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8日 星期一
2020年12月6日 星期日
來!我們一起禱告
文:時代巨輪下的一位信徒
親愛天父,
感謝您創造世界。
每個生命都是你的創造,
都有你的美意。
不同時代,我們經歷不同,
但同樣有你的恩典美意在其中。
世界黑暗,指鹿為馬。
環境受破壞,
動物受苦,人類受苦。
求你饒恕我們。
我們無法以上主的形象管理萬物,
我們無法控制罪惡。
少數人無窮的慾望,
令許許多多的人陷入無盡苦難中。
我們不明白,
上主神聖,
但罪惡仍在世上橫行。
我們不明白,
義人受苦遭逼害,
我們心痛別人的苦難,
卻無能為力。
這些事要到幾時呢?
願父垂聽我們的禱告,
求你守護兒童有直正善良的靈,
繼續愛主愛人,關愛眾生。
為被囚的,
面對審訊的,
無法安睡的,
遭逼迫毒打的,
被逼與家人分離的,
都交主手中,
求主憐憫。
把香港牧者信徒交到主手中,
願我們能勇敢在不義前說不,
願我們繼續以主耶穌的心腸,
看待身邊的一切人和事。
叫我們不要忘記主耶穌的吩咐。
叫我們不要忘記任何一位小子。
新冠病毒疫情持續,
求主醫治正患病的人,
安慰失去摯親的家庭,
賜下勇氣和盼望給活著的人。
不配的我們向主呼求
求主從天上垂聽
求主記念
求主應允
奉主名求
阿門
今天應該很高興
文:K
執筆之時,今年快將過去,回望這一年,其實不想回望,只記得有兩件自己感到高興的事,第一件是三十年未贏過聯賽冠軍的利物浦奪冠,可惜因疫情全球利迷只能望住電視慶祝。第二件是見証阿仔能突破自己限制和恐懼,完成一個小小挑戰。為著球隊的進步,生命的向前感到高興。
眼睛轉一轉,回看自己由細到大生活的地方,正在不斷地急速向後倒退,走向衰亡。今天的荒謬超越昨天,不正常變成正常,大話想變成真理,年輕就是犯錯,法律變成工具,有些事情令我們永世不忘。很多個夜晚是帶著淚痕,倘在床上望著天花板,痛苦連繫著每個香港人,如果痛苦和憤怒是帶著力量,這股力量應該非常強大。
我看著一個生命正在不斷前進,但身處的地方卻不斷急速地後退,身為父母,都會思考一個問題:在這樣的環境成長,小朋友還有未來嗎?離開與否,成為了大小香港家庭急切的討論項目。能離開的準備離開,不能離開的苦苦無奈地留下,不想離開的尋找著尋找不到的紅線。
這就是真實的世界,充滿著痛苦荒謬,偶爾會有一些高興事安慰你。痛苦時,好想上帝立即出手打救,因為知道過程真是十分艱難,所以好想逃避離開,甚麼也放棄不再理會,回歸享樂,進入一種虛假的快樂狀態,為的是逃避真實的痛苦。
其實真的可以甚麼都不理,重返別人定義給你的「正常生活」,返工返學回家煮飯煲劇睇電影做運動去旅行返教會,一生平平安安。
可惜上帝透過聖經提醒我們,信仰生命是一個不斷處身於掙扎的成長過程,我們筋疲力竭,上帝施恩憐憫,我們再一步一步行過去,也是因為上帝。我們相信有上主的世界是有盼望,縱然距離目標不知有多遠,痛苦荒謬不知何時結束。
今天應該很高興,不是因為現實環境突然神蹟地變好了,而是因為有不少人,正為著信念努力掙扎,正在閱讀這篇短文的你,是否也是其中一份子?
「多麼多麼的高興 多麼多麼的溫暖
快樂人共並肩
今天應該很高興 今天應該很溫暖
祇要願幻想彼此仍在面前」
走進社區 得著最大的恩典
文:LY
十八歲的這一年,相信是我最豐盛的一年。
「這幾位是學生社區大使……」每次有新的事奉人員來幫手時,大家總時這樣介紹我們。但說真的,我在這兩個月的事奉中,最令我感到兀突的正正是這個稱呼。明明大家都是基督徒,都是為主事奉,為什麼偏偏要用這個稱呼來標籤呢?感覺大家都是太陽能電筒版基督徒,只有在作社區大使才作事奉;感覺大家只是義工,而不是基督徒。正正在這氛圍下事奉,我更反思究竟自己有否將社區大使及基督徒兩個身份融合,如何透過社區事奉而傳福音,同時更摸索自我的信仰定位。在短短兩個月內所學習和感受的,不是單憑三言兩語能說清,唯有用一生來證明。
還記得作為社區大使的第一天正是我考完DSE翌日。那天我帶着沒有靈魂的軀殼回到教會,因為還未回過頭今天不再是以中六生温習的身份回來,而是作為社區大使作事奉。自問天生工作狂,做事一定抱着「以最低成本換最高效益」的態度。那天我以最短嘅時間完成所有任務,他們叫我做甚麼,我就做甚麼,不求甚解。回家後,被掏空的身體叫喊着疲倦,但回想起一整天卻不知道自己確實做了甚麼。換句說話,浪費了整整一天的時間卻不知做了甚麼才是零效益的概念。反思過後,我發覺原來那天我無疑只是個義工。「社區服務」和「社區事奉」其實是同母異父的兄弟,同樣為翌日社區服侍作預備工作,但分別正正在於有否將信仰一同投入。每一個電話不單只是為了通知和關心一眾街坊,更是為了讓他們感受上帝對無私的愛:每一份物資不單只是為了應付他們的生活所需,更是為了讓他們接受上帝無言的恩典。因此,我們在此不只是義工的角色,更應該以基督徒的責任作事奉,為的就是作「大使命」。
自從有了第一天的反省後,我決定每通電話都最少有5分鐘的聊天,為的就是更了解他們的背景,更能適切地讓他們感受教會的關懷,從而再循序漸進將福音帶到他們生命中。然而現實總是令人頹然喪志的,很多的街坊總是將教會當作為社區中心,總是將所得到的當作為理所當然。每次提到有關信仰的問題,總是把上帝拒諸門外。面對這些與幻想破滅的現實,我真的不禁嘆一口氣,一次次萌生了放棄的念頭。但每當我心灰意冷時,我總是看到牧者仍是繼續默默地埋頭苦幹,就算留言信箱被街坊打到上限;就算經常被人投訴;就算得不到教會的全力支持,但仍未有絲毫的放棄,更是越挫越強。而競爭慾強如我經常會以「為甚麼別人可以我不可以」的問題面對着內心的掙扎和懦弱無能,而比較後得出的結論是——「心態決定境界」。面對着他們更應該「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我們都應該為每個人設下永恆的盼望,相信總有一日他們也會分享恩典的喜悅。與其假設他們是為了獲利而來,不如假設他們是為尋求信仰而來;與其質疑,不如相信;與其改變他們,不如先改變自己。事實上如今眼前的那人跟當初一開始返少年崇拜的我又豈有分別?而傳福音的精髓所在正是「先恩典,後真理」。試問有多少人一聽聖經便無疑相信?同樣我也不例外,也是兜兜轉轉幾年才完全相信。將心比己,為何要將俗世的標準強加於人呢?每人的信仰生命也是有起、承、轉、合的,唯有經歷時間的考驗才能印證出來。萬事起頭難,而剛巧我是負責撒種的,投入越多更讓我為那未知的果子越期待。
