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31日 星期一

馬丁路德:「我的立場」

文:方鈺鈞



今年是宗教改革五百周年,教會和神學院推出大量講,坊間早已有不少評論文章,讓信徒明白路德改革所帶來的影響和意義。德國官方網頁亦列出文化、藝術、展覽、音樂會等活動,讓遊客追蹤當年改革足跡。當然,整場宗教改革不會只因一人而來,因一人而改。筆者不敢班門弄虎,只是略述和路德有關的一些事。



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是德國基督教神學家,曾是羅馬大公教會奧斯定會的修士。提倡因信稱義,反對教宗的權威地位,成為宗教改革運動的主要發起人,和基督教新教信義宗教會(即路德宗)的始創人,他翻譯的德文聖經影響深遠,促進了基督教在德國的發展。



路德出身於1483年11月10日,家中有九兄弟姊妹,他排行第八。父母是非常敬虔的天主教徒。他生後第二天接受了嬰兒洗禮,而這天是「都爾的聖馬丁」(Sanctus Martinus Turonensis)紀念日,因而得名「馬丁」。他從小學習拉丁文,並出席教堂聚會,並是詩班員。1501年,17歲的路德就讀晢學系,並於1505年取得法學碩士,1507年被祝聖為神父。路德開始一邊研究靈性、罪、悔改等問題,一邊從事教學工作。1510年路德被他的修會派往羅馬城討論修會的問題,對羅馬教廷的腐敗非常失望。



1512年他取得神學博士,成為威登堡大學(University of Halle-Wittenberg)的教授,是當地聖奧斯定修會的副區長,在當地教堂主禮彌撒,同時监督幾家修道院,管理修院的產業。1513至1516年間,路德開始講授詩篇、羅馬書、加拉太書等聖經書卷,領悟「因信稱義」的神學觀——靠著上帝的義,上帝通過恩典和憐憫使我們因信稱義。亦令他反對「贖罪券」(當然他不是第一人),又認為每個信徒都可以理解聖經,不需要教士充當「中間人」,這便動搖羅馬教廷的傳統法規和習俗,包括影響財政問題。



1517年10月31日,年僅34歲的路德將《九十五條》釘在威登堡教堂門上,要求教會改革,又不斷撰寫他對教會教義、信徒倫理、政教關係等等著作, 燃起不同地方教會改革家的心志,造就影響至深的教會改革運動 (Reformation)。 羅馬天主教會欲迅速平息這場紛爭,分別以教廷喻令和政治勢力逼使改革家們取消或收回他們的言論,但過程中卻使雙方的態度更趨強硬。1520年代,彼此的分岐已沒法消弭。



1521年1月3日,教皇發布詔書,路德被革除教籍。1521年4月17日,路德在沃木斯議會中,當著國王查爾斯五世受審,最後一次被要求反悔。一晚後,他堅持除非有人能通過聖經指出其錯誤,據說他曾如此說:「這是我的立場,我別無選擇,求神幫助我,阿們」(Here I stand; I can do no other. God help me)。亦有學者研究指,當時有關路德的種種傳聞風擁而至,這句說話未必真的出自他口,但其不能動搖的決心卻是千真萬確。他直接把聖經從希伯來文翻譯至德文,讓不懂拉丁文的平民百姓也能閱讀聖經。



1530年,一批以馬丁路德神學主張的學者和領袖,由墨蘭頓(Philipp Melanchthon, 1497-1560)草擬《奧斯堡信條》以表明自己的信仰立場。自此之後,這個擁有信條,並以聖經為核心的信仰群體逐漸形成,這就是信義宗教會的起始年代,也就是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的根源。



去年,教宗芳濟談論對路德的看法,他認為:「教會那時有腐敗、世俗、貪戀金錢和權力的現象。路德為此奮起反抗。他是個聰明人,在前進當中解釋他這樣做的理由。」教宗說:「今天,信義會教徒和天主教徒,新教徒及所有教徒在成義教義上都意見一致:路德在這極為重要的一點上沒有看錯…我們之間的確存在著分裂,但責任也在於各教會。」



另一方面,他亦表示基督徒必須團結起來,在人們以為天主不存在的世界中見證慈悲。又引述聖若望保祿二世教宗指出,雙方的情誼不是建立在廣義博愛的理念上, 而是以承認唯一的聖洗聖事為基礎; 而在這精神共融中,天主教徒和基督新教信徒才能共同成長。




參考:
教宗談馬丁路德定位,《公教報》
迎向宗教改革五百年的反思,郭鴻標,《時代論壇》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教會改革運動500周年小冊子》
維基百科

2017年7月25日 星期二

最好的和聲

文:一位信徒聽眾

近幾年每逢節期堂慶,總有詩班為教會獻唱。油基有兩堂崇拜,詩班員便要獻唱兩次,為免阻礙早堂歌頌敬拜員練習,他們選擇更早回到教會作最後綵排。他們每周要在平日晚上練歌。遇上婚禮或安息禮拜,他們也以歌聲代表教會的祝福和安慰。有不少時候,聽著詩班精彩獻唱,完畢後總想大聲拍掌。不過這不太合禮宜,只能報以微笑。油基詩班員有老有嫩,聽說詩班指揮鍾Sir基本是來者不拒,只要他會盡忠練習,盡心擺上。這讓我想起一套大約在十年前看的瑞典電影,中譯名叫《生命的飲歌》,英譯名稱是「As It is in Heaven」(就像在天國)。

