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9日 星期五

和睦之城──從睦福機構看教會如何回應貧窮問題

文:陳志剛

教會以外──回應時代整全的福音
七十年代香港難民問題嚴重,用鐵皮和木板臨時搭建的房屋比比皆是,這些木屋沒有水電,衞生環境又差,遇上天災更是苦不堪言,到了七十年代末就有七十五萬人居住在木屋內。八二年秀茂坪一場山泥傾瀉,近萬人喪失家園,一群熱心的大專基督徒覺得有必要走出教會,進入社區,他們成立了「香港木屋區福音團契」(木福),服侍木屋居民,回應了當時的處境。
回歸前政府清拆寮屋,木福於2001年改名為「城市睦福團契」(睦福),繼續服侍這城市。今天木屋已成過去,但貧窮問題依然嚴重。貧窮人生活在壓迫當中,他們面對失業、鄰舍關係疏離、經濟壓力沉重和家庭問題;他們缺乏安全感,天天「餐搵餐食」,隨時又會遇上病患等危機,弄到金錢和心力交瘁,一下子的積蓄會化為烏有,加上社交圈子狹窄,不容易找到社區的資源幫助,變得無助和消極。貧窮人因為社會地位低微,自我形象差,經常覺得不被尊重,認為自己沒有能力,雖然他們對宗教不一定有興趣,但渴望被關心、被了解、被接納,重建人性的尊嚴。他們表面看來只是缺乏物質,但他們心靈空虛,往往會去求神問卜,供奉偶像,希望借助靈界力量脫離困境。睦福堅持教會是要去救靈魂,而不是零碎的佈施行動。到底人的身、心、靈是不能分割的,全人的幫助不能限於肉身的需要和心理輔導,人的靈性同樣需要幫助。
睦福副總幹事Elsa說她以前在另一個扶貧社福機構工作,那裏單單做扶貧工作,久而久之令她失去幹勁,後來她轉到睦福,與一班基督徒同工,感覺截然不同,那種在主內的服侍給人更踏實完備的盼望。睦福強調「整全福音」,是洛桑運動帶給教會的宣教方面。睦福以機構策動教會弟兄姊妹,結合社會服務和屬靈佈道這兩個使命幫助基層家庭,透過「愛心糧倉」派發食物、外展和探訪接觸貧困家庭,輔導和家庭治療提供危機支援,讓人在物質短缺和生活壓迫中仍然看見出路,譲基督徒在參予服侍當中同樣被造就,讓宣教佈道不單是言傳的,並且是身教的。

教會以內──成為貧窮人的教會
教會的工作是否限於教會以外呢?Elsa説睦福的工作不應該離開教會,因為教會是要與人相交(church with others),地方教會是應該有影響力的。事實上,睦福的始創人之一鄧達強牧師本身就同時是教會堂主任牧師。睦福的理念是讓更多教會起來「成為貧窮人的教會」(the church of the poor),而不單止是「服侍貧窮人的教會」(the church for the poor)。在主耶穌眼中,教會本身就是貧窮人聚集的地方。耶穌來是要報好信息給貧窮人,叫他們得著天國。
睦福的同工不到一百人,所以不可能靠著機構就可以幫助所有基層家庭,而是要動員更多教會起來加入貧窮人教會的行列。Elsa坦言要實行這理念又必須按步就班,算是身處在深水埗、油麻地區的教會也不容易擁抱「成為貧窮人的教會」這觀念。Elsa聯絡的120間教會,就分了三個層次:
  • 第一層是個別弟兄姐妹受了感召,以個人身份參與機構扶貧活動,至於下一步得到所屬教會認同就仍需努力。
  • 第二層是以教會身份參與一兩次扶貧行動,主任牧師是同意了,但可能只是當作一個有意義的活動而已,弟兄姊妹未曾以貧窮人的身份接侍人。
  • 第三層是教會已經意識到貧窮人這個身份,推動會友在教會內和平日生活中身體力行出來。睦福要推動的就是這種休戚與共的教會「團契」生活,教會便是神差遣進入世界,與人相交。
過往油基的「啟發」福音聚會也接侍過不少街坊,他們有些都會出席附近的教會聚會,因為有免費食物供應。起初我們對這班「食客」略有微言,因為覺得他們只是為食而來,我們傳福音是白費的。但日子久了,我們發現原來這班「食客」不單是缺乏食物,而且心靈空虛,他們不被尊重,耶穌是吸引他們來教會得醫治;但單靠食物或者光去服侍他們並不足夠,心靈貧乏的人是須要有人與他們同行。這一下子對教會又帶來很大的張力,教會要認識自己也是貧窮,然後才能與貧窮人一起團契、一同擘餅,這是個大挑戰。

創意性的張力──建立和睦之城
睦福的使命不單是要幫助教會走出教會,幫助貧窮人;也不單是要幫助貧窮人脫離貧窮,走進教會,而是使人一起共建和睦之城,一起承擔和平之子的職份。這和平之子首先是與自己和好,接受自己,明白人的限制;然後是與別人和好,成為別人的鄰舍;最重要是與神和好,重拾神兒女的身份,走在神的道路上面。這和平之子是要讓福音改變人心,無分施與受,而是同時被聖靈轉化,同時轉化城市,成為世界的見證。
睦福總幹事鄺玉婷在「寶田邨的故事」一書中,描述睦福怎樣透過團契在一個中轉屋邨重建睦鄰關係,發揮和平之子的精神。睦福也推行「師友計劃」,讓基層家庭的兒童和成年人建立亦友亦師的關係,減少跨代貧窮,雖然這計劃本身並非佈道性質,但據睦福統計,在計劃之初只有23%的兒童認識福音,到了完結時這數字已經達到60%以上,而友師們大多亦得到很大的祝福。馮煒文說過:「一個人不單是一個罪人,也是一個被罪所傷的人。」貧窮背後也反映了社會制度有不公平,讓弱勢社群受到欺壓。睦福較少在公共空間倡議扶貧,卻實實在在推動教會在生活上做好見證,建立與貧窮人的關係網,做好和平之子的角色。盼望油基可以一同建立這和睦之城。
教會不是叫人在候車室靜候永生,而是與其他人在得自由和宣揚神國來臨之間的一個「會合點」(convergence)。這是個很大的張力,是教會被呼召分別為聖和進入世界的張力,是已然和未然的張力,但在神的宣教之中,這應該是一個有創意性的張力,而不是拆毀的張力,是一個可以在宣教實踐中不斷看到上帝恩典的張力,又在聖經啟示中看到永恆盼望的張力。

參考書目:

  1. 博許(Bosch D.)。《更新變化的宣教:宣教神學的典範變遷》 (Transforming Mission: Paradigm Shifts in Theology of Mission) ,白陳毓華譯,(台北:中華福音神學院,2004)。
  2. 莫陳詠恩。《教會在世 - 踐行上帝的使命》(香港:福音證主,2015)。
  3. Corrie J. “Creative Tensions in the Mission of the Church,” ANVIL Volume 18 No. 2(200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