說到事奉心態,不得不提的必定是「憑信心」。寫到這裏,我也不得不停下筆再次讚嘆着上帝的偉大。這三個字看似平平無奇,背後卻充滿着上帝那無窮的力量。近期較印象深刻的是有天牧者分享「油踐入心」的資金開始入不敷支,希望大家為此代禱。然後過了幾天,剛巧便收到某位奉獻的獻金,這種力量實在讓我嘆為觀止。其實在這段艱難的日子下,「油踐入心」仍能繼續堅持下去,相信「憑信心」是功不可沒的。在我成為社區大使前,我已參與「油踐入心」約半年。在疫情日趨嚴重下,「油踐入心」可說是由稚氣未脫的小孩長大成能屈能伸的少年。由起初只是安於平淡地預備平民飯堂和晚上派糖水,到現在派物資的方式更是每天更新變化;由起初受眾只有數十,到現在卻已數百;由起初事奉人手只有小貓三四,到現在卻已每次陣容鼎盛。不跟劇本發展的種種情況實在令我大開眼界,而「Be Water」的真正功勞不得不歸於由始至終最大的贊助者——上帝。在這備受操控的社會下,真是今天不知明天事。未來看似有不斷被改變的可能性,但事實上每一步都被上帝早已安排。與其浪費時間揣測未知的將來,倒不如憑信心地踏出每一步。因為我們知道,「人心籌算自己的道路,惟耶和華指引他的腳步。」。以前「憑信心」對我來說實在是抽離現實的,感覺只是掩飾着自己無能的安慰。到現在,信心反而更讓我願意積極面對自己的不足,塑造我成為新造的人。這股觸不可及的力量實在難以靠筆墨形容,只能說我是感受到的,而我相信每位社區大使都是這美好的印證。
如果要我說作社區大使最大的恩典是甚麼,那必定是「愛」。相信每個人小時候都會聽過一句說話:「如果你現在不好好讀書,長大後就會好像他們!」自問自己並非天資聰穎,但每星期看到的畫面便能推翻這句愚昧無知的說話。就算他們露宿街頭、衣衫不整,或是臭氣熏天,但他們那顆善良的心卻是難能可貴的。還記得有次如常在榕樹頭派物資時,有位無家者以為我們不夠口罩派,之後他竟然將他僅有的口罩給我們,讓我們派給其他有需要的人。試想像在當時這口罩比現金更矜貴,豈能想像一位流浪街頭的人願意將他僅有的獻上?他猶如奉獻兩個小錢的窮寡婦,在神眼中都是看為寶貴的。還有不得不提的是餅店的員工。就算一星期只有十多分鐘能見她們,但她們每次都會說「珞銚,你來了!」,這種和藹可親的問候每次都能治癒我疲累的身子。就算我跟她們說要減肥,但每次她們總會私下送些蛋撻、蛋糕、麵包等給我,就像每位女兒在媽媽眼中都是吃不飽的。真正能接觸每位街坊的時間不多,但隔膜不知不覺間隨時間消逝,甚至有時反而被他們照顧,這種愛是無可取替的,很感恩能夠認識到他們每一位。
除此之外,教會一眾弟兄姊妹對我的愛也是不止息的。最印象深刻的莫過於在DSE開考期間,當我每次出現在大家面前,他們只會說:「你不是要考DSE嗎?還不去温習!」,每次聽到大家的關心都使我沾沾自喜。他們總是看顧着我、請我吃東西、關心我、不讓我做粗重工作等,好得讓我愧疚。還有我最愛惜的媽媽,不管天氣好壞,她仍是風雨不改地為我送便當。以前經常思想着為何上帝祢要對我這麼好,究竟我真的值得祢對我好嗎?但近期我看到某個故事後便解答了——「年幼的女兒問媽媽:『為甚麼你要對我好?』」然後媽媽温柔地說了:「沒有甚麼,只是因為你是我的女兒。」
最後,藉一句概括我的事奉心得——「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
現在,只是剛剛開始。
遇上疫情,信仰教曉我們什麼?
馬丁路德冒險照顧患病的信徒,實踐信仰。 |
筆者只是普通信徒,並非什麼著名神學家,也不是牧者。思考疫情時,維有借助本身工作經驗——資料搜集和整理,從聖經,初期教會、中世紀和近代神學家的體會,抛磚引玉,刺激讀者思考。
聖經中的瘟疫
根據中文和合本聖經中,「瘟疫」一詞共出現68次。出埃及記便提到摩西和阿倫找埃及法老,請求他容以色列人去曠野祭祀他們的 神。最後耶和華使用十件奇事(或「十災」)懲罰埃及人,當中不乏各類疫情。
民數記記載以色列民成功出走埃及,在礦野生活時,卻多次因叛逆遭上帝使用瘟疫作為懲罰。民14:36-38講述報惡信的十個探子遭瘟疫而死。16章提到利未的曾孫可立帶著250首領聚集攻擊摩西。可拉和叛黨遭受上帝的刑罰後,又有別的以色列民指責摩西和阿倫「殺了」上帝的百姓。於是,耶和華降瘟疫與他們身上,死了14,700人。25章記載以色列人住在什亭開始與摩押女子行淫。這些女子請百姓跪拜她們的神明。這事件遭瘟疫死的有24,000人。
撒母耳記下24章提到大衞數點以色列和猶大人數,得罪上帝。上帝差派先知迦得見大衞,讓他從三樣懲罰中選一樣:「你願意國中有七年的饑荒呢?是在你敵人面前逃跑,被追趕三個月呢?是在你國中有三日的瘟疫呢?」(24:13)大衞選了瘟疫,民中死了七萬人。
自此聖經中沒有詳細記錄特定的瘟疫事件,多在禱文或預言中出現。列王記上所羅門王獻聖殿的禱文:「…國中若有饑荒、瘟疫、旱風、霉爛、蝗蟲、螞蚱,或有仇敵犯境圍困城邑,無論遭遇什麼災禍疾病,你的民以色列,或是眾人,或是一人,自覺有罪(原文作災),向這殿舉手,無論祈求什麼,禱告什麼,求你在天上你的居所垂聽赦免。」(王上8:37-39)詩篇提到上帝會保護倚靠祂的人脫離瘟疫(詩91:3,6)。在耶利米書(猶大王亞們的兒子約西亞在位十三年)、以西結書(約雅斤王被擄去第五年)和阿摩司書(猶大王烏西雅,以色列王約阿施的兒子耶羅波安在位的時候)都提到上主透過先知說預言,使瘟疫和其他禍患懲罰犯罪的以色列民。路加福音21:11和啓示錄6:8分別由主穌口中及使徒約翰論預言末世會發生的事,包括瘟疫和飢荒,刀劍。
古羅馬時代的瘟疫
古羅馬時期,人們把多數難以治癒、死亡率高的流行病統稱為瘟疫,如天花、鼠疫、猩紅熱、霍亂、傷寒、麻風病和白喉等。有學者嘗試研究古羅馬帝國中後期的瘟疫與基督教的興起的關係。
當時,數次規模較大的瘟疫使社會更加動盪。在迫害基督教的社會氛圍下,初期教會面對可怕的瘟疫卻進奮不顧身地行醫佈道,照顧病弱,為患者禱告。教會的救助範圍不斷擴大。到3世紀中期,教內設立專職人員用教會收入的1/4用於扶助貧弱鰥寡孤獨、埋葬病死的陌生人和窮人等。
其實路加福音提到主耶穌行神蹟,大部分和醫治病患有關。這或許和作者路加是醫生有關,但同時也突出「治病」的主題——不論是身體上或心靈上,主耶穌也形容有病的人才需要醫生。瘟疫期間,信徒以殉道捨己的精神感動了那些一直逼害他們的人,也有信徒因此染上瘟疫。早期基督教教父在著作和信札中也多次提到這些事件,這些行動其中一個結果是令信徒愈發增加(當然永遠不會只有一個原因)。
路得和加爾文的選擇
其中一個說法是,讓每個人要操練去中心化(decentered),在艱難時期維持公共崇拜,透過公禱、講道、詩歌、洗禮和聖餐,回應危機時刻的特殊需要。1527年,馬丁路德身體狀況極差。同年8月2日黑死病籠罩威丁堡,許多人受感染死亡,街頭躺著不少屍體。由於疫情嚴重,選侯腓特烈下令威丁堡大學封校,所有教授學生都往燕拿(Jena)避難。 在那危急存亡之秋,內外交煎之際,路德不顧選侯及同工力勸,選擇留守威丁堡,其決定令育有一歲幼子和身懷六甲的妻子非常不滿。
路德對他妻子解釋:「我是一位牧者,我不能走,也不敢另作打算。好牧人為羊捨命;只有雇工,看見狼來,就撇下羊逃走。」 路德的話感動了妻子,使她甘願與丈夫一起留下,共同關顧身心受創的病患及會友。又開放自己的家,照顧需要護理的病患,收容了多位孤兒。瘟疫期間,路德周圍有19人相繼離世,其中有路德的同工和家屬。他兒子漢斯亦被感染,後來痊癒。女兒伊利沙白8個月大後去世,可能和瘟疫有關。不過,他在艱難之時創作了詩歌《上主是我堅固保障》(A Mighty Fortress),流傳至今。