若單看中文名稱,很易聯想那些「一個好有音樂熱誠的人,以音樂改變生命……」的劇情套路。筆者愛其英文名,更能道出電影主題。故事講述一位舉世知名的音樂指揮家要返回故鄉養病,意外被邀請負責教會合唱團——一班非常非常普通的鄉民,有長者,有婚姻困難的婦女,有不獲家人支持唱詩的,有智障者,有大叔……音樂水平當然和指揮家差一大截。指揮家開頭當然不情願,只是半推半就答應了。事實上,這個小鎮的詩班接近「摺」的狀態,成員亦各有問題,故事繼續展開。

籌組詩班,首要當然找組員。指揮家讓每個人試音,然而,劇情直接推向什麼人可以唱詩班,什麼人不可以?詩班「應是」什麼人組成的?點解「一些人」會出現在詩班?詩班要/ 應唱什麼詩歌?抱什麼目的參加會否有問題?什麼人可以教詩班?

為了達到劇劇效果,揀詩班員的爭執只是「頭盤」。電影中的詩班有不同的人,旁觀這位大師訓練的教友亦各有「品味」,還有教會外的村民。抄埋一碟便使情節更顯張力。村莊和教會有跟你不同的人,有你睇唔順眼的人,最怕自己是別人睇唔順眼的那位。而偏偏這些人又會可能同你「在主內一起成長」幾十年。有人選擇發怒,有人忍幾十年才出聲,有人成日批評身邊的人,有好多人無出聲……這位「外行」指揮家用上別樹一格的訓練方式,又引來傳統教友或村民的不滿。

淡淡然的情調,樸實的故事和拍攝手法,還有異國小鎮靚景,可以慢慢品嚐。此時再提一提,戲名直譯中文,就是「就像在天國」。電影最後一場戲,合唱團終於團結起來,出大城市參加比賽。偏偏出場前指揮在厠所病發吐血,沒有指揮的詩班,到底能否完成比賽?

電影中沒有英雄。音樂指揮家看似英雄,只是他一來到故鄉,就不大「發光」,反而會被人打,亦會逃避。又或說,電影中有許多英雄,每個人忽然一刻成為英雄。每個人都可以是英雄。正如指揮家教他們唱歌:「每個人都有最合適的音調,只有找得到,就能唱出最好的和聲。」角色在參與詩班時經歷改變。他們試著、尋找著,最後似乎都找到了。


探討科技與社會——評《圓美圏套》

文:一位觀眾

《圓美圏套》(The Circle)故事講述一間類似Facebook+Google+少少Apple的科技公司在產品發展、市場開拓及權力運用的問題。電影前半段帶出很多很埋身的科技議題,可惜後半段套路太多,劇情開始鬆散然後失控。不敢作為好電影推薦大家。但作為探討科技與社會的問題,特別是社群權力(壓力)、私隱(監控)、科技市場滲透(沒有選擇的消費方式)、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等,我覺得仍是值得一看的。(還有顏值甚高依然妙麗的Emma Watson相當值回票價)

因公因私關係,相當表面地認識過消費行為跟蹤及大數據整合等課題 ,例如在amazon買書時會彈出的推介,又如中國最大電子商務亞里巴巴收購最大影視平台優酷,將兩個數以億人計的大數據整合,企圖追蹤觀賞習慣及網購消費行為的慣性。這些操作今日已發展得十分複雜,目的是收集和分析每一個人的生活習慣與消費形態的關係,使消費更無孔不入(可謂隨時隨地)。

電影或多或少在反映上述問題,片中一例是女主角參加公司醫療計劃,要飲下具有身體健康追蹤功能(build-in sensor)的特製藥水,身體健康數據便實時地成為可分析和跟進的資料,而這些科技實際上早已臨床甚至已經面世,以很正面的功能和出發點,如安全、健康作招徠。電影的震驚之處正是因為它嘗試探討的不是將來的問題,而是眼前的當務之急。片中另一例是社交媒體(Social Media)加人肉搜尋,於線上線下的社會壓力以至欺凌的問題。

當然片外的世界更加複雜,人工智能及機器人(無人駕駛已在最後測試)會帶來很多人力工種的轉移(有國家便建議因機器人引致的失業問題應向機器人僱主徵稅),科技問題如核武是沒有解藥的,靠賴的只是規管。然而,有官商利益、政治實況對規管都沒有足夠保障。社會的變局來得很快,很可能十多年後這世界已是另一局面,即現今剛出生的信二代讀中學或大學的時候。

人類大未來正是描述這些問題,一切科研都在指向著人類變得健康長壽、開心快樂及成為上帝。處身科技變革,我不知作為信徒有沒有角色,但我感到不安。不瞞你說,我看電影前半段時是十分不安的,後半部劇情鬆散則無辦法。


從聖經中看崇拜

文:崇拜詩歌小組

心靈誠實的敬拜,包括真理與熱情兩者的投入,前者是崇拜的神學,後者牽涉領唱技巧與樂器音響的配合。「崇拜詩歌小組」其中一項使命就是為敬拜事奉人員安排培訓,透過音樂讓會眾更能投入敬拜。今年首季,小組便邀請油基前實習神學生余振傑傳道(人稱「余Sir」)教授「崇拜領詩實踐導引」,內容當然有離不開領詩準備、選歌注意事項等「實戰」技巧,但是最重要還是明白聖經中的崇拜時怎麼一回事。今日一些在台上帶領敬拜的年輕信徒,就是受他啓蒙。

「敬拜神即是盡我們內裡所有的能力去愛神,這種愛是帶著戰兢、讚嘆、戀慕和敬畏的。」
陶恕 A.W. Tozer,《敬拜的真義》Whatever Happened to Worship?

