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8日 星期六

第6期:信仰與科技

影評-從人在囧途看當代中國


文:vincent

話說毎年的聖誕節和春節電影市場都是兵家必爭之地。而今年,國內電影「人再囧途之泰囧」(下稱泰囧)打破了各項的紀錄,成為史上最賣座華語電影。筆者在未看泰囧之前,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就先看泰囧的「前傳」-人在囧途。

人在囧途是圍繞着兩位主角-李成功(徐崢飾)和牛耿(王寶強飾)。光看二位主角的名字,就能略知二人的性格。李成功是一個人到中年的生意人,遠離了家鄉和親人,在外獨自打拼。雖然他是個老闆,但過得並不快樂。除了妻子之外還有個「小三」,而他的下屬彷佛一個個都是榆木腦袋,各項大小事務總是需要他自己勞心費神。要過年了,李成功為了盡到做兒子,父親和丈夫的責任,告別「小三」選擇回老家過年。牛耿是在一個牛奶工場工作的農民工,本來是去討債的,因為經濟危機,老闆發不了工人的工錢,為了追討過去一年的辛勤工作的回報 ,忠厚的牛耿就拿著別人給老闆的欠條,千里奔赴湖南討債。 而二人的生命線在去長沙的「囧」途上相遇了。

頭等艙和商務艙的飛機票都賣光了,李成功只能坐上了經濟艙。很不幸,在安檢的時候,遇到了另一男主角——牛耿。在安檢時,牛耿的大包小包和狂喝牛奶的海量作風都給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像,真的為他捏了把汗。登機後,李成功沒想到坐在他旁邊的,就是牛耿。  兩位主角並排而坐,牛耿因為暈機外加喝了好幾升的牛奶想嘔吐。李成功怕他吐了弄髒座位和衣服,把嘔吐袋遞給他。牛耿把「粒粒皆辛苦」的思想演繹到爐火純青的地步,硬是把即將嘔吐出來的東西硬生生給咽了回去,此等堅韌不拔的精神深深的震動了筆者的心。此時航班因為大霧而返航。

環境逼著你去適應,你不得不改變。由於是過年春運的高峰時間,火車票是一票難求,李成功只能坐軟座。剛好他又在火車碰上牛耿。此後的劇情就是一部探討中國人春運期間酸甜苦辣的當代史。回家過年,成了長征!

頻頻遭遇窘境的李成功一點一滴地改變。汽車穿過村莊的途中發生一段小插曲,車還拋錨了,這可急壞了李成功。好心的村長為答謝牛耿救其太婆之恩,讓他們坐拉著稻草的拖拉機去漢口。李成功滿臉的疑惑和嫌棄,最後極不情願地坐了上去。相比結尾的那一幕,偏僻的小路上李成功背著牛耿步履維艱,內心奢望著會出現一輛車,而此時天降機緣,滿載雞筐的小卡車就真的出現在他們的眼前而且恰好要去長沙。激動萬分的李成功此時一點都沒顯露出嫌棄的臉色,沒有顧慮臭烘烘的雞屎味,更沒有顧慮滿身的雞毛會讓他這個老闆、這個有身份的人形象大跌,一點都沒有!即使後來他弄得滿身雞毛,仍然興衝衝的走進長沙的商店。
還有就是在武漢的小招待所住宿的情節。幾經折騰,兩位主角終於躺在狹窄的“標準間”的床上。但牛耿不停地騷擾著李成功:磨牙,說夢話,裸睡,放屁,搶被子……真是把李成功刺激到抓狂,而牛耿自始至終睡得香甜無比。更絕的是,在李成功被另一房間的噪音吵得睡不著後,出去討說法回來後竟然進錯了房間!在一個女人房間裡和其「同床共枕」,當李成功發現錯誤想溜走時為時已晚。女人的丈夫進了房間,李成功只能一步步被查「奸夫」的夫妻兩人逼到無處可藏,最後在門背後的衣架上蜷縮著的他免不了皮肉之苦了,只見鏡頭前一只皮鞋飛向了李成功的臉。

最後,李成功回歸了家庭,發現了家人和親情的可貴,發現了自己心中最放不下的東西原來一直存在於平凡而溫馨的生活中。至於「小三」,既然給不了婚姻就應該放手,這才是負責任的真男人正確的選擇。而和牛耿的再次相遇,仍是在飛機上,牛耿也從擠牛奶的小工變成了西裝革履的小老闆了。兩位主角的生活都過得很精彩,的確符合中國喜劇的大團圓結局。 
囧途路上的奇遇,飛機航班取消,火車前行路段塌方,長途小巴「撞人事件」,遭遇「女騙子」,長途汽車拋錨,睡覺走錯房間被人暴打,錢包失而復得,渡輪靠岸後追趕「女騙子」,抽中一等獎的小車,翻車事件,夜篝火煮泡面喝小酒,渾身沾滿雞毛去shopping,安排人給牛耿錢,和小三分開,回歸家庭……真是笑中帶淚,「囧」並真實著,都是當代中國社會的現實寫照,是一種唏噓,也是一種無奈,更是一種無形的憤怒和無聲的抗議。

人在囧途,從一開始李成功對待員工的那情景開始,其中包含的社會問題很令人深思。  在中國,「老闆」這個詞代表的是所謂的成功人士,但是一如電影後段,大年夜時李成功和牛耿在路邊露宿時所說的那樣「我以為我叫成功就是成功了,但是,我不是一個好老闆,我勾心鬥角賺的錢我容易嗎,我一個人下幾百號員工等著我養活,他們在背地裡給我起綽號叫灰太狼,我也不是個好兒子,我爸走的時候我不在他身邊。 我也不是個好父親,我女兒家長會的時候,他們班主任不認識我。我也不是好丈夫,背著老婆在外面找小三, 作為情人,我不能給人家任何結果。突然發現我挺失敗的...…」對!這就是目前中國老闆的現狀,講述得很透徹。    

李成功的改變—不再自詡、不再怨天尤人、不再不屑一顧、更不會再扭扭捏捏。筆者認為人就是應該應對好每一個當下,就是應該抓住眼前,什麼都設想得那麼美好既不實際也不會快樂。隨波逐流地討一杯商場之羹,小有成就時設想著別的成功人士怎麼過日子。家裡有呆著、外面有養著,對孩子不關心,和父母很少見面,整天嚷著忙,張口就說要最好的,這是沒有親臨囧途的有錢人的日子。

人在囧途發現其實我們的社會很嘈雜。首先便是缺乏信用,商業往來之間缺乏信用;老板和員工之間缺乏信用;家裡缺乏信用;社會中人與人相處缺乏信用。因為公司之間欠債老闆沒錢發工資,工人的基本權益無法維護,討債還要讓工人自己去,這是內地社會的常態吧!老闆以事不關己的態度對待員工,更加將一切重擔壓在員工身上,而員工為維護自己的權益被弄得遍體鱗傷。再說家裡人之間陽奉陰違,用謊言遮擋自己,害怕別人發現自己的想法,以逃避的心態過著日子。在社會裡大家互不信任,相信唯有自己是最好。這種現狀難道不是因為有太多的欺騙而造成的嗎?因為有太多的欺騙,什麼都可以造假,所以李成功才認定“女騙子”的身份證是造假的。漠視不幸、停止同情。但是我始終覺得人的同情心是與生俱來的。很多時候並不是我們沒有同情心而是不知道真正該同情誰。

「女騙子」便是那跪在路邊用粉筆寫著些求助的話等待人們去幫助。片中的牛耿把自己的錢給了那女孩,雖說他被騙了,但在李成功訓斥他的時候  他說「騙了我願意「、「騙了才好呢,說明人沒病」這裡反映了社會底層人的兩種生活態度,一種是 騙子,為了生活驅使著他們去騙人。另一種是傾其所有幫助有需要的人,絕對的信任他人。當然影片的 結果總是會向著好的方向發展,然而這「騙子」帶來真相的同時也把另外一個社會問題拋向我們。 

