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7日 星期五

一隻被施洗的驢──《巴爾塔薩的遭遇》(Au Hasard Balthazar)



文:manki

三月初,承蒙以諾團邀請,筆者跟他們一同看了一齣天主教四旬期電影,當中啟發甚多,希望藉此和讀者分享一下筆者的領受。

導演羅伯特.布列松(Robert Bresson, 1901-1999)是天主教徒,他的眾多作品當中不時流露出他的宗教情感,而《巴爾塔薩的遭遇》是他60年代的作品。這位導演並不習慣交代劇情的詳細發展經過,因而這部電影本身亦有點難以消化,例如:畫面較多以肢體動作而非言語表達劇情的拍攝手法。然而,這部電影無論在內容或是背後的深意,都值得我們作為信徒好好思考一番。

這電影的主角是一隻驢仔,它記下了這隻驢仔的遭遇,而導演是以這隻驢仔代表耶穌基督或一個很純潔的信徒,所以大家看下去的時候,可以把耶穌代入驢仔的角色裡面。接下來,我會順著劇情寫這篇文章。

女主角瑪莉小時候,家人買下了驢仔,還替她洗禮,本來她倆的命運沒有任何關係,但我認為是在她給那隻驢仔洗禮的那刻,牠和她就像兩條平行線並行了。起初瑪莉只顧跟她青梅竹馬的小男友互相依偎,沒有理會那隻驢仔,不過有一位比瑪莉年紀大的姐姐時常去撫摸驢仔,跟牠相處,但這位姐姐之後沒有再出現,我想這代表人們小時未開竅,未懂得驢仔存在的價值,也不肯捨棄世俗的慾望去愛護牠,當然,關於這點,導演在這套電影是不斷強調的。

瑪莉長大之後,漸漸跟驢仔多了相處,很愛惜牠,可是這時瑪莉的爸爸出現,他認為驢仔的存在令他噁心、討厭,因為當時社會進入了現代化的時代,他也擁有一部汽車,覺得不再需要驢仔了。這反映出一個問題,驢仔是屬於自然的,而汽車是人造的,電影當中有幾幕都是拍著驢仔和汽車,也是在問「人為和自然,是否相違背呢?」題外話,這樣強烈的對比,令我想起另一套電影《發條橙》。

繼續說瑪莉爸爸,他是一個很要面子的人。在這電影中,每一個人都有一種慾望,從而突顯他們的性格。他為著身為教師,並靠自己的努力和研究耕種而自豪,他的家亦因此變得富有起來,可是他在這電影裡面是唯一沒有快樂過的人,為著面子,他糾纏於被控告的案件上,為著面子,他連他女兒喜愛的驢仔也可以不要,為著面子,他最後鬱鬱而終。捨棄金錢,漠視親情,丟了生命,就是為了面子。

之後輪到壞男孩的登場,他看上了瑪莉,而當時驢仔就被瑪莉家借了給一家麵包店,壞男孩發覺驢仔是他與瑪莉之間的阻隔,於是他去麵包店當兼職,牽著驢仔去送麵包。他乘機虐待驢仔,用火燒牠的尾巴,並在晚上潛入瑪莉家毆打牠,但牠不能反抗,無能為力。不過這毆打驢仔的一幕,瑪莉在樓上從窗子看見,但沒有阻止,我認為她很痛心,但不敢出聲,因為她走遠了,自從壞男孩的出現,她變了心。她有嘗試不斷躲避他,但他用驢仔來威脅,而瑪莉也開始愛上他了,有一幕是那個壞男孩摑了瑪莉,之後她哭,接著那壞男孩又回心轉意擁她入懷,她又同意跟著他走,那只不過是十幾秒的事,可見愛情的盲目。

壞男孩用火燒驢仔尾巴的那一幕,有團友在看完整齣電影之後分享,說最深刻就是這幕,因為虐待動物這種行為,完全容忍不了,要愛惜動物。而我認為,無疑動物與我們不一樣,但彼此都是上帝所造的物,不應憎恨牠們,再者,動物跟嬰兒一樣,總給人帶來歡樂,值得愛惜。

壞男孩和瑪莉一起之後,驢仔就再無用武之地,並且被忽略而病倒了。有一個殺人犯出現,正如開始時提過,導演沒有交代何解會出現這種情節,但這個作奸犯科的人,選擇了在驢仔快要死的時候收留牠,這顯示出每個人,都有善性,殺人犯也會有。奇怪的是,當驢仔被收留之後,牠的病就好轉了。接著,殺人犯像那壞男孩一樣,時常毆打這隻驢仔,牠這次選擇逃跑,輾轉被一個馬戲班收留了,有一幕是工作人員牽著牠,牠看著籠子裡的動物,裡面的動物又看著牠,沒有言語,鏡頭就是拍著牠們的眼睛,令我不禁比較,牠們兩邊,究竟哪邊較為可憐,是不斷被拋棄、被虐待的驢仔?還是被圍在籠中,三餐不愁的動物?而我們是不是也像驢仔一樣經歷過被棄,或是像那些動物,三餐不愁卻不知道現實是怎樣,開始互相羨慕對方?其實,各有前因莫羨人。

