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去承繼這世界!*
保羅繼續解釋「因信稱義」的道理。
嘗試了解保羅的邏輯:
v.13-15 亞伯拉罕及他的後裔按應許要成為承受世界的人。要繼承這世界是透過信心而非律法。若以律法來繼承這世界,便讓信心落空及應許失效了。因為律法有其限制(憤怒及有法律隙)。
*保羅指出活出信心與依法辦事是兩種方向的思維邏輯*
v.16-25 「本於信心,按著恩典,確立應許。」是保羅強調超越律法的信心行動,此行動能叫人稱義。亞伯拉罕正是最佳例証,一個不育的人如何成為多國之父,沒有什麼人的能力與謀算,就祇有按應許而信。信心叫人剛強,有勇氣;應許叫人眼光清晰,不被環境所限,神所應許的必然成就。這就算為義,人得以稱為義人就是如此。義人就是
相信主耶穌從死裏復活的人。受死為我擔罪,復活叫我稱義。
*信心就有超越絕望中的能力*
5:1-5 按保羅「因信稱義」的邏輯,憑信才能立於恩典中,並以此盼望,能榮耀神或遭患難誇口,因為患難能產生忍耐,忍耐生出老練(有歷煉的生命),老練産生盼望,以致人在患難中不羞愧。
另外,保羅也提及聖靈把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裏。
*信心是叫人有歷煉的旅程*
反思:可見保羅所展示的因信稱義,*並非口說我信就被稱義這麽簡單*,而是以信心渡日,就算在患難缺乏中,無奈,迷惘及無力感中,痛苦黑暗絕望中,能認定上帝應許,看見主預備恩典,能繼續在痛苦中堅持下去,完全靠賴上主,也經歷聖靈及上主的愛。在上主眼中得稱為義。
這是律法以外,常強調依法辦事的冰冷世代中,自私自利的人性醜惡下,走另一條信心之路,是基督徒應該踏上的。
窯匠工房@油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