兩個戀人給曙光小學教書,他們為了能讓這些孤兒能在春天看一次油菜花,兩人去買油彩,結果發生車禍,只有女孩回來,一群孤兒的生活教育全落在了她一人的肩膀上,為了給眼睛有病的小女孩治病,走投無路下不得已才出現上面那一幕。這劇情給筆者說的便是現代社會很多的人功利心強,無信仰金錢為上,還反映了社會的待遇不公平,社會保障的不完善。這種種現象都需要我們思考。 

縱觀全劇,從第一秒到最後一秒,幾乎每分鐘都有笑料或煽情的橋段出現,可見編劇真是費煞苦心。而圍繞春運回家過年的主線,則展示了中國當代廣闊的社會生活圖景,那一幕幕鮮活的場面,就是我們每天會在街頭遇到或在新聞中讀到的啊。

無論農村還是城市,無論男人還是女人,我們都共同生活於這個紛雜的社會中,有相聚,有分離,有誤解,有和解,有心酸,有溫暖……無論遭受到怎樣的不幸和挫折,我們的主角都相信「人間自有真情在」。堅強面對困境,積極尋找解決途徑,他們的經歷再次驗證了「微笑面對生活,生活終會以微笑面對你」這句話。
   
正像這部電影的英文名字“Lost In Journey”,在這個世界上活著,就不可避免會對未知的前路產生迷惘,然後迷路。但是只要心中有愛,LOVE WILL TAKE YOU HOME。有錢沒錢,都得回家過年,常回家看看。家,終究是我們最後的歸屬和港灣。愛我們的家人,讓他們過得幸福,自己才能真的幸福。 

感謝囧途,當人在囧途時,感受才會更真切。電影不錯,有很強的喜劇色彩,值得一看。

西遊.反思


文:manki


      首先,電影反思對我來說,是以思想由電影作起點走向自己。

      西遊是一套佛家電影,善惡的觀念藉著每一個人物或是劇情而滲在其中,但不包括佛家的輪迴、宿命論,加上我對這些不太認識,不過起碼我也略懂善惡,所以我只針對電影中的善惡來說說我如何從電影走到現世。

      先說主角,唐僧的大善。他認為每個人都是性本善,就算妖怪也皆如此。他對第一隻出場的妖怪所用的收服方法不是一下子消滅他,而是唱兒歌,作一場看起來很傻瓜的秀,目的是想喚醒妖怪心中的良善。大家可以看看身邊的人,甚至問自己,何解煞對某些憎恨的人要趕盡殺絕?我們總是大條道理,反對著一些我們認為不對的人和事,就好像電影中那些村民一樣,他們一旦捉到妖怪,就不斷大叫「殺了它!」,就算妖怪沒殺過任何一個村民,我想他們也應該會因為妖怪恐怖的面貌和他們之間的不同,而採取同樣的手段,這令我想起最近社會各界對同性戀的看法,如果身為一個信徒,對於同性戀者的事,就不問情由地激烈抨擊,這就好像村民對待妖怪一樣,其實妖怪的價值觀雖然不對,但不至於完全無理,每隻妖怪成魔也有他自己的原因,就好像同性戀者為的可能是肉體上的快感或是自身的問題,這都是慾望或是自由社會風氣所致,但難道我們就沒有這些慾望嗎?我們時時刻刻也面對著誘惑,只不過我們靠著耶穌基督越過了而已,而現在有人跌倒了,我們不去扶他們一把,難道還要落井下石嗎?我們都在同一地平線上,但可能每人身處的位置離基督有遠有近,並不代表誰高人一等,我們應該學唐僧一樣,溫柔地唱著兒歌,喚醒迷途中人們的良善,尋得一隻迷失了的羊,比起尚有那九十九隻羊,還要值得高興。多說一句,反對任何一件事之前,請先去了解比「現在自己所了解的」更多,再下決定,不過最重要還是態度。

      無論電影初段出場的臭道士,女主角,甚至是中段出現那三位法力高強的驅魔人,全部都是為了一個字-錢。臭道士在初段欺騙村長,說他已經捉到妖怪,叫村民安心,並索取報酬,報酬得手後就打算趕緊離開,怎料真正的妖怪這時才出現。而最後收服了第一隻妖怪的女主角,威風凜凜地出場,本來以為她是真正的英雄本色,誰知她在村民面前的一個舉動令人大跌眼鏡,伸手叫村民付錢。之後電影中段出現的三位驅魔人,他們對付妖怪都只是為了報酬,而且為了獨佔報酬,他們都不願意合力對付妖怪。現今的資本主義社會少不免有競爭,良性競爭固然好,但為了利益而把跟自己有利益衝突的人都視為敵人,未免太過勢利,這些年,錢字掛帥,利字當頭,不得不承認,錢這回事是很實際,很有用的,凡是十八歲以上的人,應該都不會敢大聲地說錢沒有用,但我們不應該為著錢的緣故而去做一件善事,那三位驅魔人就是為了錢,沒有合力對付孫悟空,最後逐個被打敗,可是主角唐僧卻不為錢而驅魔,他真心想妖怪回到從前的善性,從他一開始要救那個嬰孩,到最後跟孫悟空對著幹,都不是為了錢。做善事,做好事,都不能為了錢,何解?因為有時反而要為了做善事,而失去錢。要拋棄地上的財富,因為會被蟲蛀,被人偷,所以要累積天上的財富。

       電影中有很多誘惑、試探,主角唐僧不斷被女主角示愛,面對情慾上的誘惑,但他認為如果有愛情就不能成道,這跟天主教婚姻會影響傳道人的工作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不只這,還有豬八戒利用他虛假的美色引誘那出場時間不久的女道士,她跌進了引誘之中,最終被吃掉。孫悟空可以說是電影中的魔鬼,由一開始主角掉進他的洞穴裡面,就玩弄把戲想唐僧替他解開封印,他最後還是裝作可憐令唐僧放下戒心,讓孫悟空從洞中也能欣賞月色,怎料這樣就解開了封印,唐僧後悔莫及,但之後面對著孫悟空的試探、打壓,這令我想起耶穌在曠野的四十天,當然耶穌有能力做魔鬼所說的事,但他沒有破壞神性和人性的平衡。而電影主角唐僧雖然沒有能力,可是他相信他的佛,這就像我們,自己沒有能力,有時候不斷被魔鬼試探、打擊,但我們又是否像唐僧一樣依靠著自己的信仰呢?信仰,有時候要去查證,有時候要愚信,我們大多時候在查證這部分很講究,但別忽略了信的根本。

       總結,電影就這樣播,生命就這樣過,看到甚麼,拿到甚麼,天知道。

2013年6月7日 星期五

一隻被施洗的驢──《巴爾塔薩的遭遇》(Au Hasard Balthazar)



文:manki

三月初,承蒙以諾團邀請,筆者跟他們一同看了一齣天主教四旬期電影,當中啟發甚多,希望藉此和讀者分享一下筆者的領受。

導演羅伯特.布列松(Robert Bresson, 1901-1999)是天主教徒,他的眾多作品當中不時流露出他的宗教情感,而《巴爾塔薩的遭遇》是他60年代的作品。這位導演並不習慣交代劇情的詳細發展經過,因而這部電影本身亦有點難以消化,例如:畫面較多以肢體動作而非言語表達劇情的拍攝手法。然而,這部電影無論在內容或是背後的深意,都值得我們作為信徒好好思考一番。

這電影的主角是一隻驢仔,它記下了這隻驢仔的遭遇,而導演是以這隻驢仔代表耶穌基督或一個很純潔的信徒,所以大家看下去的時候,可以把耶穌代入驢仔的角色裡面。接下來,我會順著劇情寫這篇文章。

女主角瑪莉小時候,家人買下了驢仔,還替她洗禮,本來她倆的命運沒有任何關係,但我認為是在她給那隻驢仔洗禮的那刻,牠和她就像兩條平行線並行了。起初瑪莉只顧跟她青梅竹馬的小男友互相依偎,沒有理會那隻驢仔,不過有一位比瑪莉年紀大的姐姐時常去撫摸驢仔,跟牠相處,但這位姐姐之後沒有再出現,我想這代表人們小時未開竅,未懂得驢仔存在的價值,也不肯捨棄世俗的慾望去愛護牠,當然,關於這點,導演在這套電影是不斷強調的。