居住日內瓦的牧師約翰加爾文(1509-1564),他牧職期間,日內瓦曾經五次遭受瘟疫威脅。1542年,加爾文個人蒙引領去探訪一個感染瘟疫的家庭,即使明知此舉非常冒險。該城市的長老們為了阻止他曾施加干預,因為他們堅信加爾文的領袖角色是不可或缺的。不過,牧者們在加爾文的領導下繼續牧養關懷事工,他們述說著許多人歸信的喜樂,亦有牧者因此而失去生命。
賴特:我們應該謙卑
當代著名美國神學家賴特(N.T. Wright)今年6月剛為新冠狀病毒疫情出版著作。他認為面對此事,我們應該謙卑,而不是以為基督教應該知道所有的答案。可能信徒往往認為我們應該能夠明白上帝要做什麼。但他真的不認為我們被賦予了這種能力。這裏有一種我們所需要的謙卑。
在相關訪問他論到現今世代的(西方)信徒過得太安逸,在哀慟方面做的不是很好。他引述主耶穌站在拉撒路的墳墓前哭泣的例子,指出這故事的「行動」隨著眼淚不斷擴張。福音書裏的眼淚經常是最關鍵的因素。它們所展示的,是創造世界的神不只是坐在高處俯瞰,說「我幫你們執手尾」,而是並道成肉身為拿撒勒人耶穌,雙手會沾污、被刺穿,以便在我們中間將我們拯救出來。
當世界一團糟,很混亂時,我們可以擁抱哀慟,詩篇中的哀歌傳統可以幫助我們作為一種屬靈操練。羅馬書第8章說,聖靈用說不出的嘆息與我們一同嘆息(26節)。賴特分享,即使個人感到歡喜快樂,他仍會為在電視或新聞見身處可怕景況的人,如骯髒的難民營的人以哀歌禱告,試圖在神的愛中擁抱他們。
參考文章:
1.〈歷史上的大流行病中,基督徒是如何應對的?〉,基督教今日報,2020年7月8日。https://cdn-news.org/news/22663。原著:John D. Witvliet, Noel Snyder, María Cornou, Chan Gyu Jang,普世佳音新媒體
2.〈瘟疫肆虐與牧者路德〉,俞繼斌,中華信義神學院,2003,http://59.120.53.21:8080/ir/handle/987654321/359
3. "N. T. Wright: The Pandemic Should Make Us Humble—and Relentlessly Practical"(另見中譯:〈NT 賴特:這場大瘟疫應該讓我們謙卑下來,並且徹底腳踏實地〉),Christianity Today,2020年10月15日。https://www.christianitytoday.com/ct/2020/july-web-only/god-pandemic-nt-wright-coronavirus-aftermath.html
4. 新冠疫情: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五次疫疾大流行,BBC,2020年3月19日,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1959677
5. 古羅馬帝國中後期的瘟疫與基督教的興起,姬慶紅,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6期 第144-148頁http://journal.bit.edu.cn/fileBJLGDXXBSKB/journal/article/bjlgdxxbshkxb/2012/6/PDF/20120623.pdf
與主一起跑 淺談「油踐入心」的理念
文:Allen Sir
之前在分享離職的事,也稍稍提及下一里程好刺激,令不少人好奇關心及憂心,這位廢老學人裸辭是叫人失笑的鬧劇,抑或中年危機的悲劇。背後有什麼玄念,還是一個橫衝直撞的衝動故事。簡單來說,上述的元素也有,沒有什麼神學大道理或什麼神秘經歷,可以說「油踐入心」是出於一份感召。
(一)理念始於個人經歷
話説數年前,自己正經歷中年危機,活在一種頹的狀態,事奉失了焦點,痛苦中等待著上帝的清晰指引。開始從聖經中找到一個方向,記得我和團友查考《申命記》,或舊約先知書的信息,福音書中耶穌的教導與言行,保羅書信及其他書信,也發現聖經由始至終也提醒讀者,照顧貧窮人是靈性的事,是信仰的理倫及信徒的德性。而我們看到患難困苦的人,不可逃避心中微小的呼聲。這是一個起點,也是人生的轉捩點。
但應該做甚麼?如何做?仍要經過等待。但心裏有種感動,出現幾個四字詞,是當時處境的重要提醒,它們是:細水長流,深耕細作,由淺入深...…
往後的發展不是最重要,因每人的經歷也不同,不可成為方程式,但我知道不少人也想聽到這領受如何在教會推動成為事工,當中遇上什麼機遇及困難。對這方面的分享,我很願意和你個別交流。
(二)一場教會範式轉移的運動
小弟喜歡運用字的力量去建構精簡信息,易記又入腦是好廣告的原則之一。原本把「油踐入心」定為落區的口號,使命小組的名稱及運動的命名。久而久之,漸體會這四個字讓我及同行者看見異象。
嘗試簡單介紹「油踐入心」是什麼意思。
「油」——明顯是指油麻地。油麻地當然是一個充滿特色的社區,但我所體會的是以社區為中心的概念。信徒群體或稱教會,是社區的一部分,社區是上主旨意行在地上的現場。這關係顯出主耶穌道出我們是誰的鄰舍的意義。
我們的日常生活,遇上的街坊,幫襯的小店,社區的文化及環境,不同的服務機構,需要幫助的人及植堂而來的教會... 每日的生活顯出彼此相互的關係,可説是一個可塑性高的共同體。社區帶著其獨特的文化及存在著的問題,教會作為社區的一部分又有何責任呢?這是倫理的問題。
社區的事與我何干?街坊的問題需要社工去解決,這方面教會不專業,「傳福音」才是教會的本業,這的確是不少人的觀念,因為教會要努力把福音介紹給別人,以我為中心。而然,若放下堂會為中心的想法,視教會為社區的一部分,以致信徒願留意社區的處境,並甘願為社區的需要效勞。
牧會快將二十年,這教會觀念的轉化,令我再思上主的國度觀。「油踐入心」不是一個事工,也不是一個機構,或許是一次範式轉移的運動。
疫情之中更看見社區中教會的位置,在患難中人看到什麼帶著盼望地存在。
社區可以是福音的禾場,更應該是上主旨意行在這區如同行在天上的場地。
(三)你們要去!
「踐」——只是你們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自己欺哄自己。(雅各書1:22)相信大家也對此金句不陌生,但如何行道就是問題所在。不少信徒也喜歡查經聽道,尋求真理,對實踐的理解仍是百花齊放,我有自己一套,我去決定我是否回應或如何回應。但有否想過行道是沒有選擇的餘地,是被耶穌呼召後的跟從或退去,行動是行道的起步而已。
這裏的「踐」是超越回應及實踐,引用《做神學》作者Laurie Green 對Praxis 的理解:
「praxis 包括了一種必然牽涉到行動的反思,以及一種需要反思的行動。「知行合一」交織了行動與反思,委身與靈修。」
附上理論圖表,指出行動與反思的裂縫,令兩者關係不能融會貫通。因此praxis 是不斷地行動的同時是不斷地祈禱靈修,如太極之陰陽,兩者並存又彼此豐富。在行動及靈修之中建構神學。這理念對今日事奉疲於奔命或言過於行的信徒也十分重要。
Praxis 是「油踐入心」的英文名。每星期我們也在不斷踐行所領受的道,這是教會應有的本質。
除了「登山寶訓」也有「你們要去」!
