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5日 星期日

讀經:哥林多前書1:1-17


「結黨」

前幾年基督徒圈子有個風波,話說Facebook「神學是粉紅色的秋」的陳韋安,與浸神老師曾思瀚因為基督徒參政、中港矛盾等社會議題持不一樣看法而筆伐,兩邊各有支持者,最後陳韋安結束他的網頁。

二千年前在哥林多這個新教會,我們也看到有類似的事情,所不同的是支持者之爭,保羅的追隨者與亞波羅、彼得、甚至號稱不信傳道人、只信基督的追隨者時有爭拗,我們可能以為這是教義之爭,因為亞波羅對施洗有誤解(使18:24-25),彼得對潔淨有迷思(使10:9-16,加2:11-13),但保羅其實看亞波羅同是基督的僕人(4:1),這些爭拗並非教義之爭,而是人結黨之爭,人要問誰是主角。

「分黨」(10)這個翻譯比「分裂」好,卻未能表達好像魚網本是完整,因為裂開要修補(1:19)這個意思,教會裏有裂痕就更嚴重。保羅喜歡稱呼信徒為弟兄,「弟兄」的希臘文adelphos 原指孿生兄弟,保羅用這個字形容信徒同是從神而生,所以我們稱呼神為父(3) ;而在短短十節,耶穌基督這個字出現了超過十次,衪呼召信徒(2),給信徒恩典和各樣恩賜(4-6),並承諾會再來(7),全世界的信徒因着呼求耶穌的名而聯合在一起。保羅說的是耶穌才是主角,祂是主。

哥林多城因為交通便利而經濟文化發達,人追求潮流時尚的思想,亞波羅這些來自亞歷山大擁有希臘哲學辯才的人自然大受歡迎,但保羅勉勵教會不要追求明星講員,而要把目光放在將我們聯合、給我們施洗的耶穌基督身上。我們相信神的權能,不是人的智慧。

反思:你有擁戴的傳道人嗎?你的目光放在他身上?還是在主耶穌基督衪身上?

窯匠工房@油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