瑪莉長大之後,漸漸跟驢仔多了相處,很愛惜牠,可是這時瑪莉的爸爸出現,他認為驢仔的存在令他噁心、討厭,因為當時社會進入了現代化的時代,他也擁有一部汽車,覺得不再需要驢仔了。這反映出一個問題,驢仔是屬於自然的,而汽車是人造的,電影當中有幾幕都是拍著驢仔和汽車,也是在問「人為和自然,是否相違背呢?」題外話,這樣強烈的對比,令我想起另一套電影《發條橙》。

繼續說瑪莉爸爸,他是一個很要面子的人。在這電影中,每一個人都有一種慾望,從而突顯他們的性格。他為著身為教師,並靠自己的努力和研究耕種而自豪,他的家亦因此變得富有起來,可是他在這電影裡面是唯一沒有快樂過的人,為著面子,他糾纏於被控告的案件上,為著面子,他連他女兒喜愛的驢仔也可以不要,為著面子,他最後鬱鬱而終。捨棄金錢,漠視親情,丟了生命,就是為了面子。

之後輪到壞男孩的登場,他看上了瑪莉,而當時驢仔就被瑪莉家借了給一家麵包店,壞男孩發覺驢仔是他與瑪莉之間的阻隔,於是他去麵包店當兼職,牽著驢仔去送麵包。他乘機虐待驢仔,用火燒牠的尾巴,並在晚上潛入瑪莉家毆打牠,但牠不能反抗,無能為力。不過這毆打驢仔的一幕,瑪莉在樓上從窗子看見,但沒有阻止,我認為她很痛心,但不敢出聲,因為她走遠了,自從壞男孩的出現,她變了心。她有嘗試不斷躲避他,但他用驢仔來威脅,而瑪莉也開始愛上他了,有一幕是那個壞男孩摑了瑪莉,之後她哭,接著那壞男孩又回心轉意擁她入懷,她又同意跟著他走,那只不過是十幾秒的事,可見愛情的盲目。

壞男孩用火燒驢仔尾巴的那一幕,有團友在看完整齣電影之後分享,說最深刻就是這幕,因為虐待動物這種行為,完全容忍不了,要愛惜動物。而我認為,無疑動物與我們不一樣,但彼此都是上帝所造的物,不應憎恨牠們,再者,動物跟嬰兒一樣,總給人帶來歡樂,值得愛惜。

壞男孩和瑪莉一起之後,驢仔就再無用武之地,並且被忽略而病倒了。有一個殺人犯出現,正如開始時提過,導演沒有交代何解會出現這種情節,但這個作奸犯科的人,選擇了在驢仔快要死的時候收留牠,這顯示出每個人,都有善性,殺人犯也會有。奇怪的是,當驢仔被收留之後,牠的病就好轉了。接著,殺人犯像那壞男孩一樣,時常毆打這隻驢仔,牠這次選擇逃跑,輾轉被一個馬戲班收留了,有一幕是工作人員牽著牠,牠看著籠子裡的動物,裡面的動物又看著牠,沒有言語,鏡頭就是拍著牠們的眼睛,令我不禁比較,牠們兩邊,究竟哪邊較為可憐,是不斷被拋棄、被虐待的驢仔?還是被圍在籠中,三餐不愁的動物?而我們是不是也像驢仔一樣經歷過被棄,或是像那些動物,三餐不愁卻不知道現實是怎樣,開始互相羨慕對方?其實,各有前因莫羨人。

在馬戲班,驢仔在觀眾面前表演計算數學題,這顯示出驢仔是有智慧的,並不是一般不懂得思考的驢仔。可是那殺人犯也來了看馬戲班表演,最終驢仔還是被他接了回去,而他繼承了一筆龐大的遺產,開了一個盛大的派對,在狂歡之後,他騎著驢仔,到了郊外,死了。

殺人犯也佔了電影裡面很重的戲份,導演在殺人犯身上寫出了人們對上帝的背道而馳,有一幕是他劃著十字聖號來發誓不再喝酒,但翌日就把那禱告拋諸腦後,有時候人的壞習慣不是隨隨便便因著神的名字就能改掉,是要完全依靠天主,才能把習慣連根拔起,還有,酒能亂性,少喝為妙。

再說殺人犯在派對過後騎在驢仔上,到郊外獨白然後死去的那幕,我覺得那是全套電影的最精彩的一幕。首先要交代一下,在聖經中,耶穌騎著一頭無人騎過的驢榮進耶路撒冷,無人騎過的驢代表純潔,驢仔就代表了謙卑。而這套電影中,主角驢仔是沒有被人騎過上去,但牠讓一位作奸犯科、又不斷折磨牠的殺人犯騎在牠的上面,這象徵著純潔而謙卑的耶穌基督自己承擔全人類所犯的罪,一個無罪的人,甘願負著那麼多罪為我們而犧牲,導演運用這幕來象徵耶穌基督那種精神,的確一流。

不過,回到電影,殺人犯死了,驢仔又被變賣到一位老頭的手中,他也像之前兩個壞人般虐打驢仔,不過壞男孩是出自好玩,而殺人犯卻因為酒瘋,但這位老頭是不斷鞭打驢仔,要牠不停工作,為他賺錢,有一幕,他拿了一桶水,餵給驢仔喝,但驢仔別過頭來不喝,這令我想起耶穌在十架上,士兵餵他醋酒,但他不喝,要以最清醒最直接的方式面對死亡。另外,老頭是一個重視金錢的人,在機緣巧合下,瑪莉離家出走,跑到了這個老頭的家裡逃避雙親的追捕。這套電影沒有很多對白,但這部分有一段頗長的對話,是一幕充分表現出導演非常愛用潛台詞的戲,詳細就不說,總之那位老頭是視錢如命,他本來打算用金錢來買瑪莉的身體,但瑪莉只想要一位朋友,從當時她的話裡,可以看出她想要的那位朋友是Soul mate,其實瑪莉不想跟那老頭發生關係的,可是當時老頭說了一些安慰她的話,而她又無人依靠,只好不情願地把身體獻上,尋求慰藉。

最後,瑪莉的青梅竹馬男友再次出現,向瑪莉求婚,可是,她不喜歡婚姻,認為這是古舊的東西,不過,她最後還是嫁了給他。悲哀的事發生在後頭,壞男孩知道瑪莉跟老頭子發生過關係,並且決定嫁給青梅竹馬男友之後,就不再愛她了,所以決定侮辱她一番。他和他的朋友脫光她的衣服,在房裡羞辱她,他們笑著奔跑離去。瑪莉父親和青梅竹馬男友帶著驢仔來找她,她被送回家後幾天,青梅竹馬男友問瑪莉在哪裡,她的母親說了一句「她走了,永遠不會回來」,我覺得她自殺了,自行結束了她的生命。她的父親也隨之死去。

與此同時,那壞男孩過來問瑪莉母親借那頭驢仔,因為他想要驢仔替他走私,但她說了令人莫名其妙的話「牠辛苦了一生,牠老了,牠是我的全部,而且,牠是個聖徒。」其實,這裡是呼應著片頭的洗禮,讚美他在電影中被虐待、被鞭打,卻不發一言,默默承受著,是位聖徒。而當瑪莉死去,就代表跟她命運連成一線的驢仔,也逃不過死亡的命運。電影最後,壞男孩偷了驢仔去走私,在邊境被人發現,他們拋下驢仔逃之夭夭,驢仔就被槍打中。電影最後一幕,是驢仔遇上羊群,在牠們之中死去,這也象徵耶穌死在當時人們之中,而當時他們卻像那些羊群,無動於衷。

可能我們沒有電影中的壞人那麼壞,但我們有可能卻是電影最後的羊群,沒錯,羊群可以互相仿效,不會偏離正道,可是,現世有些錯誤價值觀慢慢滲入我們當中,我們應要警醒覺悟,不能像電影裡的角色們都拋棄驢仔般不管我們的信仰,那麼忘本,不該如此。