(四) 「入」的三個層次
「入」可以有不同層次。首先,上帝創造及照管宇宙萬物,罪惡叫人類墮落,陷入罪的狀態。上帝呼召及差遣代言人介入世界,甚至親自進入現場,稱之為「道成肉身」,親自成為軟弱進入破碎世界,甚至犧牲至死,復活拯救世界。上主的拯救是進入來與人同在,為有血肉的人流涙,也在痛苦中呼喊。上帝的愛不是高高在上,仍是謙卑去服侍。祂更呼喚人離開本位去跟隨祂的樣式去服侍,在黑暗破碎的世界帶來盼望。
「入」的另一個層次是異文化的經驗,是宣教理論的重要部分,也是社區文化的認識。教會植入社區不是來大展拳腳,而是要認識這區的文化,聆聽他們的故事,了解他們的需要,進入社區帶來不少文化衝擊,要學效基督的道成肉身,正面經驗人性的惡,被罪蠶食的苦果至進入死亡,的確不是簡單扶貧的概念。未見成果的耕耘,是流涙撒種的體會,也是自我認識的歷程。這是第三個「入」的層次:進入自己的內心,是靈性的操練,是一趟朝聖的路,因為人要在這歷程中面見上帝。這是德蘭修女的真實經驗,在瀕死飢渇的人身上看見主基督。服侍弟兄中最少的一個,就是服侍主。
每次「油踐入心」的服侍,我們也在出隊前祈禱,求主給我們體會主耶穌遊走各城各鄕的心腸,求主給我們體會祂的愛。
這些都是教會老生常談的教導,但越做越發現自己的無知,在真正進入的同時經歷的掙扎,有時也想放棄,但那刻才發現這才是使命,太輕鬆的工只是自我滿足的娛樂。
(五) 跟上帝去跑
「心」就如箴言的智者所言是一生果效的源頭。如果一念改變一生,我們真是要保守我們的心。我們的服侍是由心而發,心是聖靈感動之處,也是撒但攻擊之地。我們在服侍所面對的人性掙扎與醜陋,權力試探及個人慾望,無止境地拉扯著我們的心靈,長此下去叫人枯乾,麻木及憤怒,甚至忘記上帝。面對基層需要及文化所承載的心靈負荷,反映當你要認真事奉主時,必會經歷撒但全方位的攻擊,或在失意時牠邀請你退下火線,沉於安逸或為自身利益而忙得團團轉。為他者及與他者同在同行,是心的操練,常常需要上帝鑑察,知道我的心思,試煉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裏面有什麼惡行沒有,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
使徒保羅更提出當以基督的心為心,祂的心是虛己,放下作主的尊榮成為人的樣式,全心順服以致於死,且死在十架上。
「油踐入心」的服侍是心的操練,進入現場就與不同的惡糾纏,包括自己的惡,所以團隊常以心互勉,同心仰望,服侍成為平台,建立交心的關係。感恩在過去的日子,我看見很多很多由心出發的事奉態度,沒有計較地付出,將心比己去服務別人,這是「油踐入心」的團隊精神及文化。
用了幾日時間去分享理念,都係嗰句:沒有什麼神學大道理及什麽神秘大經歷。只期望與同路人為主行出一小步。
很喜歡電影《阿甘正傳》其中一幕,阿甘戚起條根去跑步,不斷地跑,漸有人加入,越跑越多人,各人也以為阿甘透過跑步去表達一些大道理,卻一路估吓估吓咁跟著沉默的阿甘不斷跑,在路上卻突然悟出不同的意念及人生道理,直至一天阿甘又戚起條根話:跑完!
這幾年的體會,跟著上帝去跑,是一段忍耐祂沉默的思考過程,歷程中會悟出一些意念及道理,生命得著改變。
未來的分享,希望加入一點互動,或者邀請閱讀分享的你,穿上跑鞋一齊跑
瘟疫文學
有道是小說最能打動人心。一本驚世巨著透過作者細膩的筆觸,刻劃大時代下的人性抉擇。隨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一些和瘟疫有關的文學作品亦再次掀起熱
1.大疫年紀事 (A Journal of the Plague Year)
作者:丹尼爾.笛福(Daniel Defoe)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04年
以《魯賓遜漂流記》為代表作聞名於世的英國作家笛福在 1722 年所發表的作品,它可能是第一部以瘟疫為主題的小說創作。以「1665 年倫敦大瘟疫」為題材所寫的「日記體歷史小說」,該瘟疫造成了倫敦約五分之一的人口死亡,那次鼠疫也橫掃了全歐。他鉅細靡遺的描述社區、街道,甚至是哪幾間房屋發生瘟疫,也提供了傷亡數字表,並討論各種不同記載、軼事的可信度。
2. 瘟疫/鼠疫(La Peste, The Plague)
作者: 卡繆(Albert Camus),譯者: 顏湘如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2年4月6日
某天開始,城市各處出現猝死的老鼠屍體,緊接是人們紛紛暴斃。政府下令全城封鎖,連信件都不得流通。來自外地的旅人被困在這座不屬於自己的城市,而當地市民與外地親人的重逢也顯得遙遙無期。在遍地鼠屍、鼠血橫流、屍臭沖天的疫病封鎖現場,直視人類的恐懼。
3. 如焉@sars.come
作者: 胡發雲
出版社: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年10月1日
《如焉@sars.come》是胡發雲在2003年中國爆發沙士期間創作的網絡小說。主角茹焉是寡居多年的中年女性,在同事介紹下認識了本市的副市長,並與之戀愛。同時,茹焉又因偶然在網絡上認識了以達摩為代表的幾個知識分子,並了解到了達摩等人在文革等歷史時期的遭遇。在sars爆發之後,原本隱藏的各種矛盾也隨之爆發,每個人在遭遇突發事件後,都表現出不同的態度。
4. 愛在瘟疫蔓延時
作者:賈西亞.馬奎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譯者:葉淑吟
出版社:皇冠 出版日期:2019年8月5日
故事以戰火動盪的大時代為背景,在前後橫跨超過半世紀,寫盡了男女主角愛恨嗔癡的眾生百態。作者巧妙地將愛情的相思之苦比喻成瘟疫的病狀,而這段無法觸碰、充滿無奈的戀情,也如同無法治癒的絕症般,永無止盡地蔓延下去。
5. Blindness (中譯:盲目或盲流感)
作者:喬賽.薩拉馬戈(Jose Saramago)
出版社:Harcourt, Brace and Company 出版日期:1997年
小說講述城市出現一種突然失明的傳染病,透過人傳人接觸蔓延開去。城市一片混亂,於是政府下令將所有的盲者都趕進一間精神病院,派武裝士兵把守,並開始開槍。此時,罪惡的因子也在倖存的盲者中萌芽,口糧被偷走,婦女遭強姦。所有的一切都落入醫生太太眼中,她為了照顧失明的丈夫,而偽稱自己也是瞎子,進入精神病院。小說近年被拍成電影,一度引起熱話。
薩拉馬戈如是說,「盲目並非真的盲目,這是對理性的盲目。我們都是理性的人,但是沒有理性的行為。」
口罩下的恐懼
文:方土
我在診所工作,疫情期間,見到很多「新常態」下的「失常態」,有幾個片段比較深刻:
一位年青女士,於疫症第一波初期來,有些感冒徵狀,十分焦慮,在病房哭出來:「醫生,我在衛生署工作,每天跟進那些確疹個案,我唔係新冠肺炎仲可以係啲咩!我孩子只有幾個月大,疫情開始我就把他放在他外婆家,已經好耐冇見...…」我十分同情她,嘗試安慰她及作一些理性分析,但她不肯接受安慰,硬把自己看成全世界最不幸的人。最後我只好任憑她自怨自艾,結果她的檢測是陰性,而後來沒有再見她,未知她是否仍和孩子分隔。
