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6日 星期六

讀經:使徒行傳10:23-48


相傳著名小提琴家帕格尼尼(Paganini) 在表演中完成了幾段難度甚高的交響樂曲,到了他喜愛的協奏曲,發現琴弦斷裂,他堅持演奏,無奈第二條和第三條弦線陸續斷裂,他沒有停止,以最後一條弦線完成演奏,大家掌聲雷動,以為音樂會完結,帕格尼尼卻繼續與樂團安哥(encore) 下去。

彼得三次不認主,但他心愛著主,主升天後他被主大大使用,他就如耶穌一樣大有能力,醫治癱子,甚至死去的人,他在外邦中行了大神蹟,他住在猶太人認為不潔的皮革工人西門家裏,在禱告中遇見神。原來他仍有不解的迷思,就是他堅持猶太人潔淨的傳統,始終無法接受外邦人。

這天彼得接受百夫長哥尼流的邀請,離開約帕去該撒利亞。約帕是個海港,昔日約拿在這裏上船,逃避耶和華的吩咐,遇上風暴進了魚腹,最後還是回去外邦尼尼微城領人歸主。彼得一天的旅程或許會重溫這段歷史,不過彼得沒有像約拿,他順服聖靈,接受哥尼流熱情下跪的款待,彼得開宗明義說:「神已經指示了我,不可把任何人當作凡俗或不潔的」 (28)。然後他把在耶路撒冷五旬節講的道再說一遍,述說耶穌的生(38),死(39),復活(40-41),審判(42),以至救恩(43)。彼得還在說話的時候,聖靈就如五旬節那日降臨,澆灌在外邦人身上,就如當天澆灌在猶太人身上一樣。

這故事是彼得被聖靈感動,放開他的手去講見証的故事,這故事也是哥尼流被聖靈充滿,打開他的心去聽見証的故事,但嚴格來講,這都不是人的故事,而是聖靈在運行的故事。

反省:我們對人有沒有偏見?有沒有像彼得在禱告中仍帶着這份偏見去見上帝?這份偏見可能是我們個人的堅持,但是神的救恩計劃凌駕一切。

我們活在多元極化的社會,我們有沒有在不同意見的陣營經歷彼得的醫治和拯救?有沒有進入不同意見的陣營中祈求上主的帶領?什麼是凡俗?什麼是不潔?蓖麻應該怎樣生長(4:4-10) ,提琴應該要多少弦線才能奏出美妙樂章,只有創造主才知曉。什麼才是最重要?

窯匠工房@油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