用以賽亞書53章2-7節作結:

他在耶和華面前生長如嫩芽,像根出於乾地。他無佳形美容;我們看見他的時候,也無美貌使我們羨慕他。

他被藐視,被人厭棄;多受痛苦,常經憂患。他被藐視,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樣;我們也不尊重他。

他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我們卻以為他受責罰,被神擊打苦待了。

哪知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

我們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他身上。

他被欺壓,在受苦的時候卻不開口;他像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他也是這樣不開口。

書介:人生下半場



文:kk

書名人生下半場     原著:鮑伯.班福徳     翻譯:楊曼如

在《人生下半場》中,鮑伯分享了自己親身的體會,並舉出真實故事為例。此外,他也引用許多過來人的經驗,帶領我們一窺前人如何乘風破浪,揚帆度過中年期的危機與暗礁。

他相信,人生的後半段可以比前半段更美好,而先決條件就是:你需要花時間想清楚,你想用後半段的時間來做哪些事。

他更把焦點放在人生的關鍵時刻--人生賽程的上半場結束時。這段「中場」時間,就是讓人身心甦醒的機會,調整規劃未來的視點,讓人生的下半場能發揮得最完美、最有價值。

同時,鮑伯在書中亦提出了幾個問題,讓讀者有自我省思的時候!

讀後感想:清楚明白自己的信心(對神)和能力皆不足,不可單靠一顆熱心,要清楚明白神賜給我的恩賜才幹去事奉,所以我要努力裝備自己,讓自己的屬靈生命更成長及與一班同路的弟兄姊妹互相支持鼓勵去榮耀神。但願我的人生下半場如鮑伯說比上半場更燦爛和有意義。


書名:人生下半場(Halftime)
出版社:雅歌
作者:鮑伯.班福德 (Bob Buford)
譯者:楊曼如

以勒團的誕生

文:kate

以勒團於二零一二年成立,團友主要為大專學生。現時以勒團有三個小組,分別是少年約瑟、Sunny和樂Teen組,而負責導師則是珊Miss、Helen Miss和Allen Sir。以往少年部的團友都是升團到成青部的約書亞團,但在二零零九和二零一零年間,導師們希望有系統地把「分齡牧養」這個目標做得更好,想將一個特別的群體--一群將要投身社會、學習獨立、還有思考自己未來的大專生再細分出來,便開始醞釀成立大專生團契,直到二零一二年終於成事。


聚會活動

以勒團的崇拜時間是每週日的早堂,小組時間則在早堂之後。平時我們的小組活動主要都是靈修、生活分享或查經,而近半年我們三個小組亦會輪流到 i-kids服事,與 i-kids的小朋友作詩歌分享和玩遊戲,學習如何在教會事奉。

另外,每個月我們都會有合團的時間,例如去年十二月我們曾參與聖公會諸聖座堂的崇拜,還有今年一至三月期間我們亦有主題式的合團查經,增加各小組之間的交流。二月中以勒團也有一個以「選擇!選擇?」為主題的退修營,當中有查經分享、電影分享、安靜和反思等等內容。


由團友主導的團契

以勒團的特色是由團友主導的團契,和以往少年部不同,導師只擔任從旁協助的角色,導師希望我們可以去創造自己的路,就如訂立團名,由構想名字至投票方式的設計也全盤由團友負責。大專團最初成立時的四個小組為CUBE、Jesus Babe、少年約瑟和Sunny,當時這四個小組分別提交了四個名字--撤母耳、提摩太、浪子和以勒,之後經過投票,最後選出了"以勒"作為大專生團契的團名。


「以勒」的意思 :「以勒」出自創世紀中亞伯拉罕獻以撒一事,意思為耶和華必預備。「預備」在希伯來文為「看見」的意思,「耶和華必預備」就是表示「耶和華有清楚地看見」,因為耶和華看見了我們的需要,所以衪必為我們預備,當我們遇到任何事都要信靠耶和華必預備及供應我們需要的,亦要提醒自己不可忘記上帝的恩惠。



小組介紹 :


少年約瑟
文:tingchi 

「少年約瑟」是大專團契以勒團的其中一組,2004年8月28日,「少年約瑟」在少年部誕生,成立的時候我們是最小的一級,就如約瑟在家中有十個哥哥,但神沒有因為他年紀小和輩份小而輕看他,反而在他的生命中有很大的祝福,「少年約瑟」組名的寓意就是希望組員能受到神所喜悅。

「少瑟」的組員來自「五湖四海」,有基道小學畢業生,有由基小畢業生帶到教會的中學同學和朋友,亦有機緣巧合下自己走進來的油尖旺街坊,大家背景雖然不同,性格和喜好亦不同,但共同走過許多成長經歷,漸漸煉成只屬「少年約瑟」的默契。

現時「少年約瑟」組員多數為大專生,有部份組員現時於海外升學,亦有部份經已投身社會,縱然組員有不同的發展,但小組期望能在主的愛裡有合一的心,對內能夠在不同事奉崗位上參與教會的發展,對外則能夠多傳福音,關心社會需要。



SUNNY
文:kit、ying

我們是以勒團的SUNNY組,每星期都會參與星期日的早堂崇拜,接著便有小組團契時間。當中會有查經,祈禱分享,有時候會有戶外靈修,探訪活動,又會與少年約瑟、樂teen組有合團的時間,藉此互相認識,學習和交流。

現時,有部份sunny組的組員已投身社會工作,亦有些仍在讀書,也有數位組員在外地留學。為了連繫彼此、互相聯絡和代禱,使用一些網絡工具如whatsapp/facebook是少不免的。

在讀書方面,Sunny組的組員也是多元化發展,有修讀多媒體、影音設計、社會時事、醫療護理、會計、也有營養學。工作方面,有從事文職,從事零售行業,也有從事影音器材輔助。


雖然在短短300多字中未必能夠讓大家切實地認識Sunny組,希望我們在將來能與各弟兄姊妹一同敬拜和事奉神時,可以加深彼此了解。


樂Teen
文:kate

樂Teen組成立於2008年,2012年9月開始由少年部升團加入以勒團。「樂」有快樂的意思,「Teen」是Teenager的簡稱,樂Teen和樂天的讀音相似,我們希望每個組員都是樂天、正面的年青人,可以快樂地在主愛裡成長。

除了平時在教會內的小組活動,我們偶爾也會自行舉辦一些戶外活動,例如去年十二月兩日一夜的聖誕Wild Camp、BBQ和行山等等的活動,玩樂之餘也增加大家見面、聊天的機會。

樂Teen最獨特的地方,就是「截然不同」正正是我們的共通點。我們每個組員的個性都非常分明地不同,亦有點我行我素的感覺。因為這樣,我們在處事方面常常難以得到共識,也很難態度一致地解決問題,但同時亦因為一個又一個問題的出現,讓我們更有意識地希望樂Teen可以更加團結和融洽。儘管我們仍會有相處上的問題,但我們都有努力地敞開心扉接受彼此,建立彼此之間的關係。

