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4日 星期日

讀經:馬可福音11:1-26



耶穌進入耶路撒冷,猶如君王凱旋歸來,有人擁護,有奏凱歌,最後有祭禮。不同之處是陪伴耶穌的只是漁夫、稅吏、耶利哥的瞎子,和加利利的婦女,他們高喊「和撒那」(拯救)。一個多世紀前,馬卡比家族在以色列推翻了希臘政權,也曾潔淨聖殿。這也許是群眾擁立耶穌這位大衛後代的原因,猶太人要重建大衛王朝,但耶穌顯然另有計劃,尤其是關於祭祠方面。

作者以無花果樹(12-14, 20-21) 夾在潔淨聖殿(1115-19)的故事中,有人稱之為「馬可三文治」,突顯了故事的含義。耶穌旣掌握找驢子的細節(1-10),無可能不知道無花果還未長成。作者解釋時候未到,這個時候(Kairos) ,正是約翰說「時候到了..你們應當悔改」(1:15) 那個時候,不是指花未開的時序,而是人沒有抓著的時機,無花果樹不結果在舊約常指以色列人犯罪沒有悔改被神審判。

耶穌引述了「萬國禱告的殿」(56:6-8) 和「賊窩」(7:2-4, 8-14) 。本來聖殿是給那些守約的以色列人和外邦人,如今外邦人卻被在外院擺賣的小販攔阻。獻鴿子一般是貧困、婦女、和不潔的,約瑟和馬利亞也曽獻鴿子,這些規條把人分化,不能讓萬國一同敬拜神;獻祭更隱藏著人可憎的罪,殿已經變成賊窩。耶穌趕走買和賣的人,並且是那些拿著器皿穿過聖殿的,衪不是來潔淨聖殿,而是要終止這些不公不義的行為,因為獻祭已經失去意義,聖殿要像無花果一樣連根枯萎,這是耶穌唯一一個摧毀的神蹟。

耶穌說祂的殿是萬國的禱告,建基於人對神的信心(22) ,可以移山倒海(23) ,神的恩典(24) 會因為人的饒恕(25)把一切都復和。

主後70年,聖殿被羅馬人毀掉,正是馬可福音成書的年代。

【反省】
彼得記起耶穌咒詛無花果的話,是指聖殿的不義。他下一次記起耶穌的話,是他三次不認主(14:72) 。無花果樹不是別人的故事,今日耶穌要「察看」油基有沒有阻礙人來到神的面前?我們的獻祭有沒有帶來真正的復和、憐憫和饒恕?

窯匠工房@油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