即使我們有時身體軟弱、疲倦甚至不適,未必能用盡全力敬拜,但心態至少應是這樣。為什麼要敬拜耶和華?聖經中有如此描述:

一)你們要讚美耶和華
詩150:記載許多上帝的屬性,詩人用上許多不同的樂器,還有身體跳舞全人敬拜祂。昔日,教會用什麼樂器敬拜也是爭論之一,例如能否用電子結他。在香港環境,用身體敬拜上帝比較則罕見。美國近年則愈來愈多教會在崇拜中跳舞敬拜上帝。

二)使祂的榮耀得著稱讚
弗1:3-6:主耶穌基督的父神在基督裏賜給我們天上各樣屬靈的福氣,並揀選了我們,使我們成為聖潔,預定我們得兒女的名分,使他榮耀的恩典得着稱讚。崇拜焦點是上帝,並不是自己。

腓2:9-11:神將祂升為至高,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耶穌基督的名無不屈膝,無不口稱耶穌基督為主,使榮耀歸與父神。

三)將當得榮耀者歸給他
詩100:它特別提到上帝其中一樣屬性——我們是衪所造的,祂是我們的生命之主。信徒需要認識體會上帝的闊度,是難以想像。

羅12:1:「事奉」和「敬拜」原文是同一個字。信徒應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

詩34:1-3:再次提到信徒要時時稱頌耶和華,讚美他的話必常在口中。 我們當稱耶和華為大,一同高舉他的名,投入敬拜。

崇拜的焦點

「崇拜是要引領我們進入上帝的同在,讓我們可以因着那份關係而喜悅,並受到模塑,依照上帝最好的目的而活。」——唐慕華(Marva J.Dawn)

「崇拜不是節目,崇拜也不是關於『我』;崇拜宣告、上演和歌唱上帝的故事;崇拜是敘事──上帝從世界開始到終結的敘事。」——Robert E.Webber

Full, active, conscious participation in the rites of worship ….. The participation in these rites is a as church, as the Body of Christ.….Worship is participating in God's very life…..In the mystery communion is where God seeks, not only to be glorious for us, but to allow us to be sons of daughters, bearing the hope that all shall share in the glory of a liberated creation.
(全情投入、充滿活力,有意識地參與崇拜的儀式...參與這些儀式像一個教會,像基督的身體......崇拜就是參與上帝的非常生活......透過神秘的聖餐上帝在尋找,不僅是讓我們得榮耀,而是要讓我們成為上帝的兒女,盼望所有人都能分享解放創造的榮耀。)
——Saliers, Worship as Theology , 47-48

崇拜的焦點就是以上帝為中心,如神的聖潔、神的慈愛及神的能力;以耶穌基督為中心(來8:1-11)和以聖靈為中心(約16:12-15)。崇拜是受造者被造的目的,至終的目的尊榮神,討神的喜悅。透過禮序舖排看見、述說救恩的歷史,是上帝的生命。我們參與當中,透過悟性、感性全人投入的敬拜,也就是奉獻(不是消費,拿服務),即使社會有哀號或各種難題,但我們仍然帶著盼望敬拜神。唐慕華認為崇拜和屬靈操練有關(spiritual transformation)。另外兩位神學家J. I. Packer和John Stott相信,人沒有可能去敬拜一位他不認識或不理解的神。信徒查經認識神,為的是要讚美祂。人若不明白,就不知道自己在榮耀什麼。認識上帝愈多,愈能真正明白並且讚美衪。

崇拜的原則基本是用心靈和誠實敬拜(約4:23-24)。「心靈」,原文是「聖靈」,敬拜者必須有聖靈引導和加力。「誠實」原文是「真理」 ,是指耶穌基督,使一切信祂的得到永生,並透過聖子可以看見和認識父神。(約3:16、約14:6)

我們忘記了土地的意義


文:阿徍

從前對土地的認識,就是香港地少人多,地價貴,土地普遍令人聯想到金錢、商品,長輩多鼓勵要儲錢買樓,背後的理念就是希望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地方,感覺上比較安定,不用搬來搬去,供完層樓就是自己,老了可有地方居住。

土地是否只是用來買賣?發展?起樓?是近年開始多了人思考的問題,從09年菜園村事件,到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因為政府要發展,所以需要遷拆相關的鄉效農地,大部分人都會覺得人口越來越多,當然需要發展新地方,發展就是大道理,所有東西也要讓路。另一方面,也有人提出,城市發展是否一定需要犧牲鄉郊農地?城市發展有賴農業提供糧食,一味依靠外來供應不是辦法,發展或許不只一種方法、取向,城鄉共生或許會是另一條出路。

