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鈺鈞
今年是宗教改革五百周年,教會和神學院推出大量講,坊間早已有不少評論文章,讓信徒明白路德改革所帶來的影響和意義。德國官方網頁亦列出文化、藝術、展覽、音樂會等活動,讓遊客追蹤當年改革足跡。當然,整場宗教改革不會只因一人而來,因一人而改。筆者不敢班門弄虎,只是略述和路德有關的一些事。
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是德國基督教神學家,曾是羅馬大公教會奧斯定會的修士。提倡因信稱義,反對教宗的權威地位,成為宗教改革運動的主要發起人,和基督教新教信義宗教會(即路德宗)的始創人,他翻譯的德文聖經影響深遠,促進了基督教在德國的發展。
路德出身於1483年11月10日,家中有九兄弟姊妹,他排行第八。父母是非常敬虔的天主教徒。他生後第二天接受了嬰兒洗禮,而這天是「都爾的聖馬丁」(Sanctus Martinus Turonensis)紀念日,因而得名「馬丁」。他從小學習拉丁文,並出席教堂聚會,並是詩班員。1501年,17歲的路德就讀晢學系,並於1505年取得法學碩士,1507年被祝聖為神父。路德開始一邊研究靈性、罪、悔改等問題,一邊從事教學工作。1510年路德被他的修會派往羅馬城討論修會的問題,對羅馬教廷的腐敗非常失望。
1512年他取得神學博士,成為威登堡大學(University of Halle-Wittenberg)的教授,是當地聖奧斯定修會的副區長,在當地教堂主禮彌撒,同時监督幾家修道院,管理修院的產業。1513至1516年間,路德開始講授詩篇、羅馬書、加拉太書等聖經書卷,領悟「因信稱義」的神學觀——靠著上帝的義,上帝通過恩典和憐憫使我們因信稱義。亦令他反對「贖罪券」(當然他不是第一人),又認為每個信徒都可以理解聖經,不需要教士充當「中間人」,這便動搖羅馬教廷的傳統法規和習俗,包括影響財政問題。
1517年10月31日,年僅34歲的路德將《九十五條》釘在威登堡教堂門上,要求教會改革,又不斷撰寫他對教會教義、信徒倫理、政教關係等等著作, 燃起不同地方教會改革家的心志,造就影響至深的教會改革運動 (Reformation)。 羅馬天主教會欲迅速平息這場紛爭,分別以教廷喻令和政治勢力逼使改革家們取消或收回他們的言論,但過程中卻使雙方的態度更趨強硬。1520年代,彼此的分岐已沒法消弭。
1521年1月3日,教皇發布詔書,路德被革除教籍。1521年4月17日,路德在沃木斯議會中,當著國王查爾斯五世受審,最後一次被要求反悔。一晚後,他堅持除非有人能通過聖經指出其錯誤,據說他曾如此說:「這是我的立場,我別無選擇,求神幫助我,阿們」(Here I stand; I can do no other. God help me)。亦有學者研究指,當時有關路德的種種傳聞風擁而至,這句說話未必真的出自他口,但其不能動搖的決心卻是千真萬確。他直接把聖經從希伯來文翻譯至德文,讓不懂拉丁文的平民百姓也能閱讀聖經。
1530年,一批以馬丁路德神學主張的學者和領袖,由墨蘭頓(Philipp Melanchthon, 1497-1560)草擬《奧斯堡信條》以表明自己的信仰立場。自此之後,這個擁有信條,並以聖經為核心的信仰群體逐漸形成,這就是信義宗教會的起始年代,也就是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的根源。
去年,教宗芳濟談論對路德的看法,他認為:「教會那時有腐敗、世俗、貪戀金錢和權力的現象。路德為此奮起反抗。他是個聰明人,在前進當中解釋他這樣做的理由。」教宗說:「今天,信義會教徒和天主教徒,新教徒及所有教徒在成義教義上都意見一致:路德在這極為重要的一點上沒有看錯…我們之間的確存在著分裂,但責任也在於各教會。」
另一方面,他亦表示基督徒必須團結起來,在人們以為天主不存在的世界中見證慈悲。又引述聖若望保祿二世教宗指出,雙方的情誼不是建立在廣義博愛的理念上, 而是以承認唯一的聖洗聖事為基礎; 而在這精神共融中,天主教徒和基督新教信徒才能共同成長。
參考:
教宗談馬丁路德定位,《公教報》
迎向宗教改革五百年的反思,郭鴻標,《時代論壇》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教會改革運動500周年小冊子》
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