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8日 星期三

讀經:路加福音19:1-27


*不作「佛系」基督徒*

近來潮流興把「佛系」用來嘲諷那些做事「懶懶閒」的人,深信「緣份」一到,事情便迎刃而解;所以有人形容「佛系」基督徒就是那些相信不禱告,不讀經,不返教會,緣份到了,自然上天堂的信徒。然而,今日的經文給我們更大的提醒。
*19:1-10 稅吏撒該的改變*
耶穌進耶利哥遇見稅吏撒該,而耶穌能遇見他,作者告訴我們是因為撒該花了不少心思及氣力,把自己「展現」在耶穌面前。耶穌對這位犯眾僧的稅吏抱著開放接納態度,令身邊的人為之側目,而撒該更激進地把自己所有的一半分給窮人,訛詐了誰就四倍奉還(理論上他應該會破產)。有什麼力量推動他作此「去到盡」的決定?

*V.19:11-27 十錠銀子的比喻*
當眾人仍在消化稅吏撒該為耶穌所作的激進行為的同時,耶穌知道自己將近耶路撒冷,又因群眾以為神的國快要顯出來,就説出一個比喻:關於一個貴胄託付十個僕人,每人一錠銀子,叫他們去做生意,直等主人回來。
當貴胄回來,向各僕人要求業績報告並按各人業績交託不同的重仼,而那位沒有業績可交的僕人,則被責備及奪去他原有的一錠銀子給那十綻的。判語是「凡有的,還要加給他;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上述的比喻連同税吏撒該的改變,值得我們去反思什麼是「凡有的」和「沒有的」。
稅吏撒該把「我所的」和「我訛詐的」捨去,因為他已得到更寶貴的。而比喻中善用資源的僕人,上主就把更重要的任務交給他/她。相反,上主會責備那些囤積資源為己用的人,並奪去他原有的資源。
今日我們如何運用所擁有的資源(應該説是恩賜,包括:技能,財富及各方面資源)去為主作工呢?耶穌欣賞那位被猶太人看不起的稅吏,因他與貧窮人分享財富及盡力補償曾虧欠別人的。

*資源是我所擁有,還是上主所賜的呢?*

不作「佛系」基督徒,就是相信上帝會作安排的同時,我也有負責的部分,就是要知道祂賜下什麼恩賜給我去事奉祂,也甘心樂意去擺上,而不是衹喊著上主必會成全衪的工,而自己卻成為旁觀者。
求主幫助我們去辨識。

窯匠工房@油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