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從歲首到年終都陪伴著全球,會友大半年都在網上崇拜中渡過。大家還記得這一年我們如何走過嗎?
1月12日
因應流感情況嚴重及當時仍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開始呼籲身體不適的肢體在家休息,兒童部更呼籲家長返聚會前先在家為子女量體溫、戴口罩和用酒精搓手液搓手才參與聚會等措施。
1月23日
鑑於中國有急增確診及死亡個案,證實病毒會人傳人,香港出現確診個案,防疫措施延伸至成人崇拜。
1月26日
我們呼籲曾到國內的人士在回港後進行「家居隔離十四天」。
1月28日
因政府把防疫的應變級別提升至「緊急」的最高級別,油基只有成人崇拜、關顧工作(包括安息禮等)和油踐入心按需要及指引繼續進行,其他活動暫停。
1月31日
隨著全城陷入撲口罩恐慌,教會推行「口罩齊奉獻,生命連一線」,呼籲信徒作十分一的口罩奉獻,又自製酒精搓手液,彼此分享防疫物資的活動,鼓勵肢體關心身邊有需要的人。
2月2日
所有兒童聚會均告暫停。教會總務組開始安排Facebook Live 網上崇拜直播,讓肢體也可在家參與崇拜。疫情期間組員每週無間斷協助直播午堂祟拜Facebook Live及Zoom 。期間,教牧和執事會在掙扎中堅持實體聚會,並開始於每週五發放教會聚會和防疫消息。會眾進入教會時需量度體溫及以酒精搓手液消毒雙手,早堂後會眾合力以稀釋漂白水抹淨座椅供午堂使用。
2月9日
使命小組「油踐入心」有見社區需要,即時回應。新增主日崇拜後的社區服侍和快閃行動,使油麻地街坊在一些社區資源停止,甚至是球埸的免費水機也關閉下,仍得到照顧。
2月22日
教會嘗試鼓勵和教導肢體使用Zoom舉行團契、祈禱會、查經班和會議,包括《大齋期首日祈禱會》。
3月3日
執事會決定成立「抗疫緊急應變小組」及「支援小組」,於3月8日正式啓動。
3月22日
暫停所有實體聚會,只安排網上崇拜即時直播。每次聚會都要把事奉人員減至符合限聚令,所以教牧或敬拜隊要兼任主席工作。
5月24日
教會於在恆裕閣回復實體崇拜,惟須安排各團契「輪流返」,午堂崇拜將會持續Facebook live 和Zoom直播。少崇周六聚會人數上限為60人。團契可自行安排符合限聚令的小組活動及聚會。兒童部聚會仍然暫停。進出教會時,須填寫聚會出席表格,方便有需要時追蹤出席者。
8月9日
竹居台聯合崇拜改於網上進行,本堂有會友參與聯合獻詩。大會把各人於家中錄製的獻唱透過科技剪接為合一的詩歌。
8月16日
首次以實體和現場直播方式舉行會友大會,未能親身出席的會友可透過授權票表達意向。
10月2日
回復實體聚會
10月17日
恢復少年崇拜及兩堂成人崇拜,兒童聚會分開高小和初小隔週進行,幼兒級則繼續暫停。因政府放寛限聚令,宗教儀式的飲食可以豁免,暫停多月的聖餐於10月18日首次進行。
11月22日
因應第四波疫情爆發,幼稚園及初小需要停課,兒童聚會再度暫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