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2日 星期三

生命服侍:在平凡中活出神聖 (下)


文:陳師母

上文見《基道悅讀》第十期,13-17頁。讓我繼續介紹耶穌的生命特質,並他如何在平凡生活中活出神聖。


(四) 被活水滋養的生命

撒馬利亞婦人對耶穌說:「你既是猶太人,怎麼向我一個撒馬利亞婦人要水喝呢?」(4:9)我們可以想像到這個撒馬利亞婦人起初的反應:冷漠的語調、懷疑的態度、仍想保持距離的社交心態。事關猶太人和撒馬利亞人是世仇,彼此沒有交往,更不會共用飲水的器皿。

耶穌沒有被這個婦人帶點冷嘲熱諷的回應嚇怕或感到被拒絕;看來耶穌確實擁有健康的心靈去接收別人負面的反應。耶穌很能夠體諒這個婦人,更明白她內心的枯乾;她極有可能是一個心靈受創、空虛、寂寞、自卑和缺乏安全感的人。接著,耶穌好自然地提到有關神的賞賜,以及人可以向神祈求活水的事實(4:10),耶穌巧妙地用婦人所熟識的事物去引起她的興趣,「泉源、活水」都是耶穌就地取材的比喻,去吸引這位婦人思想真正滿足的人生。

「活水」,不單指新鮮的水,更可比喻作聖靈給予的新生命(7:37-39),聖靈重生的生命並不是一樣抽象的東西,乃是像活水一樣可以讓人親身嘗到的。而事實上,耶穌的生命,豈不是也每天被這「活水」充滿和滋養著嗎?這正是他「平凡」生命中的「不平凡」之處。難怪耶穌能夠好自然地關懷和接納這婦人,更謙虛地用心聆聽她的提問和心聲,也將如何可以在平凡生活中,得著不平凡的活水經驗與她分享,這就是生命服侍了,是有諸內而形於外的生命流露。

耶穌進一步的講解真是切中婦人的需要和非常吸引(4:13-14),耶穌用肉身的乾渴去比喻人心靈的乾涸;人飲完水還會再口渴,但人若喝了耶穌所賜的活水,心靈就永遠不會感到枯乾、空虛和不滿足,因為這泉源不是只有一天的供水量,而是保證永遠供水,且日日新鮮!人也不用老遠去取水,因為這股活泉是在人心靈裡面的,聖靈就在我們裡面,一直地湧流著和滋養著我們!尋找神,並不需要往外撲,只需要回歸內心,就會發現,神一直都在,這個心靈旅程並非往外面尋找的,而是回歸心靈裡的「活泉」,神就是滋潤我們生命的活水泉源。


() 流露屬神的生命

由於耶穌內裡正滿有聖靈,時刻被活水充滿,因此,祂會處處流露出屬神的生命特性,請留意,其實我們每個屬神的兒女都同樣具有這些生命特質的:

1. 關懷別人的核心需要

耶穌突然間轉換話題,從「活水」轉到論及婦人的「丈夫」(4:16-18),因為耶穌知道,這才是困擾著婦人心靈的一大難題,也是她生命的核心需要。從他們的對話中,我們依稀可以見到婦人過去的人生:她曾經有五個丈夫,經歷五段婚姻,可惜都因為種種原因而泡湯,現在她又正與另一位男士同居呢!這位婦人曾經追逐一段又一段愛情,企望滿足內心的空虛與寂寞,可是也同時飽嚐婚姻失敗帶來的種種傷害。耶穌看準婦人心靈乾涸的需要,一針見血地直指她內心的痛處,目的不是想挖苦她,而是想她不再否認或逃避真正的內心需要。

2. 具有從神而來的恩賜

婦人雖然沒有進一步揭露自己在婚姻問題上的困難,或許也有點兒尷尬吧!但她亦沒有對耶穌反感,可能她都感受到耶穌真切的關懷和訝異於耶穌竟能看穿她的內心。剎那間,婦人好像突然開竅,「看出」耶穌具有先知性的恩賜,於是就請教耶穌有關信仰和敬拜的問題了(4:19 -20)。相信我們都經驗過,有些人都會從我們身上「看出」我們具有從神而來的特質和恩賜,他們也會向我們請教如何從信仰角度去面對心靈或生活的核心需要。

3. 知道神的時刻

耶穌感應到婦人開始對他信任,於是也邀請她:「你當信我。時候將到…… (4:21)。「時候將到」,是指某一個神所預備的時刻(in His time),也是人明白開竅的時刻。我們也可以看準這些時機,邀請人信靠耶穌。就正如約4:23耶穌再次挑戰婦人要把握機會信主:「時候將到,如今就是了!」