我們每個組員都是一個小世界,有著不同的成長背景、喜惡和個性,但很微妙地,我們都因為信仰而被連結在一起了。

科技洪流,與帶來信仰的盼望



文:michelle
「舒適富裕帶走我們的孩子;萬世歌王帶走我們的孩子;
垃圾食物帶走我們的孩子;電腦螢幕帶走我們的孩子;
衫褲鞋袋帶走我們的孩子;PSP iPhone總是帶走我們的孩子」
以上文字來自唐慕華(Marva J. Dawn)的著作《讓孩子到我這裏來》的宣傳文字。唐乃現今北美的重要作家、神學家、教會音樂家及教育家等。雖然她身患多種頑疾(如多次進行手術、曾七個多月失去視力),但靠著上帝的恩典,仍然不斷以文字回應當代敬拜、教會觀、科技社會、安息、牧養、性倫理等議題。筆者期望透過她短短的個人簡介讓大家明白,她對消費主義和科技化社會的尖銳批評,並非無的放矢,而是建基於聖經真理,以及她大量輔導和與年青人相處同行的經驗。在她眼裏,孩童和青少年並不是膚淺軟弱的一群,他們都渴望真理和愛,我們卻需要以抵抗世界的心和神的心腸養育他們。不過,筆者今次要介紹她的另一本著作《無望世界真盼望:科技社會中的信仰生活》,以便更直接回應今期《基道悅讀》的主題。由於本刊其他文章已經提及「科技的好處」,本文在此不贅。另一註腳是筆者從事網上媒體工作,所以,我會經常流連FacebookTwitter等中外網站。
科技奪去我們的什麼?
唐慕華認為,世界正以許多方式來壓制我們,包括大量資訊、不明朗的工作前景(在香港可能還要加上「樓市」)、世界的痛苦和苦難。然而,她相信三一神的盼望,就是我們基督信仰中那獨特和不受束縛的盼望,足以為我們提供方法,處理生命中各種的束縛枷鎖,並釋放我們去對抗世界的暴力和不公義。在種種反省以先,她明言科技本身沒有甚麼問題,確是為良好目的而設立。可惜科技到了今天,卻已成了商品和消費文化的一部分,亦產生了許多壞而具誘惑力的影響,正如金錢本是沒有問題,卻對人產生龐大的力量,足以成為另一個神明,主耶穌稱它為「瑪門」。
記得每次地鐵賣廣告,宣傳行車時間縮短了兩分鐘,我都以嘲笑回應,節省了兩分鐘在生命中有何意義呢?那寶貴的兩分鐘最後是花在和親友共聚,還是不知不覺掉進黑洞裏呢?這只是推崇科技社會的其中一個現象。我們每天花多少時間對著電視、電腦、平板電腦或智能電話的螢幕?我們的家庭因此變得更親密還是更疏離呢?父母和子女有否足夠傾心吐意的時間?每次在地鐵看見不少情侶、父母和子女都忙於一人一機時,又或在飲茶吃飯時,見到公公婆婆只能望著兒孫打機時,我就感到難過。人們寧願把時間虛耗在一部很快就過時的機器,都不願和生命中舉足輕重的人分享。不過,事實可能是人們互相無話可說,惟有以科技作「避風塘」。當然,筆者也認識極少數的一些朋友,工作和乘車時會收發電郵,回家後就拒絕使用電腦,專心和家人相處。
我們的確透過社交網絡「知道」許多朋友的近況,例如早午晚餐吃什麼、全球美景、嬰孩親朋寵物照、最新網上遊戲……。這些「知道(消息)」能有效讓你和朋友建立更親密的關係嗎?退回一步,我們作為消息的發放人,自己放什麼上網呢?是報喜報憂、重要抉擇、還是日常閒事呢?網上世界真能令人傾心吐意嗎?顯然,訊息都會經過個人篩選,單靠網上資訊未必能完全了解一個個體,但我們卻輕易在網上花掉不少瀏覽時間。豐富的文字和影像無法取代面對面的接觸、對話和擁抱的親密關係,科技正在奪去我們和別人相處共聚的能力。
科技化危機:快、新、多
網絡搜尋其中一個特性是:大家只搜尋自己關心或感興趣的事。換句話說,其他不在我關心範圍內的事,其實不會進入我的眼簾。大家當「鍵盤戰士」的時候,那些不在網絡上的人和事是否正被遺忘呢?例如那些不懂電腦的上一代、不公義引致的結構性貧困、生活在獨裁政權下或受戰火洗禮的人,若我們不能惦記上帝關注的焦點,科技的鴻溝足以令富裕安逸的人和世上的苦難愈走愈遠。
科技以影像、色彩和動畫吸引我們,不斷求新求快求多。手拿智能手機一直在線的青少年,或許無法想像我在中學五年級時,家裏才有第一部電腦,每次我用電話撥號上網,速度只有56kbps。今時今日,若10秒仍無法瀏覽網頁,人們已經顯得不耐煩或急燥起來。科技世界求新,我們便要不停花時間學習新的技術,花費金錢購置更先進型號的產品,演變成慣性及無止境的消費文化(信徒該較能抵擋這誘惑)。互聯網充斥大量資訊,但不少資訊皆是垃圾,社交網絡「朋友」和專頁的最新消息早已把我們吞噬。結果我們投入愈多,卻感到愈空虛。「打爆機」或許帶來一時滿足,一旦過不了關卻陷入「屢敗屢戰」的窘局;發佈即時訊息渴望換來朋友即時的回應,還要忍不住查閱「Like」(喜歡)的數目。
唐慕華引用哲學家博格曼的思想,提到科技發展、傳媒宣傳和消費之間幾乎是無可避免地產生關聯,要避開其影響並不容易。結果,我們要賺取足夠的金錢,為兒女提供科技的所有好處;以新奇取代投入,藉以逃避工作的要求;為「節省時間」而無休止累積新的消費品。由於老闆和科技進步所致,我們要花更多時間工作,減少陪伴家人的時間;沒有時間陪伴子女,便花時間工作賺取金錢替他們購買娛樂商品,形成難以解脫的惡性循環。科技永遠無法使我們滿足,最終帶來的是空虛、沮喪的無望世界。
此外,隱性使用科技的習慣正改變我們日常的時間觀念、行動節奏、關心焦點。這些發明會消滅人的空間和時間,消除人的耐性和等待的心。我們還餘下多少時間靈修讀經、安靜等候和親近神呢?信仰經驗會否淺化為「LikeLike」而不是服從神的命令?會否怕崇拜「超時」?會否希望螢光幕的歌詞配圖更豐富,詩歌敬拜和講道更吸引精彩?崇拜的焦點是否集中在音響效果?教會會否投入過多的金錢、精神、人力在科技上,而不在關懷世界及社會的不公義呢?唐慕華直指科技化和商品化是「極端危險」,對福音十分不利,嚴重影響我們的信仰經驗。
信徒的永恆盼望
然而,唐慕華以《傳道書》三章一至八節作出一些提醒:經過連串的「有時」後,傳道者(Qohelet)承認神將「永恆」放在我們心裏(11節),這希伯來詞語的意思是「永遠、永恆、永久」。「我知道神一切所作的,都必永存;無所增添,無所減少;神這樣行,是要人在衪面前存敬畏的心。(14節)」唐慕華提出一個問題,就是若神已將永恆放在我們心裏,我們的中心關注、生命的焦點便需與此相配,必須是永恆。屬神的人,如何恰當地懷著敬畏之心侍立在神面前──特別是傳道者在書中不斷告訴我們「凡事都是虛空」的時候?神的子民的生命焦點是什麼?
答案其實很簡單:愛神和愛鄰舍。
這兩種愛是貫穿整本聖經的誡命,主耶穌在世時親口形容為「這是主的命令」,唐慕華認為兩者密不可分。它們是信徒個人和家庭生活、工作生活、在基督徒群體中的集體生活的中心;改變我們使用金錢、時間、精力和愛的方式;同時應付我們在科技時代所受到的壓制和束縛。

科技雖然不斷推陳出新,但招聚我們和賜予盼望的卻是永恆不變的上帝。如何避免科技取代我們的信仰,成為生活的中心和主宰,應該是當代信徒重要思考的課題。

書名:讓孩子到我這裡來 (Is it a lost cause? : having the heart of God for the church's children)
出版社: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FES)作者:唐慕華 (Marva J. Dawn)
譯者:陳永財


延伸閱讀:唐慕華,《非凡的敬拜》,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2007


網絡成癮﹣﹣如何幫助子女走出陰霾

文:陳姑


一.定義及統計

有關「網絡成癮」(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IAD)的名稱和定義均未有權威性的界定。「網絡成癮」可稱為「電腦上癮」、「病態互聯網使用者」或「互聯網狂」等。美國紐約精神科醫生Goldberg於1996年首先界定使用者若符合以下3至4項症狀,且長達12個月以上,則有可能是「網絡成癮」[1]