在油基冬令會的土地工作坊中﹐弟兄帶領我們一起思考土地意義,在資本主義社會,城市不斷發展,就要吸引外來資金,發展基建,發展工商業,增加生產量,讓資金留低,從而令資產增值,在這個大環境之下,土地自然成為資產增值的重要工具。大家也同意現今社會普遍覺得土地是一種商品,是資產,是用來買賣,香港更是世界其中一個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這個角色讓我們思考任何題目的時候,很容易先以經濟角度出發,就算我們信徒某程度上也離不開這個框框,除了是商品之外,土地就沒有其他意義?弟兄提醒,我們需要從神那裡思考土地意義。

禮物

在出埃及記中,以色列人所生活的埃及,是一個被奴役的地方,在那裏,他們不能自主。但上帝說過,要賜他們「應許之地」,他們將會有屬於他們自己的土地。這表達了土地,跟自我身分的尋回、建立,是有很密切的關係。

豐盛供應

在申命記11:10-11中,強調了流奶與密之地不同於過去的埃及地,埃及地是「撒種後,要用腳澆灌,像澆灌菜園一樣」,而得為業之地卻是「有山有谷、天上的雨水滋潤之地。」土地在申命記中,不單是上帝賜予,祂所賜予的,更使人一無所缺,生活必得飽足的地方。

遵守誡命

申命記強調以色列要在得到為業的地上遵守誡命,誡命的制定是為了給以色列人在土地上生活有所依據,成為上帝在地上的明證。所以誡命不是負面要人跟隨的條例,而是生活模式的榜樣,誡命的導守是為了享受上帝的賜予及供應,故申命記亦想提醒以色列人要緊記律法,如申命記8:1所言:「我今日所吩咐你的一切誡命,你們要謹守遵行,好使你們存活,人數增多,可以進去得耶和華向你們列祖起誓應許的那地。」

照顧弱小

上帝囑咐以色列人,當他們擁有自己的土地後,要照顧一些未有相同公民地位的寄居者,因他們自己在埃及時也曾是寄居的(申10:19),上帝也叮囑他們,要好好照顧貧窮人等被邊緣的羣體,所以,在上帝的心意中,一塊土地應要幫助實踐一種睦鄰關係,它不應是一個壓榨,而應是一個多元、包容的空間。
土地是上帝賜予的禮物,同時帶來豐盛物質的供應,上帝要求以色列遵守衪的誡命,照顧弱小,土地包含著自我身分的尋回、建立。從以上看來,土地不是一個物質空間那麼簡單,人本身需要空間來理解自身的生命和生活,但教會往往只簡單地把土地作為崇拜、眾會、安置信徒的地方,缺乏思考其身處的土地空間所包含著的獨特身份,教會身處油麻地,就是油麻地的教會,其他教會不能取代這獨特身份,表明教會與其社區應該是連繫著的,不是沒有關係、沒有感情,而是在社區落地生根,了解它的歷史,建立人際網絡。這樣,才能更好地服侍他人,建立睦鄰關係。

不可能的四分之三

早前參與了使命公民的命途、想像商討日營,聽了議員姚松炎及鄉土學社朱耀光的分享,提醒了、豐富了自己對土地意義的認識,我們經常只會留意土地上的石屎建築物,忽略了土地下的泥土,泥土是昆蟲、動物、植物的居所,是萬物能共享共生的地方,上帝原是叫我們好好管理,不是只顧自己的需要發展,而剝奪其他植物及生物的使用權,這是在破壞上帝的創造秩序,破壞我們與萬物之間的關係,結果就是越來越多生態問題出現,動物植物絕種。

姚松炎指出,戰後至九十年代尾在香港也沒有土地爭議。以發展為綱領的自由經濟主義理論,在二戰後一直大受歡迎,甚至被視為成功的方程式。引入外資、外勞,把土地放棄耕作,在其上興建工廠、住宅,結果出現了亞洲四小龍,全世界都渴望這種成功的方程式。我們盲目追求發展,滿足我們過渡消費,過渡擁有,過渡方便的生活,炭排放不斷增加,結果導致全球暖化,引發氣候改變、極端天氣、嚴重天災,這已是很強烈的警號。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一六年的數字,以香港人的生態足跡來計算,我們現在的生活是要用3.9個地球的資源才能維持我們的生活方式,意思就是我們需要比現在減少四分之三的消耗,才是正常。

《生態公義》(After Nature’s Revolt: Eco-justice and Theology, 1992)書中神學家芮穆森(Larry Rasmussen)的提醒:「富裕所帶來心靈的貧乏,使得我們麻木不仁,因此,當自然界正在受苦,而且我們自己也是自然的一部份,但我們卻再也不會感覺到痛苦。如果我們否認或逃避地球的苦難,我們的惻隱之心便已經死亡,緊跟著的就是我們自己人性的泯滅。」
朱耀光指出,八十年代後,香港人面對著是不能札根的土地。他見證著馬屎埔村被清拆,這是一個拔根的過程。「村民五十年代到港看見肥沃的土地,在上耕作,落地生根,三代人在上面生活,推土機一來就幫他們拔根……過程令人感到悲哀。」土地不僅是用來餵飽我們,更要想像那是讓我們扎根的地方,大家若覺得土地和你有份,過程中已是扎根,扎根是用汗水和生命滋養土地上其他的生命,土地就是一個載體,讓生命可以延續。