一位中年女士在診所覆診幾樣慢性疾病,包括哮喘。最近咳多了,有氣喘,看她上氣不接下氣頗辛苦的,肺有喘鳴聲,是哮喘發作。叫她做深喉唾液檢查,她死也不肯,說:「我慣常有哮喘,我的咳不是新型肺炎那些咳,我的身體我自己知道,你開些藥給我就可以了,我唔驗。」「單靠徵狀不能分辨是否新型肺炎,政府呼籲凡有症狀的病人都要驗,我覺得你都應該要驗下。」「我自己住,冇返工,冇接觸人,我唔係新冠肺炎,我唔驗。」「你現在哮喘發作,又喘得厲害,不如去急症室,或者要閒氧氣。」「我唔去,你開些藥給我就可以了,我的命自己負責。」我心裏氣憤,千萬個不願意看這類頑梗的病人,但我還是開了藥給她,約她一星期後覆診。一星期後,她病情好些,沒那麼喘,依然不肯化驗,若無其事走了。
一位中年男士來看心口痛,做了心電圖有些異常,擔心他是心臟病發,勸他去醫院作詳細檢查,他不太願意:「宜家醫院這麼危險,入院可能無事都變有事,而且家屬不能探病,有咩事都唔知。不如我回家觀察多一兩日,和家人商量一下先。」我給他轉介信,著他自己去急症室。
一位長者如常回來覆診,另外有些輕微感冒症狀,想拿些舒緩症狀的藥物。我叫他做深喉唾液檢查,他說:「其實我自己都驚驚哋,都有諗過驗下,但我又驚如果驗到有事會連累家人,我同啲仔女住,他們要返工,如果我中招,他們要隔離就好麻煩。」「既然你有擔心就應該驗,如果驗咗冇事就全家都放心,萬一真係中招,更應該早啲處理。」他猶豫了一陣,回答說:「唉,我都係唔驗住,那些藥我不要了,你當我無講過。」我真的當他無講過,叫他遲些仍然不舒服要再看醫生。
另外,沒有病徵但公司要求驗完才能返工的不計其數,或者居住大廈有確診者,擔心自己感染而來驗的也很多。根據醫管局資料(截至28/12/2020),在大概8,672宗個案中,有7,526人已經出院,51人危殆,141人死亡。事實是,即使我感染肺炎,我還可以康復出院,而且康復的機會頗大的。當然,我也不希望染病,不想隔離見不到家人。
面對疫症,人有擔心害怕十分正常。請你問一下到底自己最驚什麼?驚病得辛苦?驚死?驚隔離?驚被標籤?驚冇朋友?驚連累家人街坊?恐懼過度,會把常識理智蒙蔽了,出現失控的情緒和失常的行為。認清事實,坦然面對,聽聽專家建議,希望大家可以在這「新常態」中盡量過些「正常」生活。
後記:編輯問我可有信仰反思——我覺得信主的門徒有永生的盼望,會稍為不怕死。另外,在患難中若能聚焦於主耶穌,知道並認定祂在暴風雨中坐著為王,便能經歷一份出人意外的平安。最後,8月聆聽培靈會後常常禱告求主光照我,不單是從自己角度看,而是可以從神的眼光看事物,亦可以看清楚神的心意。
疫境拾絮──教會篇
文:信徒C
疫情過後如果仍有得㨂實體抑或網上崇拜,我還是覺得實體崇拜較適合自己。我同意敬拜不限在四幅牆,但在特定時空,群體專心致志地歌頌敬拜和禱告,聆聽上帝聖言,讓聖靈在群體動工,這是信徒當盡之義,也是上帝給子民的恩賜。
某日牧者邀請加入「抗疫緊急應變及支援小組」,曾考慮拒絕,因為要為一些可能發生但又不一定發生的事情給建議甚至影響相關措施,對於那些對上帝信心爆棚的人來説,很多時會認為是過慮甚至是阻住地球轉,所以這個熱廚房還是避之則吉好了。
不過內心又一把聲音跟我説,這幾十年來上帝放我在不同崗位上拆彈,為機構和企業做好風險管理,為甚麽反而在教會會投鼠忌器!最後還是答應加入小組!
小組的討論主要是如何保護教會每一個持份者免受病毒感染,不止於教牧同工、會眾、服侍和被服侍者、鄰居,當中也要顧及是否觸犯法律和因沒做好防疫措施而影響教會見證的風險!執筆時疫情稍見緩和,但也不知道刊物出街時是否正值第四波,還望大家同心抗疫,忍耐到底!
圑契也改為以Zoom進行,查經及分享為主,對於我們這輩人,要適應用視象工具溝通還是要多一點時間適應。
反思網上聖餐的歷程
文:何牧師
若不是新冠疫情,我們不會進行網上聖餐的反思。 我們需要應變,反省更新的方向,當中所寶貴的,是一個歷程: 面對處境,從不認識去了解、反思、溝通、嘗試、溯源與更新的歷程。
關於網上聖餐,區會於2020年4月中發出指引,表示經『信仰與禮儀小組』及『神學牧職部職員會』討論後,認為區會堂會不宜舉行「網上聖餐」。在此期間,我與區會領袖交流,認識到不宜舉行「網上聖餐」的看法歸納如下:
區會全部/絕大部分堂會一個月舉行一次聖餐,現在因疫情而暫停,可能也只是影響了幾個月不能領聖餐。
疫情只是短暫事情,會過去,不適宜為此破壞原有聖餐進行方式。
若為解決一個臨時過度的問題,因而產生更多日後我們未能解決的神學問題(不是技術層面的問題),這是更值得我們作深思和認真考慮,因本會的聖餐立場並不是「純記念說」。
聖餐的進行形式(象徴)需與被象徵物相符,越相符越理想,其中包括:
- 一個餅丶一個杯:象徴基督的身體。
- 一起同領:象徵聖徒相通。(當然還有其他,包括用餅丶酒等物)
- 此外,亦需適當地施行,因此由聖職人員負責施行,即本會牧師,有需要時可由已受差遣宣教師及/或執事。
從歷史角度去看,長老會 有一段很長時間都是一年幾次舉行聖餐,目前暫不能舉行聖餐,亦沒有違反過去長老宗曾經有的〈常規〉,雖然這〈常規〉(每年只有3-4次聖餐)並不理想。
即或不建議施行網上聖餐,並不是要表示排除上主可用我們現行之外的方式來建立信徒的屬靈生命。
區會領袖表示,網上聖餐在第4點那三方面均難以完全達到,因此,不適宜在一般情況下採用。
然而一些肢體也在思考:「網上聖餐」真的不可行嗎?
這要從一些堂會於疫情中已施行網上聖餐說起,其中較為人所知和較早施行網上聖餐的是「Flow Church 流堂」,有關其施行網上聖餐的神學基礎。
「有關flow church 流堂網上聖餐以及其神學基礎」(下稱「流堂網上聖餐」,詳參以上網頁) 的看法,當時我認為「網上聖餐」在特殊情況下也是可行的(雖是退而求其次),我曾於2月中於灣仔堂聯堂堂主任會和油基堂委會分享到一些反省,而於區會發出指引後,我亦曾向區會領袖表達了以下的考慮點 :
(一) 關鍵點,是「流堂網上聖餐」文中顯示聖餐 不受「空間」限制,但受「時間」限制 。
反省:
1. 關於聖餐不受「空間」限制,也是我們在實行的。
例子: 就如一些聯合聚會,已準備好聖餐的餅和杯於場地的不同區域,當檯上祝謝後,不同區域、空間的餅和杯都成了被祝謝的一部分了。
Flow Church 是把這空間進一步擴闊至信徒家中,只是在聖餐不受「空間」限制的基礎上,把「空間」進一步延伸吧了。
2. 然而,Flow Church 的網上聖餐是受「時間」限制的,因此要在信徒預備好聖餐物品後,要 real time online「實時」於「網上一起遵行」。於這一點,與我們所實行的是有所不同的。
例子1: 就如我們一般的祟拜聚會、或竹居台協會等聯合聚會,檯上祝謝後,襄禮是會取到其他一些看不到祝謝場面的領域、而且是過了一些時間而不是實時的領域上領受聖餐的。然而,領受者很清楚這是可憑信心領受的聖餐。因此, 我們一般的聖餐在「時間」的限制上是無那麼著緊的。
例子2: 有些教會,需由牧師吃完、喝完已祝謝並剩下來的餅和杯,在時間上就更遲了。 究其原因,信徒憑信心領受所祝謝的餅和杯仍是基督的身體和血,這在「時間」上是沒有限制的。
然而,我認為Flow Church採「實時」的方式,一方面是表達出「一起同領:象徵聖徒相通communion」(參上文區會領袖表達的4.2) ,此外也可避免信徒自己透過錄影來為餅和杯祝聖,而產生未知的神學上的問題。此外,「實時施行」亦有利於 區會 所認為的「藉著感官所感受的有形表記(例如水、餅和杯)」,不同點是那「感官所感受」是透過網上而不是實體現場吧了。
(二) 就聖禮觀念和神學上而言,文中所說似乎有理。然而,當中的聖禮觀與區會是有著不同點的:
區會聖禮觀是按長老宗傳統,所施行的聖餐,是憑信心領受,然而卻有超越個人信心的部份,可以說,聖靈可透過聖禮(洗禮、聖餐)、並藉著感官所感受產生信心。就聖靈臨在於聖餐而言,Flow Church 和 區會 是一致的,然而區會把重點放於聖禮的施行,即聖靈臨在當中的恩典而言,是比個人的信心更重要的。區會視人在領受聖禮時甚至可以產生內在信心!亦因此,區會教會所施行的聖餐,是即或在信徒的信心不足、甚或在信仰上有疑惑或低谷之時,仍可以領受這恩典的。