  • 1. 耐受力(tolerance),包括希望增加上網的時間以求得滿足;如果繼續以相同的時間上網,其滿足感會遞減
  • 2. 退癮症狀(withdrawal),當停止或減少上網,會導致情緒不安和焦慮,並不時想像上網情境或不自覺做出打字動作
  • 3. 上網時間與頻率逐漸超出原先預期
  • 4. 花很多時間在網絡相關活動上
  • 5. 因為上網而放棄或減少日常社交或娛樂
  • 6. 重複上網行為造成生理、心理及社交上的問題



另外,有學者(Young, 1999) 指出有以下五項答案是「肯定的」,即符合網絡沉迷的要件:[2]

  • 1. 經常想及網絡上的活動,並在離線後仍持續想著上網時的情形
  • 2. 有增加上網的需要
  • 3. 重複控制或停止使用網絡,但並沒有成功
  • 4. 減少或停止使用網絡時,會有退癮症狀
  • 5. 為了上網而願意承擔重要人際、工作、教育或工作機會損失的風險
  • 6. 花費在網絡上的時間比原先預期的還要長
  • 7. 向他人隱瞞涉入網絡的程度
  • 8. 透過上網而改變或逃避自己的情緒

  根據《香港青年趨勢分析2011》的資料,在網絡成癮方面,受訪者10-17歲青少年中, 26.8%有不同程度的網絡成癮風險,其中中度風險則佔8.5%,高度風險則有2.7%,當中男性遇到的風險比女性高,以全港10-17歲的人口推算,即約有77000名青少年網絡成癮的風險達中度或以上。[3]這些數字顯示不能輕視問題,隨著整個世界已步入電子化,上網已成為現今一代不可或缺的生活一部分。面對網絡成癮,關鍵不在於停止上網活動,而是從根本著手。研究發現,過度上網的人可能有憂鬱及逃避社交的症狀呈現,[4] 而網絡成癮者的特點多是社會退縮、自卑、逃避責任、易焦慮及性格孤獨。[5]

「曾沉迷網絡遊戲的阿庭,就讀小六時經常玩電腦,以逃避父母離異的現實煩惱,升中後更假扮母親向學校請假,連續1個月逃學上網打機,曾向母親訛稱假期到朋友家留宿,實則在網吧「大戰」整整3日,其間每日僅靠1個杯麵充飢。及後阿庭母親得悉事件,並被校方休學,氣憤得以菜刀刀背劈向他胸口,加上打機後他經常感頭暈,遂決心戒除「機癮」,逼自己控制上網時數,又參與課外活動擴闊生活圈子,後來明白工作較打機更重要,因為無錢連生活都成問題!阿庭現時仍然會打機,但每日最多只打2小時。」(個案引自「11%青年上網成癮 不懂自制」《經濟日報》 ( 2011年5月28日)」 


二.如何幫助「網絡成癮」的子女

以上的個案,只是冰山一角,但卻帶出若父母想幫助子女脫離陰霾,必須從關懷開始,因為「網絡成癮」的患者往往有更深一層的心理需要。

屈偉豪博士認為,要幫助青少年脫離網絡沉溺,須對症下藥。整體來說,一般可從人際關係,人生目標和行為制約三方面入手。

首先,很多網絡研究都指出,孤獨的人最容易迷戀網絡世界。在成長階段,借用艾克森(Erikson)的理論,青少年期的發展是建立對自我的認同,包括被認同的外表、歸屬感、權力及成就感、自主、樂趣、渴望與異性交往,以及滿足對性的好奇。這一切若未能在現實生活中得到滿足及認同,便很容易變成孤島,進而利用虛擬的網絡世界滿足自己,引致網絡沉溺。因此,父母應在子女成長期建立他們的自信心,與子女多溝通,成為子女的朋友,加強親子關係。當子女遇到問題時,也會找父母傾訴。據臨床經驗的資料,不少出問題的孩子,皆來自不快樂的家庭,他們都感到被父母忽略,心底裡十分希望得到父母的愛和認同。所以,屈博士十分建議夫婦二人合作,建立與子女的關係,成為他們成長中的好朋友。

第二,香港青年協會於二零零五年發表的報告指出,生活意義與青少年網絡沉溺,有著正面和積極的關係。父母可鼓勵青少年子女定立方向,例如參加義工服務或其他活動,以擴闊眼界及開拓自己生活層面。

最後,父母可幫助子女建立生活行為的制約,訂下規範,並讓他們學習良好的生活管理,不致玩至夜深。例如從小時候,父母便幫助子女為自己生活定下界線與規律,並建立自理能力,以幫助他們有解難的信心,面對生活的挑戰。另一方面,社工或心理學家提醒父母,面對子女沉迷上網,千萬不要硬碰,如拔掉電源,或停止所有上網活動等高壓手段。父母須探究根源,並評估處境,及界定需要,一切的改變必須建立在良好的溝通之上,並對症下藥,與子女一起設計出一套有效的治療和干預的方案。

總括而言,電子科技及玩物已成為了現今一代的必需品,不單是青少年,我們整個世界根本離不開科技與電腦。關鍵是我們有沒有定下界線,成為這些科技產品的主人,而非受其操控的奴隸。要成為主人,父母在子女青少年期是很重要的支柱,故必須與子女建立緊密關係,從而幫助他們建立正確使用電腦的習慣,避免跌入網絡成癮的黑洞中。



參考書目:
「資訊及通訊科技」《香港青年趨勢分析》。香港 : 香港青年協會, 2011。
「11%青年上網成癮 不懂自制」《經濟日報》 ( 2011年5月28日)
陳喬琪著,《成不成癮, 大有問題!》。台北 : 台灣商務, 2009。
盧浩權著,<青少年網路沉迷的心理分析與因應>,下載自http://sowf.moi.gov.tw/19/quarterly/data/119/13.htm
謝永齡著,《青少年病態賭博預防及治療》。香港 : 中文大學出版社, 2007)。
鄭希付等編,《網絡成癮的心理學研究 : 認知和情緖加工》。廣州 : 暨南大學出版社, 2009。
屈偉豪著,《網絡沉溺 : 家長救兒手冊》。香港 : Network J , 2010。
[1] 盧浩權<青少年網路沉迷的心理分析與因應>,下載自http://sowf.moi.gov.tw/19/quarterly/data/119/13.htm
[2] 謝永齡著,《青少年病態賭博預防及治療》(香港 : 中文大學出版社, 2007),頁46-48。
[3] 《香港青年趨勢分析》(香港 : 香港青年協會, 2011),頁90-91。另有團體估計,全港逾19萬名青少年上網成癮,其中11歲及以下屬成癮高危組別。資料來源: 《經濟日報》「11%青年上網成癮 不懂自制」 ( 2011年5月28日)。
[4] 陳喬琪著,《成不成癮, 大有問題!》(台北 : 台灣商務, 2009),頁173。
[5] 鄭希付等編,《網絡成癮的心理學研究 : 認知和情緖加工》(廣州 : 暨南大學出版社, 2009),頁23﹣24。

網絡科技發達與信仰生活的得與失

 文:阿華
當美國太空人岩士唐先生在月球上邁出第一步,道出一句說話成為傳誦至今的名句「我的一小步是人類科技的一大步」,今天科技的步伐比以前更快更廣,令我們的生活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今天網絡發展之快速令人驚訝,它能這樣普及,拜電腦、寬頻互聯網、智能手機和雲端技術的迅速滲透每一個人家中所賜。當我在十年前看蓋茨(Bill Gates) 所寫的兩本書 (The Road Ahead and Business@speed of thought),窺見今日網絡的普及。
回想過往沒有網絡的日子,我也發覺信仰生活因它起了不少的得與失:

現在的團契生活/分享已不限於星期六日,我們可以透過Facebook Whatsapp 的群組,有更多網絡上團契。
現在一班團友坐在一起,可能有部分人在看手機 (自己也會),對於周邊的人關注少了。
一些在外國的團友也可以有較多的聯繫,如曾秀來,蕭Sir一家。
每個人都只有24小時,流連網絡上的時間多了,與神交通少了。
備註:也許我是不太喜歡與神經常交通的人,並非完全因網絡原因。
可以同時在網絡上與多人分享,不一定要見面,省了不少時間;人脈網絡也擴大了。
由於網絡的資料太豐富,自己需用大量時間篩選、閱讀、分析。不知不覺間對信仰反省時間少了,但如果你找到的知識是有份量的話,信仰反省的質素仍是不俗。
在討論一些議題上,我們能夠更快捷更有效率地分享,例如最近就性傾向歧視立法諮詢的意見。