《耶穌的環保學:活出聖經中神、人、土地的美好關係》(Planetwise: dare to care for God’s world)作者戴夫‧布克雷(Dave Bookless)的提醒:「全世界都在拔根,這帶來的結果是災難性的。因為世果變成一個無根的地方,所造成的損害已顯現在各種層面的破壞關係。…我們受造是為了歸於一個群體和一個地方,是為了活在關係中,不僅是與神的關係,也是與人類群體和自然世界的關係。」

我們需要回復上帝的創造秩序,要自知萬物也有其界限,人類當然有在上帝秩序中的限制,不能自顧自身利益不斷消耗,資源不是我們獨自享用,重新學習與世間萬物共享共生,復和人與萬物之間的關係,各人各物有其居所,各城各鄉得其所出,共同地持續關愛受造世果。改變永遠是由微少開始,每人減少四分之三的消耗看似不可能,但盼望可以由微少的十分之一開始。

參考資料:
Breakazine! 025 出賣我地
使命公民 - 命途、想像商討日營

從《申命記》再思土地問題

文:堂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土地問題」常常掛在我們香港人的口中。然而大家口中的問題‚大部分所指向的都是一)土地短缺(沒有足夠的土地來增加房屋的供應)或二)樓價太高(一般人的購買力根本承擔不起置業的需要)。社會上不同的人或政府好像都試著對應這問題提供解決的方法,例如「全民搶地」增加供應,「雙辣招」雙倍印花稅打擊住宅炒賣活動,為樓價降溫。

但是如果再認真想想,今天我們所面對的「土地問題」是否只是單純關於供求的問題? 是否應該只由商品買賣的角度去衡量。根據一些近代社會科學的學者的看法,空間(土地)是帶有著社會性,瀰漫著社會關係的建構、運作和實踐 。例如在學校裡,學生自然知道他跟其他人的關係,他應該怎樣對待老師/其他的同學,而同學在學校裡的行為亦可改變他身處學校中人與人相處的文化。那些社會科學的學者認為近200年都市化的發展,其發展的演進造就成,把空間轉化為商品,為城市留住資本,繼續搾取更多的盈利。而這樣的發展,忽視了身處在那空間(土地)當中的人所帶有著的社會關係及人在其中的生活方式。「為了經濟發展」成了剝削人的生活方式的最佳理由,日常生活的每一部都看到被大財團壟斷的影兒,然而我們身處在城市當中都理解到,這是沒有辦法的,要在城市中生活便要適應妥協這種城市的發展方式才可以分享當中的安定和繁榮。而且這些土地(空間)的運用方式的討論總是各有意見,各方也有理由,彷彿土地的運用其實都是一樣價值中立(不能說誰一定對,誰一定錯)的議題,在我們的信仰的角度中, 這議題究竟是否值得去討論或關心?

舊約聖經學者布魯格曼在他的著作《土地神學——從聖經信仰看土地的賞賜、應許和挑戰》,試圖以土地作為主線,串通整個舊約來思考我們信仰的內容。在他的建構中,土地不但是聖經故事發生的場景,更是故事串連的軸線。上主—神的子民—土地成為一個三角的關係,而在三角中央便是律法(妥拉) 。在這樣的進路中,神和人之間的應許,委身,回應不只是一個關乎他世生命或靈魂救贖,而更加包含了以色列民在土地上的生活方式怎樣實踐出上主對他們的召命。如果我們以這視角從新去觀察,由聖經怎樣敍述以色列群體的得地與失地過程,先知對社會公義的警告,被奴歸回的狀況,便看到當中是關乎以色列民對上主的倚靠,社會的結構,經濟的秩序與人倫的關係。這些都清楚記載在申命記的律例典章之中。

布魯格曼特別指出有另一種視角去了解申命記中的律例典章,便是從逆(Counter)——埃及地的價值觀去理解。在出埃及記五章中所提及的法老所說的:


「你們不可照常把草給百姓做磚,叫他們自己去撿草。 他們素常做磚的數目,你們仍舊向他們要,一點不可減少!因為他們是懶惰的,所以呼求說:『容我們去祭祀我們的神。』  你們要把更重的工夫加在這些人身上,叫他們勞碌,不聽虛謊的言語。」(出5:7-9)


這段經文展示出,埃及是一個怎樣奴役人的地方(土地),人便是要投入這樣一個不能安息,不會達標的勞役之中,而上主的拯救,便是帶領衪的子民離開,再進到一個非人的功勞,非人的義,唯獨恩典,完全是上主賜予的禮物,那樣的應許之地。以下經文看到,摩西把勞役人之土地(埃及地)和他們將要進入給人有安息之地(應許之地)作了一個對比。

「耶和華你的神,領你進他向你列祖亞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應許給你的地。那裏有城邑,又大又美,非你所建造的; 有房屋,裝滿各樣美物,非你所裝滿的;有鑿成的水井,非你所鑿成的;還有葡萄園、橄欖園,非你所栽種的,你吃了而且飽足。  那時,你要謹慎,免得你忘記將你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的耶和華。」(申6:10-12)