這有著一個引伸的考慮: 若以信心為重,則構成聖禮的外物和做法為次,因而自己預備聖餐用品和網上聖餐是十分放心的,就如Flow Church的做法。 然而,若以聖禮為重,則構成聖禮的外物和那「禮」是重要的(亦因此祝謝後的餅和杯有著超越「時間」的有效性!) ,使信徒自己預備聖禮之物和網上聖餐較不放心。
Flow Church 似乎較近於「記念說」的傳統,亦因要使信徒放心於自己於家中預備和領受聖餐,因此要突出「信心」才是至關重要的(當然要real time與群體一起,則保證了聖徒相通)。我認為,若信徒明白當中的意義,雖然理念上與區會是有著不同的,但在「因信稱義」的大前提下,我個人認為在神學上,是可以接受的,而其採取「實時」才有效,我估計除了是要「同領聖餐」外,也是為了僅慎起見,勉得在電子錄像的時代產生了混亂聖餐的情況。
在回應了區會領袖之後,我亦曾與油基的教牧同工和執事交流。
Paul Sir從加爾文神學出發,反省到「神聖的俯就」的原則:
宗教改革運動的中心主題,在於強調聖禮對福音教會靈性的重要,即是對人類軟弱的神聖俯就。加爾文認為好的講員會明白聽眾的限制,俯就調適說話方式和修辭用語,去配合聽眾的需要和限制,避免深奧的用語和概括。這個俯就的原則也伸延至類比和實物教材的運用。加爾文認為上帝也是一樣。上帝俯就自己配合我們的限制。上帝降到我們的水平,運用有力的形象和說話方式,讓他可以把自己的啟示給各式各樣個別的人。
就以上的原則,可以引出,網上聖餐是對信徒的「神聖的俯就」,叫處於限制或困難(例如在疫情當中)的信徒仍能領受主的恩典,而這也是區會長老宗傳統應要達至的。
此外,有執事較著重聖餐中存著「分派」的部分,這不但是我們教會傳統上所重視的,亦是由聖經記載所產生出來的(而這是 Flow Church 的做法所沒有的)。
以上兩個回應,第一個是支持網上聖餐的,而另一個是對網上聖餐有保留(除非能處理「分派」的程序),而當中亦有神學上和聖經上的理據,可見當中實在存在著複雜性和不確定性。我們看到,在新處境中做神學、甚或施行聖禮,是「摸住石頭去走」,這需要一個進程,目的是盡量貼近聖經、神學、教會傳統和防疫上的考慮,從而盼望能施行聖餐,領受主的恩典和堅固信徒的信心。
在這反省的歷程中,我也就著加爾文神學的傳統,指出其中一個重點在於耶穌的道成肉身,取了真實的身體,這是一種自限,亦不是無所不在。 在記念主的受死時,我們所記念的是成為真人的耶穌的真實受苦與受死。從這裡,我再更新了之前對時空的反省,認為作為基督身體媒界的餅和杯,是有界限、範圍或規限的,需要在此僅慎,不能無限擴張。
在綜合各種考慮的情況下,我們首先看到教會其實可以透過「小組」或「分區家聚」的形式舉行聖餐,此外在滿足各方考慮下,亦可透過以下方式施行網上聖餐: 在施行網上聖餐之時,除了是「實時」 realtime online 透過 FB Live 或 Zoom 施行,亦需有多一點實質的連繫。因此,我們想到可以由教會預先分派了同一的「聖餐套裝」,而達至這種連繫。當中所存著的「分派」過程,一方面完善了聖餐的程序,另一方面,亦配合到所領受的聖餐是有界限的,即是說,在思想基督為我們受苦和受死之時,也同時記念到他自限而作為真正的人,為的是記念「他」。
至此,我們已預備好,在疫情中有需要時施行網上聖餐。 然而,更好的做法,必然是能夠舉行實體的聖餐。感謝主,在過去兩個月,因疫情緩和了,我們已舉行了兩次實體的聖餐,十分感受到當中的恩典。 然而,實體聖餐的施行,需要十分注意防疫的安排。
在這面對處境、了解、反思、溝通、嘗試、溯源與更新的歷程中,我們也會繼續進行網上聖餐的反思,以致在神學上和執行上更能確定當中的安排。
2020年12月5日 星期六
守常與更新──疫情下的青少年牧養
文:Paul Sir
疫情期間,少年部作了很多嘗試和應變措施。
第一波疫情期間,所有聚會都暫停,轉移網上少年崇拜。少年部最初幾次的崇拜講道,都圍繞着如何敬拜、團契和面對疫情,讓少年人在知識上有所裝備。
雖然頭腦上知道,但對於活潑好動的少年人來說,網上崇拜和團契的參與都感到十分吃力。導師們出盡法寶,例如一起直播做運動、玩遊戲、直播行山,繼續連繫彼此的關係。
虛擬世界的團契,缺少有血有肉的交流,所以少年部都嘗試徘徊在網絡與實體之間,製作活動包、送禮物到各團友的家。爭取每一次見面的機會,在網絡與實體之間遊走,有時都覺得未必有什麼功效,但都希望讓少年人感受到大家都着緊他們。
我們轉移牧養的陣地,投放資源在YouTube及Instagram中。撇除疫情不能見面,其實我們早在三月的時候,導師會都探討過在網絡世界,什麼是建立關係、傳福音、牧養,都跟以往不同。適逢疫情,加快了我們改變策略的步伐,令我們作了很多方面的嘗試。
以往我們舉辦活動,讓他們投入參與,但現在的人參與活動的方式,就是觀看別人參與活動。例如淘寶開箱、直播行山,直播去旅行,重新定義了什麼是「參與」。建立關係以往是一起玩,現在是做KOL,大家在「subscribe」、「follow」其實就是一種關係。導師要做「KeiToL」,分享生活點滴,在當中分享生活見證。
因此,我們開設了YouTube Channel和少年人建立關係。有跳舞MV、食雞比賽直播、拍片幫助初中生開學適應,提供返學路線等等。
Instagram限時動態將信仰融入生活當中,少崇前出Post預備少年人敬拜的心。入去分享教會的活動、小片段和一些問答遊戲,和少年人互動。
建立WhatsApp健美生活群組,大家分享健康訊息,還有家聚關顧、專題、二人小隊攝影班、二人行山小隊。
這幾個月都不停尋索和應變,力求盡力守住每一隻小羊,又嘗試更新做法,在這個時代殺出一條血路。導師們都十分委身,團友們都努力嘗試,並且開始家聚的形式,一同參與少年崇拜。還有用Zoom和FaceTime跟青年人做生命栽培,反而更容易約時間,成效也不錯。
守常與更新,持定信仰原則,在多變的世界裏不斷尋求不同的形式去牧養和榮耀上帝。疫情催化了我們作出改變,叫我們不得不逃離安舒區,放棄過去執着的做法,不斷殺出一條條血路。我們仍在嘗試和摸索,也在錯誤中學習和成長。感恩的是竟然缺乏過去的活動下,竟然有為數10人的畢業生回到教會之中,小組人數沒有流失,更有小組人數竟然不跌反升。
我們所付出的努力令人意識人的限制,更體會恩典是壓倒性的。
疫情之下我們更新了少年部牧養的模式,但更重要的是,上帝更新了少年部每一個事奉者的心。
疫情下,回應神讓我看見的
文:吳姑娘
疫情下的學習
ikids小學級原訂在2月16日開學,惟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所有兒童聚會由2月2日開始均暫停,直至另行通知。為讓兒童在家仍可親近天父,我曾嘗試撰寫兩星期的家庭崇拜材料。後得導師及家長回饋,決定在2月16日起,鼓勵家長和兒童參與萬國兒童佈道團的網上崇拜,家長反應正面,特別是初小的家長。這實實在在幫助了很多資源有限的小堂會及I.T.技能也有限的小傳道如我。疫情下讓我有機會學習新技能,親自製作簡單的錄播福音短片。
感謝兒童部導師及家長同心創意的服侍
復活節是重要節期,兒童部一班導師以動畫短片「神奇的復活節」,講述主耶穌在世最後一週受苦到復活的事蹟,並於4月10日發放至各級的whatsapp家長群組。負責的籌委分享在事奉過程中有經歷,除了夫婦二人同心事奉的快樂,能夠在疫情下與一眾未能見面的導師一起同工,互相配合,實在是一幅美麗的圖畫。我看見導師愛小朋友的心,樂意服事的心和接納我軟弱的心,他們的愛心耐心與信心,都讓我感到鼓舞和激勵。關於牧養導師,他們各有團契小組,故我按大家的事奉崗位,分享了一些牧養兒童的文章,期盼大家在相對有空間的時候,透過閱讀,反思現時的服事,如何按聖經真理及油基的獨特場景,塑造兒童靈命,也有以不同形式與個別的導師及肢體交流及彼此關心。