可以在互聯網上容易找到所需要的宗教資訊,比以前要在基督教書室找方便得多,資料也豐富得多。

可以跟著自己的步伐學習聖經和題目。


我是一個電腦網絡科技的外行人,在這裏所寫的不能完全反映網絡對我們的影響。在今天的商業世界,網絡發展令各行業的競爭、運作及改變來得瞬想之間(speed of thought) ;但團契的生活和質的改變是否也一樣(Fellowship@speed-of-thought) ,真是要拭目以待。
我剛為這篇作一個極簡單的結尾時,突然間一句說話在我黑無一片的腦海中劃出思維,這是寶麗來(Polaroid) 創辦人蘭得(Edwin Land) 曾說過,一個人能站在人文和科學的交匯口,兼容貫通,才是真正的人才。我想如果一個基督徒能融會貫通信仰與網絡,也許能帶出一片新境地。大家去一起努力吧!

愛在雲端


文:朱瀅蒨
親愛的兒子:
很奇怪媽媽突然寫信給你吧?其實是今天發生的一切,讓我很想用最原始的方法,向你訴說一些心底話。
今天下午,在悶熱的街市裡,我把三個載滿水果的環保袋暫時放在地上,站在摩肩擦踵的人潮中,汗流浹背地給你發訊息。
你知道嗎?相比起烹煮一桌佳餚美饌,在手掌般大小的電話上寫出那一句「今晚回家晚飯嗎?」再發送給你,幾乎花盡了我的力氣。我依稀記得,你教我中文輸入法時說過,這個名叫「WhatsApp」★的功能很好用,快捷又方便;我卻不明白,究竟是在什麼時候開始,電話竟然變成了訓練書法的工具?
獨個兒拿著三大袋水果漫無目的地逛了一小時後,你終於回覆了「OK」,還加上一個笑臉圖像;我如釋重負,因為終於知道應該買多少份量的菜了。
我做了個簡單的心算:因為我的不純熟,寫好再發送「今晚回家晚飯嗎?」這七個字,共花了我二十分鐘;然後,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在六十分鐘之後才得到你的「OK」。我不禁納悶;這一切,究竟何來方便快捷之有?
媽媽已經忘記,有多久沒有在電話中聽到你的聲音。曾經,我以為通電話已經是最具隔膜的溝通方式;看不到臉,對方是笑是哭,也只能憑著聲音臆測;想不到,現在竟然連聲音也沒有了,就只剩下簡短而冰冷的文字。兒子啊,難道你以為那些預設的笑臉圖像,能夠取代你甜美率真的笑容嗎?很抱歉,媽媽真的不能單憑一個圖案便確定你過得很好,繼而放下對你的掛念。 
晚飯時,我們一家人同坐一桌,卻相對無言。我才發現,原來人與人之間最遠的距離,並非南轅北轍,而是心與心之間那一道無聲的鴻溝;或許你已對這份沈默習以為常,也不明白它有多錐心刺骨。
媽媽很多時候也會不自覺地跌進回憶的漩渦,並在新不如舊的衝擊下想起那些往日情懷;請放心,我還未去到患上老人癡呆症的年紀,只是人大了,難免會緬懷一下過去。更何況,要適應這個世界快速得讓人暈眩的步伐,對我來說也實在不容易;唯有偶爾放縱自己沉醉在舊日的時光裡,才能為我帶來些許喘息的空間。
當你還是小孩的時候,我們的家沒有電腦也沒有手提電話,卻充滿歡笑。每個晚上,你會一邊吃飯,一邊手舞足蹈地跟爸媽分享一天的人生所經歷的每個片刻。晚飯後,我們一家人會一起賴在沙發上看電視;爸爸和你為劇情爭辯得面紅耳赤的場景,看得我心也甜了。
每逢假日,爸媽也會帶你四處遊玩。你記得嗎?在還沒有智能手機也沒有平板電腦的時候,不論在陽光下或是在暴雨中,你也非常樂於把愛和快樂專注地傾覆在我們身上。我想說,你的笑聲跟哭聲,比任何電話鈴聲也來得動聽。
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全是爸媽最美麗的回憶。可是,時代進步在為生活帶來方便的同時,也摧毀了生活應有的溫馨;這實在讓人感慨。請別誤會,媽媽並非在埋怨,我只是在懷念。
現在,你無言地吃飯,飯後頭也不回便走回房間,把所有喜怒哀樂的心思全都投放在網路上。有時候,偶爾在你房門外看到你對著屏幕放聲大笑,媽媽會妒忌也會心痛;原來血脈相連的那份溫暖的體溫,居然及不上一部冷冰冰的電腦。
也許你會發現,爸媽都在很努力地學習新事物;我們花盡心思趕上潮流,為的就只是跟你好好溝通。我們愛你,也知道你長大了,因此不會試圖改變你的生活方式,只會盡力重新進入你的世界。既然現在的你,只喜歡透過「WhatsApp」和電腦分享心中感受,我們便祈求天父給予能力,讓我們能夠跟你同步走在科技發達的洪流中,透過不同的電子網絡讓你繼續感覺我們的愛與關懷。
可是,跟你的步伐相比,我們實在落後了太多;任我們如何發力追趕,也仍然是走在你後面。看著你越走越遠的背影,我很擔心;萬一你跌倒受傷了,我還趕得及扶起你嗎?萬一你失意傷心了,我還趕得及安慰你嗎?媽媽的雙手,家務確實做得很快,字卻是打得很慢啊。
記得你剛學會走路的時候,爸媽總是時刻拖著你的小手慢慢地走。親愛的兒子,我很高興你長大了,而且強壯得步履穩固。可是,現在的你能否稍微遷就一下我們,把腳步放慢一點?
早前,我在電視廣告裡得知,現在有一個名叫「雲端」的技術;老實說,我並不十分明白它的原理,卻非常喜歡「雲端」這個名稱;它不但成功掩飾了人際間日益嚴重的冷漠,甚至親切得讓我想起天父。在此,媽媽必需提醒你,天父不但是最先進,而且更是最值得仰賴的全能科技:衪的眼睛在雲端察看世情,衪的耳朵在雲端傾聽心聲,衪的嘴唇在雲端安撫傷痛,衪的雙手在雲端拯救心靈。
每天爸媽也會一起祈禱,求天父讓我們那份無盡的愛,不經過網絡也能夠穿透雲端,鋪天蓋地充滿你的生活;在你遇上困難的時候,不用「WhatsApp」也不需上網,也能感受到這份強而有力而且恆久不變的支持和愛護。
請謹記,或許世界每天在變,但天父和我們對你的愛,卻是永遠也不會改變。
永遠愛你的人
媽媽上
資料來源及是次網上出版之授權:國際家庭更新協會《家新季刊》第60http://www.cffc.org/ebook?id=127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我們是這樣通訊的

整理:michelle

為了解教會內各團契、小組和分區祈禱會使用什麼方法保持聯絡,《基道悅讀》特別做了一個非官方小統計──即任何成員答了算,就是透過電郵給導師、油基Facebook群組及於崇拜後四處訪問,總算集齊結果。

統計之先,大概有些結果屬預料之內,例如長者使用電話溝通,年輕人較會追上新潮流。調查結果亦與預期差不多,Facebook(網上社交平台)和WhatsApp(智能電話通訊應用程式)不只成為青年團契最常用的聯絡方法,即使是家庭團契、職青團契的情況也不遑多讓。曾經被認為非常方便的電子郵件,已經退到較次要位置,部分年輕人更表示他們不看電郵。然而,回覆時不只一組團契或小組表示未必所有成員皆有Whatsapp,所以還是要靠Facebook。