「所以,你們要守我今日所吩咐的一切誡命,使你們膽壯,能以進去,得你們所要得的那地,  並使你們的日子,在耶和華向你們列祖起誓應許給他們和他們後裔的地上得以長久,那是流奶與蜜之地。 你要進去得為業的那地,本不像你出來的埃及地,你在那裏撒種,用腳澆灌,像澆灌菜園一樣。 你們要過去得為業的那地,乃是有山有谷,雨水滋潤之地。 是耶和華你神所眷顧的,從歲首到年終,耶和華你神的眼目時常看顧那地。」(申11:8-12)

而且在申命記描述中,以色列民在進入迦南得地之前,摩西在約旦河邊界為他們重述十誡,當中的版本(申5:12-15)有一處跟出埃及記的版本(出20:8-11)有明顯的不同。不同的是在於守安息日所描述的原因,由記念耶和華的創造轉為「記念你在埃及地作過奴僕,耶和華你神用大能的手和伸出來的膀臂,將你從那裏領出來。」,而布魯格曼認為,這種把安息日連繫於出埃及事件並記於進入迦南之前,便是要提醒以色列民,上主的拯救是為了他們可以進入安息,所以不要讓應許之地轉變成第二個奴役人讓人得不到安息的地方(埃及地) 。

在申命記的描寫中,上主賜下給以色列民的迦南美地,應該是一個由律例典章形塑的空間,是一個充滿上主恩典偶然性的展現,以色列民在當中體認到的非自己功勞必然性的擁有。摩西呼喚以色列民以禮物的眼光去看待他們所得到的土地, 上主這樣的賜予是叫土地上整群體的人都一無所缺,得到飽足,而這絕不是單純地對土地的擁有。但摩西預視到,當人住得安樂,事事都在自己可以控制到的範圍時,便會傾向忘記上帝恩典的偶然性,把一切都歸功於自己的努力的必然性(這是我值得擁有) ,更加會想方法去鞏固自己必然性的擁有,從而透過土地去奴役人。而律例典章中的條文便警告一切濫用土地的運作,指出上主賜土地予人,是叫人脫離奴役,得享安息,過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亦叫人要照顧在土地上一切有需要的人(貧窮,客旅和孤兒寡婦)。

在這種角度看來,律法其中一向度,正是批判一種勞役人的土地運用方式,呼喚人要公義地運用土地的資源,幫助土地上其他有需要的人。而申命記15章安息年的實踐更宣告,土地不是用作買賣交易或給予市場無盡的生產的動力。這樣的立約,便是為每一個生存在土地上的人立下尊嚴,尊重,自由的界線。亦宣示人類社會的存在,不是仰賴買賣交易或佔有收取。而列王紀上21章所描述的,亞哈對拿伯的對話,正正是便是兩種對土地的對照,亞哈的眼光只看到土地是用作交易,經濟買賣,而拿伯看到的是土地包含當中的記憶,是先人留下來的產業,是上主的恩典,不應單從經濟賺取的角度去衡量。

這樣看來聖經中的土地觀或信仰內容背後的倫理關懷是有人怎樣在土地生活的面向。今天的香港社會,雖然不像申命記中的描述,在社會群體中的都是弟兄姊妹,但是從信仰的角度,大家都互為鄰舍。身處同一個城市的土地上,人與人是應該有互相關連的部分。而那些看以價值中立理所當然的土地運用方式,究竟是傾向叫人得享安息,還是把人投進了一個被奴役的空間。這些矛盾值得我們去用信仰的眼光去細想。

雖然我們的社會,有一種主流的意識形態,叫我們凡事由經濟發展的必然性去衡量事情,但這種壟斷性的看法,會不會令我們也從領受上主恩典偶然性的視野中排除了出去,而香港的信徒群體又應該怎樣在這個「奴役人的埃及地」中,展現出上主作王,而叫這土地上的人真是可以得享安息。






1517 vs 2017

文:黎廣澤宣教師

五百年前歐洲教會牽起了一場影響全球的宗教改革,帶來不能逆轉的改變,也衍生了基督新教的出現,令天主教及基督新教從此分道揚鑣,各自發展所傳的道。歷史告訴我們,宗教改革開創了路德神學與加爾文神學,建立路德宗及改革宗;建構了因信稱義、信徒皆祭司及其他影響深遠的神學觀念,適逢印刷術的興起,締造了人人可讀聖經的機會。簡言之,今日信徒所接觸的教會傳統及信仰教導,所認信的教義也深受宗教改革的影響。然而五百年後的今日,此改革運動對今日的我們有何值得反思的地方?

一、回到聖經去

馬丁路德強調信仰的基礎是「回到聖經去」。五百年前,信徒可以自己讀經是難以想像的事,除了聖經手抄本罕有,信徒不能擁有自己的聖經,教育仍未普及,信徒對信仰及聖經的理解要靠信經,要理問答甚至教堂裏的彩繪玻璃,能研讀及解釋聖經的就只有神職人員,他們順理成章地成為聖經權威。若果馬丁路徳所爭取信徒研讀聖經的機會,值得現代信徒反省的就是我們如何回應這寶貴的機會。時代進步,除了印刷術出現,經年累月對聖經的學術研究:考古學、詮釋學、文本批判學及地理歷史文化研究……大大增加了聖經的背景資料及解釋方法。聖經學者的努力實在功不可沒,互聯網的出現能迅速地共享那些研究成果,配合聖經研究及神學課程普及化,現代信徒所擁有的聖經資源及知識,可說是前無古人。然而,信徒的讀經生活又如何?

