
約4:6提及「耶穌因走路困乏,就坐在井旁。」耶穌向我們展示的,是十足的一個平常人,他跟你和我都一樣,當面對挫折、被人仇視、議論、批評時,他可能都會感到心靈沉重和困累的,正如希伯來書說:「耶穌親自成了血肉之體……也曾凡事受過試探。」(來2:14, 4:15)耶穌從來沒有用神蹟來幫助自己去逃避人世間的一切困坷。耶穌由猶太省步行至撒馬利亞省的長途旅程,也會令他身體困乏,需要坐在水泉旁休息;他亦會感到飢餓,需要門徒去買食物(約4:8);他會口渴,需要向撒馬利亞婦人取水喝。耶穌是一個會經驗到缺乏和困頓的平常人。
然而,作為一個猶太男人,耶穌卻不懼怕,也不介意向一個撒瑪利亞女人顯露自己的軟弱和缺乏。他似乎相信,神會用得著他的「軟弱」。正正因為耶穌的疲憊無力,需要坐在井旁休息,祂才可以好自然地跟撒馬利亞婦人打開話匣子:「請你給我水喝」(約4:7)。
今日當我們去服侍人的時候,會否也不經意地常常懷著高姿態,認為我們是要「幫」某人認識真理,我們要「給」某人一些他缺乏的東西?我們可有想過,或許一個可行的接觸點是,我們不介意去顯露自己的平凡、掙扎、甚至缺乏,然後好自然地跟別人展開話題,告知基督徒都需要面對生活的困難,不是高高在上的,不是神神秘秘的,不是不吃人間煙火的,反而是跟常人一樣,可能喜歡做運動、看世界杯,閒時會看一齣好電影,要買餸燒飯,要交租供樓,養兒育女的過程也會有擔心和激心的時候。基督徒都是常人一個,會經歷其他人一切的困厄。
一位著名的靈修學者Joyce Huggett (【主啊,請說】P.147),她相信:「假如我生病,我的疾病可以事奉神,假如我憂愁,我的憂愁可以事奉神!」是的,耶穌的困乏可以事奉神。你可有想過,神都可以用得著你人生中「低谷、憂愁」的經驗去幫助有需要的人?耶穌所展現的困乏告訴我們,當我們服侍時,是無需要扮堅強的,也不一定要自己在狀態最健壯的時候,或許這種平凡兼軟弱的生命流露,才是最有血有肉、動人心弦的生命服侍,是神成為肉身的神聖時刻。
(三)整個人就是福音信息
約4:7「有一個撒馬利亞的婦人來打水。耶穌對她說:『請你給我水喝』。」耶穌雖然是一個平常的猶太人,但他當日在雅各井旁對撒馬利亞婦人的舉動,卻完全打破一般猶太男子的做法。耶穌沒有種族歧視,一般猶太人是會仇視屬於雜種的撒馬利亞人的;耶穌沒有性別歧視,一般猶太男人是不屑跟女人說話的;耶穌亦沒有歧視異教者,猶太人更會鄙視沒有在耶路撒冷禮拜的撒馬利亞人。耶穌完全沒有顯出高人一等的姿態。相反,他是主動地、謙虛地、真心地去接觸和請求一個一般猶太人都會看扁的撒馬利亞人,兼且是一個女人。這確實是耶穌所顯出的神聖。
耶穌這種自然的生命流露——謙虛、溫柔、真誠、主動和接納,是一種好不平凡的生命特質,也正是當時的社會所缺乏的,這種從神而來的生命,就是福音------神就是愛與接納。耶穌整個人、整個生命就是一個最好的福音信息,他的生命正在彰顯與他同在的神 (約1:18) ,他亦向這撒馬利亞婦人繪畫出一個信息:神正主動尋找她、關懷她和接納她。
今日我們的生命其實也正在表彰我們裡面的神。有時我們雖然並沒有說什麼,但日常生活裡的行事為人,言談舉止,整個生命都已經在傳福音了,也就是最實在的「生命服侍」,因為傳福音並不單單等於講「三福、四律」,福音本身是一個叫人得「生命」的好消息,當你已經經驗過這個新生命,親眼見過,親耳聽過,親口嚐過,你就好自然地可以告訴別人,信耶穌得生命是一回怎樣的事。由於這個生命已經住在你裡面,你的一言一行,已經是在傳福音了,別人是會被你表現出來的神聖生命所吸引,會好想知道怎樣可以信耶穌得豐盛的生命(約10:10) 。而事實上,「生命」和「見證」都是約翰福音的重要主題信息,當你得著這神聖生命時,你整個人就自然成為一個見證,會吸引人來認識真神。傳福音從來都不應單是在嘴裡說的,更應該是活出來的神聖生命見證。 (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