雙親主日兒童部邀請了二代信徒家庭,一同粉墨登場唱詩《冰天的太陽》拍成短片,並在崇拜時播放。一來是獻呈予主,二來是想祝福油基眾父母親,三來可讓二代家庭有親子時間。感恩二代家庭反應積極,眾教牧同工的樂意參與,以及籌委們的努力,短片製作順利完成,感謝主。6月時曾有短暫復課,適逢父親節,我們把握時機向ikids同學派發父親節禮物包,盼望鼓勵學生向父親表達謝意與敬意,也代表教會表示關心。我們寫信給信二代家庭的小朋友,收到回信,和小朋友做筆友,成為另類的牧養方式。
今年疫情影響未能舉行畢業生宿營,畢業生重聚團契分流進行。7月升中放榜,何牧師與我仍有機會派發升中支援錦囊,與家長同行。同時,少年部眾人留守教會,預備必要時為家長學生提供協助。
派發防疫物資打開溝通橋樑
此外,為幫助有需要的ikids家庭防疫,兒童部在2、3月,派發了口罩及潔手液等物資予有需要的家庭和區內兒童,合共約派發了126個防疫包,當中包括530個兒童口罩、126枝細搓手液及16枝250ml搓手液,也與學校工友分享了防疫物資。
4月中收到無名氏送來160包兒童口罩(每包5個),立即請弟兄設計金句,連同口罩全數經學校發放給158位綜援及基層家庭。餘下兩包給了因落區而認識的一個單親綜援家庭。同時,也預備了曲奇餅給全校教職員打打氣,感謝他們在疫情下的辛勞。感謝突破機構為小學的基層家庭預備了200份抗疫禮物包,祝福學生。感謝弟兄姊妹奉獻口罩及物資,主的供應源源不絕。
分享防疫包給有需要的家長,是我接觸和服事他們的機會。感恩可以聆聽他們的辛勞、他們的憂慮、頻撲和壓力。傾聽以外,我可以做的就是為他們禱告,關係就這樣一點一點建立起來。由之前只是打打招呼,到現在可以聆聽他們,認識他們多一點點,也教我有一份喜悅。
「油踐入心」讓我看見神的奇妙
除了對兒童有負擔,我對社區及宣教也有負擔,因此我恆常參與星期三的落區服侍。在疫情中,教會如何踐行信仰呢?有甚麼是不可或缺的呢?我認為其中一項,就是堅持與有需要的社區朋友同行。每次的落區,神讓我看見祂的奇妙!疫情期間見證著不單物資的充裕,不單造福油麻地區的居民,有時更可與其他地區教會分享資源,更深體會因著主基督耶穌而連結的大公教會,在地上努力實踐真道。我見證著街坊人數的增長,與他們的互動,也成為我在這段時間的學習。
「趁著白日,我們必須做那差我來者的工;黑夜將到,就沒有人能做工了。」(約9:4)
奇妙在神感動不同機構不同教會的信徒一起預備防疫物資,就算彼此不大認識,但有著同一目標,各人自動補位,共同努力,每一個星期三及因疫情發展而新增的周日快閃服侍,是一幅又一幅美麗的圖畫。我相信是耶穌基督的愛連結著我們,激勵著我們。有些人來是體會,可能只來一次,有些會繼續來,神讓我看見,祂對每一個參與者說話。每次聆聽他們的分享,深深感受到是神的靈感動大家,讓大家看見社區的需要,不得不回應。
有次星期日的快閃出隊遇上一位拖著兩位小女孩的媽媽。她見我們派成人口罩,便問有沒有兒童的,因為她買不到。成人的她說不用,只想為女兒準備,結果請她們隨我回校給她們兒童口罩,並留下了聯絡,可以繼續關心跟進。或許我們無法完全滿足所有社區有需要的,但是當神讓我們遇見,一個活生生在眼前有需要的人,我們如何回應呢?我們有沒有準備好去接待他們呢?我又有多準備好,接待他們呢?說起接待,分享多一個小故事。
接侍人反成了被接侍的
因暫停了主日兒童聚會,午堂崇拜時我會出去行區祈禱,觀察和認識社區。其中一次,我和一位導師帶著兒童的防疫包及少量的成人口罩進入社區,看看有沒有需要的小朋友。行到一個南亞裔聚居的地區,見到有小朋友沒有戴口罩,我們就上前送口罩,反被熱情的南亞朋友招待,邀請我們進入他們剛開張的髮廊,我們也就膽粗粗,進入了這個異文化的小店,他們奉上家鄉的小食,我們受到溫暖友愛的款待,彼此互相認識閒聊,又是一個好奇妙的經驗。這次的行區,不單是我們服事人,我們也在學習被接待,是很有趣的互動體驗!今年母親節我也和一些熱心姊妹走入南亞社區,派發禮物,關心少數族裔的鄰舍。
疫情,不會阻礙神愛世人,疫情,倒是讓我們再次檢視自己信甚麼,如何信,與神與人與所有受造之物的關係又是如何。未來,將有更多的挑戰,盼教會肢體扎根神的話語,讓神的話光照我們的生命,反思生命,記念耶穌基督的受苦與復活,靠著祂迎接每一項挑戰!
隨著疫情與社會環境的起起伏伏,得著神話語的滋潤更顯寶貴。最近被希伯來書的經文吸引,與大家分享、互勉。
「我們既有這許多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著我們,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他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便坐在神寶座的右邊。那忍受罪人這樣頂撞的,你們要思想,免得疲倦灰心。」(希伯來書12:1-3)
我仍然堅持要繼續落區,也堅持要服侍兒童,對我來說,兩者並存是可行的,而且是缺一不可。在落區服事的過程,見證神恩典的豐富。我樂於回應神給我所看見的,如何兼顧社區與兒童部的事奉,實在是需要仰望上主,繼續引導帶領我,扶持我,與一眾油基肢體同心同禱同行,一起回應神所賜給眾人的召命。
老友記疫情下的生活
文:李牧師
鈴鈴……「黃老太,是我,李牧師呀,你最近好嗎?」
黃老太:「啊,李牧師,係唔係通知我可返教會聚會呀?我很想返教會,還要奉獻呀……」
李:「聽到你把聲,知道你平安,我就安樂了。未得呀,教會還未恢復實體聚會呀,你多留家中,保重身體,主耶穌愛你」
黃老太:「我知道,我多數都在家,為教會禱告,常常唱頌:交托主恩手,定睛仰望神……」
教會有不少「寶」(古語有云: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有長輩實在好,他們從來對教會都是默默的支持,若身體健康可以,都盡量出席全教會性的聚會,他們不都經濟環境很好,但卻樂意定期奉獻。
由1月底開始疫情,我便請長者肢體不要回來教會,他們最喜歡参加的崇拜聚會,老友記聚會都要停了一段日子,期間5月底至6月底疫情稍緩和,我們也曾請長者肢體回來聚會,但疫情反覆,很快又再次停了實體聚會。隨後日子,筆者亦不時致電他們問候,他們都願意分享他們的日常生活,主要還是留在家中,儘量避免外出,為免兒孫掛慮。
長者肢體很關心教會的需要,以教會為他們的家,其中更表示不住為教會禱告,於未能回教會的日子,請他們的子女代為奉獻。
筆者輪流致電给不同長者肢體,其中不少長輩不時問候教會各人是否安好,言下之間,她們親切的慰問,實令人窩心。
當中有些長輩身體健康欠佳,甚或要入院治療,因疫情的原故,家人不能探病,我們教會牧者、院牧等更未能前往關心,只能電話慰問家人及為在院老友記代禱,實感無奈,然而,我們信靠主耶穌,為家人及長輩禱告,常常慰問,他們也經歷主內一家,並知道油基家與他們同行。
我們的老友記是我們教會的禱告隊,他們不單藉禱告記念教會的需要、為同工、領袖、宣教同工禱告,更盡力奉獻,表示對教會的關心,支持。
願主賜福我們這些可愛的老友記,賜他們身體健康,生活有力,天天經歷神賜的平安與喜樂。
疫情爆發時序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從歲首到年終都陪伴著全球,會友大半年都在網上崇拜中渡過。大家還記得這一年我們如何走過嗎?