信徒容易把研讀聖經由生活變為專業,由領受變為學問,由分享變為匯報。聖經的權威由上帝的默示漸變成學者理論,其詮釋的起點由讀經變成研讀釋經書。過往強調聖靈藉聖言賜亮光,現今靠某星級講員的解經才有得著。筆者無意矮化聖經學者及嚴謹釋經的重要,也不是主張不用釋經書及認識原文與背景。這些當然重要,但釋經的關鍵是對聖經的態度,就如雅各所言「只你們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自己欺哄自己。」(雅1:22)真正的釋經是因領受上帝的話而令生命有所改變。

明顯讀聖經的目的,不單要「解得通」那段經文,而是讓神的話成為生命養份。因此,信徒讀經的重要是讓讀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以致聖經成為靈命日糧,而非學術研究或難以掌握的學問,聖經本身就是權威。

筆者欣賞禮儀教會的每日經課,配合教會年曆及三代經課講道,能讓信徒每天也與上主的話相遇,這是一切解經權威不能取代的,相信這也是路德的一片苦心。

二、信徒皆祭司

馬丁路德根據《彼得前書》二章提到:「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聖潔的國度…」.建立了「信徒皆祭司」的聖職神學基礎,抗衡當時教皇及主教那種高人一等的地位,釐清教會的聖職人員是被揀選出來作牧養及施行聖禮的身份而已;身份有別,但權力與地位卻與眾信徒一樣,每個受了洗的信徒也是祭司,沒有人擁有特權或特殊身份,甚至應學效主耶穌的謙卑作僕人。

路德的意思並非貶低祭司的地位,上主差派祂的兒女在教會不同崗位內服侍,重點不是權力與地位,乃是信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馬丁路德挑戰當時教皇的地位,指他並非教會的頭,也沒有權柄要求別人順服他。回望五百年後的今日,不少信徒仍擁抱屬靈偉人或強勢領導的想法,當偉大人物要退下來時,又恐怕找不到合適的接班人。教會應參考使徒選立領袖的要求:有好名聲,被聖靈充滿.智慧充足的人…(徒6:3)及保羅所建議的:必須端莊,不一口兩舌.不好喝酒,不貪不義之財…(提前3:8),然而,所選出來的領袖並非高人一等,「信徒皆祭司」的觀念正要提醒教會惟有耶穌基督是教會的元首.衪卻以謙卑的態度去踐行使命。當教會論到服侍,眾信徒要起來支援,領袖須肩負帶領及動員的角色,甚至以僕人的身份去作服事的榜樣;當教會論到權威,我們便應該回到聖經去,順服及遵行上主的吩咐,忠心實踐祂的教導。

三、政教分離

對馬丁路德來說,基督徒與國家的關係,帶著沉重的歷史教訓,當國家領導與教會領導互相牽涉在對方的權力及利益,教會與國家的身份與使命混淆,容易墮落腐敗。路德提出「兩國論」的神學,指天上的國及地上的國,兩者有其獨特權柄及任務。地上的國可成為上帝手中的劍作懲治百姓之用,此外,人亦無法辨識上帝為何容許邪惡的人治國。可見路德不主張以革命推翻政府,但在違反上帝吩咐誡命之下.信徒也不應盲目服從。

隨著歷史中教會所經歷的政權演變,香港教會由英國殖民地政府至中共政權的管治歷程,「政教分離」成為普遍教會所抱持的立場,甚至成為信徒政治冷感的成因。然而,從路德的觀點可見,他並不是鼓吹基督徒不談政治,反而他已假設基督徒比未信者有更高標準的公民意識。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基督教被納粹政權操控的史實,正反映信徒對政權認知及作為公民的重要。2015年香港因政改而引發的公民覺醒運動,帶動了不少教會反思信徒的公民責任,提升了本土意識,加增了社會議題的關注。然而,也有不少教會因信徒或領袖對社會行動的參與有不同意見,甚至引起撕裂。

筆者認為今日教會需要認真反省自己在世的使命是什麼,是地上惟一的群體擁有天上的身份和使命,對世情的批判與盼望也有超越世俗的視野,以致她的氣質與個性與世上一般群體不同。筆者認為教會應常存活於一種吊詭之中發揮福音的真諦:上主在掌管我和世界,活著就是要成就祂的旨意而非世界的心意。因此,教會面對政治有其超越的視角,以不一樣的價值去關懷城中被忽略的小眾,視被欺壓的為自己一部分,甘於放棄擁有的而追求屬天的價值,為的不是要在地上建立上帝國度而是仰望上帝旨意行在地上。

從上述的觀察及分享,再思今日教會如何看讀聖經,領袖身份及教會與政治。莫忘今日教會仍在宗教改革當中,在等待主耶穌再來的日子,我們仍須改革。

馬丁路德的召命生涯

文:陳志剛

沒有召命的人生

路徳的生平非常傳奇,他的父親漢斯是個礦工。十六世紀時期的礦埸生活不容易,而且非常危險,所以漢斯把希望都寄托在大兒子路德身上,對他的教養非常嚴格。小時侯路徳因為偷食杏仁而遭毒打,曾經離家出走,所以路德學會嚴守紀律,努力做一個好人。
路德長大後不負眾望,22歲取得碩士學位,預備選讀醫科、法律、或神學。但父親一早為他買下大批昂貴法律書籍,所以他跟從父親,選擇了法律。路德和漢斯就如當時中世紀其他人一樣,覺得天父在上,地上有一班神職人員,而其他人就在最底層,大家都為了糊口忙不過來,談不上什麼召命。

找到召命?