科技固然跑得快,筆者已不能想像三十年前團契導師如何和一眾團友聯絡,約開會或聚會時要打上十多個電話逐個通知的情形(當年導師牧者的手提電話號碼還是很秘密的資料)。至近年,幾乎人人都有手提電話,上網時間可能比講電話更多,年輕一代甚至跳過電子郵件的歲月,直接步入社交網絡、智能電話的世界,消息也一下子就傳開去。


Yau Kei Family


翻查記錄,油基的Facebook群組「Yau Kei Family」是在2011年3月18日由陳牧師成立。群組最初報導都是關於本會宣教士古映虹和Taka一家的消息。據牧師的憶述:當時日本發生了「311大地震」,而他們正居於重災區仙台。為了讓會友更快捷地得悉其一家的消息,他徵詢了總務部意見後,便開設了屬於油基的首個Facebook群組。當時大家都日夜盼望知道古映虹一家的消息,並在留言版貼滿為他們打氣、鼓勵及代求的語句。

「Yau Kei Family」屬Facebook的非公開組群,普通人無法在Facebook內搜尋得到,這樣做是為了保護教內會友的私隱。若有會友仍未加入,大家便要找已加入的會友來送出「邀請」。


現時,「Yau Kei Family」群組已成為油基常用的非正式宣傳渠道,例如職場講座、差傳年會、詩歌分享、好書推介、油基大旅行等活動都會在此宣傳,活動照片亦差不多同步上載,成為油基另一個無時間限制的互動平台。正如今次《基道悅讀》想調查各團契及小組使用什麼方式彼此聯絡和溝通,這群組亦幫了一大忙,替記者省回不少時間。


隨著五花八門的通訊方式湧現,團友、會友間的關係是否比以前更緊密呢?這有待大家彼此分享。



以下是調查結果:

喜樂老友記:電話
摩西團:Facebook、WhatsApp、電郵
清泉團:Facebook、WhatsApp、電郵
家庭A團:WhatsApp、電話、電郵、Facebook、微信及Skype
家庭B團:電郵、WhatsApp
馬利亞組:WhatsApp、電郵
但以理團:電話
以利亞團:WhatsApp、電郵、Facebook
以諾團:WhatsApp、Facebook、電郵
約書亞團:Facebook、電郵
Gag:電郵、Facebook、WhatsApp
Amazing:WhatsApp
Match:WhatsApp、Facebook、電話
以勒團:Facebook
少年約瑟:Facebook
Sunny:WhatsApp、Facebook
樂Teen:WhatsApp、Facebook
高中團:WhatsApp、Facebook、電郵
初中團:WhatsApp、Facebook、電郵
港島區祈禱會:電郵
新界東祈禱會:WhatsApp、電話、電郵
觀塘祈禱會:電話
油尖祈禱會:WhatsApp
長沙灣祈禱會:電話

假如耶穌會上網,你會 “Like”嗎?

文:allen sir

某日與弟兄姊妹在下午茶閒聊,談起電話網絡遊戲,發現在地鐵或街上也會看見不少低頭忙碌的「打機一族」,都是迷上了這「糖果遊戲」[1]。此現象=並不稀奇,自從手機應用程式(Apps)的出現,電話已成為個人的娛樂及資訊中心。現代人每天開始花上不少時間在社交網絡及聊天室,不時要更新近況、與人傾談及玩網上遊戲;此外,也會觀看網上電影及電視節目,甚至網上工作及會議。可見網絡世界已「進佔」了現實世界,在我們的生活上佔了重要地位,虛擬國度已擁有龐大子民,也打開了跨越地域的經濟市場,提供現代人不可缺少的精神糧食及社交空間,帶來無法計算的影響力。


耶穌說:因為你們的財寶在哪裡,你們的心也在哪裡。

 

網絡科技的進步,帶動世界進入新紀元,手機不斷推出速度更快、記憶體更多的型號,提升工作效率也拉近了人際的溝通距離。這是好事,但也可以是壞事,其問題出於人會沉迷在網絡世界當中,反而減低工作效率或拉遠了人際關係,城中不少宅男腐女,足不出戶,只埋首於電腦而不能自拔。除了上網成癮之外,長期使用手機或電腦對身體的傷害與勞損,已有不少醫學文獻發表過,過度的使用對身心的損耗也毋庸置疑。

   

保羅說:只是要棄絕那世俗的言語和老婦荒渺的話,在敬虔上操練自己。

 

在網絡資訊爆炸的時代,放縱世人眼目情慾的日子已降臨,使徒保羅提醒我們先要學習明辨資訊對我們的影響,世俗化的文化帶領著現代人走向什麼方向,那「闊路」是怎樣的普世文化價值,與基督徒要走的「窄路」有何異同,如何在網絡世界仍是追求聖潔敬虔,是值得信徒深思及團契討論的課題。信徒在這方面的思維應該老練而不應「老土」。

  

保羅說: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
      

從正面去看,網絡世界提供了一個跨國界的分享平台,每個人也可公開地表達分享、互動交流,是世人也可「Like」你的時代。福音本是世人也「Like」的好消息,歷代教會披荊斬棘地向世界宣揚此拯救信息,不斷差遣傳道人及宣教士進入不同文化土壤,埋下福音種子,這使徒行傳的時代經過千年的歷煉,直至今天。現今的網絡時代提供了什麼契機?它能否成為流通管子把福音傳送到更貼近時代或更遙遠更封閉的地方?聽聞有些教會已開展了網絡福音事工,以多媒體作福音工具,視網絡世界為福音禾場,網民為福音對象,成為新時代的福音策略。

另外,網絡也成為另類的團契生活,打破地域的限制,我們可聯繫身在海外的肢體,透過網絡視像通話與他們面對面分享。筆者曾有一段日子與身在東非的宣教士及南韓進修的團友每週一起查經及彼此代禱,難忘的團契日子,是以前的信徒未曾想像過的。雖然網上的溝通比不上面談那麼親切,但對某些人來說,在網上會較容易表達自己。只要我們能接受網上交流將逐漸超過面談的現實,花點心思,抓緊時機,善用科技資源,網絡科技能成為一片帆布,神國事工可揚帆而起,乘風破浪。

        

耶穌說:「我來是要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


盼有一天,大家也能透過網絡去展現生命美善,述說生命的故事。執筆之時,在Facebook看見一對美籍韓裔孿生姊妹的演唱片段[2],她們擁有甜美歌聲,能把不同類型的歌曲注入自己的風格,小小年紀演繹出神入化;過去幾年,她們由玩票性質的在網絡分享作品,至今日在世界各地擁有無數的歌迷,甚至四出巡迴演唱,當中她們也會分享如何經歷上帝。可見,這是一個善用網絡傳揚好消息的例子之一。


今日假如耶穌仍在地上,你認為衪會上網嗎?答案帶來不一樣的結局,值得深思!


[1] Candy Crush

[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H9ATpM2GF0

 

編者話:反思科技

尤記得小時候,除了上學外,最大的娛樂就是看電視、聽流行曲、到公園玩,生活很簡單,每年一次的學校旅行也能讓我緊張興奮不已。

今日自己的兒女,已經甚少看電視了,他們花大部分時間用電腦上網、聽Ipod、用Ipad;登入facebooksend Whatsapp等,都是他們每天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作為新一代的母親,再不單是「入得廚房、出得廳堂」,更要留意潮物、追上科技潮流,免得被子女認為落伍!所以我很佩服「愛在雲端」一文裏的母親,她努力地學習新事物,為的只是和子女好好溝通;母親的愛、母親的努力讓我感同身受。

以前有一句廣告口號「一卡傍身、世界通行」,現今的時代卻是「一機在手、橫行世界」,手執一部智能手機,絶對打破時間地域的界限。我通常利用搭車時間以智能手機檢查電郵,也最喜歡用智能手機的Whatsapp程式向朋友問好,團契的聚會資料、團友的代禱消息也可以第一時間掌握,實在是很方便的。

我發覺我們較多時候是使用科技網絡與弟兄姐妹溝通聯繫,但我們如何利用它與別人分享信仰、或去拓展神的事工,盼望今期的基道悅讀能讓大家一起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