在馬戲班,驢仔在觀眾面前表演計算數學題,這顯示出驢仔是有智慧的,並不是一般不懂得思考的驢仔。可是那殺人犯也來了看馬戲班表演,最終驢仔還是被他接了回去,而他繼承了一筆龐大的遺產,開了一個盛大的派對,在狂歡之後,他騎著驢仔,到了郊外,死了。

殺人犯也佔了電影裡面很重的戲份,導演在殺人犯身上寫出了人們對上帝的背道而馳,有一幕是他劃著十字聖號來發誓不再喝酒,但翌日就把那禱告拋諸腦後,有時候人的壞習慣不是隨隨便便因著神的名字就能改掉,是要完全依靠天主,才能把習慣連根拔起,還有,酒能亂性,少喝為妙。

再說殺人犯在派對過後騎在驢仔上,到郊外獨白然後死去的那幕,我覺得那是全套電影的最精彩的一幕。首先要交代一下,在聖經中,耶穌騎著一頭無人騎過的驢榮進耶路撒冷,無人騎過的驢代表純潔,驢仔就代表了謙卑。而這套電影中,主角驢仔是沒有被人騎過上去,但牠讓一位作奸犯科、又不斷折磨牠的殺人犯騎在牠的上面,這象徵著純潔而謙卑的耶穌基督自己承擔全人類所犯的罪,一個無罪的人,甘願負著那麼多罪為我們而犧牲,導演運用這幕來象徵耶穌基督那種精神,的確一流。

不過,回到電影,殺人犯死了,驢仔又被變賣到一位老頭的手中,他也像之前兩個壞人般虐打驢仔,不過壞男孩是出自好玩,而殺人犯卻因為酒瘋,但這位老頭是不斷鞭打驢仔,要牠不停工作,為他賺錢,有一幕,他拿了一桶水,餵給驢仔喝,但驢仔別過頭來不喝,這令我想起耶穌在十架上,士兵餵他醋酒,但他不喝,要以最清醒最直接的方式面對死亡。另外,老頭是一個重視金錢的人,在機緣巧合下,瑪莉離家出走,跑到了這個老頭的家裡逃避雙親的追捕。這套電影沒有很多對白,但這部分有一段頗長的對話,是一幕充分表現出導演非常愛用潛台詞的戲,詳細就不說,總之那位老頭是視錢如命,他本來打算用金錢來買瑪莉的身體,但瑪莉只想要一位朋友,從當時她的話裡,可以看出她想要的那位朋友是Soul mate,其實瑪莉不想跟那老頭發生關係的,可是當時老頭說了一些安慰她的話,而她又無人依靠,只好不情願地把身體獻上,尋求慰藉。

最後,瑪莉的青梅竹馬男友再次出現,向瑪莉求婚,可是,她不喜歡婚姻,認為這是古舊的東西,不過,她最後還是嫁了給他。悲哀的事發生在後頭,壞男孩知道瑪莉跟老頭子發生過關係,並且決定嫁給青梅竹馬男友之後,就不再愛她了,所以決定侮辱她一番。他和他的朋友脫光她的衣服,在房裡羞辱她,他們笑著奔跑離去。瑪莉父親和青梅竹馬男友帶著驢仔來找她,她被送回家後幾天,青梅竹馬男友問瑪莉在哪裡,她的母親說了一句「她走了,永遠不會回來」,我覺得她自殺了,自行結束了她的生命。她的父親也隨之死去。

與此同時,那壞男孩過來問瑪莉母親借那頭驢仔,因為他想要驢仔替他走私,但她說了令人莫名其妙的話「牠辛苦了一生,牠老了,牠是我的全部,而且,牠是個聖徒。」其實,這裡是呼應著片頭的洗禮,讚美他在電影中被虐待、被鞭打,卻不發一言,默默承受著,是位聖徒。而當瑪莉死去,就代表跟她命運連成一線的驢仔,也逃不過死亡的命運。電影最後,壞男孩偷了驢仔去走私,在邊境被人發現,他們拋下驢仔逃之夭夭,驢仔就被槍打中。電影最後一幕,是驢仔遇上羊群,在牠們之中死去,這也象徵耶穌死在當時人們之中,而當時他們卻像那些羊群,無動於衷。

可能我們沒有電影中的壞人那麼壞,但我們有可能卻是電影最後的羊群,沒錯,羊群可以互相仿效,不會偏離正道,可是,現世有些錯誤價值觀慢慢滲入我們當中,我們應要警醒覺悟,不能像電影裡的角色們都拋棄驢仔般不管我們的信仰,那麼忘本,不該如此。

用以賽亞書53章2-7節作結:

他在耶和華面前生長如嫩芽,像根出於乾地。他無佳形美容;我們看見他的時候,也無美貌使我們羨慕他。

他被藐視,被人厭棄;多受痛苦,常經憂患。他被藐視,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樣;我們也不尊重他。

他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我們卻以為他受責罰,被神擊打苦待了。

哪知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

我們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他身上。

他被欺壓,在受苦的時候卻不開口;他像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他也是這樣不開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