1月12日
因應流感情況嚴重及當時仍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開始呼籲身體不適的肢體在家休息,兒童部更呼籲家長返聚會前先在家為子女量體溫、戴口罩和用酒精搓手液搓手才參與聚會等措施。
1月23日
鑑於中國有急增確診及死亡個案,證實病毒會人傳人,香港出現確診個案,防疫措施延伸至成人崇拜。
1月26日
我們呼籲曾到國內的人士在回港後進行「家居隔離十四天」。
1月28日
因政府把防疫的應變級別提升至「緊急」的最高級別,油基只有成人崇拜、關顧工作(包括安息禮等)和油踐入心按需要及指引繼續進行,其他活動暫停。
1月31日
隨著全城陷入撲口罩恐慌,教會推行「口罩齊奉獻,生命連一線」,呼籲信徒作十分一的口罩奉獻,又自製酒精搓手液,彼此分享防疫物資的活動,鼓勵肢體關心身邊有需要的人。
2月2日
所有兒童聚會均告暫停。教會總務組開始安排Facebook Live 網上崇拜直播,讓肢體也可在家參與崇拜。疫情期間組員每週無間斷協助直播午堂祟拜Facebook Live及Zoom 。期間,教牧和執事會在掙扎中堅持實體聚會,並開始於每週五發放教會聚會和防疫消息。會眾進入教會時需量度體溫及以酒精搓手液消毒雙手,早堂後會眾合力以稀釋漂白水抹淨座椅供午堂使用。
2月9日
使命小組「油踐入心」有見社區需要,即時回應。新增主日崇拜後的社區服侍和快閃行動,使油麻地街坊在一些社區資源停止,甚至是球埸的免費水機也關閉下,仍得到照顧。
2月22日
教會嘗試鼓勵和教導肢體使用Zoom舉行團契、祈禱會、查經班和會議,包括《大齋期首日祈禱會》。
3月3日
執事會決定成立「抗疫緊急應變小組」及「支援小組」,於3月8日正式啓動。
3月22日
暫停所有實體聚會,只安排網上崇拜即時直播。每次聚會都要把事奉人員減至符合限聚令,所以教牧或敬拜隊要兼任主席工作。
5月24日
教會於在恆裕閣回復實體崇拜,惟須安排各團契「輪流返」,午堂崇拜將會持續Facebook live 和Zoom直播。少崇周六聚會人數上限為60人。團契可自行安排符合限聚令的小組活動及聚會。兒童部聚會仍然暫停。進出教會時,須填寫聚會出席表格,方便有需要時追蹤出席者。
8月9日
竹居台聯合崇拜改於網上進行,本堂有會友參與聯合獻詩。大會把各人於家中錄製的獻唱透過科技剪接為合一的詩歌。
8月16日
首次以實體和現場直播方式舉行會友大會,未能親身出席的會友可透過授權票表達意向。
10月2日
回復實體聚會
10月17日
恢復少年崇拜及兩堂成人崇拜,兒童聚會分開高小和初小隔週進行,幼兒級則繼續暫停。因政府放寛限聚令,宗教儀式的飲食可以豁免,暫停多月的聖餐於10月18日首次進行。
11月22日
因應第四波疫情爆發,幼稚園及初小需要停課,兒童聚會再度暫停。
編者話:思想患難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隨著全球化國與國之間的頻繁往來,從中國武漢蔓延全球。疫情至今感染人數接近6千萬,死亡數字約140萬。各國相繼封城、實施限聚令、社交距離、停工停學;疫情稍為好轉時復工復課;惡化時再度收緊防疫措施,不斷循環的情況已經持續一年。
記得帶口罩的頭兩個月,我還能耐心忍耐。當聽到專家說直至年底也要帶口罩,我即時叫了一聲「痴線!」沒想到帶著帶著,竟然2020年也快要完結。這一年,我們過得怎樣?哪一種情緒最常出現?
作為育有兩名子女的母親,疫情期間常留室內,腦海浮現起電影《一個快樂的傳說》(La vita è bella,意大利語為「人生是美好的」)。電影講述義大利一對猶太父子被送進納粹集中營,父親Guido Orefice不忍年僅五歲的兒子飽受驚恐,利用自己豐富的想像力扯謊說他們正身處一個遊戲,必須接受集中營中種種規矩以換得分數贏取最後大奬。我的處境當然無法與電影情節直接比較,但那位父親為兒子所作的,正是我的思考方向。我要向子女傳遞終日惶恐不安,還是積極喜樂的心呢?信仰又如何教我們面對當下?
記得九月下旬復課不久便迎來大雨。那天帶著細風(2歲半)冒黃雨送大風上小一。三人穿著雨衣水靴,還有沉甸甸的書包。路上才發現我帶了黑鞋卻忘了白襪,把壞消息告訴她,按她性格自然耿耿於懷,又怕老師責罵,我也怕她剛開學便給同學取笑,深深自責。來到那條通往位於山上的校園的狹窄行人路上,細風竟然一腳踏進雨水渠隙內,我急忙用力拔出他的腳,還有他的靴,深感「阻住地球轉」。顯然細風對自己腳上有污蹟但要立刻穿進雨靴內並不滿意,惟有一聲勒令逼他穿上。終於回到校園,向黑臉的大風說再見。一手拿著雨傘和大風的雨衣水靴,另一手拖著無定向的細風折返,狼狽非常,心情直墜谷底。路上細風無端端自得其樂地唱起詩歌,無視身邊一切:「讚美我主,讚美我主,為我預備,為我預備」第一反應是十分諷刺,我也想知在這論盡厭煩懊惱的時刻可以如何讚美我主?
隨之而來卻是感動滿滿。他的歌單也有十多首。偏偏在那一刻他唱了那16個字。我解讀這種「恰巧」為上主的安慰。在如此貼地日常的小事上,在我只想埋怨只想吐糟無法開口讚美祂的時候,祂透過細風向我說:「祂與我同在!」
疫情和社會狀況帶來的恐懼厭惡或許使我們低頭,灰心喪志。但信仰的真實卻叫我們舉頭仰望,仰望那位創天造地、創始成終的唯一主宰。祂掌管萬有,統領萬有。在我們一呼一吸之間,祂與我們同在。
疫情以來,我們的生活變化翻天覆地,教會生活受到影響。油基一度除了網上崇拜,所有聚會暫停。教牧同工和導師不停忙著應變,更新牧養和關顧方式,又要留意防疫措施,壓力倍添。今期《基道悅讀》自然找來他們分享心路歷程,還有那些在疫情前線的弟兄姊妹的所見所聞。
出版之時我城又迎來第四波疫情,我們無法知道距離自由呼吸,光明正大除下口罩相見的日子還有多遠。但願初期教會、加爾文和路德事蹟激勵我們,深信「上主是我堅固堡壘,永不動搖之保障;上主是我隨時幫助,使我脫危難恐慌」。又願信徒繼承先賢先聖面對疫情時那種無私奉獻的捨己精神,關顧社區守望鄰舍,叫人看見上主的榮耀,使福音愈發興旺。
「不但如此﹐我們竟拿苦難而歡喜誇勝呢﹐因為知道苦難能生出堅忍﹐堅忍能生出老練﹐老練能生出盼望;盼望是令人不失望的;因為上帝的愛﹑藉著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傾注於我們心裡。」(羅5:3-5,呂振中譯本)
2020年1月3日 星期五
基道悅讀(昔日出版)
第9期:在地若天的基督羣體 (201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