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2日 星期三

與民主匹配的「心的習性」── 《民主,心碎的政治?》書介



文:施施
  
「當我們對自我及世界的認識在『心』這個中樞匯聚,就會生發『勇氣』,按照所知,去作出合乎人性的行動。」P. 25

20149月,大專院校罷課一星期;佔中發起人宣佈啟動佔中;一枚枚催淚彈揭開為期七十五天的「雨傘運動」。市民和政府正就民主的呈現方式不斷角力,不少市民將社會深層次問題訴諸民主,大有把民主當成解決良方、甚至唯一辦法。美國基督徒作家帕爾默(Parker J. Palmer)卻在其著作《民主:心碎的政治?》揭示擁有逾百年民主的美國,其社會問題均來自另一原因,就是人的心靈素質配不上民主制度。

作者帕爾默認為,民主的先決條件是「心」──民主制度下的公民和領袖,必須具備與民主匹配的素質:懂得面對衝突。然而,他指出這種素質只有在公共空間才能夠培育,故整本書內容圍繞民主的內在建設:「心的習性」和外在基礎:怎樣建立公共空間以培養一群擁有公民素質的人民。

「一個國家偉大與否,不僅在於她的強者有多強,而更在於她的弱者受到多少支援與保護。」P.20

帕爾默開道便點出現代美國的問題,其中三項尤其嚴重,一為暴力,二為失去「我們人民」(we the people)的概念,三為減少保護弱者。

現今美國愛用武力(或暴力)解決問題,這裡所指的暴力不僅是軍事或身體上的,只要人的尊嚴被蹧踐,那個人就已遭遇暴力。在現實中,美國的政治暴力最嚴重,包括把政敵妖魔化和單顧政治利益而忽視人的逼切需要。

另一個問題是個人主義泛濫,以致人民失去公民概念。這群人擁有足夠的財富和知識去滿足自己需要,因而傾向只顧自己,並覺得自己掌控自己命運;除卻朋友與親人,他們看不到其他社會上的人。對許多美國人而言,國家存在的目的就是保障一個自給自足、可追求幸福而毋須顧及別人的私人生活。這一種只顧自己的個人主義與公民身份相衝突,造成不活躍的政治參與。

而暴力和個人主義正是第三個問題的元凶:減少保護弱者。帕爾默指出政治權力跟操縱資訊的能力密不可分,縱有監管仍能延續屬己的特殊利益。「金錢力量蔭庇政府力量,政治力量蔭庇金錢力量,二者加起來,成了一個封閉系統。」(P.145)封閉的系統把弱者排除在外,致弱者利益受損。

「暴力不能用作解決之道;相反,我們必須保障人民在法治下的信仰與行動自由;少數應服從多數,但少數權益必須致力維護;要恪守彼此關顧的責任,並付諸行動;要努力認識人與人之間的分歧;要以對話促進彼此了解;要勇於譴責一切蹧踐人性之事──使用暴力就是其中之一。」

有鑑於此,光有民主制度顯然並不足夠,美國真正需要的正是人心的改變。帕爾默將民主所需的心稱為「心的習性」,列出一連串的例子,其中憐憫、謙柔和斗膽是三樣重要的習性。

面對個人主義和暴力行為,培養憐憫心是解決方法之一。個人主義所做成的冷漠和一個個私人領域構成的「社會」令人民越來越少相依相偎,「各家自掃門前雪」,因而對他人的苦難、心情缺乏憐憫和同理心,導致問題越趨嚴重。

至於謙柔,所帶來最重要是尊重。帕爾默指出民主中衝突是難以避免,甚至是必須的,因為衝突所造成的張力帶來創意、語言、藝術、教育和宗教,是民主生命活潑健康的關鍵,所以要面對而非逃避衝突。在衝突中,所需的正是尊重彼此的差異,欣賞「非我族類」的價值,因而聆聽、傾談、了解,而非用暴力令人低頭。

除卻憐憫和謙柔,就是斗膽──敢於發言並創立協同社群來行動。擁有想法卻不表達,亦不行動是無用的,正如帕爾默在書中所舉的例子:羅沙.帕克斯的決定。羅沙.帕克斯由於意識到黑人應該與白人平等的,故在巴士上拒絕讓座給一位白人婦女,縱然她知道自己是會因而被捕。這就是斗膽;而她的決定驚人地改變美國的制度。
 「一個社會步向極權統治之初,公眾生活場所總是逐一被取締。人民從此不能在街頭聚集而不害怕被捕。公眾示威被判非法,並以武力鎮壓。」P.155

上述部分的社會的情況,會否感到似曾相識?「心的習性」又應該如何培養呢?帕爾默在書的後半部份描述了解決的方法,就是透過公眾空間重建社會脈絡。怎樣做?──自己看書啦!

書名:民主,心碎的政治  (Healing the Heart of Democracy: The Courage to Create a Politics Worthy of the Human Spirit)
原文作者:帕爾默(Parker J. Palmer)
譯者:黃大業
出版:印象文字
出版日期:31.7.201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