路德讀法律飽受煎熬,日子好比地獄一樣難受。有次他在回家途中,差點被雷電擊中,情急下決心要跟隨神。事實上,路德出生第二天已經受洗,但他相信要過聖潔的生命,必須放下一切,他決心離開法律學院,進了修道院,他視之為第二次洗禮。父親漢斯大受打擊,原本以為一家從此脫離農民階層,一下子希望都變成泡影。兩年後,路德成為牧師第一次主持彌撒,父親漢斯對他說:「當孝順父母」,這令路德更添內疚。

路德律己以嚴,他選擇最嚴苛的奧古斯丁修道院,每天淸晨兩點起床,一日七次祈禱,粗衣簡食,住在斗室,他擔心絲毫放鬆就會遠離神。但漸漸路德發覺無論他做得怎樣好,他的良知從來不能肯定把所有事情都做對了。路德努力硏究聖經,在詩篇、羅馬書、和加拉太書得到啟示,終於明白人不能靠行為得救,就像乾旱的地,只有及時雨才能滋潤大地。最後他離開修道院。

真正的召命

路德苦讀神學,著作甚豐,後來他更把新約翻譯成為德文,成為一代學者和老師。路德原來被父母管教,心裏充滿苦毒,他想努力賺取上帝的恩典,竟發現恩典是無價的,人是可以「因信稱義」,無怪乎他看到當時教會盛行贖罪卷,大感不滿,以聖經根據寫下九十五條反對這些做法,打開宗教改革的一頁。

路德怎樣尋索召命呢?年輕時可能想找一份好工,這又難稱得上是召命。他入修道院,旁人看來是神聖的呼召,不過後來他發現自以為做得好,其實已經犯上驕傲的罪,這不是真正的召命。路徳最終明白只要敞開自己,便能與十字架的基督聯合,被代贖洗清過去的罪,也無需為未來擔心,因為主已經預備。我們的召命就是接受主的恩典,接受自己的身份,活在現在,無分屬靈屬世,只要在每個處境、每個崗位做好自己那一分,如同為主而做。路德能夠為時代發聲,源於他的練歷和在神話語的學習,當他不再捉緊自己的路,原來盡是恩典。

關於路德的二三事

關於讀小學:
路德六歲入讀極嚴格小學,後來他回憶這段求學歷程,曾如此說:「 學校如監牢,課堂如囚房,老師像殘暴的鬱卒,學生像馬廄的驢子。」

關於路德的名字:
路德因在都爾的聖馬田(聖公會譯「聖馬田,圖爾主教」)紀念日接受嬰兒洗禮,因而得名。相傳這位聖馬田隨軍駐紮時遇上一名乞丐,看到他衣衫破爛在酷寒中發抖而心生憐憫,就將自身的袍子割下一半贈送給乞丐。當晚他夢見耶穌,而耶穌身上穿著的正是他送給乞丐的半件袍子。他因此立下志成為隱修士,亦建立一所修道院。

關於聖樂:
路德非常喜愛音樂,形容「音樂是神給人的一份美好的禮物。」他曾與一些孩子組了唱詩班,到別人家裏演出,賺得一些小費。當時在羅馬教會,聖樂是由神父和詩班所唱,路德打破了這個限制,開始了會眾唱詩的做法。他一生寫了37首詩歌,又編輯出版了德文的《聖詩集》。

關於他最著名的詩歌:
1927年,據說路德受病痛糾纏,身處的威登堡爆發了瘟疫,一位虔誠的新教徒被活活燒死,又是發表《九十五條》十周年,太太剛誕下第二名孩子。在這些艱難的環境下,他創作《上主是我堅固保障》(德语:Ein feste Burg ist unser Gott),即《生命聖詩》第50首《堅固保障》,取材自詩篇四十六篇,以激勵信徒。

上主是我堅固堡壘,永不動搖之保障;
上主是我隨時幫助,使我脫危難恐慌;
歷代仇敵撒但,仍欲興波作浪,牠奸狡又勢强,
殘忍毒辣非常,無比兇惡真難防。

2. 我們若靠自己力量,雖然奮力必失敗;
有大能者在我一方,祂是上主所選派;
若你問祂是誰?基督耶穌元帥,又稱全能主宰,
世世代代不改,祂至終勝利奏凱。

3. 縱全世界充滿鬼魔,恐嚇要將我毀滅,
我們不怕,因有神旨,靠主真理必告捷;
幽暗之君雖猛,我們也不心驚,狂暴我們能忍,
因牠永刑已定,主言一出即倒傾。

4. 主言權能無邊無量,遠勝世上眾君王,
我們領受聖靈恩典,因主時常在我旁。
親戚貨財可捨,渺小浮生可喪,身體縱被殺害,
真理依然興旺,上主國度永久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