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5日 星期六

守常與更新──疫情下的青少年牧養






文:Paul Sir


疫情期間,少年部作了很多嘗試和應變措施。

 

第一波疫情期間,所有聚會都暫停,轉移網上少年崇拜。少年部最初幾次的崇拜講道,都圍繞着如何敬拜、團契和面對疫情,讓少年人在知識上有所裝備。

 

雖然頭腦上知道,但對於活潑好動的少年人來說,網上崇拜和團契的參與都感到十分吃力。導師們出盡法寶,例如一起直播做運動、玩遊戲、直播行山,繼續連繫彼此的關係。

 

虛擬世界的團契,缺少有血有肉的交流,所以少年部都嘗試徘徊在網絡與實體之間,製作活動包、送禮物到各團友的家。爭取每一次見面的機會,在網絡與實體之間遊走,有時都覺得未必有什麼功效,但都希望讓少年人感受到大家都着緊他們。

 

我們轉移牧養的陣地,投放資源在YouTube及Instagram中。撇除疫情不能見面,其實我們早在三月的時候,導師會都探討過在網絡世界,什麼是建立關係、傳福音、牧養,都跟以往不同。適逢疫情,加快了我們改變策略的步伐,令我們作了很多方面的嘗試。

 

以往我們舉辦活動,讓他們投入參與,但現在的人參與活動的方式,就是觀看別人參與活動。例如淘寶開箱、直播行山,直播去旅行,重新定義了什麼是「參與」。建立關係以往是一起玩,現在是做KOL,大家在「subscribe」、「follow」其實就是一種關係。導師要做「KeiToL」,分享生活點滴,在當中分享生活見證。

 

因此,我們開設了YouTube Channel和少年人建立關係。有跳舞MV、食雞比賽直播、拍片幫助初中生開學適應,提供返學路線等等。

 

Instagram限時動態將信仰融入生活當中,少崇前出Post預備少年人敬拜的心。入去分享教會的活動、小片段和一些問答遊戲,和少年人互動。

 

建立WhatsApp健美生活群組,大家分享健康訊息,還有家聚關顧、專題、二人小隊攝影班、二人行山小隊。

 

這幾個月都不停尋索和應變,力求盡力守住每一隻小羊,又嘗試更新做法,在這個時代殺出一條血路。導師們都十分委身,團友們都努力嘗試,並且開始家聚的形式,一同參與少年崇拜。還有用Zoom和FaceTime跟青年人做生命栽培,反而更容易約時間,成效也不錯。

 

守常與更新,持定信仰原則,在多變的世界裏不斷尋求不同的形式去牧養和榮耀上帝。疫情催化了我們作出改變,叫我們不得不逃離安舒區,放棄過去執着的做法,不斷殺出一條條血路。我們仍在嘗試和摸索,也在錯誤中學習和成長。感恩的是竟然缺乏過去的活動下,竟然有為數10人的畢業生回到教會之中,小組人數沒有流失,更有小組人數竟然不跌反升。

 

我們所付出的努力令人意識人的限制,更體會恩典是壓倒性的。

 

疫情之下我們更新了少年部牧養的模式,但更重要的是,上帝更新了少年部每一個事奉者的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