當婦人更多明白神是怎樣的,她就會作一個真正的敬拜者,會懂得用心靈和真理去敬拜。「神是靈」(4:24),原文無「個」字,顯示我們不能量化神,神是超越地域限制,超越時間空間的,就像空氣或風一樣充滿宇宙萬物。難怪保羅說:「神是超越萬有,貫通萬有,又住在眾人之內的」(4:6)。神不單是超越的,也同時願意臨近每一個人,當人敬拜時,不用老遠去找神,只要回歸心靈深處,就能夠在神人共通的靈裡和在神啟迪的真理裡敬拜祂敬拜,不是用頭腦分析,而是在靈裡和真理裡與神相遇。「父要這樣的人拜祂」:原文是「父正尋找這樣敬拜祂的人」,我們也可以告訴每一個人,其實神正尋找他和等候他呢!


() 以遵行神旨餧養生命

門徒買「外賣」回來,對耶穌說:「拉比,請吃。」誰知耶穌卻出其不意地說:「我有食物吃,是你們不知道的」,這可真引起門徒的好奇,難道早有人拿什麼給他吃了?其實耶穌是想藉著食物去帶出遵行神旨或為神工作的意義,這也是最喜樂的生命服侍。耶穌說:「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來者的旨意,作成他的工。」(4:31-34)

食物是每個生命不能或缺的必需品,人天天都要進食,耶穌卻選擇以「遵行神的旨意和完成神的工作」為每天的志向。食物也是用來餵養生命的,耶穌以神的旨意作為生命的元素,這也是他得飽足和得力量的源動力。耶穌似乎想啟發門徒去思考什麼是生命的必需品。我們的生命必需品是否也像耶穌一樣為要作成神的工和遵行神的旨意呢?

或許有人會疑惑:「假如日日都要為神做工,那會否太辛苦呢?」其實耶穌正想指出,為神工作其實就像「吃東西」般平常和簡單,是日常生活的呈現而已。導演張堅庭結的第一個福音果子,是一個在電影圏工作了三十多年的朋友,這位朋友說她信主不是因為被聚會信息感動,而是被那班基督徒男士的生命感動, 因為當香港還處於經濟低迷, 電影業也未見好景,很多人都愁眉苦臉時,這班人臉上天天掛著滿足的喜樂。這種活水湧流出來的生命,就是傳福音,就是為神作工,就是生命服侍,就是遵行神的旨意。

接著,耶穌用田裡的莊稼,去比喻「人心」已經預備好接受福音(4:35)。門徒以為還有四個月才到收割的時候,但耶穌叫他們打開雙眼,舉目觀看,就會發現莊稼已經發白、熟透了,已經刻不容緩,需要收割了。這個事實可以從撒馬利亞婦人接受基督,繼而也令城裡好些人信主可見,人心真的已經預備好了。我們是否也看見那片熟透的禾場呢?

「收割的人得工價,積蓄五穀到永生,叫撒種的和收割的一同快樂……我差你們去收你們所沒有勞苦的;別人勞苦,你們享受他們所勞苦的。」(4:36-38)在此耶穌進一步講出了有關傳
福音的不同方式、代價和成果:

  1. 傳福音的方式:可以是播種(播種不一定是指「講」福音信息,也可指「活」出美好的品格、分享一句合宜的話、正確的價值觀等),可以是收割,我們應該無分彼此,分工合作。
  2. 傳福音的代價:傳福音是一個過程,像撒種後需等待種子長成,其間的代價是會感辛勞的,或遭別人拒絕,或需澆灌栽培,都需要恆心、耐心、愛心。也需要智慧去看準機會,免得錯失了莊稼熟透而忘記收割的時機。
  3. 傳福音的成果:神會賞賜給福音使者「工錢」的,就是得著那些「屬靈五穀」------各式各樣得著永生的人,這些「工資」是能夠存留到永遠的。請留意,這些「工錢」不單是發放給收割者,也是賜給播種者,叫「撒種的和收割的都一同快樂」。


傳福音,就是遵行神的旨意,作成神的工,就好像食飯一樣,在每一個平凡的日子裡,我們隨時隨處都可以活出不平凡的見證,也好像主耶穌的生命一樣,是好自然地,無需有壓力地作生命服侍。「生命」和「見證」其實都是約翰福音的重要主題,每一個經驗過活水「生命」的人,都定必會像耶穌一樣,將生命表明出來、「見證」出來,讓別人也得著從神而來的永遠生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