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位信徒聽眾
近幾年每逢節期堂慶,總有詩班為教會獻唱。油基有兩堂崇拜,詩班員便要獻唱兩次,為免阻礙早堂歌頌敬拜員練習,他們選擇更早回到教會作最後綵排。他們每周要在平日晚上練歌。遇上婚禮或安息禮拜,他們也以歌聲代表教會的祝福和安慰。有不少時候,聽著詩班精彩獻唱,完畢後總想大聲拍掌。不過這不太合禮宜,只能報以微笑。油基詩班員有老有嫩,聽說詩班指揮鍾Sir基本是來者不拒,只要他會盡忠練習,盡心擺上。這讓我想起一套大約在十年前看的瑞典電影,中譯名叫《生命的飲歌》,英譯名稱是「As It is in Heaven」(就像在天國)。
若單看中文名稱,很易聯想那些「一個好有音樂熱誠的人,以音樂改變生命……」的劇情套路。筆者愛其英文名,更能道出電影主題。故事講述一位舉世知名的音樂指揮家要返回故鄉養病,意外被邀請負責教會合唱團——一班非常非常普通的鄉民,有長者,有婚姻困難的婦女,有不獲家人支持唱詩的,有智障者,有大叔……音樂水平當然和指揮家差一大截。指揮家開頭當然不情願,只是半推半就答應了。事實上,這個小鎮的詩班接近「摺」的狀態,成員亦各有問題,故事繼續展開。
籌組詩班,首要當然找組員。指揮家讓每個人試音,然而,劇情直接推向什麼人可以唱詩班,什麼人不可以?詩班「應是」什麼人組成的?點解「一些人」會出現在詩班?詩班要/ 應唱什麼詩歌?抱什麼目的參加會否有問題?什麼人可以教詩班?
為了達到劇劇效果,揀詩班員的爭執只是「頭盤」。電影中的詩班有不同的人,旁觀這位大師訓練的教友亦各有「品味」,還有教會外的村民。抄埋一碟便使情節更顯張力。村莊和教會有跟你不同的人,有你睇唔順眼的人,最怕自己是別人睇唔順眼的那位。而偏偏這些人又會可能同你「在主內一起成長」幾十年。有人選擇發怒,有人忍幾十年才出聲,有人成日批評身邊的人,有好多人無出聲……這位「外行」指揮家用上別樹一格的訓練方式,又引來傳統教友或村民的不滿。
淡淡然的情調,樸實的故事和拍攝手法,還有異國小鎮靚景,可以慢慢品嚐。此時再提一提,戲名直譯中文,就是「就像在天國」。電影最後一場戲,合唱團終於團結起來,出大城市參加比賽。偏偏出場前指揮在厠所病發吐血,沒有指揮的詩班,到底能否完成比賽?
電影中沒有英雄。音樂指揮家看似英雄,只是他一來到故鄉,就不大「發光」,反而會被人打,亦會逃避。又或說,電影中有許多英雄,每個人忽然一刻成為英雄。每個人都可以是英雄。正如指揮家教他們唱歌:「每個人都有最合適的音調,只有找得到,就能唱出最好的和聲。」角色在參與詩班時經歷改變。他們試著、尋找著,最後似乎都找到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